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海南省海口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科期末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

加并完成相关任务。满分:120分得分:________

为了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学校以“继承、创新、实践、探索”为主题,举办系列活动,请你参一、积累与运用(25分)

【活动一:“中华之美,美在书法”主题书法比赛】1.学校组织了“书法之美”书法大赛,同学们用书法作品表达对“传统文化”的赞美,对下面书法作品字体和风格特点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A.草书,特点:奔放自然。C.篆书,特点:因形立意。BCB.行书,特点:潇洒飘逸。D.楷书,特点:大气磅礴。D2.请用简体楷书,将这一句诗工整、规范地抄写在下面的米字格内(2分)【活动二:“美丽海南”主题研学旅行】3.阅读下面“木棉花”研学语段,按要求完成任务。(8分)在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木棉花开得最是灿烂,昌化江畔若隐若现的青山、诗意的稻田、缓缓流淌的江水、热烈绽放的木棉,构成了一幅唯美的春日盛景、经过多年的发展,它逐渐成为一年一度市民翘首以盼的盛事。想一览美景,游客无需四处xúnmì(棉花用热情迎接【甲】(火,漫山遍野,花团锦簇,美不胜收。..她虽不像梅花,【乙】()在严寒下,()顽强绽放(A.即使……也……B.只有……才……)。但她们只要一落地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无论风雨多大,都要开出最鲜艳夺目的花,彰显着海南人民开拓创新勇于奋斗的精神。(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xúnmì()锦簇(..)),登上观景台即可览美景,这期间也是昌江最美最热闹的时刻,木)(A.络绎不绝B.前呼后拥)的游客。她撇开女子的娇羞,尽情绽放,红的似(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或关联词,将字母序号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2分)【甲】_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是陈海同学在观赏完昌江木棉花后写的一段感受,请你仿照画线句,把下面语段补充完整。(2分)木棉花的花朵为鲜红色,看上去就像是英雄的血液染就,代表着坚忍不拔的精神,当它含苞待放的时候,呈现出一种蓄势待发的景象,象征着希望和梦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你是校报记者,请你向组委会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以便使“木棉花”旅游业更好地发展下去。(2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三:“诵中华经典诗文”主题诵读】4.在横线上默写古诗文原句。(8分)(1)知困。________________。(《虽有佳肴》)(2)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卖炭翁》白居易)(3)________________,娇儿恶卧踏里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4)优哉游哉,________________。(《关雎》)(5)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蒹葭》)(6)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7)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之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和《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四:“最美海南”主题实践活动】5.学校准备开展以“最美海南”为主题的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5分)(1)为大力推进昌江“木棉花”观赏活动,请你为“木棉花”主题活动设计一则欢迎词。(至少用到一种修辞)(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面是校团委起草的一份邀请函,请仔细阅读,回答问题。(3分)邀请函尊敬的李教授:您好!为在青少年中良好的营造“爱我家乡”读书氛围,我们学校拟于6月2日下午两点,在我校报告厅举办“爱我家乡”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诚邀您参加。期待您的光临!海韵学校校团委2023年5月28日①正文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该邀请函有一处格式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这则邀请函传达的信息不明确,请写出修改意见。(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品味与鉴赏(35分)(一)古诗词赏析(5分)

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6.“暮投石壕村”简洁的交代了诗人投宿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全诗情节紧紧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展开。(3分)7.“独与老翁别”换成“挥手别老翁”好不好,为什么?请分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12分)

【甲】北冥有鱼(战国庄子)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乙】大道之行也(西汉戴圣)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8.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名为鲲(kūn).C.选贤与能(yū).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1)怒而飞____________(2)男有分____________..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文庄子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B.乙文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各社会阶层都相互关爱、安居乐业、人尽其力、物尽其用。C.甲文想象雄奇瑰丽,多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文章气势磅礴。D.乙文也善用整齐的对偶句式,排比的修辞,文章华丽而气势磅礴。)(2分)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xi).D.讲信修睦(mù).12.说说《北冥有鱼》和《大道之行也》分别借用了怎样的想象来寄寓作者怎样的理想?(2分)(三)名著阅读(6分)

