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
A.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艺术、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
B.《傅雷家书》是一部日记体式作品。他通过日记这种形式与远在海外的儿子进行交流。傅雷是著名的翻译家,同时也是一个宽容、慈爱的父亲。
C.《傅雷家书》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经典的“教子篇”。
D.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使这部作品语言生动优美,读来感人至深。
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4年6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七千多字。
B.傅雷教导傅聪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钢琴家,终为音乐家。
C.傅雷教育儿子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D.傅雷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随意,遇困境不气馁。
3.以下表述与原著不一致的是( )
1
A.傅雷在家信中向儿子表明的他自己的生活准则是: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
B.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应做到:青年人理解长辈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见,长辈应克服落伍、迂腐不够耐心、不太讲究说话技巧等弱点。
C.傅雷赞同傅聪参加莫扎特比赛的原因是:第一,有把握;第二,不须太费力练技巧;第三,节目不重,且在暑假中,不妨碍学习。
D.“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一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凛然无累,真正的解脱。”以上表述是在傅聪处于顺境时傅雷给了慰勉时写的。
4.《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 )
A.对妻子的挚爱 B.对孩子的教育C.对朋友的怀念 D.对学生的教导
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九五六年五月三十一日:
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2
而真诚是需要长时期从小培养的。社会上,家庭里,太多的教训使我们不敢真诚,真诚是需要很大的勇气作后盾的。所以做艺术家先要学做人。艺术家一定要比别人更真诚,更敏感,更虚心,更勇敢,更坚忍,总而言之,要比任何人都lessimperfect[较少不完美之处]!
问题:这段文字选自《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长子傅聪的家信,傅雷在信中阐述了哪些观点(4点)?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亲爱的孩子,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封信,很高兴,我们并没有为你前封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庸碌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才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对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的;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
3
你,鼓舞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问题: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上语段选自翻译家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书信,他的这些书信被辑录为《傅雷家书》。
B.这封信写在儿子精神消沉时,傅雷希望儿子摆脱苦闷,从客观立场分析所面对的一切,成为一个坚强的人。
C.第1段结尾连用三个反问句,构成排比,表达出父亲对儿子近期情绪消沉的强烈不满。
D.《傅雷家书》凝聚着作者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傅雷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人都是第一位的。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节选自1954年8月16日晚书信)
(2)惟其我对你要求严格,终不至于骄纵你——你该记得罗马尼亚三奖初宣布时你的愤懑心理,可见年轻人往往容易估高自己的力量。(节选自1955年3月20日书信)
4
(3)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演讲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植。(节选自1955年3月27日书信)
结合这三则材料,说说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人?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傅雷好友楼适夷有一次带了傅聪到豫园去玩,给他买了一支较好的儿童金笔,不料一回家被傅雷发现没收,说小孩子怎么能用那样的好笔,害得孩子伤心地哭了一场。楼适夷对此事如此评价:“我事后才知道这场风波,心里觉得非常抱歉,对傅雷那样管束孩子的方法,却是很不以为然的。”
结合上面文字,谈谈你对傅雷这种教育方式的看法。
9.阅读名著《傅雷家书》片段,完成问题。
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
5
忌!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
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上,叮叮当当的。
问题:《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_____的,“书”指的是 。 傅雷在这封信中,从______、 、 这三方面对儿子进行了教导。
10.阅读下面名著导读文字,完成问题。
①“人生之中,不如意的时候往往占大多数,此时心中的苦闷该如何排解,是任由郁闷的心情侵蚀自己的生活,还是用更积极的态度来面对。”
②“以后要多注意:坚持真理的时候必须注意讲话的方式、态度、语气、声调,要做到越有理由,态度越随和。……理直也不要气壮,得理也要饶人。态度谦恭,虚怀若谷!”
③“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到过感情的 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作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问题: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傅雷通过书信从哪些方面对儿子进行了指导?
6
11.你能看出傅雷与儿子傅聪之间除了血肉相连的父子关系,还是什么关系?(至少答出两种)
12. 傅雷在一封家书中提到“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这句话意思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13.赏析下面两段精彩家训。
A.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B.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地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7
8
答案四:【答案】 B
【答案】 D
【答案】 D
【答案】 B
【答案】 (1)艺术的生命在于真诚。(2)真诚是需要长时期从小培养的。(3)做艺术家先要学做人。(4)艺术家一定要比别人更真诚,更完美。
【答案】 C
【答案】 希望傅聪成为讲礼、谦虚、爱国的人。
我赞同,傅雷对傅聪的教育是管束式的,其行为本身包含着傅雷对傅聪的爱。如果没有这么严格的要求,傅聪不可能在音乐上有如此高的造诣。
我不赞同,傅雷对傅聪的教育是管束式的,其行为本身虽然包含着傅雷对傅聪的爱,但这种要求太过严格,刻板,他在给傅聪信中也常反思这种错误的教育行为。
【答案】 傅聪 信 日常生活 文明礼仪 习惯养成
【答案】 如何面对人生的不如意,如何与人相处,如何面对情感的挫折。
【答案】 人生和艺术上的知音关系;亲密无间的朋友;师生关系。
9
【答案】 这句话饱含哲理,它形象地告诉人们,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成功也失败;有得意更有失落。因此要以一种达观的心态坦然地面对人生的诸多痛苦。
【答案】 A: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控制情绪的必要性。
【答案】 B:用比喻(对比),告诉我们人生哲理和智慧,人的一生中充满了曲折,有得意也会有失落,不过分沉溺于其中,而要以一种达观的心态坦然面对人生中的起伏。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