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帮我找美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八下语文复习课内文言注释

部编八下语文复习课内文言注释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八下课内文言文注释

桃花源记

注释

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为.作为。

缘:沿着、顺着。

忽逢:忽然遇到。逢.遇见。

夹岸:两岸。

杂:别的.其他的。

鲜美:鲜艳美好。

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的样子。

. .

异之:以之为异.即对此感到诧异。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惊异。

复:又.再。

前:名词作状语.向前。

欲:想要。

穷:尽。形容词作动词.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

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尽.完.没有了。

便:于是.就。

得:看到。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

若:好像。

舍:舍弃.丢弃.

. .

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仅仅.只。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

平:平坦。

旷:空阔、开阔。

俨(yǎn)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通。

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种作:耕种劳作。

悉:全.都。

黄发垂髫(tiáo):老人和小孩。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子。

. .

并:都。

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乃大惊:乃.于是.就。大.很.非常。

从来:从……地方来。

具:详细。

要:同“邀”.邀请。

咸:全.都。

问讯:打听消息。

云:说。

率:率领。

妻子:妻子儿女。

. .

邑人:同乡(县)的人。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焉:相当于“于之”.“于此”.从这里。

遂:于是.就。

间隔:隔绝.不通音讯。

乃:竟然.居然。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为具言: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为:对.向。具言:详细地说出。

所闻:指渔人所知道的世事。闻.知道.听说。

叹惋:感叹。

延:邀请。去:离开。

. .

语:告诉。

不足:不必.不值得。

既:已经。

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先前的。

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标记。志.动词.做记号。

及郡下:到了郡城。及.到。

诣(yì):拜访。

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记号。寻.寻找。 向.先前。 志.名词.记号。

欣然:高兴的样子。

规: 打算.计划。

未果:没有实现。果.实现。

. .

寻:随即.不久。

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

翻译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他们都感叹起来。

.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解析

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文中的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

小石潭记

注释

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行:走。

如鸣珮环:好像佩戴的珮环碰撞发出的声音。

心乐之:心情为之高兴。乐:以……为乐.对……感到快乐(意动用法)。

下见小潭:向下看就看见一个小潭。见.看见。下.向下。

. .

水尤清冽:水格外清凉。尤.格外。冽.凉。

全石以为底:以整块的石头为底。以.把。为.当作。

卷石底以出: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坻:水中高地。

嵁:不平的岩石。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可百许头: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许.表示约数。

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澈.穿透。

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俶(chù)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俶尔.忽然。

. .

翕(xī)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犬牙差(cī)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

凄神寒骨: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

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凄、寒.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 .使……感到寒冷。悄怆:忧伤。邃:深。

以其境过清:因为那种环境太过凄清。以.因为。清.凄清。

居:停留。

隶而从:跟随着同去。

翻译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解析

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手法记叙了游玩的整个过程.生动地描绘了小石潭清幽深远的景色.抒发了作者被贬后忧伤凄苦的感情。全文对小石潭的整体感觉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核舟记

注释

奇巧人:手艺奇妙精巧的人。

. .

径寸之木:直径一寸的木头。径.直径。

为:做.这里指雕刻。

以至:以及。

罔不:无不.全都。因:顺着、就着。象:模仿。

尝:曾经。

贻:赠。

有(yòu)奇(jī):有余.多一点。有:同“又”。奇:零数、余数。

中轩敞(chǎng)者为舱: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轩:高起。为:是。

雕栏相望: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望:相对。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徐:慢慢地。兴:起。

石青糁(sǎn)之:糁.涂。

. .

峨冠:高高的帽子。名词作动词。峨.高。

居:位于。

手卷:横幅书画长卷。

执:拿着。

卷端:指手卷的右端。

卷末:指手卷的左端。

如有所语:好像在说什么似的。语:说话。

微侧:略微侧转(身子)。

比:靠近。

绝类:极像。

矫首昂视:抬头仰望。矫.举。

. .

不属:不相类似。

诎(qū):同“屈”.弯曲。

可历历数也: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楫(jí):船桨。

舟子:撑船的人.船夫。

椎髻(jì):梳成椎形发髻.属于词类活用。

衡:同“横”.横着。

啸呼:大声呼叫。

视端容寂: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

若听茶声然:好像在听茶水开了没有的样子。若……然:好像……的样子。

船背稍夷:船的顶部较平。夷.平。

. .

了了:清清明白。

丹:红色。

曾不盈寸:竟然不满一寸。曾:竟然。盈.满。

简:同“拣”.挑选。

修狭:长而窄。

技亦灵怪矣哉:技艺也真神奇啊!

