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土钉墙深基坑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模版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南昌经开区蛟桥村安置房二期工程二标段

深基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审核:批准:

南昌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2016年3月

精品文档

目 录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 ................................................ 2 第二部分编制依据 ................................................ 8 第三部分工程特点分析与危险源辨识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 9 第四部分

设计计算书和施工图 .................................. 17

基坑支护结构计算书 ............................................. 17 第五部分

主要施工方法及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 40

第六部分验收要求 ............................................... 52 第七部分监控方案 ............................................... 54 第八部分 附图:

基坑支护设计图 .......................................... 70〜75 土方开挖线路及进出基坑坡道布置平面示意图 ....................... 76 深基坑有组织排水剖立面布置示意图 ................................ 77

重大危险源的应急预案 ................................ 62

精品文档

第一部分

一、 参建单位

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江西省中环岩土工程勘察院 基坑支护设计单位:南昌大学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江西中昌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南昌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二、 工程简介

2.1工程名称:南昌经开区蛟桥村安置房二期工程二标段深基坑工程 2.2工程概况:

拟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蛟桥村拆迁安置用地位于南昌经济技术开发 区庐山北大道以东,南昌齿轮厂住宅区以南,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

2.3基坑深度及支护结构:

地下室开挖主要深度为7.95米,基坑平面呈不规则长条形,场地东西 长约230m南北长约95m。

本工程支护结构型式:基坑东面和北面采用土钉墙支护结构型式, 坑南面和西面采用1:1大放坡型式土方开挖。支护结构揭露面均为粘土层。

2.4工程周边情况和地下管线情况:

场地周边环境简单,四周50m以外无居民建筑及道路设施。无地下管线 情况。 2.5地下水情况:

本勘察场地范围内分布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

松散岩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赋存于角砾④、全风化千枚岩⑤、强风 化千枚岩

精品文档

⑥、⑦和中风化千枚岩⑧孔隙裂隙中,两者之间有水力联系,稳 定水位埋深

2.0~4.5m,水位标高27.114~27.701m,水位年变幅0.5-1.0m, 为微承压水,属弱透水层。富水性差,水量较小,场地含水层综合渗透系 数K=0.1m/d,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

勘察期间实测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2.0~4.5m,水位标高

27.114~27.701m,水位年变幅0.50-1.00m,为微承压水,水量较小。地下 车库开挖深度为4.0m,基坑底标高26.0m,位于地下水位以下1.114~1.701m, 基坑施工时地下水对基坑有一定的影响,但水量较小,只需在基坑底部设 置排水沟及集水坑,排除地下水和上层滞水及地表积水。

2.6工程土质概况:

在本次勘探揭露深度范围内,场地内岩土层主要为第四第全新统冲积 层(Q)、

al

第四第中更新统残积层(Q)及前震坦系板溪群(Pt2)千枚 岩,按其岩性及工程特

el

l

征,自上而下依次划分为①素填土;②粉质粘土; ③淤泥质粉质粘土;④角砾;⑤全风化千枚岩;⑥强风化千枚岩上段;⑦ 强风化千枚岩下段;⑧中风化千枚岩等 8个单层。见《钻孔地质柱状图》、 《工程地质剖面图》。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以下分别对各岩土层特性予以阐述: 1、人工填土( QT)

① 素填土( QT)场地内大部份分布。灰褐、浅黄、褐黄色,主要由粘性 土、全风化千枚岩及强风化千枚岩碎块等物质组成,为近期人工堆积,未经 压实处理,结构松散,稍湿至饱水。底部有0.3-0.5m厚的耕植土。实测标准

贯入试验锤击数为2-4击,平均值2击。其原位测试成果见表6。层厚

精品文档

0.00~3.20m。

2、 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

al

② 粉质粘土。场地内均有分布。浅黄、棕黄、灰褐色,以可塑状态为 主,成份主要为粉粘粒,摇振无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湿 至饱水。压缩系数平均值0.275MpV,压缩模量平均值6.468MPQ属中等压 缩性,属弱透水层,实测标贯击数7~10击,平均值7击。其物理力学指标统 计见表5。原位测试成果见表6,层面埋深0.00~3.20m,层顶标高 28.11~30.57m,层厚 2.50~5.00m。

③ 淤泥质粉质粘土。场地内大部份分布。浅灰、黑灰色、饱水、呈流 塑状态,成份主要为粉粘粒,含少量腐植物,具有腐臭味。压缩系数平均 值0.621MpV,压缩模量平均值3.67Mpa,属高等压缩性,属弱透水层,其 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见表5。层面埋深2.50~6.80m,层顶标高24.58~27.02m, 层厚 0.50~2.50m。

