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及桩基方案的选择
在岩土工程建设工作的具体推进中,地质的勘察以及选取适合的桩基方案均为该项工程中的基础工作内容,也是必经步骤,岩土勘察对工程的有序开展提供了详尽数据及参数的分析,对提升整体的建设品质有着极大助益作用,并且对后续的建设以及其整个项目的建设品质均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随着如今工程建设趋势逐步繁杂的特征,其施工的难度也有所增加,对岩土勘察以及其桩基方案的选取均提出极其严格化的需求。就此,本文将以岩土地质勘察和桩基方案的选取为着眼点,并展开探讨。
标签: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桩基方案
引言:随着当下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在对于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及其桩基方案的选取方面也变得越发重视。桩基,顾名思义则是指整个建筑物体的承载支柱,是建设项目中极为重要的关键技术,但是由于岩土工程地质环境及地质结构的不同,对桩基方案的选取也会深受影响。基于此,要想确保好整体建设的品质和安全,就必须要重视对桩基方案的选取,而其根本前提是做好岩土地质勘察,进而为整体建设项目的施工安全、品质以及建设企业的有利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1简述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意义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在建筑项目中是必须要开展的一项工作,其是保证建筑整体质量的前提条件,其勘察结果与建设的质量和设计息息相关。哪怕勘察结果只是出现一点点的误差,都会影响桩基施工,进而导致建筑的质量和工程进度以及工程的施工成本受到严重的影响。换句话说,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就像是医生对患者诊病,只有了解患者的病症,才能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所以说,在对一项建筑项目进行施工之前,如果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结果出现问题,那么其桩基方案的正确选取也会受到影响,甚至整个建筑项目的质量一定也会存在问题。而作为勘察单位应当立足于全面性的发展,加大对岩土地质勘察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2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分析
2.1增强监管力度
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勘察部门当着重于监管,比如说对市面上所运用的勘察行为予以有效的监督及管理措施,相关部门当秉承着公正和公平的基准原则来开展勘探环节的工作,并增强监管力度,方能高效的保障勘探作业有序推进,且提升其勘察的实效性。
2.2加强勘察工作者的专业水平
勘察的质量与勘察者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必须要求勘
察者拥有专业性的技能及实践能力和经验。此外,单位也要不定期的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和交流活动。切实做到持证上岗,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的理念。同时各勘察者要时刻提高安全意识,确保勘察开展中自身的安全问题。
2.3引进先进技术,创新勘察工艺
与发达国家比较,国内的勘察设施偏于滞后,尚且不能满足于新时代建筑业进程的需求。故而,勘察企业需注重于先进技术设施的引入,设备革新且综合勘察的实际开展来落实设备的整改工作;勘察者可对现阶段先进设备予以了解,以及其应用进行勘察,从而更高效的推动勘察工作的有序发展,并保障了勘察最终的质量。
3探讨桩基方案的选取
在此,笔者以某项建设工程为依据而展开探讨,该项目集商务和住宅于一体。包含有12栋30层的建筑体、7栋15层建筑体以及5栋7层的建筑体及裙楼,地下室一层,埋深为五米左右。以现场设置的勘察基点合计约150个左右,依据相关搜集和调研的数据显示,并加以分析得知,该项目拟建场地施工土壤层划分为五层,测其信息分别为:①层素填土(0.50~8.50m)、②层耕土(0.50~0.80m)、③层粉土(层顶埋深0.50~8.50m)、④层粉砂(层顶埋深6.50~14.00m)为高压缩土,土质软且承载力差,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沉降,⑤层卵石(层顶埋深9.70~14.30m)共有三个亚层,按照勘察调研分析其地质的承载力均匀且偏高,非常符合于桩基施工。
3.1桩型的研究
为项目建设选用适合的桩型,对于工程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更极大的影响和制约着桩基建设的质量和效果。首先当以拟建地质的最终勘察结论与影响桩基的各因素作为综合性的考量和分析,进而拟定好相关方案。其次是尽可能的缩减施工范围,主要以预应力管桩和旋挖桩作为主要选型,在此其中的預应力管桩是属于综合施工的规程标准进行提前预制的,而预制工厂的辅助加工有益于桩基品质,并且桩身偏大且成本投入偏少,还呈现出了现代机械化的施工建设,规避了施工中水泥浆液的出现,因此,此类桩基主要适应于有着沉降性以及单桩承载适用的标准要求之下。在运用预应力管桩的时候,倘若相邻桩之间的桩端持力层所呈现的深度区别偏大时,个别桩端则须穿过第三亚层的密实卵石层,故此其难度非常大,且存在着偏高的断桩风险。而旋挖桩的主要特征在于需要进行现场加工,可依据实际的需求来制定其长度,施工的进度也比较快。另外,此类桩型通常来说不会受到地质层结构因素的影响,拥有着施工噪音较小且振动也小的优势。
3.2沉桩方案
在此拟建项目中,地质上方的素填土及粉砂土层较密实,故此对沉桩来说,阻力就大。倘若选择预制桩,当桩端位于粉砂层的顶部时,由于上方土层偏厚,
选用静压的施工工艺则拥有些许难度,且需要其配重偏大的静压设施。当桩端注入卵石层时,对于沉桩作业就更难。就此,通过以往施工经验,一般在砂层大于二米厚时,可选用锤击法注入。
3.3桩基基础方案
首先,因高层建筑物之地基所承载的压力偏大,因此对于土层的承载及力学的要求则更为严格。综合了实地的地质勘察信息来探析,底部的密实卵石层以及其下部的砂岩、砂质可作为此建筑物的桩端这持力层。经系统的探究分析可得知,虽说第③土层及第④层拥有着一定力学特性,但其厚度的转变性偏大,且不够均匀性。其次,7栋15层的桩基桩端对于其持力层的需求标准偏低,在实地建设中易呈现出变形的状况,且受荷载的影响。故而符合于桩基方案,可将底部的密实卵石层作为此建筑物的桩端这持力层。再者是地下室,其是项目建设中的重要建设环节,其设计的质量和水平与总体建筑的质量存在紧密的关联性,需予以高度的关注、重视。综合项目实况可设抗浮桩。最后是要依据单桩承重将底部的密实卵石层以及其下部的砂岩、砂质可作为此建筑物的桩端这持力层,选用旋挖桩。
4结语
综上,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有着繁杂特征且综合性较强,勘察中也有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均对勘察的实效性产生影响。故而,给勘察带来一定困难,则需在其建设中进行综合考量与统筹协调作业,确保各阶段的建设工作均全面化的切实落实到位,并在此程度上更好的保障桩基选型方案合理,保障项目建设质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