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湖北省松滋市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湖北省松滋二中2015-2016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

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命题:吴鹏程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计40分)

1.如图所示,弹簧振子在B、C间做简谐运动,O为平衡位置,B、C间的距离为20cm,振子由

B运动到C的时间为2 s,则( )

A.从O→C→O振子做了一次全振动 B.振动周期为2s,振幅是10cm

C.从B开始经过6s,振子通过的路程是60cm D.从O开始经过3s,振子又到达平衡位置O

2.如图所示是一波源O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均匀介质中产生球面波的情况,则( )

A.该波源正在移向a点 B.该波源正在移向b点 C.在a处观察,波的频率变低 D.在b处观察,波的频率变高

3.一洗衣机在正常工作时非常平稳,当切断电源后,发现洗衣机先是振动越来越剧烈,然后振动再逐渐减弱,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正常工作时,洗衣机波轮的运转频率比洗衣机的固有频率大; ②正常工作时,洗衣机波轮的运转频率比洗衣机的固有频率小; ③正常工作时,洗衣机波轮的运转频率等于洗衣机的固有频率; ④当洗衣机振动最剧烈时,波轮的运转频率恰好等于洗衣机的固有频率。 A.① B.③ C.①④ D.②④

4.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建立的基础是( ) A.对阴极射线的研究 B.α粒子的散射实验 C.天然放射性现象的发现 D.质子的发现

5.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木块B与水平桌面间的接触面是光滑的,子弹A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后留在木块内,将弹簧压缩到最短,则此系统从子弹开始射入木块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整个过程中: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C.动量守恒,机械能减小 D.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减小

2346.钍核 23490Th具有放射性,它放出一个电子衰变成镤核( 81Pa),伴随该过程放出γ光子,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电子就是钍原子核外的电子 B.γ光子是衰变过程中原子核放出的 C.给钍元素加热,其半衰期变短

D.原子核的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是可分的

7.如图所示,一个金属薄圆盘水平放置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下列做法中能使圆盘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A.圆盘绕过圆心的竖直轴匀速转动 B.圆盘以某一水平直径为轴匀速转动 C.圆盘在磁场中向右匀速平移 D.匀强磁场均匀增加

8.如图所示,在电路中接一段钨丝(从旧日光灯管中取出),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当用打火机给钨丝加热时灯泡亮度明显变暗,根据钨丝的上述特性,可用钨丝来制作一个温度传感器,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传感器利用了钨丝的化学性质

B.该传感器利用了钨丝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C.该传感器能够把热学量(温度)转换为电学量(电阻) D.该传感器能够把电学量(电阻)转换为热学量(温度)

9.如图所示,闭合线圈abcd水平放置,其面积为S,匝数为n,线圈与匀强磁场B夹角为θ=45°.现将线圈以ab边为轴顺时针转动90°,则线圈在初、末位置磁通量的改变量的大小为

A.0 B.2BS C.2nBS D.无法计算

10.如图所示是用于观察自感现象的电路,设线圈的自感系数较大,线圈的直流电阻RL与小灯泡的电阻R满足RL<R.则在开关S断开瞬间,可以观察到

A.灯泡立即熄灭

B.灯泡逐渐熄灭,不会闪烁 C.灯泡有明显的闪烁现象

D.灯泡会逐渐熄灭,但不一定有闪烁现象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实验题(10分)

11(10分).某同学研究小滑块在水平长木板上运动所受摩擦力的大小,选用的实验器材是:长木板、总质量为m的小滑块、光电门、数字毫秒计、弧形斜面、挡光片、游标卡尺、刻度尺。器材安装如图甲所示.

(1)主要实验过程:

(ⅰ)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宽度d,读数如图乙所示,则d = mm; (ⅱ) 让小滑块从斜面上某一位置释放,读出小滑块通过光电门时数字毫秒计示数t; (ⅲ) 用刻度尺量出小滑块停止运动时挡光片与光电门间的距离L;

(ⅳ) 求出小滑块与木板间摩擦力f = (用物理量m、d、L、t表示);

(2)若实验中没有现成的挡光片,某同学用一宽度为6cm的金属片替代,这种做法是否合理?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3)实验中,小滑块释放的高度要适当高一些,其目的是减少 误差。(选填“系统”或“偶然”)

三、计算题(50分)

12.(10分)如图甲所示为一皮带传送装置,皮带保持匀速率运动,货物由静止放到皮带顶端,被皮带向下传送,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g=10m/s2。

求:(1)皮带的速率;(2)皮带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及货物与皮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3)如果货物是用麻袋装载的石灰粉,当第一件货物被运送后,发现皮带上留有一段8.0m长的白色痕迹,请由此推断每件货物的传送时间和传送距离。 13.(12分)如图所示,水平轨道CD与光滑竖直

1圆轨道ED、BC分别相切于D、C点。4质量m=2kg的小滑块从圆轨道B点上方由静止释放,通过B点切如轨道BC,此后,滑块在轨道内往复运动。已知AB间高度差h=1.6m,圆轨道半径均为R=1.6m,CD长l=3.5m,

滑块与CD间的动摩擦因数=0.4,取g=10m/s2,求:

滑块落入轨道后,能离开水平轨道CD的最大高度; 滑块最终停在距C点多远处; 滑块在水平轨道CD上运动的总时间。

14.(18分)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个物块,弹簧质量不计,物块(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在水平桌面上沿x轴转动,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以弹簧原长时物块的位置为坐标原点O,当弹簧的伸长量为x时,物块所受弹簧弹力大小为F=kx,k为常量。

(1)请画出F随x变化的示意图:并根据F-x图像,求物块沿x轴从O点运动到位置x过程中弹力所做的功。

(2)物块由x1向右运动到x3,然后由x3返回到x2,在这个过程中。 A.求弹力所做的功;并据此求弹性势能的变化量;

B.求滑动摩擦力所做的功;并与弹力做功比较,说明为什么不存在与摩擦力对应的“摩擦力势能”的概念。

15.(10分)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1kg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37°的固定斜面上(斜面足够长),对物体施加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时间t1=1s时撤去拉力,物体运动的部分v—t图像如图乙所示,取g=10m/s2,试求:

(1)拉力F的大小和斜面的动摩擦因数; (2)求拉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

参考答案

1.C 2.A 3、C 4.B 5.BD 6.BD 7.BD 8.BC 9.B 10.C

11.(1)7.35 mm;

md2;(2) 不合理; (3) 系统

2Lt212.⑴ 6.0m/s ⑵ 30°

315 ⑶ 3s 23m 13.(1)H=1.8m(2)s=8m(3)t=2s

14.(1)W1kx2, E1212(2)a、P2kx22kx21 ;b、15.(1)0.5 (2)300J

fmg(2x3x2x1) W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