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二、场地地质条件
三、桩间灌浆止水设计方案
四、桩间灌浆止水施工工艺
五、锚杆支护设计方案
六、锚杆施工工艺
七、施工总平面布置
八、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九、施工人员安排
十、安全施工措施
十一、质量保证措施及检验
十二、施工进度计划
锚杆支护设计与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32层住宅楼基坑周长约300m,开挖深度9.3m。基坑采用冲孔桩(排桩)加锚杆支护方案,由于场地西侧有一河涌,桩间采用灌浆止水。预应力锚杆设一排,两桩一锚,布置在-3.5m处,锚杆设计轴力450KN,预应力350KN。
二、场地地质条件
根据地质工程公司提供的工程地质报告,场地属于河流冲积地带,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人工填土层、冲积层、残积层及白垩系中砂岩。
1、人工填土层(Qml):场地均布,主要由粘性土混砂砾、砖、
砼碎块等组成,稍粘或疏松,层厚0.50~4.50m,平均1.79m。
面埋深0~6.8m,层厚1.00~7.4m,平均4.15m。w=28.2%,e=0.841,Ip=17.2,Il=0.37,压缩模量Es=5.91MPa,fk=200KPa。
大量中粗砂,稍粘,层面埋深2.00~5.00m,层厚1.30~(2) 粉土:局部分布,灰黄色,灰白色,稍密~中密,湿,含2、冲积层(Qal):按岩性不同可分为粉质粘土、粉土及粗砾砂。 (1) 粉质粘土:场地均布,灰黄色,湿,可塑,局部硬塑,层
1
3.65m,平均2.77m。w=22.7%,e=0.663,Ip=8.4,IL=0.51,压缩模量Es=6.31MPa,fk=250KPa。
含泥,分选性较差,层面埋深3.40~5.65m。层厚0.90~6.75m,平均3.31m。fk=175KPa。
暗红色,硬可塑,湿~稍湿,粘性较差,为中砂岩风化土,层厚0.60~3.70m。w=18.2%,e=0.547,Ip=6.2,Il=0.55,压缩模量Es=8.42MPa,fk=250KPa。
化岩层面埋深7.90~12.5m,层面标高-12.14~-7.25m,层厚大于4.55m。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frk=56MPa,风干强度为70.4~98.6MPa,软化系数为0.72~0.93,弹性模量为2.77~3.38×104MPa,泊松比为0.24~0.31。
场地地下水为砂岩孔隙承压水、各土层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冲积层透水性强,富水程度高,为场地的主要含水层。地下水位2.90~3.70米,地下水对砼无侵蚀性。
详细描述见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4、白垩系中砂岩:强风化岩局部分布,中风化岩不发育,微风3、残积层(Qel): 局部分布,以粉质粘土为主,局部为粉土,(3) 粗、砾砂:大部分钻孔有揭露,灰黄色,灰白色,稍密。
三、桩间灌浆止水设计方案
由于场地冲积层存在厚度较大的砂性土层,富水程度高,渗透性强,场地西侧有一河涌,而且冲孔灌注桩施工时,由于地层变化造成桩径扩孔程度不同,桩与桩之间的搭接也不均匀,为保证基坑开挖及后期施工时不致于出现涌水和涌
2
砂现象,在冲孔排桩施工完后,采用桩间灌浆法进行止水。具体方法为:在基坑外侧每两条钻孔桩之间布置一个灌浆孔,孔径为φ150,钻孔深度以达到基岩面为准(暂按11.0m计),总计灌浆孔386个,约4246延米。采用0.8~1.0MPa的压力进行灌浆,灌浆孔布置见《基坑支护冲孔桩及锚杆布置图》。
四、桩间灌浆止水施工工艺
采用一次全孔灌浆法,浆液在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后,由压浆泵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将浆液经灌浆管压入地层的孔隙中,通过浆液的渗透充填、挤密、粘结及固化等作用,使之与土体形成具有一定阻水性能的隔水层,达到防渗目的。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钻孔 → 清孔 → 下灌浆管 → 灌浆至孔口溢出→
