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玉米施肥技术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玉米优质高产施肥栽培的主要技术

田间管理

1. 以耕地土壤肥力为基础

玉米优质高产施肥技术的运用,首先需要以对土壤肥力的准确把握作为基础,确保施肥量与施肥方式选用的科学性。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也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养分。而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形成的土壤,其养分含量会有所不同,并且不同农作物对养分配比与需求量也有所不同。因此,要保障农作物优质高产,就需要根据土壤肥力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施肥,而对土壤肥力的测定成为其中的关键因素。一般在测定土壤肥力时,会选取目标地块,按相关间隔要求采集土壤,并测定土壤样本中的有机质、可吸收氮、磷、钾与微量元素等营养元素含量。将测定的结果作为基础,分析耕地土壤的肥力与养分状况,从而针对性地进行肥料的配比,如对于钾元素含量充分而缺乏氮磷元素的耕地,在种植玉米时可用磷酸二铵作为底肥,并适当追施尿素,以满足玉米生长的营养需求,提高玉米产量。土壤肥力随着耕作与施肥年份的推移,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在选用肥料配方时,应尽可能以最新的土壤肥力测定结果作为依据,农业相关部门也应定期进行土壤肥力的检测与分析,并针对土壤肥力及营养元素含的变化,调整施肥方案,确保玉米优质高产目标的实现。

根据以往玉米栽培与生产的经验分析,总结出高产玉米种植对土壤的要求如下:土壤耕层应具有足够的厚度,心土层要具有良好的透气透水性,底土层的保水性也应满足一定的要求,要充分满足玉米根系生长及营养吸收的需求;有机质及氮磷钾含量应满足玉米生长需求,并要具有良好的保肥、供肥能力;应保持良好的水分、温度、通气状况,以促进玉米幼苗的健康生长;具有良好的耕性,适于玉米的高产栽培。

2. 合理选择施肥量与施肥方式

(1)玉米营养吸收特点

玉米优质高产的施肥方法应满足玉米的吸收特点。从玉米作物本身来看,玉米对氮和钾需求量相对较高,磷则较前两者要少;从整体的养分吸收量来看,随着玉米产量增加,对于养分的需求量更高。同时,在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其对营养成分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如春季玉苗期玉米对营养的需求量在整个玉米生长周期中所占比重相对较小;而在玉米拔节孕穗期对营养的需求达到最大,尤其是对钾元素的需求量达到了全生长周期的近70%,而这一阶段对于磷肥的需求比重也超出了对氮肥的需求比重;至抽穗开花期,对各营养元素的需求逐渐下降,并相对平稳,钾元素需求量依然较高;至玉米灌浆成熟期基本不再需要吸收钾元素,而氮磷元素的吸收量比重升高,氮肥需求量达到最高。

(2)施肥管理技术

结合土壤肥力测定结果与玉米营养吸收的实际特点,在玉米栽培过程中可采取“3414”试验的方法确定玉米施肥管理的科学方案,即针对氮磷钾3种元素、采取4种不同施肥量水平,选取14个小区进行不同施肥量的管理,以此选出在种植地区不同土壤、气候、栽培条件下玉米优质高产施肥栽培的最佳方案。开展此项试验,其结果数据经计算机统计处理并利用模型分析,最终根据实际条件绘制出最佳施肥方案图,对最佳施肥量、方法、比例等进行明确。不同地区由于各方面因素及土壤条件的不同,施肥方法与肥料配比也有一定的差异。但总体来讲,要实现玉米的优质高产还需要采用动态的施肥方案,即根据玉米不同时期对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需求量和比例进行肥料的配比,阶段性调整施肥量水平,做到精准施肥,以满足玉米生长各阶段的营养需求,并减少肥料的浪费。如育苗期按比例适当施用氮磷钾混合肥;在拔节孕穗期增加施肥量,并分次进行追肥,注意钾肥供应要充

足,且增加磷肥施用量;抽穗开花期适当降低施肥量;至灌浆成熟期则停施钾肥,增加氮磷肥施用量,通过把握好各阶段的施肥量,来达到玉米高产。此外,近年来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价值再次受到了人们的重视,通过有机肥与化肥的搭配使用,能够有效地起到改良土壤和培肥的作用,其对于提高玉米产量也有着积极的作用,而秸秆还田的方式也能够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实现玉米高产的目的。

3. 小结

玉米栽培种植过程中施肥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科学的施肥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玉米作物的产量,对于玉米的优质高产栽培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加大力度开展玉米优质高产施肥栽培技术的研究,并加强技术推广,以实现农民增产增收,保障我国的粮食产量与安全,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