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帮我找美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的建立

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的建立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放 c‘ 2008.04 (下旬刊) 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酌建立 口廖琪丽王玮 (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 北京 100023) 摘要介绍了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 开放、三个层次、四点突破、出好成果”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思路。 关键词学生科技创新平台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2006年,胡锦涛同志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工 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抓紧并持之以恒地培养造就 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 求,也是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如 何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也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面临的主 要问题。为了激发学生对创新的兴趣和爱好,国家专门举行了大学 生“挑战杯”赛,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各种潜能。但 是,仅仅依靠“挑战杯”这一平台,并不能使所有的在校大学生都参 与的科技创新的队伍中来,有必要在高校建立一种适合不同年级、 不同专业、不同兴趣爱好的新型科技创新平台。 1.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的意义 科技创新平台是为了将学科建设、人才建设与科技发展统一起 来,实现人才和资源的充分共享,继而形成一种新的、交叉的、重要 的科研组织运行模式。学生科技平台更是将这一平台的主要对象细 化为在校的大学生群体。通过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的建立能提高高校 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产 业结构调整和高校技术发展的需要,教学与科研实践是高等教育的 重要环节,x寸培养大学生的工程与生产实践能力、创业与创新能力, 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尤为重要。 2.目前高等教育在学生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等教育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对科技创新缺乏兴趣。长 期以来,大学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经常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注重 知识的灌输,不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以理工科的学生为例,在教学 中,仅仅传授各种具体的理论知识,缺乏一定的实践环节,往往容易 造成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感觉,有些学生在毕业后,甚至认为所学 知识一无所用,导致这部分学生从事本专业的意愿不强,甚至转行 去作别的工作,不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理论和实践的脱节,还导致 大学生在进行科技创新的时候,往往不能找到合适的课题和专业方 向,造成科技创新的盲目性。另外,由于教学模式的单调,导致学生 对专业不感兴趣,也很难调动他们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传统的教学进程影响了大学生投入到科技创新的时间。自 身所具有的特点影响了各方支持他们科技创新的热情。众所周知, 我国的本科教育一般为四年。大学生从一年级到三年级主要进行基 础理论的学习,学习任务较重,很难抽出时间进行具体的科技创新 研究工作。当学生到了四年级,要么忙于找工作,要么全力投人考 研,更无暇进行科技创新工作。另外,大学本科生就业后,很难从事 具有一定延续性的科研工作,导致了目前很多大学生都喜欢选择 “短平快”的小项目,而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水平不高。 再有,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缺乏一定的奖励机制。 尽管各个学校针对“挑战杯”都制定了自己的奖励制度,但是,学生 科技创新工作是一项针对所有在校大学生的工作,无论是指导教 师,还是参与其中的大学生都为此付出了自己辛勤的劳动,通过健 全的奖励激励制度表彰先进、树立典型,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从事 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最后,很难走上“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我国的学生科技创 新工作仍以国家和学校投人为主,往往局限于实验室研究,结合实 际的程度不够,企业无法直接移植到自己的实际生产过程中来,造 成一些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存在有叫好不叫座的现象。 3.高校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新构想、新思路 针对目前学生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国家已经开始在很多高校 文章编号:1 672—7894(2008)04—022—01 建立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的试点工作,部分试点平台也已经初显成 效,为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摸索出一条新的道路。但是如何建立一 个广泛、高效的科技创新平台,没有一个通行的标准,根据笔者近三 年在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几个经验以供 参考: 第一,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吸纳制度。建立学生社团组织:学生 科协,以此为基础建立专门的科技创新吸纳机构,面向全体在校学 生宣传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吸纳对科技创新感兴趣的同学,建立专 门的学生科技创新管理档案,其中包括:学生个人的专业、年级等基 本情况、个人的兴趣爱好、个人的科技构想。 第二,建立学生、教师科技创新双向选择制度。学生与教师之间 的信息不对称一直是高校学生科技创新的主要问题。一方面,老师的 课题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学生做,另一方面,学生不知道去哪里找适合 自己的课题。通过建立教师与学生的科技创新双向选择机制,能够让 学生和教师都能达到自己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创造力。 第三,根据学生不同年级和不同爱好,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科 技创新活动。如进行学术周的交流。可以对大一新生开展各种类型 的知识讲座,增加他1'fiXI,N-研工作的兴趣。二、三年级的学生是科技 创新的主力,但是他们缺少对企业的实践经验,因此可以组织他们 到企业进行参观,与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经理人进行座谈,实际了解 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选题。 第四,建立专门的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二十多岁是思想最活跃、 最富有创新精神和冒险意识的年纪,这个年龄的学生敢想敢于。据 报道,美国一所高中多年来一直支持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鼓励 他们开展宇航科技卫星设计,还获得了多个美国高科技企业的投 资。现在,这所学校的很多学生都获得了全美科技竞赛的多个冠军。 因此需要一笔固定的经费用于支持一个延续性的项目,通过一届届 学生的共同努力实现科研成果的产出。 第五,建立专门的科技创新激励制度。对在学生科技创新中做 出贡献的教师,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在科技创新中表现突出 的学生要在就业和保送研究生过程中给予特殊照顾,从而激励更多 的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的队伍中来。 第六,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 是应用于实际,因此,要想法设法,扩宽渠道,将所获得的科技创新 成果推广出去,充分体现科技创新的实效。 归纳起来,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就要坚持“一个中心”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科技创新;“两个开放”——实现课题向学 生开放、实验室向学生开放;“三个层次”——根据不同年级的情况 开展不同类型的科技创新活动;“四点突破”——在经费上有所突 破、在物质基础上有所突破、在激励制度上有所突破、在实践基地有 所突破;“出好成果”——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在各种规章制 度的保障下、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科学创新平台必将大放 异彩,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l壤亮.高校科技文化活动平台建设浅探田.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3 57-58. 【2】苏跃增,徐剑波.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没的几个问题【JI_决策参考.2006 l2A:39-4I. 【3】张其荣,肖毅,陈晓.搭建专业实践平台.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JJ.教学研究.2007.1:25—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nwoyixia.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