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金兴北路小学阅读的力量活动方案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这个人的精神发育史。这是新教育的理念。新教育被称作“心灵的教育”,为了进一步提升教育的品质内核,以阅读吸纳全球智慧,构建师生精神家园,成都市金兴北路小学将通过开展以“阅读的力量”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全校推广“自由自主阅读”的理念,努力形成促进阅读文化长期发展的创新机制。成都市金兴北路小学倡导通过读书,对话经典,用文化涵养生命,共同成就师生的幸福生活。 一、指导思想
我校以提升师生的文化素养为重点,以营造浓郁书香校园文化氛围为目的,在学校形成读书热潮。引导广大师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逐步推进学习型校园建设,为学校建设增添活力。通过“自由自主阅读”构建幸福精神世界,通过阅读修身养性,通过阅读砥砺精神,通过阅读启迪智慧。由于阅读具有这些正能量,我们将从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开始,激励师生从阅读中获得永续的精神力量,并由此铸造独特的教育文化气质。 二、阅读的力量
1、阅读,有一种安静的力量,可以引发思考,直抵灵魂。
通过各项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海量阅读,拓展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内心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定能生慧,静纳百川”这句古语直白地揭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定”与“静”这样的生命状态能够修身养性,既使人生成智慧,又令人胸怀宽广,豁达包容。只有通过阅读,通过与先贤达人、教育大家对话,才能感悟他们的思想境界、接近他们的精神高度。 2、阅读,有一种成长的力量,可以浸润生命,拔节有声。
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保障,通过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阅读活动,整体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艺术水平。“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文字的浸润影响深远,阅读与教师的成长紧密相连。广博而高品质的阅读,是智慧型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通过阅读,不断充实并超越自己,书读多了,底气足了,上课自然气定神闲、信手拈来,有如行云流水般酣畅淋漓。在读书的道路上能够坚持多久,将最终决定教师在教育这条路上能够走多远,能够飞多高。
3、阅读,有一股引领的力量,可以传承美好,托起明天。
学校继续以“道德引领人生,知识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来引领学校各项工作,以内涵发展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营造充满爱心和责任,具有书香文化氛围,师生从书本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从而丰厚学校的文化底蕴,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通过创设浓
郁的读书环境与氛围,推荐优秀的阅读书目,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培养师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使阅读成为伴随人终生的生活方式,从而为建设书香社会奠定基础。
4、阅读,有一种影响的力量,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通过亲子阅读提升我校家长的文化素养和优雅气质,培养家长健康的兴趣爱好和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从而给孩子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我们将以家长的阅读带动孩子的阅读,以家长的沉静滋养孩子的沉静,让高品味的海量阅读,为孩子打下明亮的生命底色,让孩子在阅读中安静、厚重、善思,也让我们的家庭、社区远离喧嚣浮躁,成为孩子生命、精神成长的一片净土。 5、阅读,有一种蔓延的力量,可以推开窗户,拓展国际视野。 通过阅读中外名著名作,了解各国风土人情,文化背景,打开心灵的窗户,呼吸窗外的空气,吸纳全球智慧,拓展师生的国际视野,从而提升师生的文化涵养,构建精神家园,成就师生的幸福生活。 三、活动主题
让梦想插上阅读的翅膀 四、活动时间
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 五、活动方式
以“传播阅读的力量”为目标,以“倡导自由自主的阅读”为主导,结合师生自身发展特色,开展丰富多彩、富有特色、扎实有效的
活动,探讨并推广“自由自主阅读”的理念,让广大师生、家庭体会“自由自主阅读”的快乐,从而感受“阅读的力量”并引导其形成长期好读书、读好书的文化投入,形成长期的阅读推广机制。 六、活动推进
(一) 环境营造策略:
1. 让图书“走出”图书馆。改变以往将图书堆放在图书馆里陈列、供人参观的局面,让学生随处可以触摸到书,努力营造书香校园的物理环境。例如:让校园的长廊里、过道中书香飘飘,让学生身在其中,就像在文化长河中漫游洄溯,与一位位诗人深情对话;让母语、英语双译的名人名言撞击人的眼球,感受着两国语言的魅力;让学生从花圃边经过,也可以与绿树小草进行生命的对答等等。这样,阅读与陶冶便会随时随地发生:校园大门口、过道拐角处、宣传栏里;课前、饭后、放学前后、活动归来„„关注每一个细节,从小处着手,使校园里能移步换景,让学生沉浸在美丽的书香校园之中。
