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周末专项练习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周末专项练习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仔细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练习。

杨生畜一犬,甚爱之。一日,生夜行,堕涸井中。犬吠彻夜,旦日,有行人过,往视,见井中有人焉。生曰:“君若出我,当厚报。”行人曰:“以此犬见与。”生曰:“此犬尝屡次活我,不得与尔。”行人曰:“若不与我,便不出尔。”其时,犬引颈下视井中。生知其意,遂应之。杨生出,行人系犬而去,犬时时顾。后五天,犬夜走归杨生家。

[1]“若不与我,便不出尔。”( )

A.和 B.结交 C.给 D.赞成

[2]“其时,犬引颈下视井中。( )

A.延续 B.伸长 C.举 D.导引

[3]下列句子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杨生出,行人系犬而去,犬时时顾。(解释:杨生从井里被救了出来,行人牵着他的狗离开了,狗一次又一次地回头看他。)

1 / 18

B.此犬尝屡次活我,不得与尔。(解释:这狗和我生活了很久,我不能把它给你。)

C.杨生畜一犬,甚爱之。(解释:杨生养了一条狗,他非常喜爱它。)

D.君若出我,当厚报。(解释:你如果救我出来,我一定重谢。)

[4]杨生答应行人要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自己的话回答)

2. 文言文阅读。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鸽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使弈秋诲二人弈:___________________

(2)弗若之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夫战,勇气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 / 18

C.甚矣,汝之不惠 D.莲,花之君子者也

[3]翻译下列句子。

(1)惟弈秋之为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理解。

掩耳盗铃

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钟者,欲负②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③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④掩其耳。恶⑤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⑥也!

注释:

①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亡:逃亡。②负:用背驮东西。③况(huàng)然:形容钟声。④遽(jù):立刻。⑤恶:害怕,⑥悖(bèi):荒谬。

[1]下面这句应该怎么读,请你用“/”划出节奏来。

3 / 18

恐 人 闻 之 而 夺 己 也,遽 掩 其 耳。

[2]联系上下文理解。

(1)“以锤毁之”中的“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恶人闻之”中的“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寓意是:____________。

4.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题。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4 / 18

A.所宝以百数数:计算 B.一日曝书画曝﹕暴露

C.今乃掉尾而斗掉:摇动 D.处士笑而然之然之:认为他说得对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是( )

A.有一牧童见之锤子期听之

B.常以自随以为世上无足复为鼓琴者

C.处士笑而然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3]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小古文阅读。

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①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②,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④ ,夏居山之阴⑤ ,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

5 / 18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③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管仲,隰 (xǐ)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②孤竹:古国名,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家。③不难:不以……为难④阳:山之南,水之北。⑤阴:山之北,水之南。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乃掘地:___________ ②不亦过乎: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带点字“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B.老马之智可用也

C.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D.乃放老马而随之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 ”句子的意思。

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

6 / 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通过管仲,隰朋因“_________”和“__________”而向老马和蚂蚁请教的故事,其中向老马请教的故事衍生出了成语“老马识途”。

[5]从管仲与隰朋的这个故事中,你学习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读《徐孺子赏月》,完成练习。

徐孺子赏月(原文)

徐孺子年九岁,尝①月下戏②,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③?”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④,无此,必不明。”

(注释)①尝:曾经。②戏:玩耍。③邪:文言疑问词,有时也作“耶”。④瞳子:瞳仁。

[1]理解字义。

(1)“人语之曰”中“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2)“无此,必不明”中“此”指的是_____________。

[2]与译文“若是月亮中什么都没有,它是不是会更加明亮呢”意思相同的一句

7 / 18

是: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徐孺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

A.不正面直接回答,而是借助“眼有瞳仁”来回答。 B.顺水推舟,回答问题简洁、明了。

C.回答问题委婉,起到了含沙射影的作用。

[4]我觉得徐孺子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7. 课内阅读。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在横线上填写所缺的内容。

[2]“伯牙鼓琴”中“鼓”的意思是:__________;“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请给下面的句子选择正确的朗读节奏( )

