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粮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粮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濮阳市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 赵中华

2009年,是濮阳市粮食系统不平凡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粮食局的亲切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我市实现人口小市向经济强市跨越和全市国有粮食企业利润指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的工作目标,“立足粮食求发展,跳出粮食谋跨越”,全市粮食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市国有粮食企业实现利润2140万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坚持推进粮食经济科学发展 一年来,我们坚持用上述理念搅动干部职工思想,坚持把上述理念贯穿于推进粮食经济科学发展的实践之中。我们认真开展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党代会精神活动,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粮食求发展,跳出粮食谋跨越,全市国有粮食企业利润指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在全省各设区市中位次排列前移,推进粮食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统一了党员干部思想,振奋了粮食职工精神;实行了全市粮食经济运行分析会制度,每月定期召开,总结上月工作,分析市场形势和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下月工作打算和举措,指导、督促、激励

企业化压力为动力,唯发展优先,唯发展是举,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开展了“学习浙江精神”活动,组织人员赴浙江考察,启发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做到敢干、会干、能干,勇于攻坚克难;开展了“濮阳在跨越,我们怎么办”、学习研讨活动,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形成了共识:粮食经济发展必须要把握发展规律,立足粮食主业发展,拓宽粮食产业空间;必须要创新发展理念,只要是有利于发展国有民营粮食企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粮食企业的综合实力,有利于提高粮食职工的生活水平的事情,就大胆地想、大胆地于、大胆地闯;必须要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粮食经济发展由单一依靠政策向既依靠政策又适应市场的转变、由单一的粮食购销模式向既一业为主又多元经营的方式转变,最终实现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必须要创新发展步骤,坚持主业做好、辅业做强、加工业做精,推进粮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通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全市粮食系统思发展、谋发展、为发展的风气逐渐形成,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拓创新。濮阳国库是我市唯一的中储粮代储库,企业经济效益较好,干部职工过去比较安于现状,经过思想搅动,观念更新,大家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市场意识显著增强,粮库结合实际,提出了抓好粮食主业,开辟了粮库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以粮食购销为重点,坚持夯实粮食经济发展基础

我们始终牢记“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宗旨,牢记“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把粮食购销主业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好。我们坚决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按照省局提出的“积极收购、理性收购、灵活经营、多方共赢”的方针,指导企业把握好收购节奏,控制好经营风险,积极探索市场化条件下粮食收购新模式,做到收得进,卖得出,有利润。2009年小麦上市初期,粮价高开高走、农民惜售、粮食最低收购价预案无法启动,我市一些国有粮食企业面对市场变化束手无策,许多粮仓处于空仓状态,收购形势十分严竣。省局领导及时亲临我市指导,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过问、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多掌握粮源,随行就市,服务好群众。领导的关心和指导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我们及时召开会议,冷静地分析粮价走势,根据国际国内粮食形势和国内CPI物价指数持续上涨等情况,做出了粮价稳中趋涨仍将继续的判断;要求全市国有粮食企业主动顺应市场,“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去掌握粮源,做市场的主人。与此同时,采取三项措施促进国有粮食企业打好早稻收购战,一是全市收购工作一盘棋,调剂仓容1000万斤,给因粮库拆迁而没有仓容的市直属粮库。二是实行夏粮收购工作责任制,局党政班子七位领导按责任区分片包干督导全市夏粮收购工作,重点督导粮食收购政策执行、粮食收购资金调度及管理、粮食收购服务措施、粮食收购市场秩序等情