3、 第四系中更新统残积层(Q)

el

④ 角砾。场地内均有分布。灰白色,中密状态,呈棱角状或次棱角状, 成份以石英为主,次为千枚岩、砂岩,级配一般,饱水,实测重型圆锥动 力触探击数15-23击,修正后击数13.20-17.986击,平均值15击。扰动砂样 进行颗粒分析,各级组份质量分别大于 20m颗粒占16.3-23.5% ; 2-20mn颗 粒占35.1-48.1% ; 0.5-2mm颗粒占 18.6-26.5% ; 0.25-0.5mm颗粒占 7.2-19.5% ; 0.075-0.25mm颗粒3.2-5.5% ;小于 0.075mn颗粒占 0.6-1.0%。

其原位测试成果统计见表6。层面埋深4.50~8.10m,层顶标高23.72~26.17m, 层厚 0.70~2.80m。

4、前震旦系千枚岩(Pt2)

l

⑤ 全风化千枚岩(Pt2 )。场地内均有分布。灰黄、浅黄、褐黄色,粉 砂质、泥

l

精品文档

质结构,千枚状构造,冲击可钻进,手捻易碎,遇水易软化,随 深度增加,强度逐渐增大,压缩系数平均值 0.367Mpa-,压缩模量平均值 5.415Mpa,实测标准贯入试验锤击

1

数为34~42击,修正后锤击数30.26~35.07 击,平均值31击,其原位测试成果统计见表6,层面埋深6.10~8.90m,层顶 标高 21.71~24.07m,层厚 4.00~7.40m。

⑥ 强风化千枚岩上段(Pt )。场地内均有分布。灰黄、浅黄、灰褐色, 粉砂

2

质、泥质结构,千枚构造,岩芯极破碎,呈粉末状、碎块状、块状, 无洞穴,为极软岩,质量基本等级为 V级,手可掰断,遇水强度降低,实测 重型圆锥动力触探击数19~31击,修正后击数13.11~17.05击,平均值14击, 其原位测试成果见表6。层面埋深12.00~14.20m,层顶标高15.61~19.44m, 层厚 2.80~4.80m。

⑦ 强风化千枚岩下段(Pt2 )。场地内均有分布,灰黄、浅黄、褐黄色,

l

粉砂质、泥质结构,千枚状构造,岩芯破碎,呈块状、碎块状,局部为短 柱状,无洞穴,无软弱夹层,为极软岩,质量基本等级为

V级,随深度增加

强度逐渐增大。层面埋深16.00~17.70m,层顶标高11.91~15.68m,层厚 3.00~5.60m。

⑧ 中风化千枚岩(Pt2 )。场地内均有分布。灰黄、浅黄色。青灰色, 粉砂质、

l

泥质结构,千枚状构造,裂隙不发育,岩芯较破碎,呈块状,局 部呈短柱状至中长柱状,锤击声较清脆,无洞穴,无软弱夹层,无临空面,

精品文档

为软岩,质量基本等级为IV级,岩芯中交角20-30度,片理裂隙发育,呈闭 合状,层面埋深19.50~22.50m,层顶标高7.12~10.86m。该层未揭穿,揭穿 厚度 5.20~20.50m。

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成果表

土粒 比重 液性 指数 压缩 系数 压缩 模具 土层名称 含水量 湿密度 干密度 孔隙比 凝聚力 内摩 擦角 巾及编号 统计值 W % P g/cm3 13 1.98 Pd g/cm3 13 1.58 E —— 13 0.794 IL —— 13 272 —— 13 0.38 a1-2 Mpa 13 0.30 Es Mpa 13 7.38 C Kpa 13 42.2 样本数 最大值 13 27.7 24.3 26.046 1.037 0.040 1.020 1 度 13 16.4 12.5 14.331 1.293 0.090 0.955 粉质粘土② 最小值 平均值 标准差 变异系数 修正系数 1.92 1.95 0.018 0.009 0.993 1.52 1.547 0.021 0.013 0.993 0.716 0.758 0.024 0.032 1.016 272 272 0 0 1 0.26 0.308 0.042 0.139 1.069 0.24 0.275 0.030 0.110 1.055 5.43 6.468 0.637 0.099 0.951 31.9 36.269 2.828 0.078 0.961 34.855 7 20.2 14.4 16.943 1.914 0.113 0.991 16.783 6 32.6 16.5 24.033 7.137 淤泥质 粉质粘土 ③ 标准值 样本数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标准差 变异系数 修正系数 标准值 :样本数 最大值 最小值 全风化 千平均值 枚岩 标准差 ⑤ 变异系数 修正系数 标准值 26.564 7 51.2 39.6 43.029 3.989 0.093 1.069 45.978 6 33.5 26.4 30.567 2.332 1.937 7 1.75 1.65 1.715 0.033 0.019 0.986 1.691 6 1.99 1.85 1.898 0.052 1.537 7 1.26 1.09 1.200 0.052 0.044 0.968 1.161 6 1.57 1.40 1.453 0.063 0.771 7 1.493 1.17 1.269 0.106 0.083 1.062 1.347 6 0.942 0.734 0.874 0.076 272 7 272 272 272 0 0 1 272 6 272 272 272 0 0.330 7 1.39 1.030 1.116 0.126 0.113 1.083 1.209 6 0.39 0.14 0.29 0.094 0.290 7 0.74 0.55 0.621 0.061 0.098 1.073 0.666 6 0.46 0.21 0.367 0.091 6.149 7 4.00 3.42 3.67 0.234 0.064 0.953 3.497 6 8.26 4.16 5.415 1.488 0.275 0.773 4.186 13.684 7 8.6 5.9 6.80 0.73 0.107 0.921 6.26 6 16.9 12.6 14.4 1.695 0.118 0.903 13.00 0.076 1.063 32.493 0.027 0.978 1.856 0.043 0.964 1.401 0.087 1.072 0.936 0 1 272 0.325 1.268 0.368 0.247 1.204 0.442 0.297 0.755 18.136

