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一字墙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国道G104五河淮河特大桥及接线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现场施工机械能力及技术装备水平。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5、现行各种公路试验规范. 6、施工现场详细的调查资料。
7、国道G104五河淮河特大桥及接线工程第一合同段施工图纸
二:编制原则:
1、严格执行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程、严格管理、科学组织,保证分项工程质量达优。
2、加强生产管理,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3、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用统筹方法组织平衡流水作业和立体交叉作业,不断加快工程进度。
4、落实季节性施工措施,确保全年在有效工作日内连续均衡施工。
5、因地制宜,尽量利用当地资源,减少物资运输量,节约能源.
6、精心进行现场布置,节约施工用地,充分利用永久征地,组织文明施工,搞好环境保护。
7、实行项目施工,提高施工生产水平,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好人力、物力的综合平衡,组织均衡生产. 三:工程概况
我标段有钢筋混凝土箱涵8座,11座钢筋混凝土圆管.具体涵洞通道情况见下表:
涵洞通道情况一览表:
序 号 1 2 中心 桩号 K1+824。6 K2+386.6 结构 类型 圆管涵 圆管涵 暗涵 暗涵 明暗 净空* 交角 长度 进出口 型式 净高 (度) (m) 1-Φ1.25 1—Φ1.25 0 0 29.00 一字墙 27.00 一字墙
3 4 5 6 7 8 9 K4+277.6 K4+911。6 K7+100.6 K11+427.6 K12+721 K13+134。6 K14+076 圆管涵 圆管涵 圆管涵 圆管涵 圆管涵 圆管涵 圆管涵 暗涵 暗涵 暗涵 暗涵 暗涵 暗涵 暗涵 1—Φ1.25 1-Φ1。25 1-Φ1。25 3—Φ1.00 2-Φ1.25 1-Φ1。25 1-Φ1.25 0 0 0 0 10 0 -20 35。00 一字墙 13。00 一字墙 9.50 一字墙 24。50 一字墙 12。54 一字墙 29.00 一字墙 33。57 一字墙 1—3*10 K0+303.6 箱涵 暗涵 2。5 0 9.50 一字墙 11 K1+149.6 箱涵 2 暗涵 1-4*2。1-3*2。0 9。70 一字墙 12 K1+408。6 箱涵 暗涵 5 1—3*10 9.00 一字墙 13 K2+091。5 箱涵 暗涵 2.5 1—3*2。—5 11.00 一字墙 14 K2+620。6 箱涵 暗涵 5 1——10 10.50 一字墙 15 K3+444。6 箱涵 暗涵 0 13。80 一字墙
3*2.5 16 17 K6+229.6 K8+195。6
箱涵 箱涵 5 暗涵 1-3*2。-5 0 12.00 一字墙 10。00 一字墙 暗涵 1-3*2.5 四:施工进度安排
全线涵洞通道一字墙计划2014年月日开始施工,年月日完成所有涵洞、通道的八字墙施工.
五:人员及机械安排
全线的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通道施工由四个涵洞通道施工队伍,具体人员配置:
每个施工作业面配备管理人员1名,质检人员1名,技术人员1名,施工作业人员30名。由于路基工程为本标段的关键性工程,而涵洞通道的施工又直接制约着路基的施工进度,为此我部遵循选用可靠设备,满足施工质量、工期要求的原则,对涵洞施工机械进行了精心配置,具体配置如下:
拟投入涵洞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
机械名称 挖掘机 压路机 自卸车 吊车 发电机 电焊机 振捣棒 钢筋切断机 钢筋调直机 钢筋弯曲机
六:基本要求
1、 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及拌合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技术规范要求,按规定的配合
规格型号 单位 台 台 辆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数量 4 4 8 4 4 4 8 4 4 4
比施工.
2、 浇筑前涵台、墩及支撑面检验必须合格,板与支撑面必须密合。
3、 分块施工时接缝应与沉降缝吻合. 4、 板体不得出现漏筋和空洞现象。
5、 板与板之间接缝填充材料的规格和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与沉降缝吻合。 七:施工方法
1、模板建议采用刚度、强度符合要求的胶合板进行设计、加工制作,如采用钢模板内侧外露面要贴PVC板.如采用普通的竹胶板内侧外露面要贴PVC板。
2、为了杜绝烂根漏浆现象,模板底部用切割机割缝,在粘贴PVC板时插入缝内,用砂浆抹实。
3、堵头模板用竹胶版加工,后钉方木,固定牢靠,竖直度、线形要符合要求。
4、PVC板涂刷石蜡,易于模板拆模和保证砼表面色泽一致。
5、为了避免模板上浮,模板底部采用地钉施工控制或膨胀螺丝固定。
6、振捣时下料每层不超过30mm,采用二次振捣尽量杜绝气泡.
