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生活与艺术的关系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浅析生活与艺术的关系——以莫迪里阿尼为例

作 者:齐日昆

完成时间:2015年4月6号

前 言

莫迪里阿尼 (Amedeo ModigliSni,1884-1920)在艺术创作上始终追求着自己的方向和理想,他在世时多数人对他的艺术作品表示了不理解和批判。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莫迪里阿尼那具有前瞻性的艺术创作慢慢得到后人的肯定和认知,许多画家都开始吸收学习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许多顶级美术馆和独具慧眼的收藏家都开始争先恐后的收藏起莫迪里阿尼的艺术作品。

莫迪里阿尼在艺术上的不懈探索和实践对当代艺术发展都具有多方面的贡献,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精神财富。国内关于莫迪里阿尼的著作改革开放后开始逐步出现,同时他那戏剧性的人生也被拍成电影搬上银屏。如今,许多学者基于自己的认识基础和不同的研究目的对莫迪里阿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同的研究者从心理学、 美术学、历史学等学科角度对其艺术创作做了多角度剖析。从比较法研究的学者认为,把莫迪里阿尼和凡高、 蒙克的线条和色彩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更深入的理解他的作品;从美术手法研究入手的学者认为抓住其变形手法可以获取到莫迪里阿尼的审美价值;而本文则将生活与艺术的相关关系作为钥匙来尝试破解莫迪里阿尼。

一.生活与艺术的关系

(一).艺术源于生活

有关于艺术的起源的说法有很多,对于这个学术界的\"斯芬克斯之谜\",历史上许多学者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努力,从不同的层面提出了多种艺术起源的学说。常见的有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劳动说等。这些学说都从各自的角度探讨了人类艺术产生的相关条件和原因,虽然这些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不一定精确,但都同时说明一个问题:艺术源于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那生活是什么呢?达尔文的人类进化论论证出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 在这个进化过程中人类开始制造工具适应环境,并在自然界中的产生的活动。如:开垦、吃饭、睡觉、休息等,这就是生活。那么艺术又是指什么呢?艺术是指人在自然界的活动中,对所发生的现象产生的思考、感悟、分析、总结,并用工具的形式去记录它。例如被称为最早的艺术品 的阿尔塔米拉洞窟上的壁画,就是用记录的形式在记录狩猎 所发生的事。 同时我国青海大通县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陶盆中的舞蹈画面,也是一种记录。但这种记录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记录,而是蕴含着修饰和丰富。在这些过程中,人类已经对所看到的现象进行了思考、感悟 与提炼。而与此同时,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组织结构的不断完善,人类在生活上的产生了巨大的进步与发展。而正是这些生活上的改变,为艺术的发展创造了前提。

再回到生活中,艺术源于生活的另一个缘由是在于生活的本质中充满着艺术。首先,在感触觉上,自然界让我们感受到了美与震撼,其次,生活中人类之间的交流使彼此之间感悟出美好与情感,感悟出生命的无处不在。 所以在艺术中到处都蕴涵着生活、展现着交流。艺术来源生活,生活来源人类,来源于人类的交流。我们可以看到正是这些独特资源,王羲之在他的书法中寄托了个人激情,米芾抒发了他的洒脱,颜真卿诉说了他的豪情。这些都是在用自然的体验、用生活的感悟来阐述自我心灵的真谛。 所以生活对于艺术而言就是,就是鱼水关系,生活是水,无水就无鱼。

(二).艺术反映生活

艺术是独特的,它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人类文明史发展以来最伟大的创造之一。作为人类进步与发展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是一个广阔的令人心弛神往的领域。从古代中国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从张僧繇画龙点睛,神龙破壁而飞的神奇传说中;从西班牙的原始壁画,到欧洲的文艺复兴的百花起放……艺术始终都凝聚着人类文明、人类智慧和人类生活的最新成果。而以生活为源泉的艺术也就必然反映生活。