翻译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情形。

. .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意思是从衣褶上可以看出相并的两膝。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

解析

《核舟记》是明朝文学家魏学洢创作的一篇说明文。此文细致地描写了一件微雕工艺品——“核舟”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以及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的高度赞扬。全文语言生动平实、简练。“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

关雎

注释

关关:拟声词。

洲:水中的陆地。

. .

窈窕(yǎo tiǎo)淑女:文静美好的女子。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淑女:美好的女子。淑:美、美好。

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逑.配偶。

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左右流之:在船的左右两边捞取。流:捞取。

寤寐(wù mèi):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

思服:思念。服.思念。

悠哉(yōu zāi)悠哉:思念之情绵绵不尽。悠.忧思的样子。

琴瑟友之:弹琴鼓瑟对她表示亲近。友:用作动词.对……表示亲近。

芼(mào):挑选。

钟鼓乐之:敲钟击鼓使她快乐。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解析

. .

《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写出主人公对女子疯狂地相思与追求.写他求而不得的痛苦和想象求而得之的喜悦。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叠词。

蒹葭

注释

蒹(jiān)葭(jiā):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伊人:那个人.指所爱的人。

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指对岸。

溯(sù)洄从之:逆流而上去追寻。阻:险阻。

溯游:顺流而下。

. .

溯洄:逆流而上。洄.逆流。从:跟随、追寻。

宛:好像。

萋萋:茂盛的样子。

晞(xī):干。

湄:岸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跻(jī):高。

坻(chí):水中的高地。

采采:茂盛鲜明的样子。

未已:没有完.这里指还没有干。

涘(sì):水边。

右:向右迂曲。

沚(zhǐ):水中的小块陆地。

. .

解析

《蒹葭》是一首抒情诗。诗歌以秋景映衬惆怅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全诗三章.重章叠句、一唱三叹、回环往复.起到了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到“白露未已”的变化.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追求者的深情执着;从上游到下游.从此岸到彼岸.地点的变化.写出来主人公不畏艰险地一再追寻、几度求索.也暗示了“伊人”的踪迹飘忽.难以寻觅。

北冥有鱼

注释

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北冥:北海。冥.同“溟”。南冥.指南海。

怒:振奋.指用力鼓动翅膀。

翼:翅膀。

若:像.好像。

. .

垂天之云:悬挂在天空的云。垂:悬挂。

是鸟也:这只鹏鸟。是:这。

海运:海水运动。

徙:迁徙。

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

志怪:记载怪异的事物。志.记载。

水击:击水.拍打水面。

抟(tuán):盘旋飞翔。

扶摇:旋风。

去以六月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去:离开。以:凭借。息:气息.这里指风。

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 .

苍苍:湛蓝色。

其:表示选择。

正色:真正的颜色。

邪(yé):通“耶”.疑问词。

其视下也:大鹏从天空往下看。

亦若是则已矣: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是:这样。

翻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只鹏鸟啊.海水运动时将要飞到南海去。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之时.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北海。

. .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在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解析

《北冥有鱼》借用寓言故事来设喻说理.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及夸张手法向我们讲述了一个雄奇壮丽的故事.让我们认识到: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注释

于:在。

濠梁:濠水上的桥上。梁:桥。

从容:悠闲自得。

是:这。

. .

安:怎么。

固不知子矣:固.固然。

子固非鱼也:固.本来。

全:完全.肯定(是这样)。

循其本:追溯话题本原。循:追溯。

翻译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解析

. .

庄子与惠子的论辩话题是:鱼是否是快乐的。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

虽有嘉肴

注释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本文节选自《礼记∙学记》

虽:即使。

嘉肴(yáo):美味的菜。

弗:不

食:吃

旨:味美。

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

. .

善:好处。

是故:所以。

困:困惑.不通.理解不了。

自反:自我反思。

自强(qiǎng):自我勉励。强:勉励。

教(jiào)学相长(zhǎng):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长:增长.促进。

《兑(yuè)命》:即《说命》.《尚书》中的一篇。兑.同“说(yuè)”.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yuè)。

学(xiào)学(xué)半: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前一个“学”.同“敩”.教导。

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其.表示推测。

翻译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解析

本文论点是“教学相长”。作者用类比的方法引出话题.说明实践出真知.未下文论述教与学的关系做铺垫.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最后引用《尚书》中的话印证观点。

大道之行也

注释

选自《礼记·礼运》。

大道:儒家推行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 .

行:施行。

天下为公:天下是公共的。为:是.表判断。

选贤与(jǔ)能: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与.同“举”.推举。

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信:诚信。修:培养。

独:只。

亲其亲:第一个亲.用作动词.以……为亲;第二个亲.指父母。

不独子其子:第一个子.用作动词.以……为子;第二个子.子女。

有所终:能够善终。

有所用: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

有所长(zhǎng):能够顺利成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矜.同“鳏”(guān).老而无妻。寡.老而无夫。孤.幼而无父。独.老而无子。废疾者.残疾人。

. .

