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生物化学-9
(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判断题
1. 断开胰岛素分子中的A链与B链间的两对二硫键后,其活性并不改变。 A. 正确 B. 错误
2. 免疫球蛋白由两条轻链和两条重链组成。抗体和抗原的结合只涉及轻链。 A. 正确 B. 错误
3. 抗体在体内除了识别抗原与结合抗原作用外还具有杀伤抗原的作用。 A. 正确 B. 错误
4. 组蛋白是一类碱性蛋白,它含有很多的组氨酸。 A. 正确 B. 错误
5. 血液凝结时,血纤维蛋白的几条可溶性肽链随时可以通过非共价键的高度聚合成为不溶性的血纤维蛋白的凝块。 A. 正确 B. 错误
6. 完成折叠的蛋白质,其分子内氢键的数目倾向于达到最大。 A. 正确 B. 错误
7. 自然界的蛋白质和多肽类物质均由L型氨基酸组成。 A. 正确 B. 错误
8. BPG的存在可降低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 A. 正确 B. 错误
9. 所有已知天然蛋白(或肽)中的氨基酸残基都是L构型。 A. 正确 B. 错误
10. 谷胱甘肽是一个典型的3肽,具有2个肽键、一个α氨基和一个α羧基。 A. 正确 B. 错误
二、简答与论述题
1. 试述蛋白质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与蛋白质功能的关系。 2. 为什么蛋白质在细胞中能保持相对稳定性?
3. 人体血液中的白蛋白主要起什么作用?白蛋白含量过低会造成什么影响?为什么? 4. 比较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氧合曲线,并加以简单说明。 5. 血红蛋白氧离曲线为何呈S形?
6. 简述血红蛋白的结构及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7. (1)什么是蛋白质的四级结构?以血红蛋白为例说明之。
(2)以血红蛋白为例说明蛋白质四级结构的含义,比较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异同。
8. 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氧分压关系曲线的特征如何?有何生理意义? 在体外,用下列方法处理对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有什么影响? 9. pH从7.0增加到7.4。 10. CO2分压从13.33×102Pa(10torr)增加到53.33×102Pa(40torr)。 11. O2分压从79.99×102Pa(60torr)下降到26.66×102Pa(20torr)。 12. 2,3-二磷酸甘油酸的浓度从8×10-4mol/L下降到2×10-4mol/L。 13. α2β2解聚成单个亚基。
14. 胰岛素分子中包含A链和B链,是否代表有两个亚基?为什么? 15. 简述胰岛素原的激活过程。
16. 胃液(pH1.5)的胃蛋白酶的等电点约为1,远比其他蛋白质低。试问等电点如此低的胃蛋白酶必须存在大量的什么样的官能团?什么样的氨基酸才能提供这样的基团?
17. 组蛋白是真核细胞的核蛋白,它们与具有很多磷酸基团的脱氧核苷酸紧密结合在一起,组蛋白的等电点非常高,约为10.8,试问组蛋白含有大量的什么样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残基靠什么方法使得组蛋白与DNA紧密结合?
18. 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和核酸的核苷酸排列顺序,生物功能有怎样的关系?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和它们的立体结构有什么关系?
19. 胶原蛋白和丝蛋白结构、组成特点及其功能的适应。 20. 何为蛋白质的构象?构型与构象有什么不同?
21. 羊毛热水洗收缩和丝绸热水洗不收缩的原因是什么? 22. Hb亚基分开后不具有协同性的原因是什么?
23. 还原性谷胱甘肽分子中的肽键有何特点?还原性与氧化性谷胱甘肽的结构有何不同? 24. 结合蛋白质的构象变化,简述镰状细胞贫血病的机理。
25. 肌红蛋白的功能,分子结构特点和氧结合曲线的特征,讨论可逆结合的分子基础。 26. 氨基酸结构的共性,Val、Glu的生理电荷差异,以镰状细胞贫血病为例讨论蛋白质中保守氨基酸残基的重要性。
27. 简述氧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调控机制。 回答以下关于蛋白质结构域功能的问题:
请举例两个例子证明“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高级结构”这一基本原理。
28. 血红蛋白的α、β亚基和肌红蛋白并不具有相同的一级结构,但是具有相似的生物学功能(都能结合氧分子),为什么?
29. 同样都是氧结合蛋白,为什么肌红蛋白的氧结合曲线是双曲线,而血红蛋白的氧结合曲线是S形曲线?
有许多异常和突变体血红蛋白,某些可导致病理状态。镰状红细胞血红蛋白(HbS)就是其中之一,其分子中,正常人血红蛋白(HbA)β链第6位的谷氨酸残基被置换为缬氨酸。请问: 30. 为什么这样小的变化(总数为574氨基酸中的两个氨基酸)会引起这样大的影响? 31. HbS纯合子的个体可患循环系统疾病和贫血,为什么? 32. 如何用生化实验鉴定血红蛋白的类型(即HbA/HbS型)?
三、计算题
1. 已知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000,试计算在标准状态下,每克血红蛋白能与多少毫升氧结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