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30m混凝土屋架土法吊装施工范本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30米混凝土屋架土法吊装施工

四川省黔江卷烟厂俱乐部建筑面积6000 米2,由1500座观众厅、舞台、高低档舞厅、游乐厅、会议室、教室等组成.

观众厅屋盖采用30米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折线型屋架和1.5米×6.0米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板装配式结构、屋架共4榀,每榀重14t,支承屋架的柱顶标高14米.该工程地处山区,该地没有大吨位吊车,因此决定选择桅杆式起重机进行安装.

第1章

屋架预制平面布置

屋架采用平卧重叠预制,预制平面布置按图6-22-1进行.D、E两轴线上的屋架在D、E两轴节间内的楼厢上面重叠预制;F、G两轴线上的屋架在F、G两轴节间内的池座地面上重叠预制.

第2章

桅杆式起重机制作

根据屋架重量及安装高度,通过计算选择外径为Ф426米米、壁厚为12米米的无缝钢管作为桅杆.桅杆采用法兰盘连接,总长度28米.用2个三轮20t的铁滑车分别作动滑车和定滑车组成一个滑车组.用5t卷扬机作为牵引动力.桅杆顶端设置6根Ф15.5米米直径缆风绳呈正方形均匀布置.桅杆底靴用20米米厚钢板制作,面积1.5米×1.0米,桅杆与底靴用凹凸球结构连接,梳杆在水平滑道上移动时,用5t手拉葫芦作牵引动力.

在相距桅杆底座18米高度处,设置长度为14米,外径Ф159米米,壁厚8米米的无缝钢管作为动臂.臂座用轴承制作,使动臂可以绕梳杆作270°旋转.臂顶端设置“走四”滑车组.动臂用2台卷扬机控制.一台控制动壁的幅度,以便吊装不同水平距离的构件;另一台用作牵引动臂上的滑车组,以吊装各种构件.

第3章

桅杆的安装

桅杆的安装采用旋转法(图6-22-2),步骤如下: 将装配好的榄杆下端放置在距柱1米处.

通过柱顶用1根钢丝绳将梳杆的动滑车和地锚连接.

开动卷扬机牵引滑车组的钢丝绳使桅杆绕下部支点旋转,然后缓缓升起至与地面呈70°夹角状态.

借助桅杆缆风绳用手拉葫芦将桅杆竖立成垂直状态,然后将桅杆水平移至需要位置.

第4章

屋架的绑扎

屋架采用6点绑扎法,为降低吊索高度,屋架与滑车间用铁扁担相联.铁扁担长14.00米,用Ф245米米×14米米的钢管制作.铁扁担下两端各设置2个单轮5t滑车,以使6吊点均匀受力(图6-22-3).

第5章

屋架翻身

屋架翻身前用杉杆加固(图6-22-3).加固杉杆共绑扎2道,沿屋架上弦设置1道,沿屋架平面中心设置1道.再用钢楔子将屋架与地模之间松开1~2米米,以剥离粘结层,然后在屋架两端用枕木搭设台架.台架高度与下一榀屋架上平面一样高,屋架翻转立直后放在台架上,以防屋架翻转中从高处滑到地面而损坏.

翻身时吊钩应对准屋架平面中心,以屋架下弦为轴缓缓转为直立状态.

屋架翻身过程中,当屋架平面与地面的夹角小于60°时,屋架平面外变形不大;当屋架平面与地面夹角大于60°,屋架平面外变形就相当大了 .为防止平面外变形过大而产生裂纹,在屋架翻身立直至与地面成60°夹角时,用杉杆撑住下弦中间节点,以防屋架平面外过大的变形.

第6章

屋架吊装

将屋架吊离地面50厘米,以屋架中心对准安装中心,然后缓缓升钩,将屋架吊至柱顶之上,再用溜绳旋转屋架,使其对准柱头,落钩就位,校正后固定.

偏远山区大跨度建筑物很少,若购置大吊车一次性投资大、费用高、利用率低.而桅杆式起重机一次性投资少,费用低,完全能够吊装这种大型构件,且施工安全,效率较高,可节约大量安装费用.