美国艺术理论家拉塞尔曾公开说到“ 艺术告诉我们所处的生活,也正是艺术使我们认识了自己。” 拉塞尔其实说的很对,艺术在人的生活中产生,那么艺术也终要在人的生活中回归,因此艺术也终究反映出人类的生活。生活是真实深刻的,艺术正是以这种真实存在; 它记录生活,使生活成为可以借鉴的历史根据,并重新反映到生活发展中来。而经过这种循环的记录、借鉴与改变,艺术成为反映人类的生活的一面镜子。而这面镜子不仅可以反映社会的经济发展,生产关系的调整,也可以反映出在一定社会生活中的人们的思想观,道德观,宗教观,哲学观灯,并将人类的各种梦想,情感,理想反映在作品上。

艺术中反映生活。 实质上艺术永远都在反映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人类就生活在这个自然生态圈之中,自觉不自觉之中就会反映出时代的一个侧面。我们可以看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启迪着智慧,巴洛克时代艺术反映展现着娇揉华丽的 ,而到十九世纪的古典、浪漫、写实三派则从多方面反映了人类对新的社会生活的执着追求。现代艺术同样如此 ,就以欧洲画家莫迪里阿尼为例,作为艺术家,他努力将生活的体验巧妙地展现在其作品上,在艺术创作上反映着自己的生活感悟。在当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艺术将更全面的对社会生活进行反映。而人类生活在艺术中,艺术中反映着生活,两者的互动终将使人类的生活走向更高的阶段。

(三).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种种事实证明,没有生活的体验.艺术创作必然流于无根之木。关于生活与艺术的关系,众多的论著有着大量的表述。从艺术的进程来看,艺术必然是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艺术一方面为生活服务,另一方面它是生活的提炼 。随着社会进步,艺术成为一种必需品,我们可以看到早在两万五千前原始社会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中的野牛、捕猎者、野马的刻划,,就是艺术对生活的记录。而随着人类文明进步,这种记录开始走向修饰,走向实用。我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陶上的画面就是艺术与生活融合,它从观赏转向思悟,包含着精神和物质的渴望,也有着内容和形式的探求。所以说中外古今的艺术作品,已经反复证明了这样的道理:生活是艺术的唯一创作源泉,艺术作品是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能动反映的产物。文学、戏居、美术、音乐等各种门类的艺术创作既不是天上凭空掉下来的,也非人们头脑中所固有的,它千真万确地孕育于人类丰富的社会实践生活, 成长于人们对生活的认识、理解和形象的感悟中。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近现代西方画家莫迪里阿尼的创作历程等等都是这种关系的最好例证,。而本文将深入对莫迪里阿尼的生活与创作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以此来探讨其生活与艺术的关系。

总之,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协调发展。而我对生活与艺术的看法,可以总结为“生活是艺术源泉,艺术是在生活提炼加工后的结晶”。

二. 莫迪里阿尼的生活经历

(一).艺术早期经历

莫迪里阿尼于一八八四年生于一个意大利南部小镇的犹太家庭中。在其出生的那片土地上,闪耀着一批伟大的艺术家,如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 他们的名字头顶闪烁

着光芒,传播到了世界。而莫迪里阿尼正是在这样浓厚的艺术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不幸的是莫迪里阿尼14岁时就得了肺结核,加之身体比较虚弱,他不得不中途辍学,转而学习绘画,开始了绘画的学习。

在意大利期间,他先后进入了佛罗伦萨美术学院与威尼斯美术学院进行了基础学习,但是由于对本地的学院派教育并不感到满意。1906 年,22 岁的莫迪里阿尼来到了自己梦想已久的巴黎。此时的巴黎,艺术流派百家争鸣,马蒂斯的野兽派横空出世震惊画坛,立体派也正在跃跃欲试。但他并没有受到这些流派的诱惑,一方面是他认为野兽派和立体派在色彩与线条上过于刻意与考究,另一方面是塞尚的作品令他着迷,因此在此期间他创作了一批塞尚式的作品。

(二).艺术探索阶段

1909,莫迪利亚尼与当时巴黎著名的雕塑家布朗库西成为了好朋友。由此他决定放下画笔,转而投向雕塑创作。此后的几年时间里他完全陶醉于雕塑的创作之中。在这段时间里,他的雕塑作品风格为概括、变形和夸张。在学习布朗库西变形简化的风格同时,他又从非洲人像雕刻中吸取了拉长脸部线条的处理方法。后来,因为受到了印象派、后印象派、劳特雷克和毕加索德影响,他重新转入绘画。但是因为波希米亚的生活方式,加上卖不出画,莫迪格利阿尼在巴黎生活困难重重,身体每况愈下,于是只好返回意大利。1912年,他回到意大利的故乡,重拾雕塑,却受到了乡民讽刺,他忿而将雕塑抛入当地河中,并誓言再也不搞雕塑,同年重返巴黎。

