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作文的写作要素
作文教学是初中教学的一大难题,不少学生“谈文色变”。究其原因,是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造成的。学生语文知识积累不够,观察能力不足,无法组织和运用丰富的语言文字,写作文时自然无话可说,就是有了真实的想法,也会因为语言的匮乏而无法用文字进行正确的表达。这是一个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积极认真的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业务素质,不断的摸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笔者在学习教学过程中,也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做一下总结。
一、文章贵真
学生写作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通过捷径让学生一步到位。因此,在教学中,我强调,学生写文章就要先学会写真。学生写的文章就是要反映他们真实的生活,表达他们自己真实的情感,体现的是他们自己生活中的乐趣。因此,学生写作一定要有事而写,有感可发,用自己的笔去描述生活。在这一个阶段,我们不能一直强调文章的字数。文章字数的多少与写作的人,事,物不存在任何的联系。学生要写出来的东西,首先要是真实的思想表达。写真,写实。让人能够读懂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这样就好。这有点类似我们小学时写的日记,记述也许就仅仅是一句话,可是,这是我们自己经历的事情啊。那么,为什么有的学生写下了自己的真实的人,事,物,可是,作为读者我们为什么读起来却又感到很空洞无味呢?这就是没有将学生自己的情感在文章里面融合。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在强调“写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勇于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究。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学习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既能丰富内心,有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把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的发挥出来。带有真实情感的文章才是真正的好文章。因此,我们要提倡写真。
二、文章贵简
套用一句广告语“简约而不简单”。我们在现实语文教学中,往往会陷入应试教学的陷阱中去,那就是考试时一定要强调字数的多少。学生为了应付这种局面,不得不为作文添油加醋,胡乱的堆砌辞藻,目的是为了,首先让自己的字数先达到应试教育的标准。这就是写作陋习的开端。学生写作本身就是情感的表达,文字的多寡与文章的题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好的文字是锦上添花,让文章更胜一筹;填充文辞是空洞无物,是文章更嫌无聊。我们初中三年级学的《五柳先生传》其实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典范,《五柳先生传》托名五柳先生刻画出这样一个具有高风亮节的人物形象。全文不长,不同版本文字略有出入,但都在一百七八十字之间。在这样简短的篇幅里勾画人物,却能做到形象丰满,性格鲜明,不能不佩服作者的艺术功力。我们写文章要学会有张有度,学生的文章不论写的长短,只要精彩,都要给予鼓励。长又长的好处,学生有感而发,千字也未尝不可。短有短的优势,精彩的短篇见解更胜空洞无物的长篇大论。《登徒子好色赋》中“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这就要我们学生学会用最简单的文字把最想表达的事情不仅写的清楚明白,更要写的有声有色。这个过程需要的
使我们老师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加以改进,进而养成养成一种写作的习惯。
三、文章贵布局
学生在写作文时,我们往往要求学生要先列一个提纲。有了提纲才等于有框架。这就好比盖房子,没有轮廓结构如何去添砖加瓦呢?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了对这个“框架”的认识。往往动笔,只打腹稿,提笔开写,洋洋文字一泻千里。但问题的根源在于,文章开篇“虎头”,文章结尾收不住脚步,一个急刹车,造成“蛇尾”的存在。还有的学生开篇提笔很是精彩,但是,到了中间”腰”的部位却没有真正的过度,没有“腰”又如何能够支撑起整个文章的结构呢。所以学生学习文章的提纲很重要。列一个提纲,也许只是几分钟的时间,但是磨刀不误砍柴,有了提纲也就有了思路,有了思路,那么,风头,猪肚,豹尾这些精彩的部分自然而然就有了安置的地方。文章的框架树立起来,文章读起来就不会令人感觉突兀,一篇好的文章,就有了立体的感觉。这又是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的问题。
四、文章重提炼
这一方面可分为两个内容:(1)作文素材的提炼。我们的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但是,生活中的素材又是如此的繁多。学生学习写作,就要学会搜集和分析素材,素材的积累来自多个方面,可能来自阅读课文,也可能来自课外读物。但更多的是对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观察所收获的的。当然文章不是简单的素材的累积。而是高于生活本质的一种认知。这就要我们同学们学会搜集素材,提炼素材。生活中发生的小事情,现实中的小人物带来的思考和启发。而这种思考和启发的产物就是我们需要写作的精炼材料。我一般要求学生学会记日记,既是为了写,有感而发,又是为了积累素材,才是真正的写作之道。(2)文字的提炼,书上有言“文章不厌千回改”,文章改的过程是细节,是对文章的一次在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贾岛的“僧敲(推)月下门”的“推敲”;是王安石的“春风有绿江南岸”的“绿”;是鲁迅笔下的“圆规”一样的“豆腐西施”……细节之处精敲细推,正是体现写文章的一种态度。文章要精耕细作,方能开出美丽的花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