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4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田圃(pǔ) 栈桥(zhàn) 慰藉( jí ) 鳞次栉比(jié) ....B.伫立(zhù) 蓬蒿(hāo) 瘠薄(jí) 强聒不舍(guō) ....C.吮吸(yǔn ) 拮据(jū) 黝黑( yòu ) 恪尽职守(kè) ....
D.孱弱(cán) 倒坍(tā) 骸骨( hái ) 遍稽群籍(jī ) ....2.(4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娇奢 恻隐 断壁残垣 通霄达旦 B.屏嶂 攫取 心无旁骛 一泄千里 C.臆测 馈赠 断章取意 豁然惯通 D.荣膺 沉湎 睡眼惺忪 如坐针毡
3.(4分)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当好友王宁找他聊起创业计划时,两人一拍即合,他毫不犹豫地签订了合同意向书。....
B.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赵雷将歌曲《国家》演绎得荡气回肠,这让导演喜出望外。....
C.昨晚下了一场雨,学校操场上拖泥带水的。 ....
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校长的一番高谈阔论让学生们深受教育。 ....4.(4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随着我市截污排污工程的顺利开展,让工程所到之处的居民深切感受到工程建设带来的实惠。
B.中国不仅有发起“一带一路”这一倡议的决心,而且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
C.深海勘探开发技术装备的研制,将不断推进我国大洋海底可燃冰的开采工程效率。
D.能否自觉学习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5.(4分)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老人与海》的主人公圣地亚哥历尽艰辛,捕获了一条特大的马林鱼,归航途中与一
第1页(共8页)
群鲨鱼殊死搏斗,终于保住了马林鱼。
B.《草房子》中桑桑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杜小康家落败后,桑桑仍然把他当作好朋友;没 人敢靠近细马,桑桑却愿意与他为伴。
C.《简•爱》中谭波儿小姐是简•爱敬仰和感激的挚爱之师和人生挚友。
D.《三国演义》塑造了刘备这一英雄形象:“桃园三结义”表现了他的远大志向;“三让徐 州”表现了他的忠厚仁义;“三顾茅庐”表现了他的思贤若渴。 二、阅读理解。
6.(9分)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下列各题。
①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 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②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 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 于朝廷。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臣之妻私臣 .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C.吾妻之美我者 .D.闻寡人之耳者 .
私:偏爱 刺:指责 美:美丽 闻:使……听到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上书谏寡人者 .B.皆以美于徐公 .C.闻寡人之耳者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陈胜者,阳城人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王之蔽甚矣 .所欲有甚于生者 .
(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选自《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
第2页(共8页)
B.选文第①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齐王纳谏,颁布政令,并取得巨大成效,这表明他是一个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的君主。 D.邹忌敢于直言进谏,这是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根本原因。 7.(8分)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②,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 皇之得魏徵也。”
《宋史•寇准传》
【注】①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②符移:宜府征调敕命文书。 (1)用“/”给下面文字断句。(画。两。处。) 太 宗 取 人 多 临 轩 顾 问 年 少 者 往 往 罢 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准方进取,可欺君邪?
