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创新驱动探析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影视动漫 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创新驱动探析 张媛 100022) (北京广播电视台媒体管理部,北京摘要:北京国际电影节自2011年创办以来,不断完善内容和机制,国际化水平、专业化程度、品牌影响力和大众参 与度连年提升,现已成为北京重要的城市名片,更是世界发展速度最快、最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国际电影节之一。7- ̄f-间, 北京国际电影节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寓于国际电影语言,展示世界多元文化,培育海内外电影界新人新作,聚焦全球电 影行业前沿话题。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办节宗旨就是搭建起与世界电影艺术思想、创作理念、资源互动的平台,以坚定的 文化自信引导世界电影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力电影产业创新发展。 关键词:文化自信;北京国际电影节;创新驱动 中图分类号:J9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7)14—0126—02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化自信 有着深厚的底蕴,电影不仅是“装在胶片盒里的大使”,更是表 达民族意志和价值的载体。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办节宗旨就是 搭建起与世界电影艺术思想、创作理念、资源互动的平台,以 坚定的文化自信引导世界电影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 发展,助力电影产业创新发展。 北京国际电影节自2011年创办以来,走过了高端起步、跨 越提升、与国际接轨的发展历程,国际化水平、专业化程度、品 牌影响力和大众参与度连年提升。7年间,北京国际电影节将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寓于国际电影语言,展示世界多元文化,培 育海内外电影界新人新作,聚焦全球电影行业前沿话题。现已 成为北京重要的城市名片,更是世界发展速度最快、最富有生 机与活力的国际电影节之一。 坚定文化自信,不忘本来,服务我国电影产业发展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博大文明。中华儿女在几千年历史 中创造和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改革开 放以来,中国电影发展经历了艰难的、复杂的历史进程。而自 2003年以来,中国电影生产力不断解放,市场容量持续扩大, 产品开发有效拓展,质量、效益有所提升,无论是产量、票房收 入、银幕数量、观影人次等与电影产业相关的指标都大幅度增 长。与电影行业相关的话题逐渐成为文化热点甚至社会热点, 电影产业消费也随之成为文化消费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电影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助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北京国际电 影节致力于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 养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艺术精华与时代特点和要 求相结合,用电影艺术形式进行表达,力推一大批底蕴深厚、 涵育人心的优秀电影作品。北京国际电影节把反映时代风貌 和引领时代风气作为使命,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助 推我国电影产业发展。 第一,弘扬传统,凝神聚力。北京国际电影节注重弘扬优 秀的传统文化,以“天人合一,美美与共”为核心理念的天坛 奖杯,汲取了中国汉代侍女拂袖彩陶俑的造型特点与石雕的 雕刻手法,将中国传统舞蹈水袖舞与天坛剪影相结合,是北京 国际电影节“共享资源、共赢未来”主旨理念的重要象征。经 过7年的发展,这座极具东方气质的荣耀奖杯已经成为当代中 国乃至世界电影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风向标,成为当今国际 电影界最具潜力、发展前景最被看好的电影奖项之一。电影节 承载着中国文化精粹,凸显中华文化元素,几年来设立“民族 电影展”“经典京剧电影”单元、“国产电影推广计划”等项 目,力推国产影片。《龙凤呈祥》《霸王别姬》等“京剧电影工 程”影片在电影节期间集中展映,并被授予特别贡献荣誉称 号。一大批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影片,如《北京卡门》《冈仁波 一齐》《告别》《河》《塔洛》《三伏天》《判我有罪》《打工老板》 《莫斯科离大同不远》《乌珠穆沁的孩子》等受到观众的喜爱, 票房出色。 、第二,古为今用,历久弥新。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源头, 历史文化传统引领着道路选择。“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古代 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古为今用,是伟大“中国梦”的具 体体现,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及友好往来开辟更加 顺畅的通道。