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
1.杜甫的《登高》中,“( ) ”一句描绘秋天落叶飘摇的悲凉之景,“( )”一句则直述自己身体不好还孤身登高。
2.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 ,( )”。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 )”写英雄人物留给后人的印象是深刻的,传说中刘裕的故居遗迹,还能引起人们的瞻慕追怀。 4.“相见时难别亦难”,越是情深,越是感觉到相会的甜美,离别时就会越觉得难以割舍,《鹊桥仙》中的“( ) ,( )”就是这个意思!
5.《侍坐》中冉求对自己治国能力中的不足态度是:“( ) ,( )”,这里也侧面看出他的谦逊。
6.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 ) ,( )”。
7.《论语·里仁》中孔子用“( ) ,( )”两句来概括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
8.《将进酒》中,“( ) ,( )” 两句写痛饮豪饮的盛宴。
9.《过秦论》一文中“( ) ,( )”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得到天下后,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10.《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足它、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 ) ,( )”。
11.在《陈情表》中,为了打消晋武帝对前朝旧臣的猜忌,李密在文中用
“( ) ,( )”两句表明自己醉心官场,贪慕名利。
12.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提到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的两句是:“( ) ,( )”。
13.《离骚》中屈原自述出生高贵的两句是:“( ) ,( )”。 14.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写道,江中不仅能看到江水,还能看到
“( )”;而北望故都,又“ ( )”,视线常被遮断。
15.《报任安书(节选)》中,作者列举周文王、孔仲尼在困境中完成其作品的句子是:“( ) ,( )”。
16.在表现怀人主题的古代诗歌中,诗人经常采用“对写”手法,从对方着笔,婉曲含蓄地表达情感,可谓“此处思念,彼处着墨”,如“( ) ,( )”。
(二)
1.在《劝学》中,荀子认为原来笔直的木材做成车轮后,“( ) ,( )”,是火烤使它这样的。
2.《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 ,( )”。
1
3.《归园田居(其一)》中揭示陶渊明辞官归隐的主要原因“( ) ,( )”。
4.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夸张直接描写天姥山高峻的诗句是:”
( ) ,( )。“
5.《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君主应该选拔有才能的人,听取好的意见的两句是:“( ) ,( )”。
6.在《谏太宗十思疏》说,如果君王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就会出现
“( ) ”的良好局面,相反,如果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就会出现“( )”的可怕后果。
7.在《将进酒》中, “( ) ,( )”两句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自信、豪迈、洒脱的诗人形象,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颂。
8.《春江花月夜》中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的句子是:“( ) ,( )?”
9.《锦瑟》一诗中自问自答,追忆往昔,表现怅惘痛苦心情的诗句是:“( ) ,( )”。
10.《书愤》中“( ) ,( )”两句感叹世事艰难,追述了年轻时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
11.李白在《蜀道难》中,用“( ) ,( )”两句诗,写出了行人过青泥岭时可以手摸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的细节。
12.《归去来兮辞》中以云鸟自喻,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的诗句是:“( ) ,( )”。
13.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的“( ) ,( )”,形象地写出他植者通过伤害自己所种的树来验看其是否成活的行为。
14.《大道之行也》中“大同社会”实行各取所需,即“( ) ,( )”。
15.辛弃疾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渲染了黄昏江边让人惆怅的氛围,表现词人忧国忧民的情怀的句子是:“( ) ,( )”。
16.“铁衣”是用铁甲编成的战衣,也借指战士。在古诗词中,透过“铁衣”,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边塞将士不畏严寒、刻苦训练、奋勇杀敌的身影,如“( ) ,( )”。
(三)
1.在《<论语>十二章》中,“( ),( )”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2.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 )”和“( )”。
3.《荀子·劝学》中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 )”的君子,就要“(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4.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为了论证“父母,是人类的根本”这一观点,举了“( ),( )”这一例子进行了论证。
2
5.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直接指出古代很多帝王不能做到善始善终的句子是“( ),( )”。
6.韩愈在《师说》中写了世人在对待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的不同态度:对其子“( )”,对自身“( )”。
7.苏洵《六国论》中,说明齐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 )”,说明燕国招致祸害原因的句子是“( )。
8.苏轼在《赤壁赋》中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是“( ),( )”。
9.苏轼在《赤壁赋》中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 ),( )”。 10.《过秦论(上)》中用比喻形象生动写出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响应的语句是“( ),( )”。
11.在初唐时期,在战场上建立功业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标,奔赴边塞为国建功也一度成为一种社会风气,高适的《燕歌行》中的“( )”这一句就是很好的证明。此外,对于敢于为国效力的人,最高统治者表现出来的态度是“( )”,这就直接推动了这种风气的形成。
12.《蜀相》中以乐景写哀情, 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已逝,遗迹荒落,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的两句诗是“( ),( )”。
13.杜甫《登高》一诗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落叶和长江气势的诗句是“( ),( )”。
14.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 )”。
15.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既写出琵琶女的矜持、腼腆,又写出作者急于与琵琶女相见的心情的句子是“( ),( )”。 16.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用自由的想象和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世界的美妙,与《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有形同之妙的诗句是“( ),( )”。
17.温庭筠《菩萨蛮》中写女子早晨醒来的状态的句子是“( ),( )”。 18.李煜的《虞美人》中,用设问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作为亡国之君的愁绪的缠绵不断的句子是“( )?( )”。