(3)通读选文,你会发现寇准是一个 、 、 的人。 8.(8分)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青门柳① 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注】①长安东霸(灞)城门,俗称青门。青门外有桥名霸(灞)桥,汉人送行至此,折柳赠别。
(1)阅读全诗,请分析诗中“尽”字的妙处。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 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9.(8分)根据原文默写 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第3页(共8页)
(1) ,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2) ,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3)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 (4)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关雎》)
(6)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白居易《望月有感》中运用比喻,揭示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表现孤独之感的诗句 是 , 。 三、综合读写。
10.(5分)(1)【识家风】阅读下面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提炼概括出家风的内涵。
家风是风气、是风格、是风尚。家风是在家人的言谈举止、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形成 的。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是一个家庭的文化。它是一种由父母(或祖辈)所提倡并能身体 力行和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一种风尚和作风。家风是一个家庭所长期培育 和形成的一种文化和道德氛围,有一种强大的感染力量,是家庭伦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 如同一个人有气质、一个国家有性格一样,一个家庭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也会形成自己独 特的风习。 内涵:
(2)【展家风】下面有三项体现家风的内容,假如你想请书法家写一条横幅挂在家里的厅 堂,你会选哪项,请结合家庭实际简述理由。 A.家和万事兴B.天道酬勤C.百善孝为先 选 项,理由: 。 四、现代文阅读。
11.(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 题。
无人机时代正在到来
①正在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使人类进入“无人机时代”。各种类型的机器人纷纷问 世,其中会飞的机器人──“无人机”异军突起,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②无人机,实际上就是具有飞机形状的遥控飞行装置,主要由机身、动力、螺旋桨、录 音、摄像、遥控、传输以及感应等部件构成。
③无人机的发展始于军事领域。上世纪 60 年代,美国军方率先使用无人权进行运输、侦查、攻击等。之后,无人机被许多国家运用到军事领域,并且不断创新发展。目前,我
第4页(共8页)
国 的军用无人机在技术上已经能够通过遥控准确无误地击中目标。
④无人机由军用进入民用领城后,用途十分广泛。地质勘探、电网巡检、交通流量统计、大气污染检测等,都可以借助无人机的一臂之力。当地震、洪水、爆炸等灾害发生,无人机 可快速飞至救灾人员无法抵达的现场,实施救援。2013 年,四川芦山地震后,在交通中断的 情况下,就是通过无人机航拍灾区情况,为救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⑤随着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无人机的造价大幅降低。有资料表明,目前迷你无人机的 制造成本已降低到三年前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这类曾经带有神秘色彩的无人机,已经成
为集实用与娱乐功能于一体的高端玩具,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今天,只要你登录知名的电 商平台,就可以搜索到各种型号的玩具无人机,其中数千元的就有 GPS 定位和图传功能,通 过手机 APP 就能操控,航拍图象清晰,深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⑥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双刃剑。民用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也会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 美 国白宫的草坪上,就曾有小型无人机坠落。自 2016 年以来,上海、重庆、南京等地的国际 机场都遭遇过无人机的干扰,动辄就影响百余次航班起降,经济损失巨大。我国从 2017 年 6 月 1 曰起,已正式对质量在 250 克以上的民用无人机,实施实名登记注册。 ⑦近年来,随着纳米、仿生机器人技术的突飞猛进,出现了外形似鸟或昆虫的微型无人 机,如纳米蜻蜓无人机,翼展仅 5 厘米,可从窗户飞进飞出,一旦飞进普通人的住宅,个 人隐私就会受到侵犯。也许数年之后,停在你书房角落里的一个蜘蛛,飞到你眼前的一只苍 蝇,或者落在你窗口歌唱的美丽小鸟,正是一架微型的仿生无人机呢!
