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态建设产业化发展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为例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生态建 业化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为例 ●I n叉 鄂尔多斯市地处祖国的北疆.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生 态保护屏障 近20年来,该市在生态建设方面,很好地践 产 行钱学森院士沙草产业理论.紧紧结合当地自然生态条 件和市情特点.把治理沙区生态与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 兼顾起来.特别是企业集团涉足做大做强林沙草产业,走 出了一条企业生产稳步发展、农牧民驱穷致富、生态环境 良好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与可持续的产业化扶贫 开发新路。现已成为中国沙草产业的一面旗帜和典型区 域。他们的有益做法,对全国其他地区防治荒漠化,搞好 生态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参照意义。 一、鄂尔多斯市防治沙漠化。加快生态 建设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做法与基本经验 髯 1.实施重大创新举措.实现了畜牧业生产方式的根本 性转变。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于2000年在全国率先提出 “建设绿色大市”的奋斗目标.成为全自治区第一个在全 市范围内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政策的地区,以草定 畜,草畜平衡。实行舍饲或半舍饲养畜,实现了由传统放 牧方式向现代经营方式的巨大转变。成功解决了林牧矛 盾这一世界性难题,恢复并保护了生态环境.加快了畜牧 业产业化进程。 ̄rJ2oo4年底。该市的伊金霍洛旗、准格尔 旗、达拉特旗和东胜区四个农区及半农牧(林)旗区实行 了全年全面禁牧,西部牧区的生态恶化区、生态项目区、 以农为主的乡(苏木)镇也实行了禁牧.全市禁牧草原面 积达3518万亩.占全市草原总面积的40%:禁牧舍饲牲畜 达418.7万头只,占全市大小牲畜的41%:季节性休牧的草 场面积(4)5j至6月)达5075万亩。占全市草原总面积的 58%:半舍饲牲畜达510万头只,占全市大小牲畜的50%; 其中2384万亩草场实行了划区轮牧.占放牧利用草原面 积的47%。 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尊重客观规律,率先实施“三 区”规划。截至2012年底.按照鄂尔多斯市编制的优化开 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三区规划”促进生态系 统的修复和保护.已建成禁止开发区2.13万平方公里.全 文/中共鄂尔多斯市委党校课题组 部完成4.44万平方公里的退出任务 目前.全市禁牧草原 面积4621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52.4%;休牧草原(草畜平 衡)面积4195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47.6%。其中划区轮牧 3365万亩 与此同时.全市加大了草原建设力度,种草、种 沙棘、种柠条每年以400万亩的速度推进。草原建设总规 模达N8oo万亩以上。由于上述两项政策措施的实施,使 草原退化、沙化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促进生态得以恢 复.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也为该市在生态建设中加快 沙草产业化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2.龙头企业集团的产业化与市场化经营综合效果显 著。目前,我国治理沙漠仍然主要以行政手段、义务劳动、 志愿者行动和慈善事业为主.作为企业自主行动与投资 行为的治理沙漠活动很少.造成治理沙区生态建设速度 缓慢 鄂尔多斯市生态建设的实践表明.没有龙头企业的 带动,没有经济效益的趋动,生态建设将举步维艰。 鄂尔多斯东达蒙古王集团在治理沙漠的绿色沙、草 产业化发展中.明确提出要实现“沙漠增绿、沙柳增值、农 民增收、企业增效、地方增税”的奋斗目标。现已成为中国 林沙草产业的一面旗帜。这一治理沙漠的“五赢模式”得 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高度评价.钱老曾指出:东 达蒙古王集团是在从事着一项伟大的事业——将林、沙、 草三业结合起来,开创我国西北沙区21世纪的大农业。