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2003.4
(考试时刻150分钟满分3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2页,共12页。
第Ⅰ卷(选择题,共132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终止,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本卷共22题,每题6分,共132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S—32 Na—23 Al—27
一、选择填空
1.噬菌体的外壳的合成场所是
A.噬菌体的核糖体B.细菌的核糖体 C.细菌的核区D.噬菌体的基质
2.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0,如有一个两条链的多肽,相对分子质量是12276。 那个多肽的氨基酸的数目和指导它合成的DNA分子脱氧核昔酸数目依次是 A.144、432B.144、864 C.120、360D.120、720
3.某植物叶片,放在特定实验装置中,叶片在20℃,20kLx光照下,光合速率(每小时放氧)6mgh,呼吸速率(每小时耗氧)1.5mgh,那么每小时产生葡萄糖
A.4.218mgB.5.625mg C.7.031mgD.1.406mg
4.下面是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酒精发酵,假如两者产生CO2相等,消耗葡萄糖之比为3:1
B.甲、乙两组等量酵母菌、葡萄糖液,甲有氧,乙无氧,如两组消耗等量葡萄糖,则两组放CO2与吸O2体积之比是3:4
C.呼吸中间产物丙酮酸可通过线粒体双层膜
D.人只进行有氧呼吸,乳酸菌等才进行无氧呼吸
5.在人类染色体DNA碱基对中有一部分是串联重复的短序列,它们在个体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这种短序列可用于
A.生产基因工程药物B.基因治疗
11C.遗传病的产前诊断D.侦察罪犯
6.白酒、食醋、蔗糖、淀粉是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烹饪剂,利用这些物质能完成的实验是
A.鉴别食盐和小苏打 B.检验食盐中是否含KIO3
C.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 D.检验白酒中是否含甲醇
7.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或氮气,分别与氧气反应,放出热量最多的是 A.H2(气)1/2O2(气)H2O(气)Q B.H2(气)1/2O2(气)H2O(液)Q C.N2(气)O2(气)2NO(气)Q D.N2(气)2O2(气)2NO2(气)Q
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同周期元素中,Ⅶ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 B.常温时,零族元素的单质差不多上气体
C.IA族金属元素的单质,其原子序数越大,熔点越低
D.所有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单原子离子时的化合价与它的族序数相等
9.在容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密闭容器中,均分别加入2molSO2和1molO2,同时发生下列反应:
,在相同温度下达到平稳。若甲容器保持
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测得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25%,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的某时刻,甲容器中的反应速率比乙中的大 B.达到平稳时,甲容器反应所需时刻比乙容器少
C.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大于25%
D.平稳时,乙容器中SO2,O2,SO3的浓度之比一定为2:l:2 10.室温下,有下列四种溶液:
1①0.1molLNH3H2O
②0.1molLNH4Cl
1③0.2molL盐酸与0.2molLNH4Cl等体积混合 11④0.2molLNaOH与0.2molLNH3H2O等体积混合
11四种溶液中c(NH4)比较大小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B.③>②>①>④ C.①>④>②>③D.④>①>②>③
11.在20℃恒温下,将CO、CO2和CH4分别放入三个容器中,使它们的密度相同,三个容器中的压强大小关系应为
A.p(CO2)p(CO)p(CH4) B.p(CO)p(CO2)p(CH4) C.p(CH4)p(CO)p(CO2) D.p(CO2)p(CH4)p(CO)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Ca2OHHCO3CaCO3H2O
B.硫化亚铁固体放入硝酸溶液中
FeS2HFe2H2S
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Ca22ClOH2OCO2CaCO32HClO
D.氨气通入硫酸溶液中
HNH3NH4
13.甲、乙两烧杯中分别盛放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和氧化氧钠溶液,各加入等质量的铝片,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1:1。则甲、乙两烧杯中不可能显现的反应情形是
A.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B.甲和乙中差不多上铝过量
C.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D.甲、乙中,铝和酸、碱均恰好完全反应
14.在60℃恒温条件下,将200gA物质的溶液蒸发掉20g水后,析出10gA的无水晶体,再蒸发掉20g水后,又析出20gA的无水晶体,则原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为
A.33.3%B.47.5% C.50%D.64.4%
15.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是人们获得核能的两个途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裂变过程质量增加,聚变过程质量亏损 B.裂变过程质量亏损,聚变过程质量增加 C.裂变过程和聚变过程都有质量增加 D.裂变过程和聚变过程都有质量亏损 16.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体的温度一定时,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显著 B.一定质量的气体保持温度不变,使其压强增大气体的体积也将增大
C.物体的温度一定时,物体的内能可能增大
D.当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逐步减小时,它们相互作用的势能也一定逐步减小
17.一束白光射到玻璃三棱镜的ab面上,经折射从ac面射出,在光屏上形成一彩色光带,如图所示,则
A.彩色光带的上端为红色光,下端为紫色光,逐步减小白光的入射角,光带中红色光最先消逝
B.彩色光带的上端为紫色光,下端为红色光,逐步减小白光的入射角,光带中红色光最先消逝
C.彩色光带的上端为红色光,下端为紫色光,逐步减小白光的入射角,光带中紫色光最先消逝
D.彩色光带的上端为紫色光,下端为红色光,逐步减小白光的入射角,光带中紫色光最先消逝
18.一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某时刻波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波的周期为T,则质点A的振动传到质点B所用的时刻为
A.3.5TB.7T C.4.5TD.9T
19.如图所示,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弹簧振子,振子的质量为m,振子以O为平稳位置,在B和C之间振动,设振子经平稳位置时的速率为v,则它在由O→B→O→C的整个运动过程中,弹簧弹力对振子所做功的大小为
12mv 2322C.3mvD.mv
2A.2mvB.