⑧无人机的时代正在到来,它会走向何方?这不单是政府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所有 人 应该思考的问题。
(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无人机在使用中的利与弊。 (2)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表达作用。 (3)阅读第⑤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有资料表明,目前迷你无人机的制造成本已降低到三年前的十分之一左右。 ..12.(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 题。
扁担的一生 范宇
①在村庄的记忆里,几乎任何时间、任何角落都能见到扁担的身影。挑粪、挑种子、挑 谷子、挑土豆、挑橘子……农人在土地上的所有倾注与收获,都与扁担密不可分。扁担就
第5页(共8页)
是 农人的精神脊梁,让他们挑起一个家庭重担的同时,也挑起了一个村庄沉重的历史与殷殷期 盼。
②我的家也是扁担挑起来的。母亲嫁给父亲时,半背篼谷子便是全部的家当。泥墙茅顶 的房子破败不堪,常常在狂风骤雨中摇摇欲坠,只有立于墙角略弯的扁担显得精神抖擞,给 人信心与希望。或许,母亲嫁给父亲的勇气,有几分便来自于扁担的抖擞精神。总之,在昼 夜有序更替的村庄里,父母用扁担慢慢挑起了生活的担子,就像蚂蚁搬家一样,虽然缓慢,却渐渐挑。出了一个家庭的崭新面貌。 ③这让我有了探索一根扁担一生的浓厚兴趣。
④20 年前,父亲从山里找到一截不错的木材,正想着用来做点什么呢。身为木匠的舅舅 几乎脱口而出﹣﹣扁担。对,扁担!父亲也认为,只有改成一根扁担,才不辜负这上好的木 材。说干就干,粗糙的木材到了舅舅手里,不用半天,就变成了一根笔直的扁担。扁担不能 太直,太直则易伤肩头和腰。因此,还得将扁担以火烤之后,用外力将之略微压弯成弓形。 可这根扁担实在太有骨气了,即便火烤、重压,仍然笔直,没有半点屈服。 ⑤这根扁担挑起来更吃力,父亲却爱不释手。之后的许多年里,父亲无论挑什么,都用 她。有次在挑玉米时,父亲不小心闪了腰,疼了好长一段时间。但父亲并没有放弃她,用汗 水和心血一点点浸润着她,渐渐地,她坚硬的心被融化了,挺直的腰板,也弯了下来。父亲 挑起扁担来越来越有默契,像与母亲的婚姻一样,虽偶有磕磕绊绊,感情却越来越深厚。她 也没有辜负父亲的良苦用心,苦心经营,以顶天立地般的气概,让一个家庭从贫穷落后走向 富足安逸。
⑥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少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离开村庄,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扁担也渐渐地走向了落寞。不少人再也没有回来,在城里买了房子,过上了舒坦的日子。这 也让父亲坚信一根扁担能够挑出一个未来的信念,逐渐土崩瓦解。或许,这背后更多是村庄 现实的无奈。
⑦无论如何,父亲最终选择了离开。
⑧曾经朝夕相对的扁担被搁置在了一个冰冷的墙角,孤零零的。说来也奇怪,没有了重 压,扁担却一天比一天更弯,弯得像一个苟延残喘的暮年老者。或许,再过几年,抑或十余年,她便将走完一生,彻底告别深爱了一生也奋斗了一生的村庄。 ⑨这也是农人的一生。
⑩九月,村庄又迎来冷冷清清的收获季节。我返城时,碰见正挑着谷子从田边迎面走来 的大伯。大伯今年已 60 余岁了,还在田间劳作着。他也曾短暂离开过村庄,却始终没能
第6页(共8页)
走出像扁担一样的命运。他仍然坚信着,只要村庄还在,扁担还在,就一定能够扛起生活的重担。甚至,在人烟越来越少的村庄里,不少死守的农人还是坚信﹣﹣一根扁担仍能挑起一个 村庄。
⑪这是一种可贵精神,或许它与现实追求早已背道而驰,却让人肃然起敬。
(选自《襄阳晚报》2016 年 3 月 3 日,有删改)
(1)请谈谈你对文章题目“扁担的一生”的理解。 (2)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①结合语境,赏析第②段加点词语。
父母用扁担慢慢挑起了生活的担子,就像蚂蚁搬家一样,虽然缓慢,却渐渐挑出了一个 家.庭的崭新面貌。
②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
可这根扁担实在太有骨气了,即便火烤、重压,仍然笔直,没有半点屈服。 (3)作者在文中提到“扁担”时,多次使用第三人称“她”,请说说有何表达效果。 (4)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⑩段画线句子的含义。 五、作文。
13.(60分)按要求作文。 请以“你是我的一本书”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不少于 700 字;
③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第7页(共8页)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B; 2.D; 3.A; 4.B; 5.A; 二、阅读理解。
6.C;B;D; 7.才华出众;诚实守信;敢于直谏; 8.借景抒情;伤春叹别; 9.只恐双溪舴艋舟;锦江春色来天地;塞上燕脂凝夜紫;零落成泥碾作尘;窈窕淑女;入则无法家拂士;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三、综合读写。
10.家风是在家人的言谈举止、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形成 的;家风是一个家庭所长期培育 和形成的一种文化和道德氛围,有一种强大的感染力量,是家庭伦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A;一个家庭只有和睦才能心情愉快,大家才会有充足的精力去面对生活中困难; 四、现代文阅读。
11. ; 12. ; 五、作文。 13. ;
第8页(共8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