东 达蒙古王集团实施沙柳产业化工程.将当地沙区广泛生 长的沙柳.加工生产成高级包装纸产品。由沙柳造纸项目 产生的经济杠杆作用.极大调动了当地及周边地区农牧 民踊跃平茬沙柳种植的积极性.这种农牧民自觉自愿参 与到沙柳种植、治理沙漠的生态建设中的新形式,根本改 变了以往那种农牧民只盼着、等着政府部门“输血”的状 况。而今这些农牧民自己有了“造血”功能.依靠沙柳种 植,不仅恢复了生态。发展了生产,更为重要的是农牧民 得到了增收。真正寻找到了一条世人梦寐以求让沙漠“绿 起来”、同时又让治理沙漠者“富起来”的人类征服、改造 和战胜自然的理想之路。从1998年以来.沙柳项目已经累 计投入资金l2亿元,实施建设了辐射库布其沙漠周边地 区的沙柳基地30o万亩,带动全市3个旗20多个乡镇近12 求知,月刊2013/8 33 万农牧民脱贫致富.人均增收20(】0多元 、 根据围家扶贫发展1 J‘年纲要计划.东达蒙古王集团还 响应鄂尔多斯市政府提出的“收缩转移、集中发展”战略.在 政啊引导 ,按照“生态扩镇移民、产业拉动扶贫”的理念. 在达拉特旗风|F圪梁(现更名——风水梁) .以企业产业 化扶贫的创新方式,开发建设生态移民新村 几年来.该集 团在这 {耋设j,‘窿产业化、现代化、生态化、智能化、科技 化的城市型新村 .将往昔黄沙遍野,风大、风多、缺水、干旱 的不毛之地,建设成了如今的一幢幢整齐的楼房、兔舍拔地 起,学校、医院、幼儿园、商店以及生产、生活服务设施等 应有尽有的城市型新村。他们依靠“规模化养殖、产业化配 套、专业化管理、系统化分割、现代化加[、资本化运作”六 轮驱动模式.积圾发展獭兔养睛业 该集团新农村产业模式 运作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改善农牧民 的生产牛活条件.现在.该集团可以说已经成为一个让沙漠 变绿,让农牧民致富的功在千秋的民心项目 恩格贝为蒙 语,意为平安、吉祥,历史上曾是一一块 水草丰美、风景秀丽的地方.由于生态环境恶化相人为破 坏.t地逐渐荒漠化 从上f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恩格贝就 有上百, 牧民被风沙迫迂他乡 20多年前.王明海辞去鄂 尔多斯羊绒集团常务副总裁后带领一班人.一头扎进地处 中圈八大沙漠之’的库布l苴沙漠中段的恩格贝地区.在罔 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各界人十 的芙心、支持和参与下.历经20多年的发展.开拓我国“沙 产、ll,”发展之路.实现了“靠沙吃沙”.而且探索“沙产业”之 略.取得了很大成效.形成较为成熟的“以沙冶沙”的“沙产 业模式” 现在恩格贝的沙漠治理和士地开发日新月异. 沙漠清理取得明显成效、现成为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 圈家AAAA级景【_墨、全围农、I 生态旅游示范点、围家级地 质公园恩格fJj园区和自治区文化产\『J,示范基地 今天的 恩格贝.已步入发展的黄金时期 恩格贝生态示范区将坚 定不移地走“沙产业、新能源”的路子,通过_太阳能、风能、 地热、生物能的综合利用,把恩格贝示范、探索、引领和教 育的lf1 1用更形象地体现出来.将恩格贝打造成为世界沙 漠生态循环经济示范园、中国沙漠文化世博园、首都沙漠 休闲度假后花园和内蒙 金j角国际会议接待中心 3.林业重点工程的有力带动及营造林队伍的可靠保障 该市 持片{大T徉带动大发展 依托但不依赖重点工程,走 lr、『『,反哺农牧业.财政支持生态建设的路子.实现了“以资补 林” 在“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T程67.5万亩, 天宝丁程292万亩.“三北”四期工程102.5万亩.2010年鄂尔 多斯叉启动实施了四个“百万亩生态建设工程” 在这些大规 模的生态建设中,积极发展林沙产业,不断延长产业链,逆向 拉动生态冶理.实现了产业化发展与生态建设的良性互动。 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充分挖掘 34求知/月刊201N8 生态项目 潜力,推进一l 升级 经过60多年存生态建 上的艰辛付出与探索.鄂尔多斯 市涌现并塑造了许多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的先进典型.曾先后 荣获全国“i北”防护林建设先进集体、全圈营造林先进单位 等多项荣誉,涌现 诸如沙木 、王果香、殷Ji珍等全罔造林 劳动模范和先进个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lr大批技术人 才和管理人员 这 都是该市生态建设吏 的宝贵财富  、而今又有1f,林沙循环经济产、ll,化经营模代的龙 星 企业——亿利资源集团:东达蒙^王集 :恩恪 生态示范 区等,以及仓业家队伍的带 人t文彪、赵水亮、王明海等 , 他们肩负重任,敢于挑战,勇于创新,是鄂尔多斯生态建设产 业化发展的中 力量.也将为鄂尔多斯市走新型的产、li,化与 市场化相结合的生态建设之路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 .4.