A.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8 / 18

B.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C.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4]这个故事就是成语___________的出处。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①之,得狐。狐曰:“子②无敢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④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⑤天帝命也。子以我为⑥不信⑦,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⑧乎?”虎以为然,故遂⑨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①食:吃。②子:你。③无敢:不该。④长(zhǎng):为首领,执掌。⑤逆:违背。⑥以……为:认为是……⑦信:诚实。⑧走:逃跑。⑨遂:于是。

[1]联系上下文,给下面句子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虎求百兽而食之(____) A.要求,请求 B.寻求,寻找 C.帮助

(2)虎以为然(____) A.正确,对 B.这样 C.然而

[2]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之”字正确的解释。

A.它们,指代百兽 B.它,指代老虎

9 / 18

C.它,指代狐狸 D.它们,指代老虎和狐狸

(1)虎求百兽而食之(____)

(2)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____)

(3)兽见之皆走 (____)

[3]下面对句子“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看看百兽见到我的表现敢不走开吗? B.看看百兽和我不离开吗?

C.看看百兽看见我敢不逃跑吗? D.看看百兽见到我是不是离开?

[4]这则寓言讽刺了_______的人。

9. 文言文阅读。

后羿①射日

尧②之时,十日③并④出。焦禾稼⑤,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尧命羿射十日,中⑥其九日。日中九乌⑦尽死,堕⑧其羽翼⑨,故⑩留其一日也。万民皆⑪喜,置尧以为天子⑫。

——选自《淮南子》

10 / 18

(注释)

①后羿(yì):传说是夏王太康时东夷族首领,善于射箭。

②尧(yáo):传说中上古的贤明君主。

③十日:十个太阳。

④并:一起。

⑤焦禾稼(jià): 烤焦了禾苗庄稼。禾稼,谷类作物的统称。

⑥中(zhòng):射中。

⑦鸟:传说日中有三足鸟。后也以乌指代太阳。

⑧堕(duò): 掉下。

⑨羽翼(yì):翅膀。

⑩故:特意。

⑪皆:都。

⑫天子: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所以称帝王为天子。

11 / 18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十日并出(__________)

(2)中其九日(__________)

(3)日中九乌尽死(__________)

(4)故留其一日也(___________)

(5)万民皆喜(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尧命羿射十日,中其九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后羿为什么特意留一个太阳不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 18

10.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题后问题。

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译文] 宋国有个人担心他田里的禾苗长得不快,便动手把它们拔高了一些。他疲劳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我累极了,我帮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听后赶快跑到田里去看,田里的禾苗都已经枯萎了。

世上不想帮禾苗生长的人是很少的。有的人认为不能见到效益干脆不做,这好比种田而不锄草的人;而有的就像这种拔苗助长的人。这样做,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揠苗( ) 闵其苗( ) 耘苗者( ) 苗则槁矣( )

[2]解释下列字词。

揠: 闵:

槁: 寡:

13 / 18

[3]看到自己的庄稼长得慢,宋人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2自然段讲了对想帮禾苗生长持两种态度的人?他们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阅读短文。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未穷青之技 ___________ (2)自谓尽之 ___________

(3)秦青弗止 __________ (4)薛谭乃谢求反 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14 / 18

(1)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古文阅读。

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①处吾子②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③人炫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④之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⑤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注释)①所以:用来。②处吾子:安顿儿子的地方。③贾人:商人。④学宫:学含。⑤揖让进退: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制

15 / 18

[1]解释下列句中下划线的字。

①其舍近墓。 舍:________。

②遂居焉。 居:________。

③遂迁居市旁。 迁:________。

④此可以处吾子矣。 处: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孟子幼时,其舍近,常嬉为墓间之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可以处吾子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16 / 18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好书画________ ②今乃掉尾而斗________

③处士笑而然之_________ ④谬矣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两项是(_________)

A.(杜处士)所宝以百数 B.(戴嵩)尤所爱

C.(牧童)拊掌大笑 D.(杜处士)不可改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 18

[4]说说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文言文阅读。

一日曝书画,而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1]解释加点词语。

曝书画___________ 谬矣______________

[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只断一处)

力 在 角 尾 搐 入 两 股 间

18 /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