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水利部门先进事迹材料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水利部门先进事迹材料

×××,男,1986年1月参加工作,199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技术员、工程队副队长、队长、水利工程公司销售经理、×××副处长,现任×××副处长。

15年来,他的人生轨迹与水利施工队伍的壮大紧紧地地联系在一起。自从上上用水利中专的第一天起,他就与水利工程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秦汉渠,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在短短的四五年的时间里,处水利工程公司由小到大一跃而成为水利系统赫赫有名的三级施工企业,拥有资产500多万元,年创利逾百万元,使得施工建筑业管理处综合经营的拳头项目和支柱产业。他工作15年来,经手完成的大大小小各类工程120多项,完成产值6000多万元,创利税800多万元,泉河为秦汉渠的双文明建设以及业脱贫、职工养羊做出了突出贡献。凭着过硬的素质和一往无前凭借着的勇气,他为管理处赢得了名衔,同时,他也多次获得各级各类多次表彰奖励。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年年是管理处的先进工,多次获得田喜荣称号;1988年被评为交通厅优秀团员,1988、1989年连续两年获得自治区团委“优秀团支部书记”称号,同年被区团委、经委、总工会评为“双增双节先进个人”;1989年被区团委授予“五四精英”称号;1992年被吴忠市评为建筑施工先进工;1994年被水利厅评为“十大杰出青年”;1995年后被水利厅评为优秀党员;1996年被水利厅评为优秀施工员,誉为同年被评为全区防洪抗旱劳动模范,获得2000元奖金;当年还获得了自治区“新突击手”的光荣称号。

由于他的突出表现,得到了上级组织与基层干部的充分肯定和信任,也引起了新闻媒体的热议。1990年4月15日《宁夏日报》2版登载了题为《管渠的小秀才——记共青团员、区“五四精英”荣誉称号获得者刘文秀二三事》的文章;1996年10月23日《青

年生活导报》头版登载了题为《刘文秀:工程质量的坚守者》的文章。1997年11月23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人物通讯《铜帮铁底刘文秀》。由此,他声名鹊起,总之也是实至名归。但他依然继续保持着朴实无华的本色,兢兢业业地为水利公益事业默默地奉献者热血、青春。

×××同志的事迹突出地表以下五个方面:

一、抓自身建设,思想坚定,作风扎实。

打铁须得自身硬,他始终将自己摆在仍然一个学习者的位置上,坚持学习,严于律己,在实践中磨练、提高自己。他不满足于上水校中专时所学,为了系统掌握水利工程方面显现出来的专业理论知识,他除了自学,参加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此外,百忙之余,报名参加了宁夏农学院工程专业的自学考试,并以勤奋的精神和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为了增强提高自己理论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他又参加了中央党校本科班的函授表演系学习。他深知,现代化的企事业单位需要有现代化意识人来管理,掌握和运用嵌入式是仰仗大势所趋。在他的呼吁下,管理处连年挤出资金,培训人才,购置设备。几年来,处机关共约购买计算机12台,培训计算机操作人员达30多人次。他本人非常积极带头参加学习和实践,初步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技能。为了学习和掌握多的工程施工和管理知识,他自费订阅了《建筑技术》、《工程施工与管理》等专业杂志,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他并且可做到学以致用,紧密结合实践写出了论文《河冬灌区渠道山洪暴发垮塌治理措施刍议》,发表在《宁夏水利》1999年第二期上。作为管理处马克思主义政治民主研讨会的理事,他思想活跃,发言积极,每年都能提交论文。对于下属,他言传身教,促其进步。

二、抓工程建设,把质量当生命,公而忘私。

正如他的那句...所说:工程是百年大计,要“铜帮铁底”。他正是这样身体力行的。十几年在工地上的摸爬滚打,使他苦练了一副过硬的识假打劣的本领。经他施工人员的大大小小120多项工程没有一项不按规定,其中:获得处优良工程的不下20项;马莲渠改道工程、汉渠南干沟涵洞土建、贡碑沟涵洞工程、秦渠纪家湖窨井工程、农场渠砌护工程、水利厅院落改造及道桥工程等获得了水利厅优良工程;1995年的管理处培训大楼工程选为自治区优良工程;在1998年的红三干渠12标段工程施工中,由于他加强管理,狠抓质量,促使该段被评为优质工程,受到了扶贫扬黄灌溉工程指挥部的嘉奖。多年来,他总结尝试出了一套“四早五定三把关”的施工经验,即早安排、早勘测、早设计、早施工,坚持定方案、定任务、定人员、定资金、定时间,严把设计、审核、验收关。严格实行制在工程建设法人制和项目责任制,积极推动配合实施监理制。他注重规范管理,每项工程都要求签订安全合同,层层把关,按章操作,严格施工。他坚持原则,铁面无私。他的只看质量不看人伦的严厉态度,并使许多施工人员不寒而栗。他不分昼夜,坚守工地,为管理处赢得了安全保障和信誉。

三、抓制度建设,科学管理,因材用人。

1、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他接下工程队以后,打破旧框框,建立了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成立公司后,又制定章程,完善用工合同,制订了详尽的《工程施工规范》等,并带头严格执行。

2、奖优罚劣,奖勤罚懒,打破喝“大锅水”的坦谢分配方式,无论在建设项目公司

当经理,还是在任副处长后总监财务、综合经营、工程时,他都明确制订了明确的奖罚条文,兑现起来也绝不会手软。

3、抓后备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使用年轻人,放手使用,给他们以锻炼机会。他提出每年抽调一批大、中专和各所的技术员上大工地实践锻炼,为全处培养了一批懂业务、会管理、能吃苦的技术人才。

四、抓经营管理,大胆改革,大刀阔斧上马新项目。

刘文秀同志在任工程队长时,就曾顺应形势,提出了试行公司制的构想。经处研究后完成了改制,他又动脑筋、想办法,积极对外承揽工程,增收节支。他提出,发展战略我处水利经济,必需以建筑施工业为龙头,以其雄厚的实力,支持、发展农牧业,发展沿渠经济,以工保农,以农养牧,促进良性循环。经过管理处的达马藏县、确定,最终采纳了这一建设性的建议。开发渠堤保护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水土资源竞争优势,一排在东干渠两排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已开发农田2000亩,养猪500头,养牛100头,初步形成了规模。另外,他摸准了市场脉搏,上马、迁建了水泥预制厂,也取得了格外可观的十分经济效益。

五、抓植树造林,固渠护堤,造福一方。

虽然是施工的“行伍”出身,但他始终认为,工程投资大,寿命短,远远比不上树木的护渠效力。因此,他大力提倡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并举的指导思想方针,经过多年的摸索,他积累了一套植树的临床经验,比如说:植树要严把选苗、挖坑、栽植、灌水、养护

的“五关”,尤其强调要乔灌结合,科学搭配,合理布局,选苗要选择臭椿、白蜡等抗天牛敏感性较强的树种。在他担任六朝渠管理处副处长期间,每年投资近30万元,大搞植树造林。每逢植树季节,他就成了大忙人,风里来,雨里去。令人难忘他的执着精神和近乎严厉的要求令人感动,栽一遍不满意,就亲自上去拔掉让重栽,两遍不行就三遍,直至满意。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几条干渠的第二代可行性研究林网已初步形成,为管理处取得获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