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支持 、鄂尔 多斯市各级党委政府在引领全市J 一大群众与恶劣的自然 环境抗争的实践中.始终清醒地认识到其昕担当的角色 高度 视这项惠及到了孙后代宅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崇高事业 清醒地认 到它本身就是‘顼跨 r]、跨行 _‘l 的 l 作.需要多个部门的密切协作配合.政府往其中是有 责任乖¨义务进行扶持的. .如.雨、旗区政腑有关部 存 搞好沙棘开发总体规划布局的基础上,统筹 友排涉及沙 棘良种培育、新产品开发、保鲜及适应性推』 恒用等技术 开发,多年来,汁划、财政、林业、农业等部门都对沙棘项 目建设给_予了大力支持. 断增)JIj资金投人 近几年实施 的生态县建设、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治理等霞点生态 建设均把沙棘作为莆要树种.加快了沙棘植被建设的速 度 市、旗区陕药保健、食品、日化、机械』Ju 、科研等众多 领域和音_j 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联合攻关,协作建 设.取得了很多科研成果.联台建设』,一批加 企业,进 一‘步增加 沙棘建设综合效益.沙棘业的知 度日益提 高 比如准格尔旗在大力发展沙棘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存 市旗两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截I  ̄q2010年『fE.沙棘造林 面积累计达到175万亩.保存面积达到】40万亩.顺日区每 年可实现经济效益6800万元.项目区人均可增收15007 . 沙棘成为了项日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米源 二、鄂尔多斯市防治沙漠化,加快生态 建设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构想和总体目标 1.在沙草产业化经营发展思路上求突破 根据鄂尔多 斯市“十一五”规划精神.结合该市的具体 际.有关部r¨J 郑重提出了今后林沙草产业发展“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和 总体目标:即 ̄2010年,鄂尔多斯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5% 以上.重点地区的生态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使得林业产业 效益明显增强 沙草产业粗具规模,使其成为促进经济发 展的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市生态环境状况得到明显 改善:到2o20年。森林覆盖率将达 ̄J3o%以上.生态环境状 况得到显著改善.沙草产业成为支撑全市经济的重要支 柱: ̄1J2050年.森林覆盖率将稳定在35%左右,沙草产业质 量明显提高,将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 的沙草业产业体系.使全市的生态环境状况步入良性循环 的轨道.也使广大农牧民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真正走上富裕 之路 在全自治区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按照鄂尔多斯林业“十二五”规划发展主要目标:到 2015年.林业森林资源总面积达到35O0万亩.森林覆盖率 达 ̄fJ26%。毛乌素沙地和库布其沙漠治理取得实质性进 展.毛乌素沙地治理率达到75%.库布其沙漠治理率达到 40%.林业总产值达N8o亿元.农牧民来自林业的人均纯 收入超过3000元.使得林业产业效益明显增强 据此.鄂尔多斯市有关部门确定了大力发展沙草产 业化工作的基本思路:一是围绕一个目标:即建设“绿色 大市”;强化两大建设:即生态体系建设和产业体系建设: 抓好三项工作:即招商促林沙草、科技兴林沙草、依法治 林沙草。二是采取四项措施:对种草、种沙棘、种柠条等植 被生态体系建设采取飞机播种、机械植苗、种子包衣丸 化、苗条全程保湿等相关措施。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种植沙 棘.不仅是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突破性技术和 关键树种,而且是帮助农牧民在贫瘠土地上发展经济、增 加收入的致富树种。三是实施好几大重点工程:即退耕还 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速生丰产林、国家自然保 护区建设工程、企业防沙产业化示范基地 四是处理好几 大关系:即沙草产业化工作与全市整体发展、造林质量与 造林速度、生态建设与产业化发展、生态建设与农牧民致 富、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分区治理与均衡发展、内部改 革与外部开放之间的关系。