(三).艺术晚期经历

1912年,重返巴黎的莫迪里阿尼碰到了两个对他影响最大的女人。一是来自南非的英

国女诗人碧萃丝·海丝汀丝,另一是他在巴黎学画时的法国同学杨妮·艾布登。碧萃丝不仅充满智慧而且独立,给了莫迪里阿尼很多帮助,但莫迪里阿尼认为她太过专断,而碧萃丝却认为莫迪里阿尼过于消极,两人矛盾重重,最后吵架分手。1917年,杨妮进入莫迪里阿尼的生活,杨妮的爱改变了莫迪里阿尼,他为她画的肖像,并成为他最受称道的作品。但到了1920年,莫迪里阿尼的画刚得到世人认可,生活状况开始好转,不料却因身体恶化、旧病复发,时年三十六岁便去世了。莫迪里阿尼去逝的第二天,即将第二次临产的杨妮痛不欲生,随即便跳楼殉情

三. 莫迪里阿尼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研究

(一)巴黎艺术环境的影响

巴黎艺术环境的影响对莫迪里阿尼艺术创作的影响,在本文中主要是指巴黎的美术流派对其的影响。作为一名在巴黎的异乡人,数年间,他目睹着巴黎艺术所展现的百花齐放景象:野兽派掀起的批判,毕加索立体主义的创新,未来主义的文艺运动等等。 巴黎艺术所发生的一切都对这位意大利身份的犹太人有着深深的吸引和巨大的震撼。而对莫迪里阿尼有潜移默化影响的主要是指印象派、野兽派、未来主义、表现主义、现代雕塑等方面。

艺术家的创作生活一定是离不开当时所处的艺术环境。莫迪里阿尼不仅生活在自己个人的艺术思想中,还交融在与本自己文化有差异的巴黎的艺术氛围当中。因此,莫迪里阿尼主要的艺术活动经历都是在巴黎度过的。他早期创作的几幅油画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塞尚的影子。而后他还将雕塑中吸收的非洲原始艺术元素融合入到他的艺术创作中,同时在色彩上吸收了当时争议颇多的野兽派写意和装饰的手法,又将立体派对于空间的重新组合搭配方式引用到创作实践中,从而使他的绘画风格具有独具一格的特征。但是,莫迪里阿尼的创作相对于当时以马蒂斯为首的野兽派和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派,有着更加清晰

的复古意识。 更确切地说,莫迪是将十八世纪最为原始的浪漫主义理念结合上当时巴黎流行的内容与色彩的特殊表现。使自己在在创作理念与方式上更加主观自我。因此,可以这么说巴黎的艺术环境对莫迪里阿尼的艺术创作发展起了关键的作用。

(二)情感因素

随着现代传播与表达工具的迅猛发展,个人情感的表达得到了更自由与更完整的发挥。莫迪里阿尼在其艺术创作中所表达的情感是真实和生动的,因此他能够创造出一系列具有浓重情感色彩、极具表现力的艺术作品。并且因为在生活中深刻而又丰富情感经历,帮助他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样式,而这些艺术样式在当今艺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借鉴价值。所以情感因素始终穿插于莫迪里阿尼艺术创作与生活之中并扮演着有重要作用。

在情感生活中,莫迪里阿尼过的并不顺利。首先是与英国女诗人碧萃丝的情感经历,两人的矛盾以及最后的分手,都深深影响到了莫迪里阿尼。压抑的情绪的也慢慢移植到创作上,在这期间我们可以看到他在作品中的变化,他笔下的人物更加的冷漠无情的。人物或闭目而眠,或沉思内省,即使眼睛睁着的也透出一种冰冷的孤独 。其次是杨妮对莫迪里阿尼的情感影响,虽然二人之间没有碧萃丝那种精神交流,但杨妮对他十分崇拜,这种崇拜转化成了爱,也感染了莫迪里阿尼。我们可以看到《坐着的女人体》这幅作品,人物的神态变的安详不。画面中身体线条也更加的优美 , 背景的暗红色使画面色彩构成和谐统一效果而不再是之前的强烈对比。人物脸形秀美, 泛着红晕的脸, 这些人物形象的转化都体现着和谐的情感交流使莫迪里阿尼的内心趋向于平和,并反映在其创作上。