本届电影节首次开设“一带一路”展映单元,来 自印度、伊朗、菲律宾、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 新加坡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片亮相2017年的北京展 映,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之际,为全球电影 人带来一场传承提升、文明互鉴的文化盛宴。 第三,开放胸怀,中国气派。文化自信在于共赏中国智慧 内涵、同享中国模式经验。北京国际电影节以海纳百川的气度 接纳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电影人和作品,充分体现中华文 化的包容性,使整个电影节气势磅礴。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 奖的评委分别来自俄罗斯、美国、法国、意大利、印度、爱尔兰、 罗马尼亚、波黑、中国等18个国家和地区。7年来,詹姆斯・卡梅 隆、吕克・贝松、阿方索・卡隆、奥利弗・斯通、吴宇森、基鲁・里 维斯、让・雅克・阿诺、徐克、张艺谋等大师级影人,以及业界精 英和行业代表参与电影节各项活动,充分显示了北京国际电 影节的胸怀和气度。 二、坚定文化自信。吸引外来。搭建全球电影产业平台 *同志指出,坚定文化自信,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汲取精神力量,还要积极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讲述好中 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中外民众相互了解和理解,为 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的环境。电影是全世界最广泛普及 的艺术形式,电影节是思想交流、智慧碰撞、才华激发的重要 平台。20世纪70年代末,党和国家适时开启的改革开放政策不 仅使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项事业都迎来了发展的春 天,也为中国电影打开了通往国际舞台的大门。同时在全球 化潮流的深刻影响下,中国电影也一改传统的格局,与国际接 轨。传播中国文化,让世界读懂中国,这既是中国电影产业自 身发展的需求,也是外界了解中国电影产业的需求。北京国际 电影节各类学术研讨、行业交流、电影市场经过多年的不断发 展,已经成为亚洲最活跃的国际电影交易平台。国内外电影界 的朋友在北京国际电影节共襄盛举,拓展合作,实现共赢,有 效地推动中国和世界电影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第一,吸引外来,展示多元文化。北京国际电影节中西合 璧、融会贯通,适当借鉴全球各地文化符号。济慈诗句、英文电 影对白以及“歌剧魅影”“友谊地久天长”等经典段落出现在 电影节开闭幕式中,把中国文化元素与全球各地区文化符号 作者简介:张媛(1987一),女,辽宁新宾人,本科双学位,在职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文化产业。 126 第8卷第l4期 2017年O7月 新闻研究导刊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V0I_8 NO.14 July 2017 融合、重组、再次创新,让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全球电影人在 愉悦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天下大同的和谐之美。电 影节突出多国别、多题材、多风格电影文化的同台展示,使得 “多元文化交流”的思想充分展现。6年来,9O多个国家和地 区的290o余部优秀影片报名参加“天坛奖”评选,l0O余个国 家的8000 ̄,部影片报名参加北京展映,展示了世界多元电影 文化魅力。 第二,吸引外来,推动文化互鉴。*同志强调,要学 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 新。北京国际电影节利用高端对话碰撞思想,交流经验,研判 趋势,引领前沿热点话题,反映了世界电影艺术发展的最高水 平。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论坛邀请国际电影界重量级嘉宾 “中国新影人基金奖”“MPA大奖”,鼓励电影行业新锐力量参 与国际交流;设立“项目创投特别大奖…‘最具商业潜力奖”, 鼓励电影项目创投,扶持年轻导演、新锐导演。对新人、新作、 新项目的扶持,是北京国际电影节抓住未来、赢得未来的点睛 之笔,必将使电影节获得持续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第二,面向未来,坚持电影文化惠民理念。北京国际电影 节突出电影文化惠民理念,充分利用北京市各大院线、中国电 影资料馆、北京电影学院和部分高校的放映设施,扩大覆盖范 围,推行低票价策略,让更多的观众和影迷走进影院;精心设 置多个展映单元,精选1900部佳作在全市30家影院和学术机 构进行4ooo ̄场惠民展映和活动,辐射北京及周边省市。电 影节通过文化惠民,培育观众的观影习惯,丰富群众的文化生 出席,“中外电影合作论坛”围绕“中外合拍电影的市场定 活,全民共享电影文化盛宴,进一步筑牢了电影发展的群众基 位”和“中外合拍电影的联合制作”进行讨论;“聚焦意大利” 础,服务大众、服务行业。 ・ 中意电影合作论坛、中意电影合拍圆桌会及意大利电影展映 第三,面向未来,助力电影产业创新发展。2017年3月,《电 系列活动,就中国与意大利合拍电影、意大利电影合拍、退税 影产业促进法》正式实施,明确电影产业法律权利和义务边 政策及程序等问题,从宏观视野到微观角度,层层递进,深入 界,为整个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和法治环境,有力 探讨合作项目。世界著名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莫妮卡・贝 巩固了中国电影发展的道路自信。北京国际电影节坚持鼓励 鲁奇出席活动并参与讨论。 电影创作,不断创新。