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0-2021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部编版语文试卷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总 分 核分人 2020-2021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部编版)(上册)

题 号 得 分 第一部分 一 二 第 二 部 分 三 四 五 第三部分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1~5题20分)

1.选出字音字形有误的一组( )(3分) A.殉难(nàn) 以身殉(xùn)职 见异思迁 纯粹 .. B.狭隘(ài) 深恶(wù)痛疾 锲而不舍 怅然 .. C.怂(sǒng)恿 拈(zhān)轻怕重 物竞天择 悲楚 .. D.鄙薄(bó) 浴(yù)血奋战 长途跋涉 污涩 ..

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1) ,江春入旧年。 (2)乡书何处达, 。 (3) ,其不善者而改之。

(4)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他生长着。

(5)诸葛亮在《诫子书》中阐述的主要观点: , 。 3.下面文学常识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主要 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 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作者是曹操,字孟德,东汉沛国谯县人。曹操是东汉末 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重要诗人。

D.《金色花》的作者是泰戈尔,越南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 月集》《园丁集》《飞鸟集》,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4.选出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 )(3分)

踏着夕阳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拾起一瓣落花,仍然可以嗅到春的希望。朝花夕拾,失.....

败伴随着成功出现在我的生命中。失败时,我仍然可以携一份坚定,用坚定接受失败、体会失败、感悟失败。我要感谢成功,更要感谢每一次的失败。这些失败就像我生命里的落花,虽感伤,但回首夕阳时,我学会了坚定。

A.加点的词语“夕阳”“我”“可以”依次是名词、代词、形容词。

B.“失败伴随着成功出现在我的生命中”一句中的“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反义词。 C.加横线的词语“希望”“成功”“生命”“坚定”都是褒义词。

D.“这些失败就像我生命里的落花”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5.请根据下列图表反映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5分)

学生眼里家长的教育方法

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部编版) 第 1 页 共 6 页

教育方法 引导 训斥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比例 75% 22% 3% 原因 文化层次高 工作压力大 应酬多 ①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存在怎样的问题: 。(3分) ②小刚学习一直很努力,但这次考试没有考好,他父亲便骂他没出息,他感到很委屈。 作为朋友,你应该怎样劝说他。(2分)

我会说: 。

第二部分:阅读(50分)

(6~20题50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其后的问题。(5分)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3分)

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是由当前 所激发出来 的对未来 的憧憬。(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其后的问题。(14分)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乙】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8. 与“人不知而不愠”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有闻而传之者 B.学而不思则罔 C.曲肱而枕之 D.切问而近思 9. 解释加点的词语的意思。(4分) (1)不亦说乎 (2)饭疏食饮水 .. (3)及其家穿井 (4)丁氏对曰 ..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11.结合选文,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概括《论语》的特点。(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其后的问题。(9分)

夜雨寄北

燃烧的木棉花

杨春山

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部编版) 第 2 页 共 6 页

①在金沙江、怒江、澜沧江三江并流的地带,木棉花如一位清逸的隐士,不时把它孤傲的身影投射在江畔的某个地带。金沙江在高山峡谷里穿行。湍急时,江水激荡岸石,雷霆万钧,滚泻奔腾,形成了虎跳峡等壮美的奇观;平缓时,江水波澜不惊,莹碧如玉,悠悠徐行,衍生了金江古渡等柔和的景致。在一疾一缓之间,具有神性和自由意味的金沙江,让滇西北高原具有了重叠的层次和流动的质感。一条江的奔流,会让江岸承受无处不在的冲击,而一条江的静滞,会让江畔拥有云蒸霞蔚的江花。在金沙江沿线绽放的木棉花,聚成了一道绝美的风景。挺立在江岸边的木棉花树,不离不弃地依偎着金沙江,用自己的身影,点缀着江水的寂寞。有了木棉花的点缀,金沙江就拥有了明媚的色彩与春光。木棉花树的俊逸挺拔和金沙江的激情交织碰撞,滇西北高原停驻在人们的视野里。

