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作者:蒋玉衡
来源:《商情》2015年第05期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互联网络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网民规模持续增长,网民生活全面“网络化。其中,手机旅行预订以194.6%的年度用户增长率领跑移动商务类应用。我国互联网在整体环境、互联网应用普及和热点行业发展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一、我国互联网的使用率
根据报告,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底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 。手机端即时通信使用保持稳步增长趋势,使用率为91.2%。手机网络游戏从爆发式增长变为稳步增长,预计2015年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手机旅行预订用户增长达到194.6%,是增长最快的移动商务类应用。手机网购、手机支付、手机银行等手机商务应用用户年增长分别为63.5%、73.2%和69.2%,高于其他手机应用增长幅度。在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下,个人互联网应用呈上升态势。即时通信作为第一大应用,使用率达到90.6%。平板电脑凭借娱乐性和便捷性成为网民的重要娱乐设备,2014年底使用率达到34.8%。 二、互联网的使用人群
据悉10~39岁网民近八成,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合计达到78.1%。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1.5%。与2013年底相比,40岁及以上年龄段的网民比例有所增加,19岁及以下青少年儿童网民的比例有所降。 有意思的是,CNNIC还对网民收入做了调查,结果发现:截至2014年12月,网民中月收入在2001~3000、3001~5000元的群体占比最高,分别为18.8%和20.2%。而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网民占了5.7%,仅次于无收入网民的2.2%。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网民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在加深。2014年,中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达26.1小时,较2013年底增加了1.1个小时。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占网民总数的86%。
随着农村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互联网在农村网民生产、生活、娱乐中的重要性逐步显现,已经有47.9%的农村网民认为自己比较或者非常依赖互联网。但是农村网民对互联网依赖的程度明显低于城镇网民,55.1%的城镇网民认为自己比较或者非常依赖互联网。《报告》分析认为,这表明对于农村网民而言,互联网尚未从单纯的娱乐工具转变为其生活服务平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此外,学历程度越高的网民对互联网的依赖比例越大。小学及以下网民中有44.9%的人比较或非常依赖互联网,大学本科及以上的网民中这一比例达到63.9%。 三、互联网理财和网购爆发力强
过去一年间的大热门里互联网理财肯定算一个:截至2014年12月,购买过网络理财产品的网民规模达到7849万,在网民中使用率为12.1%。但是,由于收益率下滑和中国股市回暖带来的分流作用,互联网理财已基本结束了其用户规模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增速开始放缓,新产品扩容速度也有所放慢。
另一个是手机商务应用,2014年是它的爆发期,手机网购、手机支付、手机银行等手机商务应用用户年增长分别为63.5%,73.2%和69.2%,远超其他手机应用增长幅度。
而长期处于低位的手机旅行预订,2014年用户年增长达到194.6%,是增长最为快速的移动商务类应用。截至2014年12月,在网上预订过机票、酒店、火车票或旅行度假产品的网民规模达到2.22亿,较2013年底增长4096万人,增长率为22.7%,网民使用率由29.3%提升至34.2%。
手机游戏的爆发式增长在2014年上半年达到最高峰,下半年开始逐渐进入洗牌期,并表现出稳中有降的趋势,预计2015年在延续这一趋势的同时,手机网游的份额将进一步扩大。 四、特点与趋势
1、手机超越台式电脑成为中国网民第一大上网终端
中国网民实现互联网接入的方式呈现出全新格局,在2012年上半年,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量达到3.88亿,相比之下台式电脑为3.80亿,手机成为了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
2、手机网络视频用户增长强劲,网络视频用户规模继续稳步增长
2012年上半年通过互联网收看视频的用户增加了约2500万人。手机端视频用户的增长更为强劲,使用手机收看视频的用户超过一亿人,在手机网民中的占比由2011年底的22.5%提升至27.7%。
3、微博用户进入平稳增长期,手机微博保持较快发展
截至2012年6月底,微博的渗透率已经过半,用户规模增速低至10%以下。但微博在手机端的增长幅度仍然明显,用户数量由2011年底的1.37亿增至1.70亿,增速达到24.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网络购物用户增长趋于平稳
截至2012年6月底,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2.1亿,网民使用率提升至39.0%。较2011年底用户增长8.2%。从2011年开始,网络购物的用户增长逐渐平稳,未来网购市场规模的发展,将不仅依托于用户规模的增长,还需要依靠消费深度不断提升来驱动。 5、网上银行和网上支付应用增速加快
网上银行和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在2012年上半年的增速分别达14.8%和12.3%,截至2012年6月底两者用户规模分别为1.91亿和1.87亿。手机在线支付发展速度突出,截至2012年上半年使用该服务的用户规模为4440万人,较2011年底增长约1400万人。 6、IPv6地址数大幅增长,全球排名升至第三位
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拥有IPv6地址数量为12499块/32,相比上年底增速达到33.0%,在全球的排名由2011年6月底的第15位迅速升至第3位。由于全球IPv4地址数已于2011年2月已分配完毕,因而自2011年开始我国IPv4地址数量基本没有变化,当前IP地址的增长已转向IPv6。
基础资源是互联网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基础条件,要保证中国互联网的基础资源不会制约整体互联网的发展,需要从几个方面着力推进:快速扭转人均域名拥有量的持续下滑局面;优化国际出口带宽环境和宽带速度,推进中国互联网从宽带互联网向高速互联网转型;保持域名资源和网站资源的稳步增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nwoyixi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00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