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CTRONICS WORLD·技术交流 配电网规划分析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辽阳供电公司 王志勤 【摘要】科学、合理规划配电网不仅是确保电网结构理的基本举措,还是促进电网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并且关系的供电区域内社会经济的 稳定发展。虽然目前我国配电网规划在理论方法及实践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与预期目标差距甚远,因 此,有必要时配电网规划作进一步深入研究,从而促进配电网整体运行效率的提高。为了给配电网规划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文章主要结合 某小城市配电网规划实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配电网;规划;电网评估;N一1 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社会及经济发展 过程中必不可缺基础设施。虽然近些来,我国各地区配电网经过建 设与改造,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网架结构,提高了供电能力,但仍 然存在局部结构薄弱、供电能力不足、装备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 与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目标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某小城市目前经济 发展态势良好,集聚了现代工业、现代农业、旅游等多项产业,是 该省经济发展的示范代表城市,若以该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配电网 规划,相关成果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 1配电网规划理念 任何等级、规模的配电网规划必须遵循一定的理念,不仅能对 配电网规划起到指引作用,还能作为检验和评估配电网规划科学性 的重要指标。 1.1各电压等级电网的协调 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及供电能力是由各层级电网统筹协调带来的 整体合力,因此,各层级电网间的强弱匹配平衡是电网规划能否达 到最优的关键性因素。各级电网应因地、因网制宜,最大限度地调 动上级或下级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裕度,如果上级电网建设条件 好、结构强、裕度大,则在规划本级电网时可考虑适当简化并降低 建设标准,反之可以提高建设标准为上级电网提供必要支撑。电网 层次强弱匹配主要有“强.简.强”、“强.强一简”、“强.简.简”三种模式, 但不应拘泥于固定模式,应取决于电网可靠性要求、现状基础和电 源系统三方面需求,对于城市电网规划而言,可遵循以下原则: (1)高压配电网要结合上下各级电网的具体需求考虑,即要对下 级电网提供正常的主供电源,同时也要对上级电网提供故障后的联 络互供能力,一般采用如环网、链式、T接等互相支援的结构。 (2)中压配电网取决于可靠性需求和负荷密度,一般来讲城市中 心区域供电可靠性要求高,必须要建立一个坚强的高度互联中压配 电网,而对于偏远供电要求低的区域,电网结构可以采用简单联络 或辐射形式。 1_2“N一1’’准则的应用 在配电网规划过程中,“N.1”准则的遵循与应用尤为重要,但 其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并非电网中所有场合、所有元件都适用 ‘‘N.1”。例如1回输送功率为25MW的35kV线路和l回输送5MW功率 的110kV线路相比哪个更需要符合“N.1,答案显然是前者;再例如 母线故障时跳开与之相连的所有电气元件,等同于多重故障,此时 不适用“N.1”,这是规划实践中应该注意的地方。另外,对于电压 等级较低、负荷较轻的配电系统,‘‘N.1”故障后完全“不失负荷”很难 实现,而且考虑到建设投资成本也没有必要。 2配电网现状与评估 结合以上配电网规划理念,对该城市中心区域目前的配电网进 行评估,具体结果如下: (1)高压配电网。中心区域内110千伏A变,保持一定裕度,电网 运行状况良好,基本满足该区域内近期负荷增长需求,llO千伏线路 和主变均满足‘'hi.1”校验。35千伏B变为单线单变站,负荷较重且向周 边电网转移负荷能力不足,35千伏线路和主变不满足‘ .1”校验。 (2)中压配电网。据数据统计,17.6%的1O千伏线路供电半径不满 足要求,88.2%的线路导线截面不满足要求,重载线路占比17.6%,单 辐射线路占比较高,绝缘化率和电缆化率较低,线路转供能力不足。 单辐射线路被直接认为不满足“N.1”校验,存在联络的线路中也只有 25%满足‘‘N 1”校验,46.6%的1MW负荷组不满足‘lN.1”校验。 (3)低压配电网。低压架空线路有8.7%导线截面未达到标准, 部分杆塔、配变箱设备需更换,无功补偿容量不够等问题。 3配电网改造规划 3.1高压配电网改造规划 该城市中心区域内现有的l10干伏A变主变、线路均有较大裕 度,满足‘ .1”原则校验,能满足2015-2017年供电需要,因此l1O 千伏电网维持现状。 35千伏B变是单线单变站,经过评估,主变、线路均不满足 “N.1”校验,同时下级电网可转供裕度不足。由于该区域经济发展 较快,己有变电容量不能满足规划年负荷增长需求,且随着经济发 展,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提升,故计划对35千伏B变电站通过 利旧方式对主变进行增容。计划增加1回B变35千伏进线,使其形成 双线双变。目前B变T接点至变电站为双回双架,但仅有1回线路进 变电站,因此计划将另1回线路搭接至A变至c变35干伏联络线。 3_2中压配电网改造规划 在现状分析评估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示范区负荷性质对配电网 目标网架结构的影响和要求,构建既坚强可靠又相对简化的配电网 架,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提高电网运营效率和效益。 3.2.1改造规划思路 针对上述中压配电网中存在的问题,拟采取如下措施予以解决: (1)重点解决线路“卡脖子”问题、实现1OkV线路联络率达到1oo%。 通过更换主干线路小截面导线,提高线路的供电能力,优先更换线路负 载率高且主干线路“卡脖子”的小截面导线。同时通过新建线路,将单 幅射线路实现“手拉手”,实现10kV线路联络率达到1o0%。 f2)结合35千伏B变扩建1O千伏配套工程,通过新建线路重点解 决线路负载率高,且转供能力不足的问题,合理切分负荷组,进一 步完善网络结构。 (3)随着负荷增长需要,结合线路的改造,逐步提高绝缘化率, 缩短线路供电半径,对线路进一步合理分段完善网络结构,基本完 成目标网架构建。 3.2.2改造规划方案 目前该城市中压配网以单辐射为主,部分线路为同一变电站同一母 线下级线路间联络,线路主要以架空线线路为主,线路分段数过少。 (下转第139页) 电子心鼻·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