封闭孔口 → 压力灌浆 → 拔灌浆管 → 结束灌浆 1.成孔
采用XY-1型地质钻机成孔,孔径φ150。由于上部有松散填土层及砂层,可用套管跟进法和浓泥浆护壁法进行施工。 2.灌浆
3
清孔结束后,将灌浆管下入孔底,并用清水洗孔,以排出孔内残渣及浓泥浆。然后自下而上往孔内灌浆,待孔口返浆后用特制灌浆蒙头将孔口封闭,进行高压灌浆。灌浆压力0.8~1.0MPa。 3. 灌浆材料
采用425#普硅水泥配制的纯水泥浆,水灰比W/C=0.5。
五、锚杆支护设计方案 锚杆布置在-3.5m处,倾角30°,设计轴力450KN,预应力350KN。 锚杆长度约16.5m,总计182条,计3003m。锚杆自由段6m,终孔
条件为:入微风化岩3.5m。
锚杆杆体材料选用4×7φ5钢绞线,钢绞线采用0.6”270级低松
驰型,标准强度1860MPa。
支护体系的设计计算参数如下表: 深度9.3m,分2步开挖:3.8m,9.3m。 各土层参数如下表: 项 目 第1层 第2层 第3层
厚度 d(m)
容重 (KN/m3)
内摩擦角(°)
内聚力 (KPa)
变形模量 泊松比(KPa)
3.4 19 15 18 6000 0.30 6.6 20 15 0 5000 0.30 2.0 22 40 100 200000 0.25
计算结果如下:
分步开挖的弯矩、剪力、位移及反力极值如下表:
开挖步骤
弯矩(KN-m)
剪力(KN)
位移(mm)
反力(KPa)
4
第1步(3.8m) 第2步(9.3m)
22.3<10.38> -94.7<3.60> 534.9<10.38> -755.7<7.01>
26.4<3.60> -40.1<1.88> 551.1<8.84> -365.8<3.60>
0.5<5.18> -1.0<0.38> 6.7<0.38> -14.6<10.38>
12.5<6.09> 274.6<12.63> -1.21<12.63> -460.2<12.63>
锚杆在开挖至9.3m时的水平向受力为392KN。
支护体系的计算简图、弯矩图、位移图及反力图见附图1~4。
六、锚杆施工工艺
施工需要4~6m宽道路。
施工前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好钢绞线、水泥及加工机具等。
①成孔及终孔条件
锚孔直径为φ130,锚杆倾角30°,采用地质钻机成孔,锚孔深超过锚杆设计长度0.5m。采用泥浆护壁的锚孔终孔后,应泵入清水洗孔至孔口返出清水为止。锚杆长度约16.5米,其中自由段长6米,终孔条件为:入微风化岩3.5m。
②插入锚杆
锚杆主筋采用7φ5钢绞线4股。
插入锚杆时将灌浆管与钢绞线同时放入钻孔,杆体插入孔内深度不应小于锚杆长度的95%,注浆管内端距孔底50~100mm,锚杆每隔1.5m设置定位支架。
锚杆自由段钢绞线用塑料胶管套住,并与锚杆杆体扎牢,以便隔离浆液和张拉时能够自由伸长。
③注浆
注浆采用525#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纯水泥浆,水灰比W/C=0.40,并加入0.4%的N型高效减水剂。 注浆体强度不得低于30MPa。
5
注浆前应先洗孔,注浆压力在土层中用0.2~0.5MPa,在岩层中用2~4MPa。
水泥浆自孔底向外灌注,随着水泥浆的灌入,应逐步地注浆管向外拔出直至孔口,拔管过程中应保证管口始终埋在水泥浆内。待孔口溢浆,即可停止注浆。
④ 连系梁制安
锚杆施工完一段后,及时进行连系梁的制安,连系梁混凝土强度等级C25。同时,在连系梁中预埋200×200×12锚头垫板。连系梁大样及锚杆大样见《基坑支护冲孔桩及锚杆布置图》。
⑤ 张拉与锁定
锚杆的张拉与锁定在注浆后14天进行,锚固体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80%,锚杆锁定荷载为350KN。
张拉前应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
锁定后,若发现明显的预应力损失时,应进行补偿张拉。
七、施工总平面布置
见《基坑支护冲孔桩及锚杆布置图》
八、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序号 1 2 3 4
机 具 名 称 地质钻机 砂轮切割机 电 焊 机 灰浆搅拌机
6
规 格 XY-1 17KW 卧式0.4m3
单 位 数 量台 台 台 台
8 2 2 2
5 6
灰 浆 泵 砼搅拌机
UB-3 200L
台 台
2 1
九、施工人员安排
①管理人员(7人) 名 称 项目经理 施 工 员 测 量 员
