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生儿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的质性研究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新生儿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的质性研究

作者:熊腾琼 郑思琳

来源:《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第4期

熊腾琼,郑思琳*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泸州 646000)

摘 要:目的 了解在新生儿科工作的管理者、专科护士、硕士研究生对新生儿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的认识和看法,为构建新生儿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对在新生儿科工作的5名专科护士、2名管理者及4名硕士研究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全过程用录音笔进行录音,采用Nvivo11质性研究软件对录音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11名访谈对象认为新生儿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应该具备专科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科研能力、护理职业道德、人际沟通能力、专业带动能力、管理能力、自学能力七大核心能力。 结论 新生儿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应基于其专业核心能力,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相关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实际需求来构建,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适应社会需要。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专业学位硕士;核心能力;质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46(2018)04-0016-03

2010年,国家提出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护理问题,并具有较强的研究、教学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专门人才[1]。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高水平临床护理专家,近年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不断优化,各专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相关研究愈来愈受重视。本研究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四川省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为背景,选取在新生儿科工作的专科护士、管理者以及硕士研究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调查新生儿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为其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借鉴。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17年7月对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工作的5名专科护士、两名护理管理者、4名硕士研究生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式访谈,以访谈内容达到饱和,不再出现新的主题为止。被访者纳入标准:(1)新生儿科专科护士(具备四川省继续教育委员会颁发的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证书)。(2)新生儿科管理者。(3)新生儿科工作的硕士研究生。(4)自愿参与本研究。研究对象以N1~N11进行编号,一般资料见表1。

1.2 方法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2],首先查阅相关文献,制订访谈提纲,对本次被访者中两名全日制新生儿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预访谈,修改并形成最终访谈提纲:(1)您认为新生儿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具备哪些核心能力?为什么?(2)您认为最重要的核心能力是什么?为什么?本次访谈本着自愿原则,访谈前与被访者电话联系,简单说明研究主

题、所需花费的时间,根据被访者的需求约定访谈时间和地点。主要根据被访者的意愿选择在办公室、值班室或会议室,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和一般资料表,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式访谈。访谈过程中总结被访者陈述的主题,适时予以核对、确定,认真观察被访者面部表情及肢体语言,必要时进行重复确定和补充提问[3],全程采用录音笔进行现场录音。

1.3 资料分析

采用国际主流质性研究软件Nvivo11进行分析,将录音文件导入软件,进行反复聆听和分析编码,形成主题节点,再对主题节点内容进行整理、完善,对不确定的内容返回被访者处进行核对。

1.4 质量控制

为避免访谈环境对被访者的影响,访谈前根据被访者喜好选择访谈地点;为避免他人对被访者的影响,研究者在访谈前和访谈过程中不发表个人观点,不进行诱导式提问,整个访谈过程不受其他人干扰;对被访者所说内容有疑问时及时确定,最终结果返回被访者处核对;研究者作为一名在儿科工作过的在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访谈过程中不提及自身对新生儿科和访谈提纲的个人看法,不以个人经历和价值观影响被访者。整个访谈过程控制在30分钟以内。

2 结果

2.1 专科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

访谈对象一致认为新生儿科临床实践能力是最重要的核心能力,这与以往研究相同[4-5],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后很可能会成为临床护理专家,专科临床实践能力是进行其他一系列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专科临床实践能力包括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专科前沿知识和技术、精密仪器维护与使用3个方面。N1:“首先要具备新生儿科常见护理理论和操作技能,新生儿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按照专科护士的要求来制订,比如应具备新生儿科的核心技术、急救技术、常见护理技术等,以及一些高层次的核心技术,比如换血、PICC、静脉营养。”N10:“首先临床技术要过硬,专业知识一定要具备,因为新生儿与其他类型的患者不一样,他们表达能力不强,不能自己发现病情,所以新生儿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掌握临床相关知识、科室仪器设备操作知识。”N14:“还有培训学生和教学能力以及管理能力,最好还能掌握最新的护理理论和前沿知识、技术等。”N6:“临床基础知识,新生儿护理专科方面的知识、操作,了解新生儿护理的前沿知识以及未来的发展。”