②春会让木棉花隐忍了一年的生机在瞬间绽放,满树的鲜红与艳丽成就了木棉花,成就了它“英雄花”的称谓。一树木棉花,就是一树春天里绽放的火红与希望。有了木棉花娇艳的容颜,滇西北高原就有了亮丽的底色;有了木棉花的陪伴,一路奔行的金沙江就不再感到疲惫。在金沙江的穿行路线图里,始终有木棉花若隐若现的身影。

③除了金沙江边的干热河谷地带,在滇西北的一个个村庄,木棉花树依然有着挺拔不凡的气度。在乡村,一只只在花朵旁驻足的小鸟,一只只在硕大花瓣里穿行的蜜蜂,会让木棉花变得更加生动和温情。五星形的花瓣,紧紧簇拥着蕊的花瓣,让木棉花充满了凝聚的象征意味。选择了乡村的木棉花,把自己的根深深扎进红土地里,用俊俏而大气的容颜,和村庄两相厮守。那些硕大而肥厚的花朵,在喧闹了春光之后,便会被摘下、晒干,成为味蕾上的诱惑。

④有了木棉花,乡村就拥有了另一副容颜。在木棉花树的绿荫下纳凉、聊天,或是做些手里的活计,是村人的最爱。爷爷在世时,曾守过生产队的窝棚多年,院里长着一棵高大的木棉花树。每年春天木棉花如期绽放,他会把木棉花摘下,晒干后当作枕芯,或是用来做莱,让我们在儿时便享受到了来自木棉花的诱惑。这缕鲜香,至今让我回味,是我在外打拼的日子里不断的一缕乡愁。

⑤没有了木棉花,滇西北的金沙江肯定会失去不少美。河湾里的一树木棉花,倒映在河水里,与天空的云彩互相唱和;江岸边的一树木棉花,把笑脸展示在崖畔上,与山林中的飞鸟和鸣;村庄里的一树木棉花,用它的静默付出,温暖农人的朴素生活。给予、奉献、朴实、隐忍,是木棉花的气度,也应该是乡村的气度。

⑥木棉花始终在提醒着乡村,只有不断地弘扬美好,摒弃丑陋,才能获得踏实的幸福生活。木棉花的美,在目光所及之内,也在目光所及之外,当它的一树花朵开始凋零,褪去了原有的繁华,失去了原有的光泽,它作为美食的历程却才刚刚开始。我们的生命,也应该如木棉花一样,勇敢绽放。

⑦蛰居小城二十多年的时光里,我会在夜晚不时地怀念木棉花。怀念木棉花,其实也是在怀念曾经拥有的乡村生活与气度。那在味蕾上逐渐洇开的淡淡乡愁,散发出木棉花瓣的清香。

⑧被木棉花染红的春天是幸福的,有了木棉花的滇西北是幸福的。我们在外行走时略显踉跄的脚步,和故乡的明媚春光里的木棉花相遇之后,开始变得坚实,如同我们凝望故乡时的深情目光。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2.作者笔下的木棉花具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13.请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

那些硕大而肥厚的花朵,在喧闹了春光之后,便会被摘下、晒干,成为味蕾上的诱惑。..

14.请简要分析第⑧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其后的问题。(14分)

①从小到大收过许多礼物,当时会喜上眉梢,也会把玩上数日,随后往往置于一隅,任其蒙尘。唯有那份礼物,因其特别,久久地珍藏于内心深处,常常会在某个阳光满地、温馨满怀的日子里不经意间被我想起。

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部编版) 第 3 页 共 6 页

别样的礼物

②那是登上讲台的第二年,工作的热情还在渐渐升温,课堂、学生将我每天的日程表填得满满的。这种快节奏的紧张生活,让我的身体又处在了低潮状态,我发着低烧,浑身软绵绵的,无力说话,也不想吃东西。看样子是去不成学校了,只好安心地睡一觉,养养神明天再说。

③门外突然响起了嘈杂声,接着好像是父亲和什么人说话的声音,然后父亲就进来喊我起床,告诉我学生们来看我了。我睁开蒙胧的睡眼,问父亲钟点,才发觉竟昏昏沉沉地睡到黄昏。我刚想下地,学生们就拥了进来,一个、两个、三个……挤了满满一屋子。

