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雷锋的故事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雷锋的故事

雷锋于1940年12月18日出生在湖南望城县一个贫农家庭。7岁就成了孤儿,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1949年8月,解放军路过雷锋的家乡。雷锋看见宿营的队伍一住下来便向老乡问寒问暖,还帮助老乡挑水,扫地,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就从心底萌生了要参军的愿望。

1959年12月初,雷锋迫切要求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次年1月8日,他领到了入伍通知书。新兵训练结束后,雷锋被分到运输连当汽车兵,“服从革命需要,革命需要我去烧木炭,我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这是雷锋向组织上表明的态度。

施工任务中,他整天驾驶汽车东奔西跑,很难抽出时间学习,雷锋就把书装在挎包里,随身带在身边,只要车一停,没有其他工作,就坐在驾驶室里看书。他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

1960年8月,望花区召开了大生产号召动员大会,他取出存折上在工厂和部队攒的200元钱,跑到望花区党委办公室要捐献出来,为建设祖国做点贡献,接侍他的同志实在无法拒绝他的这份情谊,只好收下

一半。另100元在辽阳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时候捐献给了辽阳人民。在我国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他为国家建设,为灾区捐献出自已的全部积蓄,却舍不得喝一瓶汽水。

团党委树立雷锋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标兵后,雷锋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他出身贫苦,爱憎分明,好学上进,阶级觉悟高,入党动机正确,根据一贯表现,支部大会一致通过了雷锋的入党申请。 一九六零年十一月八日,雷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雷锋把自己的藏书拿出来供大家学习,被人们称为”小小的雷锋图书馆”。他帮助同志学习知识,同班战友乔安山文化程度低,雷锋就手把手地教他认字,学算术。同班战友小周父亲得了重病,雷锋知道后以小周的名义给家里写了信又寄去10元钱。

从1961年开始,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就多了,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雷锋就是这样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做好事。

他入伍以来,多次立功受奖,他的照片,日记和模范事迹.通过报纸.电台作了广泛的宣传,雷锋陆续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热情赞扬他的来信,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光荣应该归于党,归于热情帮助我的同志,至于我个人做的工作,那是太少了,我这么一点点贡献,比起对我的要求和期望还是很不够的……”

1962年8月15日上午8点多钟,雷锋和他的助手乔安山驾车从工地回到驻地,经过营房前一段比较窄的过道时,雷锋站在过道边上,扬着手臂指挥小乔倒车转弯,汽车左后轮突然滑进了路边水沟,车身猛一摇晃,骤然碰倒了一根平常晒衣服被子用的方木杆子,雷锋不幸被倒下来的方林杆子砸在头部,当场扑倒在地,昏过去……由于颅骨损伤,导致脑机能障碍,雷锋这个劳动人民的好儿子,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年仅22岁,就这样和我们永别了!

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在我们的心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辉。他把自己旺盛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的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必将在我们青少年一代身上不断发扬光大,他那不可磨灭的美好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雷锋故事(1940-1962)》内容简介:凡是脑子里只有人民、没有自己的人,就一定能得到崇高的荣誉和威信。反之,如果脑子里只有个人、没有人民的人,他们迟早会被人民唾弃。世界上最光荣的事——劳动。世界上最体面的人——劳动者。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

雷锋(1940—1962):湖南长沙简家塘人。他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曾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1962年3月5日因公殉职。毛主席于1963年3月5日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将3月5日定为雷锋纪念日。

课外精读必备丛书可以帮助广大青少年丰富课外阅读生活,增长课外知识,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指定书目。本书是丛书之一《英雄人物故事》,图文并茂,文字简洁生动、通俗易懂,符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在轻松的阅读中有所启迪。

悲剧英雄——项羽 精忠报国——岳飞 碧血丹心——文天祥 抗倭英雄——戚继光 收复台湾——郑成功 义谱华章——夏完淳

国风·郑风·出其东门 配乐:绿野仙踪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缟gǎo衣綦qí巾,聊乐我员yún。 出其闉yīn闍dū,有女如荼。 虽则如荼,匪我思且jū。 缟衣茹rú藘lǘ,聊可与娱。 手中有书,心中舒服

“ 我之喜看书,不是想求上进,也不是想读书明理,只觉得手中有书,心中才舒服,成为一种嗜好。

鲁宾逊漂流记(节选) 配乐:I'm Ready now

天命难测,使人生显得多么光怪陆离,变化无穷啊!在不同的环境下,人的感情又怎样变幻无常啊!我们今天所爱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恨的;我们今天所追求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逃避的;我们今天所希冀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害怕的,甚至会吓得胆战心惊。

艺术是什么

“ 把艺术看作只有名工巧匠才能完全理解的艺术技巧,其实是一种荒谬的误解。艺术是什么?艺术是感情的表露,艺术使用的是一种人人都能理解的语言。

国风·郑风·女曰鸡鸣 配乐:牧羊曲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

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 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译文:女说:“公鸡已鸣唱。”男说:“天还没有亮。不信推窗看天上,启明星已在闪光。”“宿巢鸟雀将翱翔,射鸭射雁去芦荡。”“野鸭大雁射下来,为你烹调做好菜。佳肴做成共饮酒,白头偕老永相爱。”女弹琴来男鼓瑟,和谐美满在一块。“知你对我真关怀呀,送你杂佩答你爱呀。知你对我体贴细呀,送你杂佩表谢意呀。知你爱我是真情呀,送你杂佩表同心呀。”

縞衣茹rú藘lǘ,聊可與娛。

永不放弃的梦

“ 看着前方的梦幻,在生命的长河里沉浮。那梦想有多虚

幻,我们的追逐,就会有多坚决。梦……是永远不会放弃的,就算死,也是不会后悔的。

不要过度表现自己

“ 人也罢,花草和其他生物也罢,凡是过度想表现自己,就会使观众扫兴,减弱了它本来所具有的魅力。

啼笑因缘(节选) 配乐:世家

这个世界,有力量的人,才能谈公理。要不然人家打你一下,你退一步,他以为你可欺了,再要打你第二下,你不和他计较,原来想省事,结果可变成了多事。倘若他打你第一下的时候,你就抵抗起来,胜了,固然是很好,败了呢,反正你不抵抗,第二下也是要来的。何必不还两下手,也让他吃一 白话译文 其一

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点苦呢?天下只有奋斗、努力、在积极里面找出路的。决没有退让、忍耐,在消极方面可以找到出路的。 亲密

配乐:The two shepherds 口的呼吸, 心的跳。 半山里的白云, 白云里的微笑。 待到白云消, 我们羽化了。

《回乡偶书·二首》 范读+配乐来自郑老师的话00:0004:33

回乡偶书·二首 作者:贺知章(唐) 配乐:忆江南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其二

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实在已经是很长久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

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纹,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生查子·元夕 作者:欧阳修(宋) 配乐:琵琶吟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译文: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雪亮。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同去年一样。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衣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