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三峡枢纽港建设的意见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宜府发[2012]12号 【发布部门】宜昌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2.04.16 【实施日期】2012.04.1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三峡枢纽港建设的意见
(宜府发〔2012〕1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宜昌开发区委管会,各大中型企业,各大中专学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 》(国发〔2011〕2号)、《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决定 》(鄂发〔2009〕15号)、《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省水运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鄂政发〔2009〕39号)精神,加快三峡枢纽港建设,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和潜力,打造三峡现代物流中心,促进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三峡枢纽港建设的重要意义 1 / 3
(一)加快三峡枢纽港建设是实施长江开发战略的客观要求。国家把港口建设摆在长
江开发战略的重要位置,提出要把长江主要港口建成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港区。宜昌港是我国内河28个主要港口之一,处于承东启西、连接长江中上游的节点位置,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加快三峡枢纽港建设,有利于提高长江中上游和中西部物流效率,促进长江流域资源、技术、资金等要素有效利用和优势互补,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和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等重大战略要求,对促进长江流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加快三峡枢纽港建设是打造三峡现代物流中心的关键环节。三峡工程建成后川江运量大幅提升,而三峡船闸通过能力有限,宜昌港口的中转地位更加突出。目前,三峡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已纳入国家、省发展规划。建设三峡现代物流中心、发展长江水运是宜昌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选择,港口建设是三峡现代物流中心建设的基础和先导。加快三峡枢纽港建设,有利于夯实三峡现代物流中心基础,促进翻坝转运提速提效;有利于发展多式联运、江海联运;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培育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提升经济核心竞争力。
(三)加快三峡枢纽港建设是推动宜昌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现代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港口物流的发展必然带动临港产业和腹地经济的发展。加快三峡枢纽港建设,有利于从更大范围内组织配置资源,降低物流成本,节约能源消耗,提高区域经济综合效益;有利于充分发挥宜昌区位优势和资源潜力,完善工业园区配套功能,加快发展沿江经济,深入推进“沿江突破”;有利于加强宜昌与国内外的经济联系,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把宜昌建成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 2 / 3
城市、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目标,抓住国家、省推进长江新一轮开放开发机遇,实施“以
港兴城”战略,按照“港城联动、港航联动、港闸联动”思路,以港口开发建设为重点,以建设港口物流园区、做大做强现代港口物流业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三峡翻坝中转优势,努力建设大港口、发展大航运、完善大交通、拓展大物流、服务大工贸,加快构建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现代港区,加快构建水公铁空无缝对接和江海联运物流体系,把三峡枢纽港建设成为长江中上游的三峡翻坝中转港、西部出海港、工业输出港、国际旅游港。 (二)发展目标 1、
3 /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