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是雨季里的小伞,能为你撑起一片晴天;友谊是寒夜里的一盏亮灯,能为你指引前进的方向;友谊是一块洁白的手帕,能为你拭干腮边的泪痕……
然而我们的友谊却被一次小小的误会破坏了。这几个月以来,我一个人孤孤单单,内心的寂寞和失落感不时袭上心头,我不断地问自己:我们的友情就这样走到尽头了吗?可是怎么也得不到答案。
那天的场景,现在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这道题你做得不对。不是这样做的。”
“那应该怎么做?不这样做,该怎么做,你告诉我!”
“你看看,这个‘X+Y’不能得出你后面的结论。这个‘X+Y’等于……”
“行了行了,你不就是数学课代表么,有什么了不起的!难道就因为你是课代表,所以你的解法才是对的?”
“我,我不是这个意思啊,可是‘X+Y’就是得不出这样的结论啊,不信你问问老师或者别的同学。”“我认为这个解法没问题,谁也不用问!”
就这样,我们争得面红耳赤,安静的自习课也被我们扰乱了;就这样,我们谁也不理谁了;也就这样,我们友谊的小船翻了。
我承认,那天我的情绪有点激动,我也承认,我不该那样跟你说话。可是,你不知道,我那段时间遇到了什么事情,你也不知道,我的本意不是想要跟你争吵,可是,事情还是发生了。自从那次之后,每次看到你冰冷的双眼,我心里就跟被针扎了一样疼,我两次拉下脸皮去找你,却都被你拒绝了。其实,我的要求不高,我只希望你能够接受我的道歉,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你会不会跟我说话,我不会在意的。
有人说:体谅是友情中的一缕清风;理解是友谊中的一座桥梁;微笑是交往中的一份礼物。当我们一次次在校园里擦肩而过,在宽阔的街道上擦肩而过时,我都会回头看看,但一次又一次,我看到的都是你的背影。
立秋的那一天,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因为就在我们擦肩而过的那一刻,我听到了久违的、让我感动的声音,你居然主动叫我了。那一刻,我差点就哭了,这是我期待已久的声音,转过身,我看到的再也不是那个熟悉的背影,而是你微笑的脸!那一刻,我在心里告诉自己:你给我的微笑已经够了,什么话都不用再说了。
如果说微笑是礼物,那它就是世界上最容易送出却最有意义的礼物,让人一生难忘。亲爱的L,请你记住: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你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
点评:(1)善用修辞。文章开篇以排比的形式,引出“友谊”的话题,气势雄浑。(2)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行文中,小作者以对话的形式呈现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让人眼前一亮。(3)波澜起伏,别出心裁。行文中,矛盾冲突一波接着一波,先是通过吵架的形式呈现,接着又以小作者两次主动道歉呈现,使得矛盾一步一步加深,然后笔锋一转,选在立秋当天化解矛盾,可谓别出心裁,用季节的冷来衬托内心的暖,浓浓的同学情溢于笔端。(4)主题明确。结尾小作者不忘点题,主旨明确,堪称美文。
山高路远
十年前的自己: 见字如面。
识字比同龄人早许多的你一定可以看懂这封信吧,小朋友,我都能想象得到你看这封信时的模样。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现在的我仍喜欢洋娃娃、漂亮的裙子,仍旧喜欢自称小公主。
看见了吗?成长并不可怕。
小朋友,你做过许多并将继续做许多别人无法理解的事情。比如说幼儿园便熟读了注解版的《资治通鉴》,比如五岁即执笔学习墨香四溢,比如从识字起便背诵《诗经》,感悟中华音律之美,比如说学习钢琴却毅然放弃考级……对于别人的疑问、嘲讽,当时的你竟是丝毫不畏惧。
我今天告诉你,你的决定都是正确的。你不知道,当我开口就能对历史有精要独到的见解时,老师欣喜赞赏的目光;当我挥毫泼墨时,长辈满意鼓励的神情;当我说出自己并未考级,但搁手之音四下皆惊时的酣畅欣喜……这些都令我明白,小朋友的决定,并不可怕。
当时天不怕地不怕的你唯独惧怕成长,前路漫漫会改变自己。于是你正拼命地让自己看起来成长的慢一点,再慢一点,故意不让人看出自己的成长,隐瞒自己成熟的地方。
其实你大可不必,我现在都讶异于你当时的心思如此细密,但现在的我仍保持着如你一样的真诚与向上,仍有一股拼搏奋进的劲头与不惧非议的心,这已经足够了,你还是那个我,我也是你。
现在明白了吗?选择成长并不可怕。 请放心,大胆地走下去。
悄悄地告诉你一句话: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它能教会你许多时至今日我都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东西。成长过程中,让我们永远不忘初心,坚守自己,即使山高路远,也最终会被我们征服。
在时光的另一端,我将在每一个沉默的时刻,遥望曾经的你。同时也感谢你长久以来的坚持,让我们彼此祝福,共同努力!