五是实现四个一流:即在自治 区西部争创营造林沙草机制一流、营造林沙草业装备一 流、营造林沙草技术一流、营造林沙草质量一流。 2.区域上求突破。针对鄂尔多斯市的地域特点.依托 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坚持封飞造结合.以封飞为主. 灌乔草结合,以灌为主,实行分类指导,分区治理。认真实 施“晋陕蒙砒沙岩区沙棘生态工程”,切实采取“政府+公 司+农户”的运行机制.通过种植合同把分散的农户与市 场和包收果实合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调动广大农牧民 种植和管护沙棘、沙柳等的积极性并从中受益.使其成为 促进经济发展的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 3.产业化经营上求突破。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认 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结合各旗区的实际.尽快形成沙草业 资源培育基础,鼓励与扶持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治理沙漠的 生态建设中来,以龙头加工为带动、以科技发展木浆造纸、 人造板、灌木饲料、特色中药材、沙生野菜、保健饮品六大产 业,同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良种苗木、花卉、食用菌等新型 产业。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建设以沙柳、羊柴、柠条、沙棘、甘 草、麻黄草为主的原料林基地。加大沙草业的对外开放力 度.通过多种形式.积聚生产要素,实行规模经营。大力培育 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推广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 方式。大力发展沙草产业行业协会和诚信守法中介组织,实 现第一、二、三产业间的良性互动,推动沙草产业化经营的 优化升级。要进一步加快沙草产业对外开放.并充分发挥沙 草产业优势为农牧民增收服务 4.在沙草产业化建设质量和效益上求突破 重点研究利 用综合配套技术.提高沙草产业建设的综合效益 重点试验 与研究适宜该地区的林木、沙草良种的选育、抗旱造林、防沙 治沙、生态监测、森林防火、重大森林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性技 术,切实抓好该市的沙草业科研机构、重点试验基地、林业科 学数据库和林业信息网络建设。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 技贡献率。要积极鼓励沙草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承包项 目、创办企业。严格实行沙草产业科技特派员制度.重点抓好 重点工程的示范工作。组建机械化营造林专业队.加快该市 沙草产业机械化步伐。加强对林沙草产业职工和农牧民的技 术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开展林沙草产业科技创新.提高林沙 草产业建设的科技含量和营造质量 5.在沙草产业化机制创新上求突破 一是加强对沙草 产业化建设的投入。继续深化沙草地产权制度改革.稳定 所有权,完善承包权,放活经营权。全面落实“谁绿化谁所 有,谁投入谁受益,谁经营谁得利”政策.加大对外开放力 度,积极引进资金,鼓励外商和非公有制企业通过收购、 兼并、控股、参股等形式参与国有沙草产业企业和商品经 营型国有苗圃的改制、改组和改造,打破单一经营模式 二是强化信贷扶持政策,加大对沙草产业企业的扶持力 度,鼓励沙草产业企业上市融资。三是建立生态效益补偿 制度,加强育林基金的征收、管理和使用 6.在投融资上予以政策支持。一是采取多种间接的投 资形式,如可考虑在中央或省(自治区)一级建立沙棘等 天然绿色食品开发的专项资金,用于对各类特别是民企、 私企开发经营沙棘等产业的投资进行贴息 可以统筹考 虑利用国外长期低息贷款和赠款以及我国安排的农业综 合开发、扶贫、以粮代赈等渠道的资金支持沙棘等产业开 发。另外,金融机构也可采取多种方式f如增加小额信贷. 财政可以贴息或者信贷担保的形式)支持沙棘等生产者 的资金需求。二是需要研究制定优惠政策。比如政府有关 部门可采取特定措施激励懂得沙棘种植、生长、加工的技 术人员到村到户指导和培训农牧民.或是建立不同形式 的利益共同体共同进行开发利用 课题组成员:奇海林 肖毅杨丽萍 李晓燕 责任编辑:王克明 求知/月刊2013/8 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