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二语文古文重点翻译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陈情表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译文: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离开了我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原想守节的志向。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译文: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3、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译文: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担当服待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

4、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译文: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又不见准许。我是进退维谷,处境十分狼狈。

5、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译文:我想圣朝是以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故旧老人,尚且还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

6、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译文: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实在卑微到不值一提,承蒙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

7、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译文:但是只因为祖母刘氏已是西山落日的样子,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

8、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译文: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

9、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馀年。

译文: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至诚的心,满足臣下我一点小小的心愿,也许祖母刘氏能够因此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

10、臣不胜

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

译文: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向您禀告。

项脊轩志

1、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译文:历经百年的老房子,灰尘与泥土常从屋顶上漏下来,特别是下雨时,雨水直往下滴;每次移动桌子,左看右看没有可安置的地方。

2、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译文:我稍微加以修补,使上面不再漏雨、落灰。室前新开四扇窗户,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边射来的阳光,借助日光的反照,屋子里才明亮起来。

3、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译文:借来的图书堆满了书架,我在这里或俯或仰,有时长啸或吟唱,有时静悄悄地独自坐着,自然界的声响都能清晰地听到。

4、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 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译文: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以后,庭院内外增添了许多小门和围墙,门和隔墙到处都是。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来了客人要越过邻居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内栖宿。庭院中开始用篱笆隔开,后来又用墙隔离,总共变动了两次。

5、吾儿,久不见若 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译文:我的孩子,好长时间没看到你的影子。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呀?

6、吾家读书 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译文:我家的人读书,很长时间不见成效了,这孩子的成功,那总是可以期待的吧!

7、此吾祖太常公宣德 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译文:这是我的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上朝的,将来你应当用得上它。 8、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译文:我因为久卧病榻,心情无聊,于是叫人再次整修这间南阁子,式样与以前稍有不同。

9、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译文:庭院中有一颗枇杷树,是我妻子在她去世的那一年亲手栽种的,现在已经长得高大挺拔,像伞盖一样了。

2

报任安书

1、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用,而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是也。

译文:前不久承蒙您给我写信,教导我要谨慎地接人待物,以推举贤能、引荐人才为己任,情意、态度十分恳切诚挚,但抱怨我没有遵从您的意见去推荐贤才,而去附和俗人的见解。其实,我并非敢这样做。

2、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为自免,卒就死耳。 译文:而世俗又不把我和为坚持气节而死的人相提并论,只是认为我是智慧穷尽,罪恶极大,不能自免,终于被杀而已。

3、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

译文:等到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却说自己没有受辱,不过是厚着脸皮而已,哪里还值得尊重呢!

4、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译文:人之常情没有不是爱惜生命、厌恶死亡、顾念父母妻儿的,至于被道义所激发的人就不是这样了,是因为他们有不得已的地方啊。

5、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译文:我忍辱偷生,被关在污秽的牢房里而不肯去死的原因,是遗憾自己的心愿尚未实现,如果这样平平庸庸地死去,文章就不能在后世流传了。

6、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译文:自古以来,富贵而姓名埋没不传的人,多的数不胜数,只有卓越豪迈、不同凡响的人才能被后世称颂。

7、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译文:至于像左丘明眼瞎,孙膑腿断,终于无法被君王重用,就退而著书立说来宣泄郁愤,想留下文章显名于后世。

8、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译文:我私下里不自量力,最近依靠拙劣的文辞,搜集天下散佚的遗文旧说,考证其中的史实,总结历史上成败兴衰的道理。

9、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3

译文:也想以此探究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弄通古今变化的规律,成为一家的学说。

10、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译文:而且,背负着罪名的人在社会上不容易居处,处于低下卑微地位的人常受到诽谤非难。

1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译文:如今少卿竟然教我要以推举贤能、引荐人才为己任,这恐怕跟我的个人想法相违背吧?

渔父

1、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译文:

屈原被放逐后,在四海间流浪,在湖边一路吟唱,面色憔悴,神情枯槁。 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译文:普天下都混浊,只有我还清白;所有人都醉了,只有我还醒着。所以被君王流放啊。

3、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译文:真正贤明的圣人不会拘泥于一事一物,而能随世情流转而相应地改变。

4、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译文:为什么要想得那么深远,凌驾于平庸的世人之上,使得自己被放逐呢?

5、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译文:刚洗头的人一定会弹去帽子上的浮尘,刚洗澡的人一定会抖去衣服上的尘土。怎么能让自己干干净净的身体,去沾染污浊的外物呢?

6、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译文:沧浪江的水清又清呀,可以洗一洗我的头巾;沧浪江的水浊又浊呀,可以洗一洗我的双脚。

逍遥游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4

译文:天气苍苍茫茫,或许是它的真正的颜色,还是因为太高太远,不能看到它的尽头呢?大鹏往下看,也就像这样罢了。

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译文:再说水积聚得不深厚,那么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在堂上的低洼处倒上一杯水,那么一根小草就可以成为船;放上一个杯子就会被粘住,这是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

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译文:背负天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然后才像现在这样打算飞到南方去。

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文:为什么要到几万里的高空才向南方飞呢? 5、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译文: 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比不上寿命长。

6、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译文:所以,那些才智足以胜任一个官职的职守,品行合乎一乡人的心愿,道德能使国君感到满意,能力足以取信一国之人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是这样了。

7、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译文:并且整个世上的人都赞誉他,他不会因此而特别努力;世上的人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他清楚地划定自己与外物的区别,辨别荣誉和耻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

8、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译文:若能顺应万物的规律,把我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界,他还要仰赖什么呢?

9、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文:因此说,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完全超脱外物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兰亭集序

5

1、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译文:又有清水急流,在亭子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来作为飘流酒杯的完全水道,大家在曲水的旁边排列而坐。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译文: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酣畅地抒发幽雅的情怀。

3、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文:借以放眼纵观,舒展胸怀足以尽享视和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啊。 4、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译文:尽管人们的取舍千差万别,性情也有沉静躁动的差异,但当他们遇到欢欣的事物,心里感到暂时的得意,快乐而自足,竟不觉得人生的暮年已即将到来。

5、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译文:过去感到欢欣的事,顷刻间变为往事,对此不能不深有感触。 6、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译文:每当我看到前人兴怀感慨的原因,与我所感叹的好像符契一样相合,没有不对着文章而嗟叹悲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一向认为把生和死等同看待时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看待也是虚妄的。

7、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尽管时代不同,世事变化,但人们抒发情感的原因,大致是一样的,后代的读者,也将对这本诗文集产生一些感慨吧。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