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风险源安全管理方案
工 程 名 称:
施 工 单 位:
重大风险源安全管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目的和适用范围 1.工程概况
公路工程第一合同段实行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以最经济、科学合理的方式消除项目施工中的风险所导致的各种灾害及事故后果,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危害进行辩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从而针对本项目施工中存在的风险做出客观而科学的决策,预防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标准化和科学化。
3.适用范围
本方案实施适用于 公路工程第一合同段施工过程中风险评价与控制,适用于施工现场、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和非正常情况,包括本项目工程范围内各个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以及风险信息的更新。
二、职责
1.项目经理部直接负责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价的领导工作,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程序,明确风险管理的目的和范围。
2.总工协助风险管理和评价工作,成立风险管理组织,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3.安全科是风险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项目重大风险分析记录的审查与控制,定期进行风险信息更新。
4.专职安全员必须对项目的风险对项目的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并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风险巡查,主持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风险问题。
5.项目各级管理人员应积极参与配合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价工作,提供相关资料。
三、风险管理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内容
1.风险分级制。根椐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来进行风险评价,其结果从高到低分为:
1级、2级、3级、4级、5级。
风险分级
风险级别 1 风险名称 不可容许风险 风险说明 事故潜在的危险性很大,为难以控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极大,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多人伤亡。 事故潜在的危险性较大,较难控制;发生事故的频率较高或可能性较大,容易发生重伤或多人伤害,会造成多人伤亡。 粉尘、噪声、毒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达三、四级者。 虽然导致重大事故可能性小,但经常发生事故或未遂过失,潜伏有伤亡事故的发生的风险。 粉尘、噪声、毒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达一、二级者;高温作业危害程度达三、四级。 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虽然发生的可能性较小,但有可能发生一般伤害事故的风险。 高温作业危害程度达一、二级者;粉尘、噪声、毒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为安全作业,但对职工休息和健康有影响者。 危险性小,不会伤人的风险。 2 重大风险 3 中度风险 4 可容许风险 5 可忽视风险 事故的后果与可能性的综合评价结果 可能性 后果 极不可能 不可能 可能 轻微伤害 5 4 3 一般伤害 4 3 2 严重伤害 3 2 1 2.危害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步骤。 (1)详细划分作业活动;编制作业活动表,其内容包括作业区域、设备、人员和流程,并收集有关信息。
(2)辩识与各项作业活动有关的主要危害。
(3)在假定现有的或计划的控制措施有效的情况下,对与各项危险有关的风险的程度做出主观评价,并给出风险的分级。
(4)制定并保存辩识工作场所存在的各种物理及化学危害因素和生产过程的危险,生产使用的设备及技术的安全信息资料。
(5)进行工作场所危险评价,包括事故隐患的辩识,灾难性事故引发因素的辩识,估计事故范围,对职工安全和健康的影响。
(6)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风险等级,并编制计划以控制评价中发现的,需要重视的任何风险,尤其是不可承受的风险。
(7)针对已修正的控制措施,重新评价风险,并检查风险是否不可承受。
(8)修订完善并向职工下发、培训、实施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程序)包括每个操作阶段的程序、操作极限值,安全措施:
(9)利用事故分析会,认真分析能够导致或已导致生产现场事故和未遂事故的每一事件,并对发现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确保事件的危险程度和控制措施被每个职工充分理解。
3.危险评价
结合施工特点,本着风险评价的实用性和易操作性原则,有以下几种危险评价方法可供选择:
1、LEC评价法:D=LEC D—危险性分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2、 MEC评价法:R=MES R—风险程度
M—控制措施的状态
E—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S—事故后果
以上两种评价方法详细内容步骤可查阅相关资料。 4.直接判断法
对下述情况可直接定为较高级别的风险: ①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 ②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
③曾经发生过事故,至今仍未采取防范、控制措施的; ④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风险管理基本流程
危险源识别准备工作 危险源识别 风险评价 确定危险源风险级别 反 馈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反 馈 评审措施计划的可行性 风险控制措施计划的实施阶段 5.风险控制制度 (1)风险控制措施原则。应优先选择消除风险的措施,其次是降低风险(如采用技术和管理措施或增设安全监控、报警、连锁、防护或隔离措施),再次是控制风险(如个体防护、标准化作业和安全检查教育,以及应急预案、监测检查等措施)。 (2)重大危险源的确定。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可确定为重大危险源: ①违反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②风险评价定为 1级、2级风险的危险源。 风险控制措施表 风险级别 5 风险名称 控制措施 可忽视风险 不需采取措施且不必保留文件记录。 可保持现有控制措施,即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4 可容许风险 但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计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测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 应努力采取措施降低风险,但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应在规定时间内实施风险减少措施,如条件不具备,可考虑长远措施和当前简易措施。 3 中度风险 在中度风险与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评价,更准确的确定伤害的可能性,确定是否需要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 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未降低风险时,必2 重大风险 须投入大量的资源。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制定目标管理方案。 只有当风险已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若即1 不可容许风险 便经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 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应在实施前予以评审,应对以下内容: ①计划的控制措施是否能够是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 ②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 ③是否已选定了投资效果最佳的解决方案; ④受影响的人员如何评价计划的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⑤计划的控制措施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