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研究2007年11月第21卷第11期上旬版(总第231期) 参考文献: 改革与建设[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1):989—992. [1]刘燕燕,封维阳,储静.健康评估教学改革探讨[J] 护理研究, [6]舒涛.医学课程体系改革对教师要求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 2003,17(10A):1163. 育,2O02,4:28—29. [2] 冯金娥,Aline Brrit Pe ̄erson.对在职护士护理评估教育的探讨 作者简介:李莹(1979一),女,辽宁省东港人,助教,硕士在读,从事护理 [J].护士进修杂志,2OO0,15(8):581—582. 教育研究,工作单位:163319,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周郁秋工作单 [3]周小波,楼青青.5所医院护理诊断难点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 位:163319,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 华护理杂志,2001,36(2):141—143. (收稿日期:2007—04—18;修回日期:2007~10—18) [4]黄俭强,陈琪尔.护理学专业专升本健康评估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本文编辑李亚琴) 与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59. [5] 吕探云,王蓓玲,王君俏,等.高等教育护理学专业健康评估课程的 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与加强社区护理实践的尝试 ) Attempt of reform of high occupation nursing specialty course system and strengthening community nursing practice 陈四清,彭兰地,刘梦清,陈茵 Chert Siqing,Peng Landi,Liu Mengqing,et al (Nursing College of Yueyang Occup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Hubei 4 1 4000 China)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7—6493(2007)11A一2901—02 社区护理是由基层护理人员立足社区、面向家庭,以社区内 的理论学习,在放假前2周组织学生去医院、基层卫生院、街道 居民的健康为中心,以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为重点,向他 居委会及现在的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社区护理实践,学生按要求 们提供集预防、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 完成实践项目。实践内容主要包括:家乡卫生状况的健康调查、 为一体的综合、连续、便捷的健康服务护理_l J。社区护理实践是 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在社区开展防病治病的宣传教育, 护理专业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后,深入社区在基层社区护理人员 为家庭和个人建立健康档案,对各种慢性病进行居家护理等,在 或学校带教教师的指导下,将在校所学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并进 假期中要求学生对实践内容写出体会或心得,开学返校后对学 行社区护理的过程。已往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教学不能满足社 生的实践效果进行评价。最后1年为实习阶段,由实习医院统 区护理的需要,自2002年开始,我校在2000级~2007级的五 一安排临床与社区护理实习。 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实行学制改革教学模式,改革了已往的课程 2调整课程结构 体系,加强了社区护理实践的过程,积累了成功的经验。现报告 为便于学生更好地开展社区护理实践,在课程设置上做了 如下。 大胆的调整,使理论为实践服务,真正体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1学制改革教学模式简介 教学效果,课程体系改革前后的课程安排及社区护理实践的具 学制改革教学模式:前4年在校学习中,每学期减少半个月 体内容见表1。 表1课程体系改革前后的课程及社区护理实践的具体内容安排 1)为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科研立项课题(课题号:O6z 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November,2007 Vo1.21 No.11A 3学制改革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3.1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人的认知过程需要通过从理论到实 践再到理论,多次反复,知识、技能才能熟练。学制改革教学模 重,工作量大,教师有埋怨情绪。近年来,我们加强对实践指导 教师的培训,内容包括社区的组织结构与联系、社区护理的实践 方式及策略、家庭访视护理等,有利于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的合理 安排,减少教师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同时 开展社区护理研究解决社区护理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高职 学院护生社区护理实习模式的比较研究”被列为学院重点教学 科研课题,“卫生服务体系背景下的社区护理研究”正在申报湖 南省卫生厅课题。利用多种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如学院团委 式使护生前4年学习的大量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能 及时地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验证和使用,护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 有了切身体会,既有成就感又能在实践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实 习返校后多数护生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 而且有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后,学习时更能抓住重点,学习效果提 高。 