2. 创建“班级小书柜”。各班要引领学生独具匠心地设计自己的“书香班级”,使“班级小书柜”成为学校一道别样的风景。如设置“读书角”;在墙壁上张贴“每月新书排行榜”;墙上悬挂学生的作品等等。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能闻到书香,使孩子们随手能拿到书、随时有书读,让学生每天在这样的阅读中生活。 3. 多渠道筹集图书
(1)献书。发动科任老师和全班同学把自己看过的书献给班集体。 (2)购书。每个同学每月用自己的零花钱购买一本新书。 (3)借书。组织学生定期到学校图书馆借阅图书,待同学们阅读完以后,再按期去调换新图书。
(4)征订。同学平时自己征订的图书、队报队刊等也可以在班级图书角进行流动。
4.让网络打开师生眼界。加大硬件投资,设立电子阅览室,构建读书交流平台。让网络相连,信息相通,让师生的目光投得更远。在此基础上要加大电子图书的数量,及时地发掘电子图书信息,把教师、家长、学生推荐的好书第一时间补上,为孩子提供阅读保证。 (二)管理优化策略
1、学生阅读:根据班级和年段特点,制定如下制度:《图书借阅制度》《班级小书柜管理制度》《读书之星评比制度》《书香家庭评比制度》《书香班级评比制度》等。
2、教师阅读:学校将教师自主阅读与集体阅读相结合,定期组织教师读书沙龙和教师讲坛,并对教师读书情况进行过程性检查和评比。 (三)课程开发策略:
1、 课程目标:(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与技巧,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2)了解与熟记一些优秀的文学名篇,让学生汲取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3)鼓励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与文本对话,不断感悟文本的新意,甚至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创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4)让“营造书香校园”行动落到实处,从而推动“营造书香校园”高起点、高标准、可持续发展。 2、
课程内容(三大模块)
模块一:名篇选读。通过对古今中外名篇的阅读,积淀学生的知识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阅读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开设经典绘本阅读、诗歌阅读、美文赏读等。
模块二:阅读方法。通过形象生动的案例,向学生介绍与之年龄相当的阅读方法。如:精读与泛读,诵读与默读,赏读与速读;各类文体阅读,名人读书方法;经典导读法等。
模块三:校本阅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发富有特色的校本阅读。一般而言,校本阅读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基于文体的考虑,可以有古诗词、小说、科普等;其二是基于人物的考虑,可就本校的某个名人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我们学校基于文体,开发了校本课程《国学漫步》。 (四)活动推进策略
所谓活动推进策略,就是通过开展一系列读书活动来推进书香校园建设。
1、动手类:这类活动主要以学生动手制作为主要特征,如自制书签,配画配诗等;
2、动口类:这类活动以学生用口读为主,代表性活动有经典诵读、读书交流、讲故事、演讲比赛等;
3、动脑类:动脑以考查学生的智力为主要目的,并以此培养学生对读书的热爱。主要活动有读书知识竞赛和读书名言征集等。 4、互动类:这是以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家长、学生与名人等互动性交流或对话为主要特征开展的读书活动。主要有读书沙龙、对话名人、亲子阅读等。
5、综合类:这类活动具有综合性的特征,能培养学生多种能力。主要活动有自编小报、课本剧表演、举办“读书节”等。 (五)评价激励策略
评价激励策略应该是多元的,要努力做到质与量的统一,日常性与阶段性的统一,过程性与终结性的统一。
1、日常性评价:指建立日常奖励制度,对读书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孩子应该给予及时奖励,以保护他们的阅读热情。如每月一次的学校读书之星评选活动。
2、过程性评价:是促进学生形成阅读习惯的有效手段,它主要通过建立学生阅读档案,实现学生阅读过程的全记录,然后根据学生阅读的情况,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如:班级读书评价栏。 3、对象性评价:根据对象,阅读评价可分为四个层次:个人、小组、班级、家庭。
4、特殊性评价:所谓特殊性评价是指在校外开展的评奖活动。如:少年宫、少工委、报社等机构。 (六)组织机构保障策略 1、人员保障:
为了使阅读成为提高师生素养,强化学校文化建设和内涵发展的重要保障,学校成立了阅读活动领导小组,领导组成员要带头学习“自由阅读”的理念,切实体会“阅读的力量”的深刻内涵并将之融入到阅读活动方案中。 组 长:林家锐 副组长:冯伟 王大才
成 员:李明清 彭碧柳 杨守容 李勇进 孟娟娟 刘欣星
2、经费保障
为切实保障我校阅读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学校拿出专项资金,实行活动专款专用,给予经费保障。主要用于教师培训、专家指导、添置现代教育设施设备、书刊音像材料、开展师生阅读活动、成果奖励等支出,为活动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3、制度保障
1.机制激励:不断强化管理机制,建立把教师参与阅读活动的意识态度、阅读能力以及阅读的成果都纳入考核评优范围。
2.制度激励: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不断健全,完善学校阅读活动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如活动活动的方案,阅读过程的监控和分级管理制度,阅读成果的总结和交流、评优、奖励制度,阅读成果的推广制度等等。
2013年9月20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