(三)文化传统因素

文化的传统因素对莫迪里阿尼的影响主要是指意大利美术以及犹太文化对他的艺术的

熏陶。而意大利的传统艺术对莫迪里阿尼的影响主要是指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意大利威尼

斯美术。莫迪里阿尼早年在进入了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后,他就开始深入学习意大利的美术史。他还亲自接触到了许多伟大的意大利艺术家的优秀艺术作品,并不断的进行理论和绘画实践 ,期间,他几乎走遍了佛罗伦萨的博物馆和美术馆以及许多的城堡和教堂。因此可以这么说佛罗伦萨的艺术传统是莫迪里阿尼艺术审美的基础。

莫迪里阿尼至始至终都对人物肖像画保持着激情 。莫迪里阿尼艺术作品中优美的曲线,淡淡的哀伤和惆怅使他创造的作品散发着一种情绪的释放,因此众多学者说他是威尼斯画家乔尔乔涅绘画精神的继任者。但是,莫迪里阿尼的艺术创作里对个人情绪的展现比乔尔乔涅更加直接直观真实 。我们可以看到他在巴黎后期创作的《沉睡的女神维纳斯》的艺术风格就是在继承了提香和乔尔乔涅的传统上进行的突破。

莫迪里阿尼的作品带有一股悲伤情调与他的犹太人文化传统也存在渊源。 赫伯特·里德认为犹太人具有的生性好动和局促不安的性格,他认为,犹人人一千多年的流亡漂泊的痛苦深深植根于每一个犹太人,所以犹太艺术家经常将乡愁、坚韧与痛苦等情感寄托反映在作品中 。所以作为犹太人,莫迪里阿尼的画不会矫揉造作,无病呻吟,而是在大胆的追求和呐喊,追寻属于自己的艺术语境。

(四).艺术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在莫迪里阿尼短暂的一生中,其绘画题材基本是人物题材而作品的风格也是独具一格。

就绘画而言,在早期是比较传统的,但随着探索的深入他发展丰富了自己的艺术语言。

分析起来有以下几点:(1)形体的概括与夸张;(2)以曲线造型;(3)色彩表现装饰化 ;(4)丰富变化的重复。如《坐在椅于上的于格特小姐》这幅作品,莫迪里阿尼用概括、柔软的曲线塑造人物的面部和外形轮廓,画中的对象倾斜着头部、长脖于、空洞的眼睛等特征突出了莫迪里阿尼式的人物形象,在色彩搭配方面,主要是运用色彩的冷暖、色相的对比及明暗关系来强化表现平静、娇弱的特点。但是按理说,最能展现人物内心的是人的双眼,但奇怪的是,莫迪格利阿尼的许多创作,却没有画眼睛。在这里,莫迪里阿尼认为艺术形式的抽象并不影响对对象本质精神的还原,反而更直观。

莫迪里阿尼特别注重用线和色彩来构造体面关系 。而这种曲线构形的动态可以使我们感到一种优美的审美心理。在西方现代艺术发展中,绘画造型因素的涵盖了很多方面,包括线条、形、色彩、质感、 肌理、层次、节奏等方面。莫迪里阿尼是将这些元素和创作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的典范。而这些造型因素是可以分解运用的,比如印象派,立体派主义等。同时,他的艺术创作的是一种表现性风格的创作,是他根据内心情感所展现的主观性色彩。欣赏他的作品就好比在欣赏一种二维装饰性的视觉风景。背景用色单纯,也没有很具体而清晰的物体存在于背景,他的二维装饰性的画面手法主要是表现在对于画面主体的人物肖像方面,画面质朴、简练,概括。可以这么说,他是在用色彩营造了他美的理想世界。

