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寓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蕴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寓”有“寄托”的意思,最早见于《庄子·寓言》篇。
寓言故事的成语
掩耳盗铃、滥竽充数、画蛇添足、画龙点睛、拔苗助长、惊弓之鸟、守株待兔;
自相矛盾、刻舟求剑、南辕北辙、买椟还珠、坐井观天、叶公好龙、鱼目混珠;
亡羊补牢、揠苗助长、杯弓蛇影、狐假虎威、郑人买履。
谚语、俗语、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人们对成功经验、失败教训、科学知识、生活感受的总结、提炼和加工,是语言中的精华,是人们喜闻乐用的一种语言形式。它们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形象鲜明、比喻生动,能绘声绘色地表现社会上各种人的精神面貌和人情世态。
谚语、俗语在内容上充满了哲理和智慧的色彩,在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流传,非常形象、简练、朴实、自然,既通俗易懂,又便于记忆。
歇后语又被称为俏皮话、巧语等,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部分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部分,“歇”去后部分,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学生谚语大全
1 / 231 / 23
一、朋友与敌人
1、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2.邻居好,赛金宝。
3.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抵对门。
4.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5.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6.交人交心,浇花浇根。
7.岁寒知松柏,患难见交情。
8.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9.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10.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11.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
12.宁喝朋友的白水,不吃敌人的蜂蜜。
2 / 232 / 23
13. 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
14.朋友千个少,敌人一个多。
15.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16.弱敌不可轻,强敌不可畏。
二、时间与金钱
17.不怕慢,就怕站。
18.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19.时间像生命,一刻值千金。
20.花儿凋谢不再开,光阴一去不再来。
21.今朝有事今朝做,莫将忙事待明天。
2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3.追赶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宠爱他;放弃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冷落他。
24.浪费时间,等于缩短生命。
3 / 233 / 23
三、求知与学艺
25.无事不登三宝殿。
26.精益求精,艺无止境。
27.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28.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29.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3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1.水不流会发臭,人不学会落后。
32.活到老,学到老,一生一世学不了。
33.不怕学不成,只怕心不诚。
3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35.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36.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灵。
4 / 234 / 23
37.早起多长一智,晚睡多增一闻。
38.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四、学习方法
39.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
40.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多练)
41.好学深思,心知其义。(多思)
42.学问学问,边学边问。(多问)
43.三人行,必有我师。(多问)
44.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记)
45.书本不常翻,犹如一块砖。(多读)
4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
47.常说嘴里顺,常写手不笨。(多写)
五、美好与丑恶
5 / 235 / 23
48.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49.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50.多行不义必自毙。
51.家丑不可外扬。
52.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53.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六、勤劳与懒惰
.勤劳是个宝,一生离不了。55.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56.细水长流,吃穿不愁。
57.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58.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59.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
6 / 236 / 23
60.勤人睡成懒人,懒人睡成病人。
61.不怕家里穷,只怕出懒虫。
62.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63.天上掉下馅饼来。
七、诚实与虚伪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65.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说假话。
66.挂羊头,卖狗肉。
67.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68.猫哭老鼠假慈悲。
69.当面是个人,转脸是个鬼。
八、谦虚与骄傲
70.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7 / 237 / 23
71.满招损,谦受益。
72.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7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74.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
75.痒要自己抓,好要别人夸。
76.满瓶不动半瓶摇。
77.好汉不提当年勇。
九、礼貌与修养
78.大人不记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
79.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80.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81.喊人不蚀本,舌头打个滚。
82.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8 / 238 / 23
83.学文化,从字母开始;讲文明,从小事做起。
84.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他非。
85.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86.上梁不正下梁歪。
87.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
十、生活哲理
88.人心齐,泰山移。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90.人在人前闯,刀在石上荡。
91.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
92.离家十里路,各处各乡风。
93.办酒容易请客难。
94.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9 / 239 / 23
95.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96.树挪死,人挪活。
97.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98.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99.人无横财不发,马无夜草不肥。
100.心慌吃不成热粥,骑马看不好《三国》。
小学生歇后语大全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3、蚕豆开花--------黑心 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5、打破砂锅--------问到底 6、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7、虎落平阳--------被犬欺 8、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9、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10、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11、大海捞针--------没处寻 12、竹篮打水--------一场空
10 / 2310 / 23
13、打开天窗--------说亮话 14、船到桥头--------自会直
15、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16、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17、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18、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19、芝麻开花--------节节高 20、新官上任--------三把火
21、瞎子点灯--------白费蜡 22、兔子尾巴--------长不了
23、偷鸡不成--------蚀把米 24、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25、老虎屁股--------摸不得 26、老虎拉车--------谁敢
27、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28、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9、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 30、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31、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32、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33、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34、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35、猫哭耗子--------假慈悲 36、饺子破皮--------露了馅
37、扁担挑水--------一心挂了两头 38、对牛弹琴--------白费劲
11 / 2311 / 23
39、八仙聚会--------神聊 40、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41、板上订钉--------跑不了 42、背鼓上门--------讨打
43、草把做灯--------粗心(芯) 44、竹笋出土--------节节高
45、菜刀切豆腐--------两面光 46、钉头碰钉子--------硬碰硬
47、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 48、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49、关公走麦城--------骄必败 50、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