13.阅读语段,完成任务。A在发电厂已经干一个月了。保尔不知不觉地和这个严肃的电工成了好朋友。……A挺喜欢这个机灵的小孩。他经常在休息天去找阿尔焦姆。这个深明事理、神情严肃的水兵,总是耐心地倾听保尔他们讲述日常的生活琐事,特别是在保尔母亲抱怨保尔如何淘气时,他总有办法劝慰她,让她忘却不幸,变得快活一点。(1)文中的“A”是______________,他对保尔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A是怎样的一个人?试分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是如何理解这本书中所说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记叙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完成14—17题。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节选)马丽华①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②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难说像什么,从狭小的冰洞里爬过去,豁然又一番天地。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我用新近装备的柯尼卡拍彩照,使用标准镜头受限,没同时配起变焦镜头使我后悔了一辈子——拍一座完整的冰山,要退出很远,正是在后退的当儿,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这一跤,使我在后来的旅行中备受折磨,回那曲拍了片才知道,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已经折断,连带第八节腰椎也错了位。③往下的情景多少有些凄凉。此地的海拔已经超过六千米。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索性哪儿都不去了,一个人蜷卧在最近的这座冰山脚下。眼看着兴致极高的伙伴们,大口喘着气,扛着摄影器材,翻过一面冰墙,不见了。④说不见又出现了一个,老远喊我:“都到这地方了,不到处转一转,多亏呀!”他从冰墙那边翻过来,到小车里取盛放胶片的箱子。为节省体力,就在冰上推。⑤“我要死了。”我少气无力地说,声音空空荡荡,随即散失在冰原上。⑥置身于冰窟,远比想象的要温暖,穿着件腈纶棉衣,外罩一件皮夹克,居然感觉不到冷。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渐渐地冰河已光滑难行。从北京来的摄影师大吴,负责拍一本有关于藏北的大型画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照相器材就装在一个很考究的箱子里。唯恐摔坏了,便推着箱子在冰面上爬行,他用奇怪的“鱼眼”为我拍了一张反转片,一部分精神和生命就寄存在这变了形的仙境中了。⑦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蒸,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⑧第二天,仍随大部队进入冰塔林,在滑极了的冰河上一点点挪动,时而也需爬行——人们越发有经验了,在有坡度的地方,就翻身滚将起来——终于过了冰河,我便半卧在砾石堆上仔细寻找起来,看有没有贝壳、植物之类化石,或者古人类生活过的痕迹,可是很遗憾,没有。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⑨见我再也没有力气返回了,杰巴他们开着车过来,接我过这一段冰河。⑩拍电影的那一仗不知又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久久不回来,不甘心在车里闷坐,又挣扎着去那屋冰河中间的砾石堆,过午的太阳强烈,冰面疏松多了,有流水漫溢出来,此刻除了风声,还有一种声音轻易便可辨别出来。那是望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14.根据提示,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6段中“我”所至路线。(2分)“我”所至路线:砾石堆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置身冰窟15.阅读下列句子,按括号里的要求回答问题。(4分)(1)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从字词的角度赏析加点词语的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结尾划线句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和作用,试分析?(3分)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17.读完这篇文章后,你对各拉丹东生发出怎样的情感?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它?(3分)三、思辨与探究(10分)

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18—21题。材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可以是传统口头文学、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是礼仪节庆等民间风俗。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到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身份标识和价值追求,有助于维系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摘编自中国日报网《非物质文化产》)材料二:在当下的“非遗”传承中,出现了一批“95后”“非遗”传承人,他们捕捉潮流元素,让中国“非遗”更有活力,也让中国“非遗”更加自信地走向国际。郎佳子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郎派面塑艺术的第三代传承人。他创作了“烟熏妆”哪吒、“熊猫瘫”、动漫灌篮高手等一些造型可爱的面人,将流行元素巧妙融入其中,这些作品赢得了很多人的喜爱。以往的面塑大都注重写实,郎佳子彧却更偏爱表达内心感受。他高中时的面人作品《花季》,生动地表现了高三学子面对高考压力时的心理、学习状态。由于现代人更在意作品传达的意义,于是他不仅创作反思当代人社交生活的作品,也用面塑作品回应社会热点事件,这些作品让人感到,“非遗”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郎佳子彧以影像的方式传播面塑作品,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上的粉丝都等着他更新。像他这样的年轻人,将“非遗”引入潮流,让“非遗”走进大众有了可能。(摘编自《北京日报》《“95后”传承人捏面人20年:把“面人郎”变网红》)材料三创新是传统手工艺类“非遣”自力保护的内在要求,但在创新发展中,又不能为了创新而忘记传承,以文人艺术中国水墨画为例,由于诸多新水墨画不加审辨地抛弃了传统,事实上,传统水墨画的内在精神在这些新水墨画中已经荡然无存。在传承中创新,是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践行着的基本原则,手工艺与纯艺术不同,它的本源是日常生活需要,因而,无论如何创新,都不应丢弃其生活器物的本性,例如在当代,由于远离了日常生活需要,苏绣传承一度出现了危机,手工艺类“非遗”还应在技艺上不断革新,不断超越,此外,不能因为创新就远离本民族固有的审美心理,秦淮灯彩传承人说:“做灯是讲究寓意的,要讨喜,我创作过飞机灯,但不制作枪炮子弹灯,因为它们的寓意不吉祥。”(摘编自李中扬陈宇《论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保护》)18.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是传统口头文学、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是礼仪节庆等民间风俗。B.“95后”“非遗”传承人捕捉潮流元素,让中国“非遗”更有活力,更加自信地走向国际。C.由于文人艺术中国水墨画适当地抛弃了传统,事实上传统水墨画的内在精神已经所剩无几.D.秦淮灯彩传承人不制作枪炮子弹灯。做灯讲究吉祥的寓意,这符合中华民族固有的审美心理。19.根据材料三,你得到什么信息?请用一句话概括。(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海南的“黎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述三则材料,为促进“黎锦”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哪些启示?请简要概括。(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传承与创新“非遗”的重要性,请你说说它有哪些重要性。(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写作与表达(5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虚拟与现实不断地碰撞、结合、交融。从衣食住行到娱乐享受,人们的日常生活几乎不能摆脱互联网的影子。然而,泥沙俱下的各类讯息充斥着人们的头脑,逐渐模糊了我们的自我意识与价值取向;快餐式的浅阅读开始惰化人的思考能力;短平快的社交网络让我们结识更多的“朋友”,却忽视、漠视了我们身边的亲人……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请从下列三个选项中选择其一完成写作任务。任务一:关于网络,你有哪些故事呢?请以“我和网络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任务二:进入八年级,你的学习压力又增加了。周六,你把作业写完后,拿起手机想放松一下,不知不觉时间就溜走了……下班回来的妈妈看到你在玩手机,非常生气,她严厉地训斥了你……此刻,你有满腹的话想说,又不知从何说起,那就请你给妈妈写一封信吧,说出你的心声。任务三:请发挥联想和想象,自拟题目,自定文体,以“虚拟世界,一个神秘而美妙的地方……”为开头,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字迹工整,书写规范。②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自身经历,抒发真情实感。③不得抄袭,不少于500字。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