(五)莫迪里拉尼艺术创作的历史价值和创作评价。

莫迪里阿尼的艺术创作活动是人类艺术发展中的一个独特文化现象。他那充满光芒充满争议的传奇人生也直接地印刻在人类伟大的历史进程当中。在那充满竞争充满艺术名家的巴黎,他突破保守、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追求新的艺术方向。在短暂的艺术岁月中,莫迪里阿尼进行艺术创作的时间虽然仅十三年,但他的艺术创作数量却是巨大的,精品更是数不胜数。

莫迪里阿尼艺术的巅峰阶段是在一九一五年至一九二零年左右。这时他的艺术创作对象不管是名流贵族还是底层贫民,他都竭力使用独特创新的表现手法去捕捉对象的情感特征;如歪着的头,曲线设计的鼻子,修长的脖子等。同时他所绘制的对象都是建立在冷暖色调的融合来塑造的。这些人物也总是呈现出一种优美、平和的静谧,一种神秘而又真实的美。所以莫迪里阿尼的创作中每一个细节都是精心规划设计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画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莫迪里阿尼在继承传统和吸收同时代艺术家的优秀成果,形成了他人物画鲜明的个性特征,同时他所创造的艺术现象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猜测和想象空间。而且他主观表现性和原始主义的绘画风格所创造的风格对二十世纪初发展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画风上具有突出贡献。

尽管莫迪里阿尼并没有提出相关的艺术理论,也没有创立任何的艺术学派,但他将自己对生活经历的感受转化成画面,用现代艺术的手法来展现自己的艺术感悟与情绪表达。他 是研究现代艺术的重要资料,又是当今各种艺术发展与延续的宝贵资源。所以在艺术发展史上,莫迪里阿尼可能不是最重要的那一环,但它却是最特别的一环。

参考文献

[1] 崔玉琴. 纵与束之间——莫迪里阿尼绘画语言的图式研究[J].安徽:画报出版社,2008:103-104.

[2] 常子慧. 忧郁的天才型画家——莫迪里阿尼的绘画风格研究[J]. 大众文艺,2010(13):63.

[3] 薛雁群 . .回声与创造——莫迪里阿尼的裸体艺术[J].美苑,1989(3 ):16-18.

[4] 牛潇靓.浅析莫迪里阿尼的表现性人物绘画[J].社科纵横,2006(11) : 127-128.

[5] 崔玉琴..纵与束之间——莫迪里阿尼绘画语言的图式研究[J]. 美与时代(下),2012(12) 53-56.

[6] 艺博.莫迪里阿尼:短暂与恒久[N].中国文化报,2008-05-08 (8).

[7] 俞天颖 .酒精·大麻·灵感——意大利厄运画家阿马代奥[J]. 世界博览 , 2003 (7) :46-49.

[8] 龚建光 . .莫迪里阿尼绘画中的“情人”因素[J] : 成功(教育), 2011(18).

[9] 乔弗里·梅耶斯.20世纪外国文化名人传记:莫迪里阿尼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5-306.

[10] 梁丽君.20世纪的肖像绘画大师莫迪里阿尼[J].美术报,2007(48).

[12] 郭泳儒 .莫迪利阿尼女像作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13] 吴文.架上的出走与回归-关于莫迪里阿尼油画风格的民族性与现代性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 .

[14] 余凤高 ..莫迪里阿尼的缪斯[J].书屋:2013(1) ,82-88.

[15] 滕秀夫.浅谈莫迪里阿尼传奇人生对其作品的影响[J].文艺生活, 2012(10) 65-67.

[16] 张闻玉. 夏加尔与莫迪里阿尼[M].山东,山东美术,2005(1).

[17] 苏素芬 . 从情感因素追溯莫迪里阿尼在现代绘画史上的地位和影响[J].大众文艺,2009 (1) 10.

[18] 姚俊.论艺术与生活[J].安徽文学,2009(4).

[19] 松海. “艺术与生活”纵横谈[J].美术观察,1998 (12) .

[20] 潘飞. 当艺术与生活相爱[J].出版广角,2011 (10) .

[21] 刘美英. 浅谈艺术与生活的关系[J].文艺生活,2012 (5).

[22] 尉艳丽.吴冠中之艺术创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