2.2 科研能力

被访者一致认为科研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能力,认为新生儿科硕士研究生在科研方面应比其他专科或者本科生能力更强。N1:“当然还需具备新生儿护理相关的科研能力,比如怎么收集资料、怎么统计分析等,解决新生儿临床问题。”N7:“另一个核心能力就是科研方面的能力,科研的话,我们现在主要是做基础实验,它比较偏临床,我们对专硕的要求是在基础实验的基础上,更多接触临床,结合护理工作,把基础、护理、科研结合在一起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N8:“研究生肯定还是要搞研究的,那么研究能力就是必须具备的。研究能力分很多类型,我觉得这个还是要看导师,如果你的导师做基础实验研究,那么你就需要具备基础实验方面的知识、能力;导师做临床研究,你就要具备临床研究方面的知识、能力,比如发现临床问题能力。”

2.3 护理职业道德

被访者认为,新生儿科作为一个特殊科室,其对护理职业道德的要求更高。N1:“对于道德方面的话,首先要有作为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修养,比如同情心、爱心等。另外,由于新生儿科的特殊性,还需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还有就是要细心,对疾病的观察要仔细,要有责任心。”N2:“由于新生儿抵抗力弱,所以一定要有慎独精神,特殊院感控制能力以及消毒隔离能力。”N3:“作为新生儿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一定要有爱心,因为患儿年龄小,抵抗力不强,所以一定要细心护理,让小孩子能尽早出院。”N5:“要有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最简单的就是对患儿要好,不管有没有人看着你,你都应该像平时一样对患儿。”

2.4 人际沟通能力

作为新生儿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际沟通能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核心能力,特别是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必须简单有效。N10:“再有就是和患儿家属的沟通能力,患儿家属关心患儿病情及治疗效果,虽然我们和他们的沟通时间很短,但必须及时有效。”N7:“人际沟通也是重要的核心能力,特别是在目前护患关系不和谐的社会大环境下。”N8:“不管你是什么身份,都应该具备人际沟通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2.5 专业带动力

被访者认为,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要具有带动力,要能带动科室其他人员一起学习,一起搞科研。N2:“还有就是带动力,要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其他人,能发现病房存在的问题,能主动与领导交流,主动提出建议。”N5:“如果研究生自身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他应该带动科室其他人员,大家组成一个科研团队。”

2.6 管理能力

被访者认为,研究生的管理能力也是需要具备的一个核心能力。N2:“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能很好地组织协调科室人员完成工作任务。”N4:“研究生以后可能会向管理层发展,所以也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

2.7 自学能力

被访者认为,研究生很大程度上要靠自学来完成自己的各项学业和工作,因此需要具备自学能力。N8:“还有就是自学能力,教师能教你的毕竟是有限的,如果不自学的话,很多知识你都不懂,就无法发现问题开展科研,无法发表论文,因此要自学、多问。”

3 讨论

(1)新生儿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基于核心能力来制订,将核心能力纳入培养的各个环节[6]。美国护理协会指出,临床护士必须具备基础护理能力、咨询能力、系统领导能力、协作能力、指导能力、研究能力、决策能力、道德修养和宣传能力[7]。加拿大护理协会认为临床能力、科研能力、领导能力、协商和合作能力是高级护士的四大核心能力。基于核心能力的新生儿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与所学专业不能很好结合的问题。

(2)借鉴国外培养模式,探索适合我国新生儿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现阶段新生儿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还在探索阶段,因此在构建培养模式的同时,要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专科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实际需求,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适应社会的需要[8]。

(3)护理职业道德的培养在新生儿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应重点纳入。本研究中,被访者反复谈到慎独精神、爱心、耐心、责任心,这是以往相关研究没有提及的,说明在新生儿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应着力培养其护理职业道德。

4 结语

本研究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对新生儿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进行了研究分析,不仅为新生儿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参考依据,还为以后的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和考核等提供了相关数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关于印发金融硕士等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 [EB/OL].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gjjl/zcwj/268310.shtml.

[2]Matua G A.Differentiating between descriptive and interpretive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approaches[J].Nurse Res,2015(22):22-27.

[3]Mathar H,Fastholm P,Lange P.Why do patients decline participation in

offered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A qualitative study[J].Clin Rehabil,2017(26):92-95.

[4]李沐,谢晖.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构成的质性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3):372-374.

[5]梁陶媛,高小雁,董秀丽,等.骨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2017,12(2):151-155.

[6]王淑良,段志光,张艺鸣,等.临床护理专家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护理研究,2017,31(13):1569-1572.

[7]NACNS.Statementon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practice and

education[EB/OL].[2015-02-11].http//www.nacns.org/html/statement.php.

[8]王淑良.临床护理专家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6.

(*通讯作者:郑思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