220.把原先接在6V直流电源上的电阻改接到正弦交流电源上,要使电阻消耗的功率变为原先的一半,忽略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则交流电源电压的最大值应为
A.3VB.6V
C.
32VD.32V 221.水平抛出一小球,t秒末小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面的夹角为1,(tt0)秒未小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忽略空气阻力作用,则小球初速度的大小为
A.gt0(cos1cos2) B.
gt0
cos1cos2C.gt0(tg2tg1) D.
gt0
tg2tg122.如图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间距为d,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竖直放置的线圈匝数为n,绕制线圈导线的电阻也为R,其它导线的电阻忽略不计。现有竖直向上的磁场B穿过线圈,在两极板中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带正电的油滴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则磁场B的变化情形是
A.平均增大,磁通量变化率的大小为
2mgd nqmgd nqB.平均增大,磁通量变化率的大小为
C.平均减小,磁通量变化率的大小为
2mgd nqmgd nqD.平均减小,磁通量变化率的大小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题,共168分)
注意事项:
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截了当答在试题卷中(除题目有专门规定外)。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晰。 23.(共10分)
某中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选了一个课题“调查校园周边环境污染对生物的阻碍”。他们第一走访环保局,正好有一个等待行政复议的案子:一方是渔民状告某工厂排污,严峻阻碍自己的生活。另一方是工厂取该河的水喂养活鱼,该活鱼正常生活,以示厂方没有责任。因此同学们分两路调查工厂的养鱼缸和取样分析河水。
第一组调查,提出①工厂养的鱼多是_________________(小鱼,大鱼),河水中不可能如此,②工厂养鱼喂的是_______________,③那个环境相当_______________(稳固,不稳固),不同于自然状况。
第二组同学发觉④河水中确有工厂排出的_______________,依照高中生物所学⑤其沿食物链各营养级会_______________。
大伙儿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写出了调查报告,供环保局参考,期望对工厂做出处理。当地群众对这种研究性学习大加赞扬。
24.(共10分)
图1为用两栖类卵所做的实验图解,请依照图示内容分析并回答:
(1)通过图中试验可或得出的结论是:
①已分化的肠细胞含有__________________。 ②卵细胞质能够使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繁育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3)获得重新组合的细胞[图中(1)]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
(4)细胞(1)发育成蝌蚪时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等时期。 25.(共10分)
人类大而凸的鼻子对鼻子笔直为显性,小王的鼻子大而凸,而其母鼻子笔直。他爱人小李通过大夫整容后,鼻子才变得笔直(其母鼻笔直)。他们生了一个男孩,鼻子大而凸。请问:
(1)小李鼻子笔直的基因能否遗传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小王和小李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A) (3)写出遗传图解: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④他们期望生一个鼻子笔直的女儿,可能性有多大?__________________。 26.(共8分)
实验活动课上,学生从废旧干电池中回收碳棒、锌皮、二氧化锰、氯化铵、氯化锌等要紧物质。
(1)二氧化锰的作用是与正极上的产物(H2)反应,生成Mn2O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到氯化铵和氯化锌的晶体混合物后,检验其中含有NH4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生将洗净的碳棒和锌皮堆放在一起晾干,一段时刻后,发觉锌皮上显现锈斑,用电极反应式阐明缘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共17分)
ROHHX(X为卤素原子) 已知(Ⅰ)RXH2ONaOH(Ⅱ)与结构相似的醇不能被氧化成醛或酸
“智能型”大分子,在生物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PMAA确实是一种“智能型”大分子,可用于生物制药中大分子与小分子的分离。下列是以物质A为起始反应物合成PMAA的路线:
依照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___,PMAA_______________。
(2)上述过程中的反应类型: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3)写出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E在有浓硫酸和加热的条件下,还可能生成一种环状产物,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共13分)
甲、乙、丙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x、y为常见的单质。下图表示它们之间常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其转化关系。