51、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5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53、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55、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56、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57、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58、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59、泼出去的水--------收不回 60、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61、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62、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63、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12 / 2312 / 23
65、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66、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67、歪嘴讲故事--斜(邪)说 68、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69、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70、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
71、赶鸭子上架--------吃力不讨好 72、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73、瞎子戴眼镜--------装饰 74、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
75、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76、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77、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78、和尚训道士--------管得宽
79、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 80、聋子见哑巴--------不闻不问
81、铜钣上钉铆钉---一是一,二是二 82、里弄里扛竹竿--------直来直去
83、苦水里泡黄连--------苦上加苦 84、我解缆,你推船--顺水人情
85、猪鼻子里插葱--------装象 86、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87、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88、放风筝断了线--------没指望了
、池塘里的风波--------大不了 90、谈心不点灯--说黑话
13 / 2313 / 23
91、顶风顶水划船--------硬撑 92、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93、东洋人戴高帽--------假充大个 94、到火神庙求雨--------找错了门
95、鲁班门前耍斧--------有眼无珠 96、老太太吃汤圆--------囫囵吞
97、出太阳下暴雨--------假情(晴) 98、挂羊头卖狗肉--------虚情假意
99、担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 100、唱歌不看曲本--------离谱
101、泰山顶上观日出--远瞩 102、提着灯笼砍柴--明砍
103、提着马灯下矿井--步步深入 104、跳上舞台凑热闹--逢场作戏
105、推小车上台阶--一步一个坎 106、大姑娘坐轿——头一回
107、借了一角还十分--分文不差 108、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109、窗户边吹喇叭——名声在外 110、螃蟹过街——横行霸道
111、上鞋不用锥子——针(真)行 112、程咬金的斧头——就这三下子
113、聋子耳朵——摆设 114、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
115、冰糖煮黄莲——同甘共苦 116、八级工拜师傅——精益求精
14 / 2314 / 23
117、大水淹了龙王庙——不认自家人 118、木匠带枷——自作自受
119、半夜三更放大炮——一鸣惊人 120、飞机上点灯——高明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牛)角抹油——又尖又滑。
老(虎)嘴里拔牙——冒险。 (兔)子尾巴——长不了。
(龙)王跳海——回老家。 打(蛇)七寸——找要害。
(马)尾搓绳——不合股。 挂(羊)头卖狗肉——有名无实。
(猴)子照镜——得意忘形。 (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狗)捉耗子——多管闲事。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小是人
刘备访贤——三顾茅庐 关公放曹操——念旧情
孔明斩魏延——借刀杀人 关公走麦城——死到临头
关老爷赴会——单刀直人 张飞古城骂关羽——误会
曹操杀华佗——以怨报德 诸葛亮隆中对策——先声夺人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关公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15 / 2315 / 23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
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
一鼓作气(曹刿) 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 卧薪尝胆(勾践)
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完璧归赵(蔺相如) 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 耳) 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
一鼓作气(曹刿) 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 卧薪尝胆(勾践)
16 / 2316 / 23
杀妻求将(吴起) 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一字千金(吕不韦) 指鹿为马(赵高)
焚书坑儒(秦始皇) 图穷匕见(荆轲)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一饭千金(韩信) 四面楚歌(项羽)
约法三章(刘邦) 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信) 破釜沉舟(项羽)
手不释卷(刘秀) 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 十面埋伏(项羽)
投笔从戎(班超) 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 老当益壮(马援)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鞠躬尽瘁(诸葛亮)
17 / 2317 / 23
三顾茅庐(刘备)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 乐不思蜀(刘禅) 七步成诗(曹植) 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 宝刀不老(黄忠) 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 望梅止渴(曹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入木三分(王羲之) 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草木皆兵(苻坚) 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画龙点睛(张僧繇) 江郎才尽(江淹)
精忠报国(岳飞) 东窗事发(秦桧)
胸有成竹(文与可)
秦 : 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
焚书坑儒(秦始皇) 穷图匕见(荆轲)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18 / 2318 / 23
洛阳纸贵(左思)
汉 :一饭千金(韩信) 四面楚歌(项羽)
约法三章(刘邦) 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信) 破釜沉舟(项羽)
手不释卷(刘秀) 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 十面埋伏(项羽)
投笔从戎(班超) 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 老当益壮(马援)
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
七步成诗(曹植) 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
19 / 2319 / 23
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
望梅止渴(曹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 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
东山再起(谢安) 洛阳纸贵(左思)
草木皆兵(苻坚) 凿壁偷光(匡衡)
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 精忠报国(岳飞) 东窗事发(秦桧)
胸有成竹(文与可)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故事出自《国语·吴语》。成语“如火如荼”,形容某种人群或事物阵容之大,气势之盛。
20 / 2320 / 23
故事见于《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天授二年》。成语“请君入瓮”,比喻用某人整治他自己。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
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故事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成语“鸡呜狗盗”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这种技能的人。
故事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成语“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故事见于《庄子列御寇》。成语“探骊得珠”,比喻写文章能紧扣主题,抓住要点。
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yún dāng谷偃竹记》。“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
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
故事见于《庄子·秋水》。成语“望洋兴叹”,比喻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
21 / 2321 / 23
何。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枕戈待旦”出自刘琨《与亲故书》,形象地写出了刘琨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决心。后来用作成语,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
故事出自《史记·汲郑列传》。成语“后来居上”,往往指后起的可以胜过先前的。和汲黯说这话的原意,大不相同。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故事出自《史记·魏世家》。成语“抱薪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害,结果反而使祸害扩大。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22 / 2322 / 23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则成语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已,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23 / 2323 / 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nwoyixi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00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