有所养:能得到供养。

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业。分.职分.职守。

女有归:女子要及时婚配。归.指女子出嫁。

恶(wù):憎恨。 藏:私藏。

是故:因此.所以.这样一来。

谋闭而不兴:奸诈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谋.指奸诈之心。闭.闭塞。兴.兴起。

乱贼而不作:作乱害人的事情不发生。贼.指害人。作.兴起。

故:所以.因此。

外户而不闭:门从外面带上而不关闭。外户:从外面把门带上。

是:这。

谓:叫做。

. .

大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

翻译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因此人们 不单敬爱、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疼爱、抚育自己的孩子。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却并非自己想私藏;力气.憎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这样一来.奸诈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和作乱害人的事不再兴起.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

是谓大同。

. .

这就叫作“大同”社会。

解析

文中“大道”是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和“大同”都是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课文最后用现实社会跟理想中的“大同”社会做对比.指出现实社会中的诸多黑暗现象.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取代的将是“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

马说

注释

故:因此.所以。

虽:即使。

祇:只.仅。

奴隶人:奴仆。

骈(pián)死:和普通马一起死。骈: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

. .

槽(cáo)枥(lì):马槽。

不以千里称也:不以千里马而著称.指人们并不知道。

一食(shí):吃一次。

或:有时。

尽粟(sù)一石(dàn):吃尽一石粟。尽.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食(sì)马者:食.通“饲”.喂。

是马也:是:这.指示代词。

能:才能。

外见(xiàn):表现在外面。见.同“现”.表现。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且:犹.尚且。欲:想要。等:相当。不可得:不可能。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策之:用马鞭赶它。

. .

不以其道: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办法。

尽其材:让它竭尽才能。材.同“才”.才能、才干。

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通:通晓。

执策:拿着马鞭。策.马鞭.名词。

临:面对。

知:懂得.识得。

翻译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因此即使有千里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鞭策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解析

《马说》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了讽刺和控诉.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注释

秋高:秋深。

三重(chóng)茅:多层茅草。

挂罥(juàn):挂着.挂住。罥.挂结。

长(cháng):高。

. .

塘坳(ào):池塘。坳.水势低的地方。

忍能对面为盗贼:竟然狠心这样当面做偷窃的事。忍.狠心。能.如此.这样。对面.当面。为.做。

呼不得:喝止不住。

俄顷(qǐng):不久.一会儿。

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

向昏黑:渐渐黑下来。向.接近。

衾:被子。

丧(sāng)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何由彻:如何挨到天亮。彻.到.彻晓。

安得:如何能得到。

广厦(shà):宽敞的大屋。

. .

大庇(bì):全部遮盖、掩护起来。庇.遮盖.掩护。

俱:都。

突兀(wù):高耸的样子。

见(xiàn):同“现”.出现。

翻译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大屋.普遍地庇护天下间贫寒的士人.让他们都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动摇.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只有我的房屋破漏.我自己受冻而死也知足!

解析

本诗是一首叙事诗.诗人在叙事中融入景物描写.渲染出暗淡愁苦的氛围.衬托诗人凄苦愁闷的心境。最后用抒情和议论的手法表达自己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情怀及为天下寒士谋温饱的崇高理想。

. .

卖炭翁

注释

伐:砍伐。

薪:木柴。

苍苍:灰白。

何所营:做什么用。营.谋求、需求。

可怜:使人怜悯。

愿:希望。

晓:天亮。

辗(niǎn):同“碾”.压。

辙:车轮印。

. .

困:困倦.疲乏。

翩翩:轻快的样子。

把:拿。

文书:公文。

称:说。

敕(chì):皇帝的命令。

回:调转。

叱:吆喝.喝斥。

惜不得:吝惜不得.舍不得。

系(jì):挂

直:同“值”.价钱。

. .

翻译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着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解析

这首诗在鲜明的对比中.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进行了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卖炭翁》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歌行体古诗.是乐府诗的一种.属于古体诗。

八下课内背诵

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

2.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3.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4.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5.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7.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8.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9.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0.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11.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2.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独破受冻死亦足!

. .

.吾庐13.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 长桑晓洞视.五藏无全牛。

西过获麟台.为我吊孔丘。念别复怀古.潸然空泪流。

置铁在洪炉.铁消易如雪。良玉同其中.三日烧不热。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轮曲揉而就.木直在中绳。坚金砺所利.玉琢器乃成。

山溜响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

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德不孤.必有邻。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46.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7.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48.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49.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50.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51. 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52.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浪潮!宝塔山下留脚印.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

53.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54.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5.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

. .

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56.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57. 58. 59. 60. 61. 长也。

62. 63. 64. .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

65.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66.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

2018年5月29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nwoyixi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00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