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使学生在课程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自然地理(地质、地貌、土壤、植物、水文等)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的感性知识,并巩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的必要手段。搞好实习对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自然地理教学课程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实习记录与分析
时间:2011-5-22星期日天气:阴
地点:幕府山长江边燕子矶
幕府山为东西走向,幕府山因为阻碍了冬季江风进入南京而出名。上层为寒武系,下层为震旦系。幕府山为断块山,向南倾斜,北为陡崖,南坡较缓,从外面开来是断层陡崖。幕府山为上升盘,底层为古生界灰岩,而幕府山以北为下降盘,地层为侏罗纪砾岩。主要是碳酸镁质石灰岩。陡层沿着破碎带发展,受地下水、长江水的侵蚀,发生表面凹凸、发育不完全的卡斯特地貌。幕府山的陡崖是由于侵蚀
第1页共6页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作用形成的,它并不是断层面
在沿江燕子矶一带的悬崖峭壁中有一系列石灰岩溶洞,历史上称之为岩山十二洞。实际上不止此数,都由于江水冲刷而成。三台洞为岩山风景区的最佳处,分下洞、中洞和上洞,下洞中有一眼水,名观音泉。扶栏而上可到中洞、上洞。一台洞是长江水位达到最高的位置,由于幕府山上升、长江水位下降,目前水位在三台洞的位置。80年代幕府山下是河漫滩,洪水位时淹没,枯水位时显露出来。河漫滩具有表面泥沙、下粗上细的二元结构。江浦平原也是此种结构,为了防洪修建了大坝。之后有大量农民工居住在此处,后修了滨江大道,市建委计划在此处的河漫滩上建湿地公园,需要人工堤防的保护,所以湿地公园的建设选址是否合适还在研究之中。
北面是八卦洲,八卦洲是在江心形成的沙洲,将长江分成南北两个航道。因为南叉道的水流量超过50%、航船较多,所以南叉道为主航道(以前为北)。由于泥沙的堆积,现在的海平面已比原来的高出100m。长江水由西向东流,产生向右的偏转力。根据科里奥利力规律,长江右岸受侵蚀,左岸堆积,右岸中,岩性坚硬的抗腐蚀的砾岩未被侵蚀残留了下来,最终形成燕子矶矶头。
第2页共6页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时间:2011-5-22天气:阴地点:狮子山
星期日
狮子山位于南京城西北,濒临长江。狮子山阅江楼外围有一圈修缮齐整的明城墙,城墙下就是古长江岸。阅江楼是建在长江沿岸上的。从城墙根部的岩石被侵蚀过的痕迹可以看出此处的喀斯特地貌。
明城墙根是不纯的碳酸镁质石灰岩,极易发生溶蚀现象。城墙上面是风成的透水的下蜀黄土一个黄土,因为透水,所以底层为不渗水的灰岩土易滑动,产生滑坡,导致部分城墙发生倒塌。(由于水质、水流的方向,压力很容易产生滑坡)。在现场我们能看到一条很明显的分界线,就是由八十年代的滑坡所导致的。
时间:2011-5-22天气:阴地点:三汊河口
星期日
之所以叫三岔河是因为它位于护城河、长江、外秦淮河的交叉处。这里主要讲一下外秦淮的变迁
外秦淮河口两岸有126米得人工坻,长江水位高5米,人工闸使外秦淮河水位高于6.5米。20世纪60年代后,外秦淮的主要作用为排污、泄洪、航运。内秦淮主要为航运。
第3页共6页南京大学金陵学院随着外秦淮边地的开发与利用以及市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的提高,有对外秦淮的水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三汊河口处得闸门的主要作用便是为江外秦淮的水位控制在6.5米左右,保证了外秦淮的景观用水作用。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进水主要是生活污水、雨污水、雨水等,出水又不太畅通,不能形成循环,外秦淮的水质逐渐变差。所以政府又从长江引水灌溉(又灌又排)。从秦淮新河引长江水向东流,进入南京城,绕到经过外秦淮河再入江。外秦淮河水流动了,水质有了明显的改善。
时间:2011-5-22天气:阴地点:武定门闸
星期日
秦淮河的源地一个在茅山,一个在溧水,在江宁交汇流入南京城。武定门闸前期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防洪,江宁区地势低洼,且秦淮河下游淤积严重,所以让你故意发生内涝,故修建武定门闸用以控制水位。当长江水位高时,防止洪水进入江宁,秦淮水位高时,防止其进入南京市区。另外,由于闸门的修建导致河水流速减缓,闸门橱淤积严重,还要不时进行清淤。
秦淮河水深20米,之前由于海平面低,长江水位低,秦淮河水下且作用较强。南京的水环境变化及河湖的形成与长江水位变化关系
第4页共6页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密切。若江水水位高,则河流流速减缓,下蚀作用减弱而河流沉积作用较显著,泥沙淤积河道变浅,甚至导致河流的改道,从而影响地形、湖泊水系,乃至地区经济的发展。而由于秦淮新河的排水作用,是南京城内各年为7条小河和几个湖泊,来水量小,形不成完整的循环系统。在为了防洪灾而修建了秦淮新河之后,于秦淮新河河床比秦淮河深,带来了一个意外的结果:水系流向由此改变,秦淮河上游活水从此改道西行入江,新河逐渐成为秦淮水系新的入江通道,上游水资源从秦淮新河大量流失,加上修建的武定闸阻挡,河水基本进不了南京城,只有污水流入,不能形成循环。秦淮水系改变,十里内秦淮失去了活水的补充,水质一天不如一天,水质治理问题亟待解决。
时间:2011-5-22天气:阴地点:玄武湖
星期日
玄武湖:古河道-(自然堤后湖)堰塞湖-(御花园)人工湖-公园性质的湖
玄武湖古称桑泊。原来只是一块因断层作用而形成的沼泽湿地,湖水来自钟山北麓。湖底质较厚,平均达70cm,以细粒粘土为主。玄武湖的岩石为侏罗系石英砂岩,质地较硬。
玄武湖原为老秦淮河故道凹地,河道淤塞后从城南进江,玄武湖周围由于多年的清淤筑起了高高的圩堤,玄武湖成了南京最高的水
第5页共6页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位,河流水等水源补给较为困难,玄武湖渐渐变为一潭死水,污染严重,甚至有死鱼。80年代以后,经过政府一系列的清淤减排,主城内河湖水质趋于好转,达到小康环保指标要求。
南京城的水污染是必然的,随着人口增多,污染越来越严重,截污这个污水还是在南京城里,老办法解决不了,整个南京城没有清洁水源,要治理污染,首先要解决南京城要增加清洁水源,通过这个思路,南京城要处理污染问题,唯一的出路就是补充天然水源。后来发展成为从长江调水。
3.实习结论
这次野外实习强化了我们的普通地质学的基础知识,增强了我们野外考察的能力,熟悉了一些实际考察所需的技巧,锻炼了团队合作精神,为庐山实习打下了基础。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南京地区几千万年来-百万年来-几十万年来-几千年来-几十年来的自然环境的演化有了深刻认识,也了解了南京城区水系与水环境的变迁,其变迁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但其中并不乏人为原因,并且近几十年来,人类的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越来越严重,由此切身感受到了环境保护问题迫在眉睫,尤其是水污染的治理。
城资国土
2010040101056万苏歌
第6页共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nwoyixi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00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