十年后的你
2018年6月21日于中考考场
点评:本文形式新颖,大胆的创新和别出心裁的构思是这篇文章成功的主要原因。考生采用给十年前的自己写信的形式,先后列举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来说明“成长并不可怕”。
读书滋润了我的心灵
读书,滋润了我的心灵。与好书为伴,我的灵魂不再孤单。
《草房子》中最让我佩服的是书中的杜小康。他家曾是油麻地最富有的人家。一夜之间,他家里变得一贫如洗,学习名列前茅的他不得不辍学在家,和父亲放鸭子,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但一直生活在蜜罐里的他,在苦难面前表现得分外勇敢和坚强。他没有放弃生活,毅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在学校门口摆起了小摊,让每个人都看到了他的坚韧。杜小康与厄运相拼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苦难来临时,我们不能逃避,而要满怀希望,微笑面对。读它,我的心灵不再孤单,我学会了勇敢与坚强。
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哲理。“人类啊!相爱吧,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向着同一的归宿。”“青年人啊!为着后来的回忆,小心着意的描你现在的图画。”“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底下细小的泥沙。”“言论的花儿,开得愈大,行为的果子,结得愈小。”这些小诗,滋润了我的心灵。我从中得到的是经验,是教训,是关于社会、人生、世界、宇宙、自然的哲学箴言。
细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享受着不时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地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画面。三味书屋后面还有一个园子,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抓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的。我们的童年渐行渐远,留下的是一个美丽的回忆。读《朝花夕拾》,去领略一下鲁迅的童年,琐碎的记忆在书中重现。不一样的年代,一样的快乐,童年,真惹人怀念啊。这本书,滋润了我的心灵,让我的心永远年轻。
生命如花,离不开雨露的滋润。读书,就是那成长路上的丝丝甘露,滋润我的心灵,陪伴着我成长……
点评:本篇习作写得很有文采,有以下亮点:(1)意蕴丰富。文章大量引用故事情节及诗歌名句,小作者信手拈来,随意自然,且用得贴切,增加了文章的意蕴。让人不由得称赞作者丰厚的知识积累,这也体现了读书对人心灵成长的作用,与标题吻合。(2)语言优美。行文中的表达,简洁凝练,含蓄蕴藉。如“与好书为伴,我的灵魂不孤单”“生命如花,离不开雨露的滋润”等句子,看似简单,实则充满美感。(3)点题合理。小作者构思巧妙,也体现在行文中对题目的照应上。
享受过程
这一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阳光从树间落了一地碎影。读完一本书,我突然下决心:养一棵樱桃树。
和同学去了花市,每人买了一棵树苗。我兴奋地跑回家,从楼下挖了土,放进一个大“花缸”里,又把小树苗栽了进去,把土踩实。向着风,我默默祈祷它快快长大。
每个周末,我都要把树搬到楼下去,让它晒晒太阳,给它浇浇水。拿起喷壶,向空中喷出一道七彩的桥。绚丽的水雾会轻轻落下,笼罩着我的树。圆溜溜的水珠在嫩绿的叶片上滚动,折射出太阳的光芒,晃得我睁不开眼,很亮,很灿烂。
树长得很快,从刚买来时的“光棍”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姑娘。我凝视它,它亦回望着我,低眉含笑,微风吹过,吹散了我的发丝,亦吹动了它摇曳的身姿,我们就这样,默默地对视。
后来到了初秋,只要是晴好的日子,我都会坐在树下读那本《一棵开花的树》,它悄悄地把叶影参差地投在书页上,正投在我所读的地方。抬起头,我会看见它的笑靥,温柔婉丽,盈盈地俯视着我。
有好几天,天很蓝,蓝得不染一丝尘埃。空气却很冷,吸一口像吸入了冰碴儿。没有风,人却站不住。
树不行了,枯了的树叶一片一片地掉。我请老师傅看过,说是保暖措施不到位,水又浇得太勤,给冻死的。
我木然地将花盆埋下。而树被我刻成了两个樱桃、一朵花,上了清漆,放在床头。
次年春天,同学邀我去看她的樱桃树,我去了,也惊呆了。她的树因为请了懂园艺的舅舅专门栽培,生机勃勃。
她问我,“你的呢?” “去世了。”
“死了?”她透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她傲气地笑了。我亦笑了。因为我觉得,我的树教会了我一些她不会懂的东西。
我的树死去了,但是我不会忘记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泪水与欢笑,我的付出与辛劳。因为种这棵树的真正目的,不在于获得那花团锦簇的结果,而在于享受这用心、用爱去浇灌与培育的过程。
凡事,也许本该如此。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享受过程,比炫耀结果更重要。
点评:本文选材独特,构思精巧。作者以自己日常生活中种樱桃树为素材,倾力描写了自己小心呵护樱桃树、与它相依相伴成为挚友的过程,“我”感受着树生长的快乐,感受着自己与树相伴的满足。树渐渐长大,“我”收获快乐,一般的
文章写此素材,立意也就仅限于此。而作者构思上的精巧之处是:她满怀不舍地面对这棵樱桃树夭折的命运。“我”在种这樱桃树的过程中的泪水与欢笑、付出与辛劳都是“我”的收获,“我”的享受。点明中心,并且升华了主旨:享受过程,比炫耀结果更重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