搭建国内外电影人学习、交流、创新发 第三,吸引外来,走向国际市场。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市 展的平台,推进我国电影市场更精准、全面、有序地对接国际 场着眼电影全产业链发展,着力构建电影要素、项目创投、版 电影市场,生产出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2017年北京国际电 权交易平台,6年来世界各国各地区千余家电影机构来到北 影节首次举行“电影科技国际论坛”,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结合 京电影节电影市场参加展示、洽商和交易,累计签约总额达 电影拍摄制作的尖端科技,丰富节展内容,提升电影节专业化 574.95亿元。参展机构囊括创意创作、制作发行、政策法律、艺 服务水平,极大地丰富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内涵,有力促进北京 人经纪、营销宣传、科学技术等诸多领域,让更多体现中华文 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促进电影人的国际交流,推动北京城市 化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市场。 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北京国际电影节始终坚持引领电影艺 三、坚定文化自信。面向未来,助力电影产业创新发展 术创新和科技创新,开展电影评论和业务交流,实施电影人才 面向未来是我们不忘本、吸收外来的终极指向。继承、弘 扶持计划,激发创作热情,打造良好的电影创新环境。创新推 扬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借鉴世界先进文化成果的最终目的,是 动发展,创新引领未来,北京国际电影节将以不断创新的姿态 为了坚定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北京电影节始终保持文化 和勇气,与中外业界共同开创中国电影、世界电影发展的美好 的主体性,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做到辩证取舍,向世界贡献 明天。 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第一,面向未来,力推新人、新作、新项目。北京国际电影 参考文献: 节以促进中国及世界电影产业快速发展为己任,努力发挥产 [1]柴逸扉.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N].人民日报海外版, 业孵化器的作用,助推新人、新作、新项目。组织主创媒体见 2016—11-07(1). 面会、新片发布会、首映式,为新人、新作搭建宣传推广平台; [2]饶曙光.电影强国建设的历史进程与中国道路[J].民族 设置“影评人推荐”单元,发现、推介和扶持具有市场潜力优 艺术研究,2017(1):26. 秀青年人;设置“影评人推荐”单元,选出优秀影片进行荣誉 [3]*.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J].杭州 展映,发掘国内外具有潜力的新锐导演,扶持青年电影人;设 (周刊),2016(06):6. 立“注目未来”单元,探求电影未来发展方向及潜在力量,鼓 [4]吴鑫丰.国际节展与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研究[D].浙江 励剧本原创;与戛纳电影节等国际知名电影节机构合作设立 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15: (上接第51页)表达了各自不同的报道倾向。华盛顿邮报使 关,不同的语言表征可以表达不同的意识形态取向。正如 用了很多积极明确的词汇描述美国队。相比之下,卫报倾向 Faimlough(1992)所言,批判性话语分析的目的就是要将语 于使用含糊的词汇来表达对于任何一支队伍和组织的中立态 篇中的意识形态非自然化,通过表面的语言形式揭示隐含的 度。人民日报选择了一些带有明显态度的表达,如“beyond 语言和意识形态的关系,进而增强读者批判的语言意识,以便 the imagination of the wodd”“the most famous baton drop in the 更好地应对语言对社会生活越来越广泛的介入。 Olympic history”,以表明不赞同国际田联的决定的态度。 五、结语 参考文献: 在Fairclough的三维话语分析模型和Halliday的系统功 [1]陈中竺.批评语言学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1): 能语法的基础上,本文针对人民日报、卫报和华盛顿邮报三大 23-26. 报纸有关里约奥运会女子4×l0o米接力比赛的报道进行了批 [2]丁建新,廖益清.批判话语分析述评[J].当代语言学,2001 判话语分析。在文本维度上,同样的奥运事件却有不同的词汇 (4):305—310. 表达,人民日报表现出了对美国重赛的不认同,华盛顿邮报则 [3]吕万英.英语新闻标题批判性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 强调美国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展现了强大的运动精神,卫 学学报,2005(3):49—52. 报并没有以明确的立场来评判此事。 [4]任芳.新闻语篇句式模型的批判性分析[J].解放军外国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是被认为最客观中性的体育新 语学院学报,2002(5):19—23. 闻语篇也可能受到隐藏的意识形态的影响而表现出一定的 [5]辛斌.批判语言学与英语新闻语篇的批判性分析[J].外 报道倾向性。另外,语言使用与意识形态和权力地位密切相 语教学,2000(4):44_48. 1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