况:三是指导企业采取“订单”收购、二次结算、委托收购、代购代储等多种形式开展早稻收购。通过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的小麦收购工作,系统上下呈现出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华龙区粮食局领导分赴基层蹲点指导小麦收购,濮阳县积极开展二次结算收购,濮阳国库领导赴安徽、山东开展省外收购,市粮食储备库收购困难的情况下,2009年收购小麦近1000万斤。小麦收购工作取得的良好成效,也积极地影响了以后的秋粮收购和粮食销售工作。2009年,全市共收购小麦58642万斤,比上年增加9707万斤,增幅达19.8%,创历史新高,其中: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42804万斤,收购量比上年增长48.8%,增幅位居全省各设区市前列;全市共销售稻谷84896万斤,其中,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销售37196万斤。由此,为粮食经济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三、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坚持拓宽粮食经济发展空间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和粮食工作,为粮食产业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我们认为,不紧紧抓住这些机遇去拓展粮食产业发展的新空间,就是行政不作为,就是工作不到位,就是愧对历史发展。为此,我们把项目建设作为拓宽粮食产业发展空间的重要抓手,狠抓不放。一是市直属粮库异地重建项目。市局班子从粮食产业发展和关注民生的大局出发,把濮阳粮库异地重建

作为我市仓储体系优化升级、扶持国有粮食企业做强做大的一号工程,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四次向市政府书面请示报告,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用诚心和恒心化解疑虑,争取支持,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艰苦的努力,新粮库占地面积156亩,规划规模1亿市斤仓容,总投资3000余万元。二是濮阳国库项目。我们把粮食产业的发展积极融入我市“把濮阳建设成为最美丽的城市”的大格局之中,大力推进粮食产业多元化发展,壮大国有粮食企业经济实力。经过缜密的可行性分析论证,三是全市百万亩优质小麦项目。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指示和市农村农业3321”工程领导小组的要求,结合粮食工作实际,大力推进全市百万亩优质小麦项目发展,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出资、农户参与、农企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按照“龙头企业十优质小麦、定单十农户”等模式,帮助引导龙头企业参与优质小麦、基地建设,促进粮食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收,2009年全市优质小麦生产复种面积达到50多万亩,取得了农民满意、企业满意、政府满意的效果。四是积极培育范县天冠米业集团。我们制定了《市组建粮食流通产业化重点企业集团规划》,积极帮助企业以资本运营为纽带,向跨所有制、跨地区、跨部门、产权多元化方向进行资源整合,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股份制公司,努力争取百万吨粮食流通产业化重点企业集团落户濮阳,形成粮食加工“洼地效应”。

此外,我市天冠米业年产4万吨精制直条米粉加工项目已经已经投产见效;濮阳国家粮食储备库项目、市粮油工业开发项目正在积极筹划,全市粮食产业多元化发展已经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

四、以争取政策为依托,坚持为粮食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粮食经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内在的努力,也需要外在的条件,特别是需要优惠政策的支撑。我们认为,善于抓住政策机遇,争取政策支持,也是思想解放,也是领导能力,因此我们坚持“依托政策,但不依赖政策”,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政策,努力为粮食经济发展增添活力。一年来,我们积极弘扬“不怕千山万水,不惜千言万语,不辞千辛万苦,不管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省粮食局的亲切关怀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争取到了省财政113万和市财政500万粮食风险基金用于市直三个粮库企业改制;争取到了1380万元资金用于市直属粮库异地重建项目建设;争取到了市库项目土地出让8项规费返还用于企业改制;争取解决了市局机关和市粮油批发市场8位长期借用人员的编制问题;争取解决了市直六家粮食企业372万元改制资金返还问题,市直所有改制职工应交未交的500多万元社保金得到兑现;代市政府草拟了《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并正在争取市直建立5000万斤地方粮食实物储备,县(区)各建立2000

万斤地方粮食实物储备。《实施意见》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正在征求市发改委、财政局、农发行和法制办等部门的意见。这些政策的落实和正在落实,为有效破解历史遗留问题,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粮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推动力。

一年来,尽管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省局的要求,和兄弟设区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2009年,我们一定坚持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虚心向兄弟设区市学习,把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第一要务,促进收购销售建设相协调,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国有民营区域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进而用科学发展引领粮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我市率先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努力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园林城市和全市国有粮食企业利润目标冲刺2140万元而努力奋斗。

2009年9月21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