八年级语文科期末检测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2分)C2.(2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3.(8分)(1)(2分)寻觅jǐncù(2)(2分)【甲】A【乙】A(3)(2分)当它灿烂盛开的时候,呈现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景象,象征着生命和美好。(4)(2分)建议:举办春赏木棉花系列旅游文化活动,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打造乡村民宿、农家乐、露营等项目,带动区域经济发展。)4.(8分)(1)然后能自强也(2)心忧炭贱愿天寒(3)布衾多年冷似铁(4)辗转反侧(5)白露未晞(6)山光悦鸟性(7)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5.(5分)(1)(2分)“十丈珊瑚是木棉,花开红比朝霞鲜。”春日的木棉染红了昌江河畔,趁春光正好,趁花儿正艳,让我们一起启程,淌一江春水,赏一季木棉。(2)(3分)①(1分)“营造”放在“良好的”前面。②(1分)称谓要顶格写。③(1分)没有具体内容,将“诚邀您参加”改为“诚邀您为我们作读书专题报告。”二、品味与鉴赏(35分)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5分)

6.(3分)时间和地点,有吏夜捉人。7.(2分)不好,原诗“独”暗示老妇已被带走,诗人来时是老翁、老妇一起招待,一夜之间,只剩老翁,(1分)“独”字表现了凄苦、悲愤之情,改后的诗句表现不出这种意思和情感。(1分)(二)文言文阅读(12分)

8.(2分)C9.(2分)(1)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2)职分,职守。10.(4分)(1)(2分)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2)(2分)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11.(2分)D12.(2分)《北冥有鱼》借用了“鱼”来寄托作者伟大的理想和抱负,表现作者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气度和内涵。《大道之行也》借用“大道”阐明大同社会的美好前景,表达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寄托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三)名著阅读(6分)

13.(1)(2分)朱赫来,引领保尔走上革命道路。(2)(2分)朱赫来是一位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他身强力壮,虽然不苟言笑,但平易近人,善于循循善诱,总是把深刻的道理融入浅显的言语和生活常识中。(3)(2分)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我们要珍爱生命,不断创造生命的价值。只有为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作出贡献,才能体现生命的价值。(四)记叙文阅读(12分)

14.(2分)接近冰山——爬过冰洞15.(4分)(1)(2分)“卖弄”本是有显示、炫耀自己本领的意思,这里是贬词褒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冰峰、冰河、冰谷等景物令人目不暇接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冰塔林奇美景色的赞美之情。(2)(2分)比喻,将垂挂的冰比喻成流苏,披肩的长发,化动为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冰流苏的美丽,流露出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16.(3分)交代了作者在格拉丹东发现流水声(1分),暗示格拉丹东是长江的源头,寓情于景(1分),赞美格拉丹东作为长江源头哺育了西藏,哺育了中华文明。(1分)17.(3分)①为各拉丹冬的奇异壮美景色折服,为祖国的大好河山骄傲。②各拉丹冬是长江的源头,景色壮美,人迹罕至,生态完好。③我们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大力建设对长江的保护设施,加大源头禁牧力度,实施设区保护措施,使它们能永葆青春容颜。三、思辨与探究(10分)

18.(2分)C19.(2分)无论如何创新,都不应丢弃其生活器物的本性。20.(3分)示例:①在黎锦中加入流行元素,贴近现实;②以组织意见征集会,来扩大黎锦的影响力;③将黎锦表演或比赛的视频上传网络,制作宣传片、纪录片,扩大其文化影响力;④要在传承中创新,不应丢弃其生活器物的本性等。(答出三方面,意思对即可)21.(3分)(1)有助于维系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2)让“非遗”更自信地走向国际。(3)创新是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保护的内在要求。四、写作与表达(50分)

22.(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