19.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两句,描写了骇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色。
20.秦观在鹊桥仙中表明爱情天长地久,不在一朝一夕的依恋的句子是“( ),( )”。
3
附:参考答案
(一)
1.杜甫的《登高》中,“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一句描绘秋天落叶飘摇的悲凉之景,“ 百年多病独登台 ”一句则直述自己身体不好还孤身登高。[每空2分] 2.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月出于东山之上 , 徘徊于斗牛之间 ”。[每空2分]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斜阳草树 , 寻常巷陌 ”写英雄人物留给后人的印象是深刻的,传说中刘裕的故居遗迹,还能引起人们的瞻慕追怀。[每空2分] 4.“相见时难别亦难”,越是情深,越是感觉到相会的甜美,离别时就会越觉得难以割舍,《鹊桥仙》中的“ 柔情似水 , 佳期如梦 ”就是这个意思![每空2分] 5.《侍坐》中冉求对自己治国能力中的不足态度是:“ 如其礼乐 , 以俟君子 ”,这里也侧面看出他的谦逊。[每空2分] 6.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 钉头磷磷 , 多于在庾之粟粒 ”。[每空2分] 7.《论语·里仁》中孔子用“ 君子喻于义 , 小人喻于利 ”两句来概括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每空2分] 8.《将进酒》中,“ 烹羊宰牛且为乐 , 会须一饮三百杯 ” 两句写痛饮豪饮的盛宴。[每空2分] 9.《过秦论》一文中“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得到天下后,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每空2分] 10.《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足它、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 塞上长城空自许 , 镜中衰鬓已先斑 ”。[每空2分] 11.在《陈情表》中,为了打消晋武帝对前朝旧臣的猜忌,李密在文中用“ 本图宦达 , 不矜名节 ”两句表明自己醉心官场,贪慕名利。[每空2分] 12.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提到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的两句是:“ 茕茕孑立 , 形影相吊 ”。[每空2分] 13.《离骚》中屈原自述出生高贵的两句是:“ 帝高阳之苗裔兮 , 朕皇考曰伯庸 ”。[每空2分] 14.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写道,江中不仅能看到江水,还能看到“ 中间多少行人泪 ”;而北望故都,又“ 可怜无数山 ”,视线常被遮断。[每空2分] 15.《报任安书(节选)》中,作者列举周文王、孔仲尼在困境中完成其作品的句子是:“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 仲尼厄而作《春秋》 ”。[每空2分] 16. (1)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2)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二)
1.在《劝学》中,荀子认为原来笔直的木材做成车轮后,“ 虽有槁暴 , 不复挺者 ”,是火烤使它这样的。[每空2分] 2.《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位卑则足羞 , 官盛则近谀 ”。[每空2分] 3.《归园田居(其一)》中揭示陶渊明辞官归隐的主要原因“ 少无适俗韵 , 性本爱丘山 ”。[每空2分] 4.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夸张直接描写天姥山高峻的诗句是:” 天姥连天向天横 , 势拔五岳掩赤城 。“[每空2分] 5.《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君主应该选拔有才能的人,听取好的意见的两句是:“ 简能而任之 , 择善而从之 ”。[每空2分] 4
6.在《谏太宗十思疏》说,如果君王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就会出现“ 竭诚则胡越为一体 ”的良好局面,相反,如果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就会出现“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的可怕后果。[每空2分] 7.在《将进酒》中, “ 天生我材必有用 , 千金散尽还复来 ”两句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自信、豪迈、洒脱的诗人形象,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颂。[每空2分] 8.《春江花月夜》中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的句子是:“ 江畔何人初见月 , 江月何年初照人 ?” [每空2分] 9.《锦瑟》一诗中自问自答,追忆往昔,表现怅惘痛苦心情的诗句是:“ 此情可待成追忆 , 只是当时已惘然 ”。[每空2分] 10.《书愤》中“ 早岁那知世事艰 , 中原北望气如山 ”两句感叹世事艰难,追述了年轻时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每空2分] 11.李白在《蜀道难》中,用“ 扪参历井仰胁息 , 以手抚膺坐长叹 ”两句诗,写出了行人过青泥岭时可以手摸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的细节。[每空2分] 12.《归去来兮辞》中以云鸟自喻,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的诗句是:“ 云无心以出岫 , 鸟倦飞而知还 ”。[每空2分] 13.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的“ 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形象地写出他植者通过伤害自己所种的树来验看其是否成活的行为。[每空2分] 14.《大道之行也》中“大同社会”实行各取所需,即“ 货恶其弃于地也 , 不必藏于己 ”。[每空2分] 15.辛弃疾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渲染了黄昏江边让人惆怅的氛围,表现词人忧国忧民的情怀的句子是:“ 江晚正愁余 , 山深闻鹧鸪 ”。[每空2分] 16.
(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3)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三)
1.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2.仁以为己任 死而后已
3.知明而行无过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疾痛惨怛 未尝不呼父母也 5.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 6.择师而教之 则耻师焉
7.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 8.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9.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10.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11.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12.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13.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14.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15.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16.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 17.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18.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9.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20.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