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提升练习(带答案)
一、 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zǎo chen xiān yàn fú zhuāng dă ban jìng ài
dú shū ān jìng shù zhī hàn zú cū zhuàng
二、 我会填。
(__________)的燕子 (__________)的江水 (__________)的尾巴 (__________)的花瓣 (__________)的舞蹈 (__________)的昆虫
三、 辨字组词。
偶(_______)凑(_______)掠(_______)蓬(_______)瓣(_______) 遇(_______)奏(_______)惊(_______)逢(_______)辨(_______)
四、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披(____)散(____) 提(____)吊(____) (____)红(____)赤 张(____)舞(____) 摇(____)晃(____) (____)干(____)燥
五、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经常 往常
1.高尔基(___)坐在窗子旁边工作。
2.小明跟(_______)一样,一写完作业就帮妈妈做家务。 陆续 继续 连续
1 / 5
1.科学家们已经(___)工作了两天两夜。 2.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___)开放。
3.在这次比赛中我国女排取得了优异成绩,希望她们能(___)努力。
六、 填空
1.课文以纸的发明为题,介绍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对世界的_______,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________和_______。
2.古人看书需要用车拉,可以用_______这个成语来形容。原因是当时的书用竹简制作,重量太_____,后来蔡伦发明了纸,这种纸可以用__________这个成语形容。
七、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纸的发明(节选)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再后来,有了...
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学富五车:___ 普及:___
2.人类用文字记录事情,经历了这样的历程:___→___→___。 A.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或青铜器上 B.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 C.把文字写到帛上
3.“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这种书”指哪种书?
2 / 5
用“ ”在文中画出来。
4.“帛”不能普及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帛比竹片、木片轻便
B.帛的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 C.帛不能被大量生产 D.帛不方便保存
3 / 5
参考答案
1、早晨 鲜艳 服装 打扮 敬爱 读书 安静 树枝 汉族 粗壮
2、伶俐 汹涌 修长 粉红 动人 有毒
3、偶遇 凑合 掠过 莲蓬 花瓣 遇见 奏乐 惊动 相逢 辨认
4、头 发 心 胆 面 耳 牙 爪 头 脑 口 舌
5、经常 往常 6、造纸术 发展重 物美价廉
连续 改进 陆续 继续
传播 贡献 4 / 5
聪明 智慧学富五车
【答案】
1. 形容读书多,学问大。 普遍推广,使大众化。 2. A B C
3.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 4.B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