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元帅的故事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主 备 课 题 集体备课组 三年级语文 总课时 审核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朱德的扁担 学习目标 (三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维目标) 1、会认,会写8个生字,自主积累词语。 3、学习课文,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要求写的生字。 2、通过人物的语言及行为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3、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生字词卡片。 教师准备课件。 互动修改意见 学习重难点 学习准备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 一 学 激 趣 习引 过 程 入 1.学生齐读题 2.学生交流 了一个谜语,想猜一猜吗?请 听:生在树上,落在肩上, 干 活躺下,休息靠墙。 2.板书:扁担。现在我国的农村,有的地方山路崎岖,还有很多东西如水、粮等需要用扁担来挑。在科技不发达的旧中国,更是离不开肩挑手提。 说起扁担,还有一个动人的故 事呢! 3、板书课题:朱德的扁担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 习 二、 过初 程 课 读 文, 感 知 文 意。 自学生字词 1.学生自学,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2.同桌交流,反馈 3.读一读词语 a.自由读 查词意 b.指名认读 c.全班齐读 4.指名学生扩词 5.齐读课题。 一)、简要介绍朱德及其课文背 景。 二)、自读自悟 1、学生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 边将不认识的字作上记号,在有疑 问的地方划上问号。 2、听课文朗读录音,通过听,你认识了哪些字,记住了哪些字? 3、把这篇课文读给同桌听,和同桌一起讨论识记生字,解决疑问,标出自然段。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互听互评,纠正字音。 5、质疑:初步理解以下词语 坳:山间平地。 围剿:包围起来消灭掉。 三、 集 中 识 字 四、作业 1.学生读课文,并回答 1.在本课中,你找出了哪些生 字? 2.根据学生回答,贴出词语卡 2.学生说,老师板书 片: 朱德 同志 井冈山 坚守 围攻 必须 生产 劝 扁担 敌人 粉碎 山高路陡 越发 3.同桌合作互说 这一课的生字这么多,你能记 住吗?有什么好办法? 3.重点指导。 朱:第一笔“撇”,要写得短一点,不要连在第二横上。 志:上面的“士”,下面一横要写得比上面一横短。 注意“必”的笔顺。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朱德的扁担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课时 第二课时 互动修改意见 课 题 环节 一、复1.指名学生读词 习检查 2.说说自己的体会 学 习过程 学 习过程 二 围 绕 “藏” 和 “赶 做” 学 习 课 文 1. 回答后出示书中的句子朗读: 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稻谷,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2.出示课文中的句子朗读: 不料,朱德同志连夜又赶做了一根扁担,并写上了“朱德记”三个字。 1、过渡:我们上节课读过了这篇课文,课题是:朱德的扁担。朱德用这根扁担干什么用? 2、(出示挂图)说说你看到的朱德。 3、既然挑粮上山这么重要,为什么战士们还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好好读读课文,想一想。 挑粮上山到底累在哪里? 4、什么是“山高路陡”?引导学生看图想象挑粮的困难。 5、刚才通过大家的想像,把挑粮的困难再现到了我们的面前。现在,你能用读表现出来吗? 6、过渡:是呀,这些就是战士们藏扁担的原因所在。一个“藏”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真是“藏中见真情”哪! 7、战士们这种情有没有实现呢?从哪个词看出来?也就是战士们没有如愿以偿。 三、 感 悟 官 兵 情 1. 自由轻读 2. 学生交流 朱德的找扁担又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朱德愿意与同事们同甘共苦。这就让大家更加敬爱朱德同志了。朱德的一个“赶做”,也让我们看见了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四、总结提升 五、 作 业 超 市 回忆中拓展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了什么想法? 2、你还想知道更多关于朱德的故事吗?请阅读《朱德的故事》等课外书 1、给生字组词。 朱( ) 志( ) 冈( ) 攻( ) 必( ) 心( ) 木( ) 士( ) 网( ) 功( ) 2、 回答问题。 朱德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 当堂检测 板 书 设 计 18、 朱德的扁担 路: 远、 难走。 和战士们一块儿挑粮 藏扁担 又赶做扁担 不再藏扁担 越发敬爱 课 后 反 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