(1)甲、乙、丙中,确信含有y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
(2)若x为非金属单质,乙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时,甲可能为(用电子式表示)______________。
(3)若x为非金属单质,乙为离子化合物,甲在常温下为液态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______________;测得反应中消耗了0.6mol乙,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
(4)若x为金属单质时,将甲与乙反应的氧化产物(常温下为气体),通入(3)中还原产物的溶液中直至过量,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9.(共18分)
已除去泥沙的粗盐中,仍含有Mg2、Ca2和SO4,请填写下列空格,完成将粗盐
2提纯,得到氯化钠晶体的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粗盐提纯,得到纯洁氯化钠晶体
实验用品:(1)药品:粗盐,NaOH溶液,HCI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pH试纸,蒸馏水 (2)仪器:(略) 序号 实验步骤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溶解 沉淀 过滤 简述实验操作 (不必叙述如何组装实验装置) 将粗盐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直至固体全部溶解。 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不再显现沉淀为止 安装好过滤器,将④烧杯中的悬浊液沿玻璃棒加入过滤器中过滤。
实验问题讨论
(1)甲同学在多次过滤后,发觉烧杯中的滤液仍浑浊。分析他操作不当的缘故可能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过滤后,滤液是澄清的,当取少量蒸发后的氯化钠晶体,溶于水,滴加硫酸钠溶液时,却显现白色沉淀。分析乙在实验步骤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共10分)
(1)常温下,向一密闭容器中通入H2S和SO2气体,当二者的体积比为3:l时,充分反应后所得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差为24g,则通入H2S和SO2气体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ol。
(2)常温下,若通入nmolH2S和SO2气体,充分反应后所得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差为a克,则通入H2S和SO2气体的体积比可能为(用含a、n的代数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共17分)
Ⅰ.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用L和T分别表示单摆的摆长和周期,则重力加速度的运算公式是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已知摆球的直径为2.00cm,让刻度尺的零点对准摆线的悬点,摆线竖直下垂,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得摆线的悬点到摆球最下端的距离如图1所示,由此可知单摆的摆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m。假如测定了40次全振动的时刻如图2中秒表所示,则单摆的振动周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
Ⅱ.实验室备有 不能看作理想表的电流表不能看作理想表的电压表电阻箱滑动变阻器
;
; ; ;
低压直流电源待测电阻
;
;
导线和电键若干。
(电阻箱的最大电阻值大于待测电阻的估量值)
(1)利用所提供的器材,设计一个测量RX的实验方案,要求幸免由于电压表和电流
表不能看作理想表对实验造成的误差。请将设计方案的电路图画在虚线框中。
(2)简述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述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共18分)
如图所示,在一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光滑圆轨道的顶端,一小物块A由静止开始下滑,滑至底端时与另一小物块B碰撞(碰撞时刻专门短忽略不计),两小物块质量相等,碰后它们合在一起在粗糙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为s。设两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求此动摩擦因数。
33.(共18分)
如图所示,两条光滑平行导轨相距为L,被固定在与水平面成θ角的绝缘斜面上,导轨的电阻忽略不计。ab、cd横放在导轨上的直导线,它们的质量均为m,电阻均为R。整个装置处于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现直导线ab在平行于导轨向上的恒定拉力作用下沿导轨向上匀速运动,直导线cd处于静止状态,求作用在ab上的恒定拉力的功率。
34.(共18分)
如图1所示,一个初速度为零的带正电的粒子通过M、N两平行板间的电场加速后,从N板上的小孔射出。当粒子到达P点时,长方形abcd区域内显现了如图2所示的磁场,磁场方向与abcd所在平面垂直,粒于在P点时磁场方向从图中看垂直于纸面向外。在Q点有一固定的中性粒子,P、Q间距s=3.0m,直线PQ与ab和cd的垂直平分线重合。ab和cd的长度D=1.6m,带电粒子的荷质比
q1.0104C/kg,粒子所受重力作用忽略不计。 m求:(1)M、N间的加速电压为200V时带电粒子能否与中性粒子碰撞。 (2)能使带电粒子与中性粒子相碰撞,M、N间加速电压的最大值是多少?