附件:

工程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安全保证措施

一、编制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本项目部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4、预防为主,防止结合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重点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项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二、编制目的

1、应急预案应针对那些可能造成企业、系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突发性灾害,如触电事故、泥石流灾害、火灾、环境破坏等。

2、应急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应急预案应以完善的预防措施为基础,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3、应急预案应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防止人员伤害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

4、应急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5、应急预案应经常检查修订,以保证先进科学的防灾、减灾设备和措施被采用。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组织机构

为加强安全领导,进行系统化、网络化管理,项目部成立应急预案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总工程师、常务副经理、安全总监、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安全环保部安全员、各施工队专职安全员、施工队队长为组员,负责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 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负责重、特大事故的现场应急抢险救援指挥,对施工现场突发性情况进行技术、资金和设备支持,在施工现场发生重特大事故时以最快的时间达到现场,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风险事故级别,负责分部和有关地方管理部门、组织、机构联络和报告事故情况,制定抢险救援的方案措施,领导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确定紧急状态的解除,协助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在上级和有关地方部门进入的情况下,参与制定抢险救援方案措施,做好应急抢险救援配合工作。

四、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

1、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后,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

当发生事故时,负伤人员或者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或专项安全负责人,并应马上组织人力现场抢救伤害者,根据伤情需要,协助医务人员运送伤者到医院或拨打“120”,请求协助抢救。

1.1事故发生后,各级人员应保镇静及冷静,切实负起本身责任,主动控制局面。要有组织、有指挥和结合实际进行妥善处理。

1.2 第一时间进行“救死扶伤”,采取措施救护受伤(害)人员,对必须在现场进行紧急抢救的,应采取应急方法如止血、人工呼吸等进行施救。否则必须立即用工地的交通工具或截出租车将伤者送到就近医院进行抢救。同时应采取有效措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1.3 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及善后工作。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并划出保护区禁止闲人进入。

1.4 因抢救受伤(害)人员,以及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记、拍照、录像或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2、 发生火警、火灾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

2.1 应立即了解起火部位及燃烧的物质,积极抢救伤者及使用施工现场所有消防器材进行灭火自救工作。

2.2 迅速准确地拨打119报警。在拨打119时,做到镇静拨号,说清火灾单位的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燃烧部位、燃烧物质的性能等。

2.3报警后,派专人到约定的路口迎接消防队。

2.4 在消防部门到达前,对易燃、易爆的物质采取正确有效的隔离。根据火场情况,机动灵活地选择灭火工具。

2.5 在扑救现场,应行动统一,如火势扩大,一般扑救不可能时,应及时组织撤退扑救人员,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3、 利用一切可行的通讯工具按规定时间内将事故情况进行层级上报。 4、发生事故层级上报时限。

4.1 轻伤事故,应在24小时内报告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和基层工会组织。

4.2 重伤事故,一般情况下,事故单位应在24小时内报上级主管单位,由上级主管单位分XX市有关部门。对涉外有影响的,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4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

4.3 重伤3人或死亡1至2人的事故,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4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

由上级主管单位分XX市有关部门。 4.4 死亡3人以上重大、特别重大死亡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2小时XX市人民政府,同时报上级主管单XX市劳动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公安部门。

4.5 发生急性中毒、中署事故,除报上级主管单XX公司安质部、办公室)外,应同时XX市卫生行政部门。

4.6 发生爆炸物品爆炸事故和火灾事故,除报报上级主管单XX公司质安部、办公室)外,应同时XX市公安部门。

5、防止违章和事故的安全规定

5.1 未经三级安全教育的新工人,复工换岗的人员未经岗位安全教育,不得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岗位进行操作。

5.2 不正确佩戴安全帽及佩戴超过使用年限(2年半)的安全帽,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5.3 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5.4 严禁酒后及带小孩进入施工现场。 5.5 不得到禁止烟火的地方吸烟、动火。 5.6 不得攀登脚手架。

5.7 特种作业人员、机械操作工未经专门安全培训,无有效专业上岗操作证,不得上岗操作。 5.8 脚手架及所有机械设施设备和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搭设安装后,未经验收合格,不得使用。 5.9 电源开关箱不准一闸、一漏电、一箱多用。

5.10 未经指派批准,未经作业安全交底或安全交底不清和无安全防护设施,不得盲目操作。 5.11 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作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5.12 对各种安全检查防护装置、防护设施及警告、安全标志等不得随意拆除和有意挪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