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世纪世界文学分为三大主要文学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是“现代诗派”的领袖,其长诗《荒原》是“现代诗歌”的里程碑。 3、乔伊斯的长篇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主要采用了与荷马史诗《_______________》平行对位的情节结构。
4、“戈多”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等待戈多》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观点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题:(共2题,每题5分) 1、“迷惘的一代” 2、意识流小说 三、人物形象分析题:(共2题,每题15分) 桑提亚哥(《老人与海》 莫尔索(《局外人 四、简答题:(共2题,每题10分)
1、艾略特的“非人格化”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荒诞派戏剧有哪些基本特征
五、论述题:(共1题,30分)
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中“自由选择”的观点的理解。
一、填空题
1、无产阶级文学、20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 2、艾略特3、《奥德修记》 4、“戈多”象征着生活在惶恐不安的现代世界里的人一种虚无飘渺的希望。《等待戈多》的主题是“等待,无望的等待”。
5、世界是荒诞的、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 二、名词解释 1、“迷惘的一代”:一战期间首先兴起于美国、然后风行欧洲的一个文学流派。参加这个流派的作家都是年轻人,他们大多直接参加了战争,身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普遍有一种被欺骗、被出卖了的感觉,不再相信帝国主义所谓“圣战”等虚伪的说教,孤独、悲伤、迷惘、彷徨。因失去了生活目标,他们便以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表示自己的消极反抗——只按照自己的本能和观感行事,被视为“形迹恶劣”的人。这一点被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斯泰因看到了,她曾指着海明威式的年轻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写在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扉页上,这就为这个流派命名了。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太阳照样升起》和《永别了,武器》。还有一些作家没有直接参战,如“爵士乐时代的歌手”菲茨杰拉德,但他们那种破碎的“美国梦”和“迷惘的一代”在总体情绪上很相似,所以也被归为“迷惘的一代”。
2、意识流小说:意识流小说的最早尝试是1887年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杜亚丹出版的小说《月桂树被砍掉了》,但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它出现于一次世界大战前后,20年代进入全盛时期,40年代以后作为一个文学流派不复存在,但它常用的表现手法却被不同的流派,特别是现代主义流派所采用。意识流小说流派既无组织又无纲领,是自然形成的流派,但它有共同的理论支柱:威廉·詹姆斯、柏格森、弗洛伊德的有关理论。意识流小说的一般特征:①致力于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特别是潜意识活动。②主要表现手法:A、意识流——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和象征。B、多角度多层次的情节结构。C、语言文体上的自由组合。意识流小说流派的代
表作家有乔伊斯、普鲁斯特、伍尔芙、福克纳。 三、人物形象分析
1、桑提亚哥: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是海明威笔下的“硬汉性格”的典型。主要特征有:①孤独迷惘的现代人在同混乱异己的世界的斗争中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命运总要在人生历程中设置这样那样的障碍,造成人类和个体生命的残缺,好运跟他无缘,这些异己力量足以摧毁现代人的主体价值观念,硬汉们在现实层面上总是表现出一无所得的苍凉与无奈。②海明威式的硬汉敢于面对失败,明知再败,也要勇敢地战斗下去,保持人的尊严和优雅的风度——“压力下的风度”,身体可以被消灭,但心理上不要被打败,在精神上要高扬起胜利的旗帜。硬汉性格的核心就是“硬汉精神”即“打不败”的精神。“被打败”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打不败”是精神强者的标志;在反抗失败、征服世界的斗争中,硬汉们还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严酷的道德探索,“胜者一无所获”,但勇者是有所获的。 2、莫尔索:加缪的《局外人》中的主人公,是20世纪的文学新人——“局外人”。局外人莫尔索的性格特征有:①自然人。②荒诞人。 四、简答题
1、艾略特的“非人格化”理论:“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这就是说,反对诗歌创作上的主观自我直白表现,主张诗人对个性要做最少的要求,对诗的技巧要做最大的要求;这不是说不要感情,而是要为情绪和观念“寻找客观对应物”,即与诗人要表达的主观思想相对应的具体形象,包括意象、典故、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引语等。
2、荒诞派戏剧的基本特征:①以存在主义哲学为思想基础,尤其极大地吸收并发展了存在主义关于荒诞的学说,更强调世界的荒诞性、人生的痛苦和反抗的无意义,悲观主义、宿命论的色彩更加浓厚了。②“反戏剧”特征:A、没有通常的戏剧情节,只有一种情势。B、剧中人是一些无性格、更谈不上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C、没有贵为戏剧生命的戏剧冲突,只有一种无形的力量——焦虑折磨着台上台下的人们。D、语言荒诞。E、舞台的象征化。F、现代悲喜剧风格。 五、论述题
萨特的“自由选择”观点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决定论是没有的——“绝对自由论”。“自由选择”实际上是人的自由意志通往相应本质的中介桥梁,选择是绝对的。这就是哲学意义上的“介入意识”,即要选择,要行动,要干预生活,以实现对自我的肯定,决定自己的本质,抗拒荒诞。人越是处于逆境,越是自由,因逆境促人选择,人的自由选择机会均等。然而,既然人人都具有“为自我”的自由选择权力,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他人就是地狱”。所以,萨特的哲学又是“相对自由论”的哲学:自由又是相对的,萨特所说的自由只是本体论上的自由,即意识活动的自由,而非具体行动的自由。萨特还把“自由选择”分成了“善的自由选择”、“积极的自由选择”和“恶的自由选择”、“消极的自由选择”,他肯定了前者,否定了后者,其存在主义经历了从绝对的自由选择——个人至高无上的自由选择到相对的自由选择——人道主义的自由选择两个阶段,萨特的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又是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nwoyixi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00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