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复习中的注意要点
一般来说从3月到5月,是各校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的时间。这一阶段的复习,同学们要将不同的、零散的知识点进行串联、重组,不再重视知识点的先后次序,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针对高考中的重点问题、重点题型,进行集中突破训练,做到熟能生巧、举一反三,为冲刺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1。研究考纲,把握高考动态
第二轮复习中,不可能再面面俱到,既要有针对性又要避免做无用功,所以必须认真研究考试手册。不仅要明确考试的内容,更要对知识点的能力要求了然于心。同时还应关注二期课改以来高考试题的变化以及对试题的评价报告,捕捉高考信息。吸收领悟新课程中的新思想、新理念,从而使复习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2。回归课本,以不变应万变
近几年上海高考数学试题坚持降低基础题难度,突出教材的考查功能。数学高考的试题有很多来源于教材,强调对通性通法的考查。尽管剩下的复习时间不多,但仍要注意回归课本,对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对典型问题进行引伸。只有透彻理解课本例题、习题所涵盖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3。抓好专题,领会数学思想
在此期间,还要进一步巩固第一轮复习的成果,加强各知识板块的综合。对于重点知识的交叉点和结合点,进行必要的针对性专题复习。例如以函数为主干,与集合、不等式、方程、数列的综合;
再如以向量为载体与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的综合等。
4。规范训练,提高解题效率
同学们不妨根据要求对数字进行估算和近似的计算,在解题中提高运算能力,每次练习做到熟练、准确、简捷、迅速,不要把计算错误简单的归结为粗心。
数学高考选择和填空题的分值比重将占到50%,正确率和速度都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地位举足轻重。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有必要强化对选择和填空题的解法指导,即如何利用排除法、特例法、估算法、图像法、递推验证等方法准确、快速地解选择和填空题。高三学生为了赶时间,往往只注重解题思路的寻找,而忽视解题的规范性,从而导致会而不对,对而不全。俗话说“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扣分”。因此,大家要规范答题,既不画蛇添足又能抓住得分点,从而减少策略性失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