④学生们异口同声地问着我的病情,劝慰我好好休息;我也询问着他们的功课和这一天班级里的情况。

⑤这时,我注意到班长向大家使了个眼色,孩子们纷纷开始翻看书包,然后变戏法似地找出一些花花绿绿的东西,迫不及待地递到我的手中。原来是孩子们为我精心准备的礼物:有我喜欢看的书、精致的八音盒、漂亮的发夹、还有红红的苹果、甜甜的蜜橘……刹那间我的被子上堆满了礼物,我被五彩缤纷的礼物簇拥着。我的鼻子一酸,眼泪静静地落下来。这些和我相识仅仅半年的孩子们用他们质朴的行为打动着我、感染着我、鼓励着我,我被一种强烈的幸福感包围着,我一时语塞,任泪水不断地流下来。

⑥“小岩,你还没给老师送礼物呢!”听到问学的提醒,一个一直站在角落里的孩子慢慢靠近我的床边。

⑦噢,是他!这是个家境窘迫的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就靠爷爷奶奶拉扯着。平日里,班级搞什么活动,他都不参加,他怕拿不出钱来,怕同学笑话他。说实在的,看到他能来我很意外。

⑧他怯怯地站在我的床边,脸已开始泛红,似是鼓了很大勇气,小声说道:“老师,我没钱买礼物,我送您一个祝福作礼物,行吗?”说完,他注视着我的眼睛,那眼睛里有亮亮的光在闪动,像是蓄着一泓秋水,那样清澈透明,看着这个平时总是寂然无声,温顺得像只小绵羊的孩子,我用力地点了点头。

⑨“老师,祝您健康!”他大声地说出了自己的祝福,然后羞涩地低下头去。啊!多么别样的礼物!多么真挚的关怀!似一捧清新的溪流沁入肺腑,似一抹温馨的春阳暖人心扉,似一阵霏霏的细雨涤荡心灵。谁能说他的礼物不名一文?谁能嘲笑他用语言表达祝福的心不够坦诚?他的礼物不正是古人“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最好诠释吗?在世俗面前,这礼物多么超然,多么独特,多么价值不菲!它带给我的惊喜是如此强烈,带给我的感动是如此撼动我的心!我拉过他的手,将他的手紧紧地握在我的手里……

⑩岁月流逝,步履匆匆,让人淡漠了许多往事、许多心境、许多朋友,年过半百的我,站在岁月的门槛上,淘尽了生活的尘粒,对过往的生活竟深深地起了再回首的眷念之意。看着散落在柜子里的一些礼物,突然想清点一下自己的心情了,于是“老师,祝您健康”这句祝福语又一次漫上心头。(原文有改动)

1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16.请分析标题的作用。(3分) 17.选文第⑦段运用了哪种记叙方法?有何作用?(4分) 18.请从描写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⑧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4分)

那眼睛里有亮亮的光在闪动,像是蓄着一泓秋水,那样清澈透明。 五、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其后的问题。(8分) 19.阅读下面三段《朝花夕拾》中的文字,回答问题。(4分)

【甲】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因此我们就最愿意在她家里或她家的附近玩。

【乙】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丙】“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实是七

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部编版) 第 4 页 共 6 页

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1)【甲】文中的她是 ,【乙】文段中的“他”是 。(2分) (2)从强迫“我”背《鉴略》一事可以看出父亲是怎样的人?(2分)

20.下面是《西游记》中四位取经人物的画像,分别由代表各自名号的汉字组合而成。仔 细观察后,完成以下两小题:(4分)

A B C D

(1)简要概括小说中的“D”,并简述这个人物由“天将”成为取经人的过程。(2分) (2)有人认为“D”在取经途中是一位多余的人物,你不赞同这种看法,理由是:(2分)

第三部分:写作(50分)

21.请以“那个影响了我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不少于600字。 200 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部编版) 第 5 页 共 6 页

400 600 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部编版) 第 6 页 共 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