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局节能降损工作思考
作者:戴飞
来源:《环球市场》2019年第32期
摘要:为了能够更好的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推动节约型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用电方面,应该尽量实行精细化管理的方式。基于此,本文就供电局节能降损工作进行了思考,希望提高整体的节能降损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供电局;节能降损;工作思考
在电力线路输送电能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即便是在线路供电量与输送负电荷相同的情况,也会由于电网区域的差异,引起线损方面的差异。所以,供电企业的节能与降损的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目前在节能降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配电网的布局与结构方面都不是很合理
由于一般的超供电半径的线路非常多,线路的空间之间距离也比较长,而且有的时候,配电线路中的负电荷点也相对分散。配变供电点跟用电负荷中心的距离比较远,在选择导线的截面与载荷不是特别相符[1]。 (二)对节能降损工作认识不足
很多的供电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都是为了能够满足市场方面的需求,才提高电能的供应量,扩大配电网络规模的。但在事实上,供电企业缺乏对线路中损耗方面的管理,部分企业的主营业务是电力营销与服务,企业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为用电的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反而忽略了对线损的管理,节能降损的管理工作也缺乏可靠的制度。 (三)电能计量表装置老化
由干部分用电大用户的负荷变动过大,电流互感器在使用过程中的变比偏大,但是在应用过程中的负荷又偏小。而电压互感器进行二次压降后,造成计量精度下降,大量的照明用户表的设备也没有及时更新,仍然存在着计量精度不合理、运行速度偏慢的情况[2]。 (四)线损率仍然比较高
目前配电网职工的线损率仍然比较高,主要是因为配电网的结构相对薄弱,而且在城市中,电能的需求量也比较大,增强了配电线路中承受的压力,提高了线路的基本损耗。另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由于配电线路中的分布相对广泛,而且供电半径也比较大,线路上的负电荷过多,导致布局分散,增强了电能的损耗。
二、整改目前配电网中的技术降损重点 (一)完善配电网络中的布局与结构
在开展节能降损工作的过程中,优化相关的电网结构、合理的布局与技术先进的电网是能够实现节能降损工作的前提。根据相关规定,要科学的进行规划,适度超前,并且秉承着高效节能等原则。另外,在电网改造方案于技改项目中,也要注重高安全性与低损耗率的原则,同时还要提高导线的面积并且缩短供电的半径,将分流负荷与提高功率因数作为主要目标。 (二)变压器更加经济合理的运行
在选择配变容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其合理性,并且进一步提高配变的平均负载率。在配电变压器运行的过程中,实际的铜损与铁损相同时,工作时的效率是最高的,负载率也是最佳的负载率。在需要排灌等季节性电荷的过程中,一定要合理的进行选型,并且调整相关的配变容量,从而提高配变过程中的平均负载率。 (三)改善供电电压的水平
改善电压的水平主要指的是根据负电荷的情况,是运行电压能够维持在一个相对经济合理的水平,而最正确的方式就是在使用用电设备的时候,将电压水平调控在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水平,在使用用电设备的时候,保证电压水平控制在额定值与允许的偏移范围中,特别是在用电高峰与可变损占线损比重比较大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提升电压,并使其能够充分的接近上限运行值。如果是用电量处于闲季的时候,则应该适当的降低电压,并使其能够充分的接近下限运行的水平,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通过无过补偿与变电所调节的手段来实现这个目标。 (四)增强客户端中的无功管理,充分提高电压的质量
对于目前新申报的电力客户之中,实行无功补偿的时候,需要结合方案于设计情况,包括验收与送电进行方面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出现新增客户使用高消耗与变压器等设备时,需要进一步根据相关的负荷情况与要求,从最大程度上来满足最大负荷下的导线截面。还要进一步考虑之后发展的情况,在投产期间要做到从最大限度上降低线损,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如果是力率没有达标的电力客户则实行无功补偿安装方案。 (五)智能电表改造
从2016年至2018年,本供电局已经改造了37.5万只电表,其综合损耗也已经从原来的4.75%降到了的3.69%,由此可见加强技术降损的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加强管理降损
(一)深入开展精准反窃电工作
编制台区智能管理单元使用计划,科学使用台区智能管理单元,利用台区智能管理单元大范围、智能监控的特点,每月对疑似窃电、原因不明的高损台区进行监控并闭环处理。对疑似存在窃电现象的高损台区,利用计量系统分析用户用电规律及电量变化情况,筛选可疑用户,组织开展反窃电夜查工作,深入查处、严厉打击窃电行为。建立窃电查处奖励机制,充分调动线损管理人员打击窃电、深化降损的工作积极性,对窃电行为的查处执行人员以月为周期進行奖励。
(二)加强设备运维
切实做好设备日常运维消缺工作,减少树障、绝缘子等故障接地而造成的电量流失。成立机巡小组,对重复故障线路,接地线路进行故障后的机巡,对发现的超高树木、爬藤及时清理,对破裂、有放电痕迹的绝缘子、避雷器进行更换,加强巡维。 (三)加强电量退补管控
加强电量退补管理,紧盯计量装置异常,提高计量故障处理效率。利用计量自动化系统,加强对缺相、失压、故障、异常、离线终端及离线智能电能表监控,并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异常计量装置处理,确保月度计量装置异常处理及时率达到100%,最大限度降低计量装置故障对统计线损的影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管理节能降损工作属于一个相对系统的工程,其中不仅涉及到了技术方面的因素,也包含了管理等因素。所以在开展配网降损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硬件方面的投入,比如说在电网建设与改造线路等方面,还要加强管理方面的投入,因为只有这两者密切的联动与配合,才能取得更加明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顾秀芳,王怀德,田寿涛,翟文杰,张旭.配电网线损计算与降损分析[J].智能电网,2018,8(04):312-322.
[2]彭昭.配电网线损分析及降损对策[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8):221-2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