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
第一框《家的意味》教学反思
对于《家的意味》这一节课的教学,课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总结。现将我的反思作如下汇报:
这节课总体来说比较顺利,教学设计比较合理。
这节课做的比较好的地方:
一、本节课的导入,紧扣学习主题。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就是:家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
二、人人参与。在教学中我尽量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不做课堂的“局外人”。
三、利用《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个视频,引出在中国人心目中,家有着更特殊、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让学生体会中华文化中家的内涵。
四、通过导学案设计的“合作探究”,让学生认识到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应尽的法律义务,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孝亲敬长。
不足之处有:
一、最后的情感升华,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来是有一首歌曲《感恩的心》作为背
景音乐,烘托气氛的,但最后由于多媒体出现问题,没播放出来,所以感觉没有预期效果好。这一点是本节课比较遗憾的地方。
二、评价语言缺乏激励性。虽然自己努力的给每位同学不同的评价,但评价语言还是很单调,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不断提升自己的评价能力。
三、一再告诉自己在课堂上别牵着孩子的鼻子走,大胆的放手学生,可实际教学中却很难做到,总怕孩子说不到位。
所以我想,一节好课,应该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游刃有余地进行,需要教师有更高的教学水平,灵活多变的机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继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反思,让自己在课改的征途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鄂托克前旗中学 李媛婷
2016年12月1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