8、混凝土养生
a、混凝土拆模后要立即覆盖进行养生。养生推荐采用新型混凝土节水保湿养护膜进行全覆盖养生,养生时间不得小于7天。
b、采用双面胶贴到养护膜内侧进行养护膜的固定。养生外边沿要满贴双面胶,确保养生膜覆盖严密。
c、如覆盖前混凝土表面较干,可以进行洒水后再覆盖养生膜。
八:质量保证体系
8。1 组织措施 8。1。1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在各施工队、作业班组设立质量管理小组。项目经理设置工程师岗位,负责本项目的施工技术、质量问题,负责组织关键、疑难问题的攻关。
开展经常性的质量教育工作,从质量教育、业务培训、质量责任制等方面,对所有与质量有关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教育,并把这项工作贯穿到施工的全过程。
认真执行上岗制,不达标不准上岗. 8。1.2 内部自检制度
建立健全内部质量机构,认真执行质量三检制度,质检科负责日常的质量管理、工程报验并配合驻地监理的各项工程监理活动,设专职质检员、工地试验室的建筑符合招标文件建立标准试验室的要求。
8.2 工程管理措施 8.2。1 质量目标责任制
根据工程项目的标准要求,确定项目的质量目标,并将此目标分解,具体落实到各部门的工作中,同时制定各级人员质量责任制,将个人的工作报酬与其所承担的质量目标挂钩,从而保证质量目标的贯彻实施.
8.2.2 质量否决制
凡用于工程的各种材料,在进场前,必须经过取样检查,试验合格后经监理签证认可才能组织进场.认真执行进场材料检验制度,材料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试验中心按规定的
频率进行检测,试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凡上道工序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一律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凡违反操作规程或粗制滥造,对质量无法保证的,一律停止施工。
8.2。3 加强质量检查验收工作
严格按技术规范、监理规程进行抽样检查验收。在施工的全过程中实行施工队或班组自检,上、下道工序交接互检,质量检查部抽检的“三检制”,确保工程质量,力保一次检验通过率达100%。
8.2.4 质量分析会制度
在对施工质量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质量的波动情况、存在的问题,由项目经理部总工主持召开分析会,对其进行质量分析,找出原因,制定措施;对实施结果进行反馈,从而提高施工质量。
8.2。5 技术措施
8。2。5.1 采用全站仪进行施工放样,做到四个复核:即水准点、控制点定期复核,计算复核,图纸复核,放样复核。
8.2。5。2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措施 (1)模板的尺寸准确,平整度符合要求,
有足够的刚度,表面光滑无污物.模板接缝严密不漏浆,拆除后的模板及时修整和保养。
(2)模板采用脱模剂,脱模剂涂抹均匀无流动现象。 (3)混凝土连续浇筑,浇筑现场的混凝土坍落度在要求的范围内。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振捣时混凝土的各个部位都受到震动且不发生离析现象。振捣器不与钢筋或模板直接接触。
(4)混凝土在浇筑后至少连续7天保湿养生。达到规定的强度时拆模。 九、安全保证措施
9。1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抓制度落实、抓责任落实、安全员定期检查责任落实情况。
9.2安全员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增强人员安全生产意识,防止
不安全因素产生,减少人为失误。
9。3建立完善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安全管理活动.
9。4高空作业时,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
9.5贯彻落实《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操作技术规程》。 十、环境保护措施
10.1成立环保小组,制订环保项目,采取环保措施,项目部、施工队分级管理,负责检查、监督各项环保工作的落实。
10。2对职工进行环保知识教育,使人人心中都明确环保工作的重大意义,积极主动地参与环保工作,自觉的遵守环保的各项规章制度,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
10。3 控制扬尘:对施工便道进行定期洒水,以减少起尘。 10。4废弃物:对施工及生活中的垃圾要统一及时处理,堆放在指定地点,严禁乱扔乱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