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可持续过程优化在我国现代企业应用研究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可持续过程优化在我国现代企业应用研究

丰田公司汽车召回时间引发对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思考,介绍企业可持续过程优化的概念,与企业流程再造概念的比较分析,进而对可持续过程优化的目标进行详尽分析,并详细论述企业可持续过程优化的运作机理和工作步骤。

标签:可持续过程优化;目标分析;动作机理

由于加速踏板、制动系统等存在缺陷,丰田公司在近几年内累计召回超过850万辆车,丰田公司正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在汽车市场的霸主地位也岌岌可危。丰田车型大规模集体爆发质量问题,可以归集为丰田在市场的宠溺下一点点地背弃“精益化的生产模式”。日本先进制造业的形象也因这一事件在全球市场受到侵害。而我国企业正处于由生产加工制造型企业向自主研发树立中国品牌的关键时期,我们可以结合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结合我国实际抓住有利契机促进现代化企业建设。可持续过程优化正是适合我国企业的新的管理理念。

1 企业可持续过程优化的概念

可持续过程优化基本含义是企业由高层至基层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持续不断进行的企业经营各个环节的优化与革新,该词汇来源于日本。日本的企业已经将可持续过程优化上升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哲学理念。其不仅是每天的小规模的创新活动,而是系统的持续进行的,企业各个层面的员工包括利益相关者都应参与可持续过程优化的工作。管理学领域较早出现企业流程再造的概念是指“由组织过程重新出发,从根本思考每一个活动的价值贡献,然后运用现代的资讯科技,将人力及工作过程彻底改变及重新架构组织内各间关系”。在管理学上,企业流程再造是将在80年代出现的各种Reconstruction、Restructuring等思路和方法,与资讯技术结合起来,并在Michael Hammer 和James Champy于1993年出版的经典性的著作《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中,予以系统性地整合于发展。该书强调,企业流程再造应包括四个要素:根本(Fundamental)、彻底(Radical)、显著(Dramatic)和流程(Process)。可以知道可持续过程优化与企业流程再造存在质的区别,前者是持续进行的较小规模的优化与改造,而后者是间断的、一次性的、彻底的本质性的变革。在此我们无法简单的评述二者对企业的贡献获优劣,但我们可以判断现代化的具有国际竞争力企业这两种管理模式和方法都是需要的。

可持续过程优化是动态系统的工作,对企业各项具体的营业活动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会计是记录每日交易的信息系统,因而会计理论和实践也受到相应的影响,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变。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对质量管理的要求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也在不断的提高。可持续过程优化(continuous process improvement,简称CPI)就是不断地发现和减少企业组织运行过程中存在问题,并且持续不断进行改善。它是由许多小幅的改善组成的,而不是某次巨大的变革。日本企业率先使用KAIZEN改善便是这一含义,企業全员最高层的管理者直至基层员工均须参与。(William Edwards Deming,1965)可持续续过程优化的概念可以用于企业集团,公司,供应链的所有相关企业,具体某一车间的生产流程,也

可以是非营利性组织,如研究机构、医院、学校等。

可持续过程优化是持续的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逐渐改善,不是救火式的紧急救援活动,也不是针对某个问题和错误追究处罚某责任人,而是希望渐进式的持续不断的进行改造行为使各项工作更加有效的完成。当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般不会深究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而仅仅只是解决现有困境。但是如果我们采用可持续过程优化的理念,就需要不断探寻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Rummler & Brache’s(1995)的研究认为问题出现80%的原因是制度问题,个人的原因只占20%。

2 企业可持续过程优化的目标分析

企业可持续过程优化的目标可以用以下图示进行分析,顾客需求推动企业经营活动,企业进行持续不断的研发、生产或服务提供、销售等工作是为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不同层次顾客对产品服务种类、数量,产品服务的质量与效率的需求。在顾客需求的驱动下,企业充分调配人力、物力、财力等全部资源,整合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商流,借助信息系统工具进行企业资源计划(ERP),并在企业组织经营管理系统运行过程中,进行可持续过程优化。可持续过程优化的目标导向不能简单地概括为减低成本、提高效率,而是结合企业持续经营的目标,需要达到使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maximizing stakeholder’s equity)的经济目标和低碳经济的社会责任目标。因此,企业可持续过程优化的目标是以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量,降低环境污染为前提,持续的进行企业各项过程的不断优化,提高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减低生产时间。

图1

3 企业可持续过程优化的运作机理

企业开展CPI的工作可以建立CPI指导委员会。虽然企业中的所有员工都需要承担CPI的工作,但CPI指导委员会全程负责可持续过程优化的概念提出直至全部完成的所有工作。有的组织设置很多指导委员会负责不同的流程、部门或系统,而一些小型的组织建立一个指导委员会负责全部的CPI项目。通常一个指导委员会可以在一定范围监督全部的CPI项目,并且每个可持续过程优化的建议传递至每个CPI团队直至在项目中最终完成。至少,指导委员会包括赞同实施项目的成员(管理授权)。

CPI已经使用若干模式,可以使用系统方法或ADDIE模型,ADDIE模型包括分析、设计、发展、执行、评估五阶段过程:分析阶段,确定具体问题的机会和特定问题的目标,这些研究领域和问题可以采用头脑风暴会、流程界定会议,或采用其他的分析模式由机构的成员提出;设计阶段,通过头脑风暴会产生解决方案,确定完成所选择方案所需要的资源和测量的基数;发展阶段,制定执行解决方案的具体程序;执行阶段,执行解决方案;评估阶段,建立测量工具,检测执行情况,评价测量的基准。这一阶段会贯穿整个过程。表明ADDIE模型是动态模型,而不是静态模型。

质量管理中进行提高质量的6σ模型就是进行如下图的五个步骤。 图2

在分析阶段,定义企业业务活动,甚至包括非赢利性组织的业务活动,主要业务活动和次要业务活动;在设计阶段,采用科学的计量方法模型以及数据挖掘等有效智能方法得到业务的相关数据指标;在发展阶段,可以采用的科学有效的评估方法模型针对各种可以选择的方案方法进行分析评价;在执行阶段,选择更加有效的流程进行科学管理;在评估阶段,实施有效的控制程序保证优化方法的持续执行。

企业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在每步骤中都增加反馈、控制、改善等步骤。在分析现有业务流程步骤现状存在问题的头脑风暴会过程中,列举可能使用的方法步骤,接着对各种可选择方案进行分析评估,进行最优化方案的选择,并且将过程优化不断的循环滚动运行下去,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的过程优化,从而使我国企业更加具备国际竞争力,树立国有品牌,在国际市场占据有利地位。

图3

参考文献

[1]

刘飚.企业业务流程及核心业务流程的识别[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

科学版),2005,(02).

[2]

郑明身,桑强.企业流程再造理论的局限性及其修正[J].经济管

理,2004,(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