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概况
我院数控技术专业课程开办于1996年,是在原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基础上开设,2004年单独成立数控技术专业。2006年数控技术专业被列为院级重点专业; 2007年被学院确立为“带动制造类专业群发展”的龙头专业;目前在校生303人。几年来,先后获得2009年国家精品课程《数控机床装调》,2008年广州市精品课程《数控机床装配与检测》,2008年广东省全国技能竞赛高职组项目《数控零件编程、加工与装配》项目广东选拔赛特等奖。
1、教学团队结构优化,素质好,能满足“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要求 数控技术专业现有专业教师22人,其中专任主讲教师8人,校内兼课教师1人,100%具备双师素质;专任实训指导教师3人,校外兼职实训指导教师10人。专任主讲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5人,研究生学历3人,3名实训指导教师全部具备技师以上资格,校外兼职教师实践经验和实训指导经验丰富。
表1 数控技术专业专任教师基本情况一览表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 历 学位 职称 是否双师 行业企业任职情况 为深圳鸥鹏科公司1 陈泽宇 男 1969.10 研究生 工学硕士 高 工 加工中心考评员 开发CD装配仪器 2 姜正武 男 1969.3 研究生 工学硕士 副教授 平面磨床考评员 广州恒精机械有限3 李先武 男 1967.3 本 科 学士 副教授 数控车考评员 公司 工程师 4 陈选民 男 1963.4 本 科 学士 副教授 无损检测员 5 苏 丹 女 1975.4 本 科 工程硕士 讲 师 数控铣考评员 广电林仕豪模具有6 邹伟全 男 1979.10 研究生 工学硕士 讲 师 数控铣高级工 限公司技术员 银洲空调有限公司7 李 华 女 1980.3 本 科 学士 助 教 数控铣高级工 技术员 高级工8 廖宁 男 1958.9 本科 学士 程师 1963.19 双师 武汉数控机床厂 广铁机保段助理工本科 程智勇 男 2 1974.1工程师 双师 程师 10 刘灏霖 男 2 本科 实验师 双师 东莞立城电子有限11 刘怡飞 男 1986.5 专科 技师 公司
表2 数控技术专业兼职、兼课教师情况表
序号 姓名 性学 出生年月 别 历 研1 专业领域 职务/职 称 单位 鑫泰科技有限公承担课程 顶岗郝生根 男 1962.7 究生 专2 营销、管理 高级会计 司 实习 广州玺明机械有机械制造 总工程师 限公司 机械工程制高级技师 广州机床厂 顶岗实习 顶岗张保林 男 1959.6 科 3 吴树灿 男 1953.12 技校 4 造 广州机床有限公机械工程 工程师 司 广州市金高达有机械工程 高级工程师 限公司 广州金高达有限金属切削 高级技师 公司 佛山新锦涛金属机械制造 工程师 制品有限公司 广东工业研究中机械制造 工程师 心 广船国际股份有机械工程 高级工程师 限公司 广州白云电器设机电 技师 备有限公司 实习 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 机械专男 1945.10 科 大男 1943.12 本 专男 1937.12 科 大男 1974.1 本 专男 1963.12 科 大男 1965.12 本 专男 1983.10 科 伍礼德 5 唐承武 6 曾广杰 7 姜卓行 8 黎朦 9 蔡伟昭 10 刘清杨 1本龙雄辉 男 1974.1 科 机械制造 讲师 花都工学结合基地 CAD/CAM 1
2.团队带头人职业素养高、社会资源整合能力强。
陈泽宇高级工程师,副教授,院级教学名师。具有10年企业工作经历和5
年的教学经历,现任学院数控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长期从事数控机床的设计、制造、调试及维修工作。主持的项目《TH6363型交换台卧式加工中心》曾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TH6340型交换台卧式加工中心》中华科技精品奖。
陈泽宇高工曾任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竞赛广东选拔赛筹备组副组长,教育部首届全国数控机床装调技能大赛专家组成员,教育部2009年全国技能大赛《数控机床装配、调试及维修项目》裁判,教育部机电设备教指委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改革”专家组成员,教育部机械设计教指委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改革”专家组成员,广东省机械学会会员,广州市创新学术团队---高职现代制造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创新学术团队骨干成员。
3.实践“专业带企业、企业带产品、产品带就业”的专业建设模式,“校企一体、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显著。
以学院数控专业及专业群人力资源为依托,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粤宝丽工业园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促进企业发展;学校与企业进行资源整合,联合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促进企业成长;以园区企业为主干,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成生产性教学平台,坚持生产过程和学习过程结合的教学模式。为此,其建设内容集中在“师资整合、设施整合、机制整合、课程重构”上。
下图一所示是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第1学期进行普通机床加工和手工制作训练,使学生掌握机械零件常规加工方法和金属材料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第2学期及第3学期中的8周进行数控加工训练,使学生掌握数控机床基本操作、数控编程方法;第3学期中的10周到第4学期进行数控机床拆装训练、故
顶岗 实习 知识 技能 态度 机床维修训练 数控加工训练 职业规划训练 校外企业 (校外) 根据职业意愿安排数控加工顶岗、机发现学生特长,安排粤宝丽工业园区企业 加工或维修方面的针对性训练,引广州机床厂(校内外结合) 机床拆装和机电联调、故障诊断训练数控车、铣、加工中心加工和特种加工工 常规加工训练 数控实训中心(校内为主) 实训中心 (校内) 艺设计、编程与机床操作普通机床加工和手工制作 图一 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障诊断及维修训练,使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结构、原理,信号连接、机电联调、故障诊断等知识和技能;第5学期进行职业规划训练,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特长,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并安排相应的岗位锻练。第6学期进行毕业顶岗实习。以职业能力训练为主线,融入职业岗位所必须的知识、技能、态度,按行动导向展开教学。
4.以师徒双元制的理念设计教学过程,紧贴企业标准,引入企业参与对学生的评价,形成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让学生学习环境体现将来的工作岗位社会氛围,使数控机床的装配、调试及数控加工的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结合,在教学设计中,以项目为中心,实现“师徒双元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一,教室与实训场所合一,实训场所与生产车间合一,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既是学生,又是徒弟。
5.发挥智力与技术优势,积极开展社会服务。
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充分利用专业教学资源,成立了数控加工技术及数控机床装调维修技术对外培训中心,积极开展对外培训工作。根据企业实际需求,针对不同受训者的具体情况和要求,与企业合作开展短期、中期、中长期培训,年培训量达200人次。
二、教学情况
1.教材建设情况(主要教材的使用和编写情况)
入选规划或获奖情况 教材名称 数控机床的装配与调试 作者 陈泽宇 刘美玲陈泽宇 陈泽宇龚凌云 陈泽宇龚凌云 陈泽宇邹伟全 苏丹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 2009年 数控加工编程与实训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年 规划教材 机械制图与加工中心零件测绘 数控机床机械零件的装配与调整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年 规划教材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年 规划教材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年 数控加工仿真实训 电子工业出版社, 规划教材 2009年修订(第二版) 2.教学成果在研及获奖情况
项目名称 课题来源 奖 励 广州市教学 行业转制高职院校发展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广州市 成果一等奖 广州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8年 时 间 广州市高职教育研究 广州市 2008年 高职院校依托工业园建设工学结合基地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现代制造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创新学术团队 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和整体优化研究与实践 3.教学改革项目(市级以上)
项目名称 中国职教学会 在研 广州市 在研 学院 在研 经费 项目来源 起止时间 2009年 国家精品课《数控机床装调》 20万 教育部 --- 广州市精品课程《数控机床装配与检 4万 测》 广州市教育局 2008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