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构建和谐社区事迹材料例文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构建和谐社区事迹材料例文

构建和谐社区事迹材料范文

老百姓看我们的党和政府是不是真正为他们谋利益、真正为他们办实事,

主要看经济是不是发展了、生活是不是改善了、环境是不是变化了。 23 因此, 一个地方的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 应当要有执政图强、 执政图变、 执政图进的强 烈意识和具体行动,切实承担起“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倡一方和谐、保一 方平安”的责任。近年来,我们以和谐社区建设为抓手, 着力改善民生造福百姓, 把和谐社区建设作为实实在在服务群众、方便群众、为群众谋利益的“民心工

程”,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作为坚持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的重要举措, 使和谐社区建设真正成为一件得民心、 顺民意的大好事, 一件切实维护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好事, 一件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 舒心、高兴的大好事。去年 10 月份,我们维扬区被民政部命名表彰为首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安平社区被命名表彰为首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

维扬区现有 6 个街道、乡镇, 25 个社区居委会和 22 个村委会,社区建设起步于 2002 年,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发展较快、成效也比较明显。我们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始终坚持“三个突出”:

一、和谐社区建设在主体上突出群众性,以百姓满意为准则

和谐社区建设实质上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和谐 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

我们在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中, 始终坚持把解决群众切身利

益的民生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和谐社区建设的过程变成为群众办实事、 解难事、做好事的过程,让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真心支持。 始终把居民群众作为主体,让群众得实惠,让群众多参与,让群众来评判。

一是把目标定在满足群众需求上。立足公正、普惠,让每个社区成员平等享受应有的权利和义务;立足于不同利益群体民主协商,逐步实现和完善自治;立足于居民积极参与, 实现互助互动。

突出弱势群体帮扶, 在实现应保尽保的基础上,对低保对象实施医疗、就业、住房、教育、司法五项救助;整合社会救助资源,开设“慈善超市”,提高了救助规模和效益。 二是把气力用在让居民群众多得实惠上。加大社区硬件设施投入力度,康

乐、文苑、卜桥、安平、朱塘、翠岗等一批社区服务中心及部分社区文化广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通过“建、租、借”等办法,全区社区办公、活动用房平均面

积达 600 多平方米,室外健身活动场所平均面积 745 平方米,超过了省、 市规定的示范社区标准, 9 个社区建成了一站式服务大厅, 绝大多数社区功能设施齐全。 三是把检验标准放在百姓满意上。建立了“和谐社区建设考核指数”,将

目标考评与社会评价机结合起来, 每年都组织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学生走进社 区,进行居民满意度调查,对社区工作进行社会评价,把群众的认同感、满意度 和幸福感作为评价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指标。 采取上对下、 下对上、群众对社区 “三位一体”的考评, 将裁判权交给社区和居民, 促进社区工作重心下移, 引导 社区居委会回归服务居民的本位。

二、和谐社区建设在内容上突出实效性,以人为本抓服务

坚持以民生为本、民富为要、民安为基、民享为先,着力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2004 年 5 月胡锦涛总书记来我区视察社区建设时,对社区“以人为本”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是建立“大防控”平台,织密社区平安稳定络,提升居民“平安幸福

感”。完善“三会一制” ( 即社区信访实施联席会、听证会、调解会和信访代理

制 ) ,开展社区矛盾纠纷排查、疏导工作,将问题解决在社区、稳定控制在社区。加强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络建设,完善治保、调解、普法、帮教、巡逻、消防六位一体的群防群治组织,形成平安创建的整体合力。

二是建立“四解”平台, 确保百姓充分享受发展成果, 提升居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在生活上“解难”,建立政府救助、社会援助、邻里互助“三位一体”的援助中心, 完善社区服务中心、 公共服务站、 社区老少照料中心和居家养老“托老站”等公共服务设施, 建造“小事不出社区、 大事不出街道”的生活服务络。在发展上“解困”,几年来,社区帮助 8087 名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为 1700 多户困难家庭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 为 3204 户临时困难家庭送去了解困金,各类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 95%以上。虹桥社区开辟了七彩虹一条街,设立五小岗位,为社区居民开发新的就业、创业岗位,成立七彩虹创业基金,为下岗

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大学生就业提供资金帮助; 建立社区待就业人员信息库, 帮助居民寻求就业岗位, 基本实现了社区家庭零失业。 在思想上“解惑”, 依托社区

政教、德教、科教、家教和社教等“五教”工作队,成立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开展“进百家门、谈百家人、知百家情、暖百家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在精神上“解闷”, 整合社会资源, 深入社区开展多种文化娱乐活动,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