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写作能力的提高
作文是學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反映,是听、说、读、写诸多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体现。最近几年来,中、高考的作文改革力度加大,取得了不少成果。为此,研究中、高考作文动向的文章层出不穷,甚至研究出了考场作文“三字诀”、“八字诀”等等,为学生应对考核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我认为,作文考试需要研究、需要策略,但如果过分地强调作文的技巧,考试的巧策奇谋,则未免治标不治本,只要积累丰富的知识,具有真情实感加上较高的技巧,才是最优秀的作文。
第一,积累丰富的知识。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由此可见,积累是何等的重要。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利用,没有丰富的积累,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文章。一般地说,一个人的知识面越广,知识越多,写作能力就越强,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学好课本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多读些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学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是发展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平时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每周的课外活动时间可举行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活动;
(二)鼓励学生剪贴报纸的社论、短评,各方面的重大成就,先进人物的重大事迹、优秀时文、热点话题等。
(三)培养学生关注实事、收看新闻联播、新闻30分等节目。
第二,循循善诱,激发写作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再加上适当的引导,学生就当然乐学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做到乐于作文,其境界就高了,我常引导学生欣赏经典文章,使产生浓厚兴趣,并激发强烈的写作欲望,让同学们背诵精彩的部分,然而回过头来引导学生体会自己的感情。高中生的思想感情异常的丰富,大多希望表达出来。我先引导学生品味思乡、忆友、怀旧、畅想等情感体验,让学生感情不断积累。“水满则溢”,积到一定程度,学生就会有表达出来的愿望,我就在学生愿望最强烈之时,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真情实感。此时学生非但不感到厌烦,反而能体验到淋漓尽致抒写的快感。
第三,使语言亮丽起来。
使文章的语言亮丽起来,不是简单的辞藻的堆积,这就要求掌握语言技巧的问题,运用哪些语言技巧可使文章绚丽多彩呢?下面试举几例,或许对学生写作能有所帮助。
(一)运用修辞增添魅力
修辞是一项富于实效性的语言表达方式。用得好,可以达到化抽象为具体、化贫脊为丰富、化粗略为细腻的效果。运用比喻使事物具体可感,特征突出;运用批比使句式均匀,音律铿锵;运用拟人使文字亲切,活泼生动等等。巧用修辞,可使质朴的语句生辉,虚实相生,言有尽而意无穷。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二)善于引用增强文彩
名言警句,诗词骈赋,欲句谚语,经过了历代时空的检验,具有鲜明的表达效果。能在写作时恰当运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画龙点晴的效果。
比如一位同学在送别友人时送其一句诗赠送留念,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挚的友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三)情景交融增强气势
写作中如果使语言情、景一体,交相辉映,既有很强的可读性,又有不尽的诗的韵味,耐人寻味。
如徐志摩的《沙扬娜拉》。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不胜凉风”的“水莲花”是具体可感的景物。“娇羞”是写情态的,景语和情语同在一个句子中出现,交相辉映,这就把人物的默默无语,羞容可掬的神态写活了。我们可以去触摸抽象的“温柔”之情了。
总之,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知识,循循善诱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培养写作技巧,使语言亮丽起来,来促使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nwoyixi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00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