②劳动力计划(47人) 名 称 钻 工 锚杆制作 灌 浆 工 电 工
数 量
24 4 4 1
名 称 混凝土工 电 焊 工 杂 工 机 修 工
数 量
8 2 2 2
数 量
1 2 1
名 称 技术负责 质 安 员 资 料 员
数 量
1 1 1
十、安全施工措施
现场的安全主要是用电安全、机械使用安全和防火安全。 1. 用电安全
现场用电必须严格遵守《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用电安全规范 GB504194-93》。现场电线架设必须做到统一规划,严格执行三相五线制,按规范设置漏电保护开关,用电设备做到良好的接零和接地。
必须建立起用电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工地的用电情况
7
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2. 机械使用安全
现场所用机械设备的装设必须牢固稳定,搅拌桩机不能晃动或倾倒,所有机械设备严禁带故障作业,设专人定期进行检查、检修和保养。
所有设备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机械操作实行挂牌制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 防火安全
现场临时设施的搭设必须遵守有关防火规定,选用不易燃烧的材料,现场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
建立消防工作台帐,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人,建立工地义务消防队,经常对工地的防火工作进行检查,对工人进行消防的交底和教育。
成立以工地负责人为组长的安全防火领导小组,以便安全、顺利
4. 现场文明施工
在抓好质量和安全的同时,也要搞好现场的文明施工,以促进质量的提高和保障施工的安全,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①施工现场必须在“三通一平”的前提下,认真进行施工总平面的布置,各生活生产设施都要做到整齐有序,认真做好开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②施工现场按规定设置安全标语和色标,保持现场道路畅通,路面平坦无积水,保持场地整洁。
③施工现场的材料要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规定的位置堆放整齐,现场机械要按照平面布置图规定的位置和线路设
8
地完成施工工作。
置,不得任意侵占场内道路。并在各种机械的作业点挂要点牌,禁止无证人员操作,对设备及时清洁保养。
④现场各职能办公室、材料房、机械房、宿舍、冲凉房等都要挂牌,并经常保持整洁有序和清洁卫生,办公室按规定挂各种图表。
十一、质量保证措施及检验
1. 锚杆施工前,需做基本试验,做试锚3条,以选取合适的锚杆施工
参数。
2. 工程开工前,应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做好记录。 3. 水泥、钢绞线及锚具、夹片等均应有出厂合格证,并进行有关的
质量检验测试,不合格不得使用。
4. 认真做好各工序的施工原始记录,严格签字验收。 5. 严格按有关规范及设计要求施工。
6. 锚杆基本试验、施工及张拉锁定按照《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
CECS22:90》进行。
7. 水泥浆每天做1~2组试件,做抗压试验。
8. 锚杆孔口浆液如有流失,应及时补充,确保灌浆饱满。 9. 锚杆头如有漏水,采用水泥、水玻璃封堵。
10. 冲孔桩间灌浆止水施工时,为了保证浆液的可灌性,压入钻孔前,
应通过滤网清除杂质。如果在灌浆过程中,灌浆压力偏低或者灌浆量持续增大,应加入适量的速凝剂(水玻璃)。
11. 如果在灌浆过程中出现灌浆压力突然升高或地面抬升及冒浆等现
象,应停止灌浆,待判断清楚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后,再决定是否终止灌浆。
十二、施工进度计划
灌浆施工在冲孔桩完成一定数量后进行,用15天时间完成。
9
锚杆施工配合挖土进行,锚杆工程(张拉除外)在15个工作天内完成。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