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及流程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元江县中医医院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一、为提高我院手术质量,确保手术安全,降低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并使患者手术效果得到科学客观的评价,依据中国医院协会《关于发布和实施<手术安全核查表与手术风险评估表>的通知》(医协会发[2009]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凡拟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都应进行手术风险评估。

三、医生、麻醉师对患者进行手术风险评估时要严格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与实验室资料、临床诊断、拟施手术风险与利弊进行综合评估,并填写《医医院手术风险评估表》(见附件)。

四、择期手术患者,手术前24h手术医生、麻醉师应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相应内容对患者进行评估,做出评估后分别在签名栏内签名。由手术医生根据评估内容计算手术风险分级。并根据评估的结果制定出安全、有效的手术计划和麻醉方式,充分告知患者或者其委托人(或监护人)手术方案,手术可能面临的风险,获得其知情同意。

手术风险评估分级超过NNIS2级时,应及时向科主任请示,请科主任再次评估,必要时可组织院内会诊后再进行评估,报医务科审批同意后方可手术。

五、急诊手术患者,手术前24h主刀医生、麻醉师、巡回护士应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相应内容对患者进行逐项评估,做出评估后分别在签名栏内签名。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共同就评价结果向患者或者其委托人(或监护人)充分告知本次急诊手术可能面临的风险及严重后果,获得其知情同意。手术风险评估分级超过

NNIS2级时,必须同时向科主任汇报。

六、手术风险评估填写内容及流程

术前24h手术医生、麻醉师、巡回护士应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相应内容对患者进行评估,做出评估后分别在签名栏内签名。由手术医生根据评估内容计算手术风险分级。

评估内容如下: ①手术切口清洁程度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将手术切口按照清洁程度分为四类: Ⅰ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 Ⅱ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切口) Ⅲ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 Ⅳ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 ②麻醉分级(ASA分级)

参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标准:I-Ⅵ级: P1:正常的患者;

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 P3: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

P4:患者有轻微的明显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生命; P5:病情危重,生命难以维持的濒死患者; P6:脑死亡的患者。 ③手术持续时间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根据手术的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即为“手术在3小时内完成组”;“手术超过3小时完成组”

属急诊手术在“ □”打“√”。

④手术类别由麻醉医师在相应“ □”打“√”。

⑤随访:切口愈合与感染情况在患者出院后24h内由主管医生填写。

手术风险评估流程

病情评估 术前医师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对病人评估,内容包括

心理评估 评估结束后拟定手术方案 告知患者评估结果及手术方案,嘱患者或委托人签名

评估有疑问或困难,组织会诊并上报医务科

《手术风险评估》(试行)使用说明

卫生部《2008年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重点工作之二“病人安全目标”中“目标五、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是具体落实的措施。各医院要将《手术安全核对》与《手术风险评估》工作制度化。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流程。每一例手术均需执行此项工作,每个月、季、年都应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

通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手术风险分级”方法。不但可以了解手术风险程度外,还可以准确地比较各医院之间“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差距,也可以与国际上水平作横向比较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简介:

在国际医疗质量指标体系中是按照美国“医院感染监测手册”中的“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将手术分为四级,即NNIS0级、NNIS1级、NNIS2级和NNIS3级, 然后分别对各级手术的手术切口感染率进行比较,从而提高了该指标在进行比较时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1.手术风险标准依据,是根据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2.麻醉分级,3.手术持续时间这三个关键变量进行计算的。定义如下: (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将手术切口按照其清洁程度分为四类: I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手术野无污染;手术切口无炎症;患者没有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没有意识障碍 II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患者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病情稳定;行胆囊、阴道、阑尾、耳鼻手术的患者

III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开放、新鲜且不干净的伤口;前次手术后感染的切口;手术中需采取消毒措施(心内按摩除外)的切口

IV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严重的外伤,手术切口有炎症、组织坏死,或有内脏引流管 (2)麻醉分级(ASA分级)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麻醉分为六级(ASA分级)。

P1:正常的患者;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P3: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P4: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

生命;P5:如果不手术患者将不能存活;P6:脑死亡的患者 (3)手术持续时间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根据手术的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即为“手术在标准时间内完成组”;“手术超过标准时间完成组” 2.手术风险分级的计算

手术风险分为四级。具体计算方法是将手术切口清洁程度、麻醉分级和手术持续时间的分值相加,总分0分为NNIS-0级,1分为NNIS- 1级、2分为NNIS -2级,3分为NNIS-3级

表1:分值分配 分值 0分 1分 手术切口 I类切口、II类切口 切口 病人甲 项 目 麻醉分级 切口清洁度分级 手术时间 手术风险分级 NNIS

类型 评分 P3 II类 否 1 0 0 1级 P4 III类 是 麻醉分级 P1、P2 手术持续时间 未超出3小时 超出3小时时 III类切口、IV类P3、P4、P5 表2:手术风险分级计算举例 病人乙 类型 评分 1 1 3级 P1 否 1 IV类 病人丙 类型 评分 0 1 0 1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