朝阳区2002—2003学年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3.4
第I卷:(选择题,共22题,每小题6分,共132分) 2 3 4 5 6 7 8 D 13 C C 14 B C 15 D D 16 C A 17 C B 18 A D 19 B 1 B 12 D 9 C 20 B 10 B 21 D 11 A 22 A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2题,共168分) 23.(10分)
(1)大鱼 (2)饲料 (3)稳固 (4)化学污染 (5)逐步富集 24.(10分)
(1)①和受精卵一样的全套基因
②上皮细胞核的基因活动,变得类似于受精卵中核的基因活动 (2)无性生殖 (3)细胞工程
(4)卵裂期 囊胚期 原肠胚期 25.(共10分)
(1)能够 她有母亲传来的鼻笔直的隐性基因 (2)Aa 和Aa (3)P Aa ×Aa ↓
F 1AA:2Aa:1aa 3大而凸:1笔直 (4)1/8 26.(8分) (1)2MnO2H2Mn2O3H2O(2分)
(2)取少量晶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后加热,将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管口,试纸变蓝,说明原晶体混合物中含有NH4(2分,其它方法正确均给分)
(3)负极:Zn2eZn;(2分)
正极:O22H2O4e4OH(2分) 27.(17分)
(1)▲ (3分); (2分)
(2)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6分) (3)▲(3分) (4)▲(3分) 28.(13分)
(1)乙和丙 (2分) (2)▲ (3分)
(3)2Na2O22H2O4NaOHO2 (3分);0.6mol (2分) (4)OH2CO2HCO3 (3分)
29.(18分) ③ 沉淀(1分) 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直至不再显现沉淀为止 (2分) ④ 沉淀(1分) 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直至不再显现沉淀为止(2分) ⑥ 调pH(1分) 往⑤的滤液中滴加适量盐酸,用玻璃棒蘸取⑤的滤液,点在pH试纸上,与比色板对比,至使pH≤7(2分) 蒸发(1) 将⑥烧杯中的澄清液体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待蒸发皿中显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其蒸干。(2分) (1)①漏斗中加入的悬浊液,超出滤纸边缘(2分) ②悬浊液沿玻璃棒加入过滤器中时,将单层滤纸捅破(2分)
(2)加入沉淀剂的顺序不合理,③与④顺序颠倒:先滴加足量碳酸钠溶液(除去钙离子),再加足量氯化钡溶液除硫酸根离子,致使最后溶液中仍留有钡离子(2分)
30.(10分)
(1)3mol (4分);(32n - a)/a或a/(16n - a) (6分)
⑦ 42L31.I. (2分) 87.40cm (3分) 1.88s (3分)
T2 II.(1)(3分) ▲
(2)实验原理:利用伏安法测电阻,不管是安培表内接依旧外接都会对测量造成误差,依照本题所提供的条件能够用电阻箱替代的方法幸免这种误差。(2分)
实验步骤:①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将滑动变阻器调至最大值,闭合电键S1、S3,调剂滑动变阻器尽量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为比较好读的值,记录两表的示数。(2分)
②断开S1、S3,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最大,闭合S2、S3,调剂电阻箱的阻值,使两表的示数等于或最接近替代前的示数,记录现在电阻箱的值。此电阻值等于或约等于待测电阻的阻值。(2分)
32.解:设小物块A碰前瞬时的速度为v0,碰后两物块瞬时的共同速度为v,每个小物块的质量为m 。
A 从顶端滑至底端 mgR12mv0 ① (5分) 2碰撞过程 mv02mv ② (5分) 两小物块在水平面上运动 2mgs0由①②③式解得 12mv2 ③ (5分) 2R (3分) 4s33.解:ab向上运动,ab中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的方向为b→a→c→d→b,cd受到沿斜面向上的安培力,同时处于静止状态,设电路中的电流为I,则有
BIL = mgsinθ ① (5分)
设ab向上运动的速度为v,则有
IBLv ② (5分) 2Rab受到沿斜面向下的安培力,设恒定拉力为F,则有 F = BIL+mgsinθ ③ (5分) 由①②③式可得F的功率
PFv4(mgsin2)R (3分) BL34.解:(1)设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T2m103s (2分) qB2此周期恰好等于磁场变化的周期,因此磁场方向改变一次粒子恰好运动半个周期。设加
速电压为U = 200V时,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速率为v,半径为R,则依照
qUR12mv (2分) 2
mv (2分) qB可得:R = 0.5m
因为s = 6R,因此带点粒子能够和中性粒子相撞。(3分) ▲
(2)带点粒子和中性粒子相撞条件一:s = 2nr (n = 1,2,3……) 条件二:rD(r为粒子的运动半径) 2依照以上两个条件能够判定出:n = 2即r = 0.75m时所对应的加速电压为两粒子相撞的最大电压值。(以上共5分)
由
rmv qB
qUmax12mv 2可得:Umax450V (以上两个方程和最终结果共5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