3。2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学制改革教学模式缩短了理论 教学学时,增加了实践性教学的时间,并且把学生推向社区,面 向社会,增强了学生社会实践与社会适应能力:在问卷调查、疾 病的宣教活动中学生学会与人交往、与人沟通的能力;在调查报 告的书写、对卫生状况的整改、家庭护理档案的建立锻炼了学生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对社区慢性疾病的护 理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教学模式的 改革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的提高。 3.3有利于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 建立已提升到国家重点工作的层面上_2j,社区卫生服务对相关 专业人才,特别是护理人才的匮乏,也明显成为亟待解决的全国 性问题E3j。而我国现在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仅限于本科院校, 而且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我们在高职院校通过课程体系的 改革、课程结构的调整,将社区护理的教学与实践融合到5年的 学习过程中,强化社区护理与实践,有利于学生毕业后更好的适 应于社区护理岗位,也有利于临床护士日后向社区护士的角色 转变。 3.4有利于学生就业通过教学改革,使我校学生就业时占有 双重优势:①学生的就业面拓宽。学生毕业时既可去临床医院 从事临床护理,又可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社区护理工作。 ②学生就业竞争力增强。由于适应社会能力,语言表达与沟通 能力、应急反应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使学生 在就业竞聘过程中占明显优势。近5年来我校高职护生在毕业 前一年年底与用人单位签约率为80%~85%,毕业时签约率达 到100%,而兄弟学校高职护生年底时签约率为30%~50%,至 11月份近100%。我校毕业生就业签约时间明显早于其他学 校。 4存在不足和解决方法 4.1教学难度增加 由于减少了4个月的在校学习时间,原4 年的教学课程需要压缩在约3.5年内完成,使得各门课程的课 时较紧,课程衔接上也有一定困难。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公 共课程占总学时40%左右,基础理论要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 课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4j。结合我院加强学生社区护理与实践 的需要,对护理专业课程结构作了较大的调整,主要是减少了基 础课及专业课的教学课时,增加了护理人文课程,调整了某些课 程开设的时间。 4.2社区护理实践组织工作难度大社区护理实践是护理教 学的新领域,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借鉴,特别是前4年利用每学 期期末半个月进行社区护理实践,时间短,学生的起点低,护理 的对象分散,教师需要跑社区组织并指导学生社会实践,任务 组织的大型肝炎、艾滋病的防治宣传教育周;护理学院团委组织 的卫生服务下乡活动周;班主任组织的社区及家庭卫生状况的 调查等,这些组织形式的合理整合,有利于减少指导教师的工作 量,也能有效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增加实践教学的 效果。 4.3实习基地的建设有待加强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依 托社区中小医院、街道居委会、农村乡级卫生院建立了120余所 社会实践实习点,基本能满足在校4 000名学生的社会实践及 社区护理活动。但各实习点条件普遍较差,如缺乏教学及组织 居民进行健康教育的场地,学生进行家庭访视护理没有有效的 交通工具等,而且各实习点的设备条件差异大,很难按统一的标 准要求学生完成实践项目和考核学生。实习基地的建设需要社 会、政府、社区、学院的政策与经费的大力支持。目前,社区卫生 服务体系的完善和社区服务中心的建立有助于我们建立统一 的、标准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及社区护理实习基地。 5体会 2004年5月卫生部、教育部《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高等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提出,护理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应以卫生 服务市场为导向,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为重点的课程体系。本着这一精神,为加强社区护理的 教学与实践,我们对护理课程体系进行了科学的论正和大胆的 改革,缩短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增加在校期间的社区护理实践的 过程,调整了课程体系的结构,做到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的融 合,实现理论一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当然这种教学模式也存在 不足,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进一步探索,学生管理也需要加强。 参考文献: [1]姚红丽.对社区健康教育的探讨[J].齐鲁护理杂志,2004,10(1): 52—5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发[2006]10号文件.关于印发《国务院 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的通知[S].2006—02— 21. [3]刘红霞.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和进展[j].护理研究,2004,18(8B): 14l3~141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高[2000]2号文件.关于印发《教育部 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通知[S].2000—0l— l7. 作者简介:陈四清(1965一),男,湖南省岳阳人,副教授,本科,从事社区 护理与护理教育研究,工作单位:414000,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 彭兰地、刘梦清、陈茵工作单位:414000,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 (收稿13期:2007~06—11;修回13期:2007—09~26) (本文编辑孙玉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