精品文档

第二部分编制依据

(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2) 《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 96: 97); (3)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 2002); (4)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6)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

(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8)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 (9)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10)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 (11)

手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管理办法》 87号文件 施工图纸:工程设计图纸

施工组织设计: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地勘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基坑工程2009.11 )

精品文档

第三部分工程特点分析与危险源辨识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一、 工程特点分析 本工程具备下列特点:

1. 本工程基坑面积较大,基坑长约230m宽约95m开挖最大深度为 7.95m,基坑支护等级为一级。

2. 基坑边线距离周边建筑物及道路均较远,约 50m有利于基坑土方 放坡开挖。 3. 根据地勘报告,本工程地下水位位于粘土层,水量很小,对基坑开 挖影响较小。

4. 本基坑周边环境情况较为简单,场地地层分布较为简单,放坡开挖 揭露边坡土质基本为粘土层,具备放坡开挖条件。

二、 主要危险源分析、辨识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本工程基坑开挖最大深度约7.95m,基坑临边有主要施工道路,其主要 危险源如下:

1. 主要危险源分析、辨识

① 可能引起支护结构强度破坏及整体失稳的主要危险源: 1) 支护结构的的强度及刚度;

2) 边坡稳定、抗倾覆(圆弧滑移及埋置深度); 3) 抗隆起稳定。

故本方案针对上述主要危险源进行支护结构选型、设计,并采取相应 安全措施

2. 针对主要危险源采取的相应措施

精品文档

① 支护结构选型及设计

根据本工程基坑深度较大特点,经分析、计算,确定基坑四周选用土 钉墙支护结构,即采用三级放坡土钉墙、自然放坡方式进行基坑边坡支护。

土钉支护结构的具体各项设计参数详由设计院提供的设计图及计算 书。

② 基坑边坡相邻道路的监控措施

由于周边有道路,基坑开挖深度较大,基坑支护工程使用期间应做好 围护结构及周边道路的变形监测工作,确保安全。

1) 在基坑土方开挖前安排专人对邻近基坑的道路进行详细调查,有无 裂缝等缺陷,并进行拍照存档,以备土方开挖后进行分析。

2) 安排专人监测基坑周边、基坑内的积水状况,密切注意、收集周边 的近期天气预报及赣江的水文水位变化情况,并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

3) 对边坡支护的位移、变形、管线的沉降制定监测方案,具体详第七 部分监测方案。

③ 基坑有组织排水措施 1) 坡顶排水

在坡顶散水外侧1200m处开挖排水沟一条,机砖砌筑,内空尺寸 300mm x 300mm内壁及顶面10m厚M1(水泥砂浆抹面。若因场地限制无法施工, 则在散水外边缘采用机砖砌筑导水墙,高度 200mm两端与排水沟连接。坡 顶排水沟与场地外下水管道连通或在末端设置集水井,将水流排出。

2) 坑内排水

精品文档

为防止局部渗水影响坑内施工作业,在基坑底部边缘开挖排水沟一条, 内空尺寸400 mnK 400mm机砖砌筑,内壁及底面10m厚M1C水泥砂浆抹面。 每隔30n左右及四角部位布置一口集水井,规格 1000 mm< 1000 mm< 1000mm 水流通过水泵抽至坡顶排水沟导出场地外。

■坑顶排水沟大样图

④ 基坑四周的安全围护

由于本基坑开挖深度较深(基坑最大深度 7.95m),为保护施工人员的 安全,在基坑坡顶、放坡平台及围护桩顶部位设置钢管护栏。护栏高 1.2m, 埋入地面以下,采用①48钢管,连接点焊接或用直角扣件连接。

si

誥三、其它危险源分析、辨识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1. 其它危险源分析、辨识

在工程中除上述主要危险源外还可能产生下列种种类型的危险源: 1) 各种工况下支护结构受力不同可能对结构产生的破坏; 2) 支护结构的塌方;

3) 地下水抽取速率过快、过量;

1:J“ 坑底排水沟大样图

精品文档

4) 基坑边沿堆载、超载引起的侧压力过大; 5) 土方施工过快;

6) 地下水位、支护结构变形、内力监控不力; 7) 支护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不严; 8) 高空坠落事故; 9) 失火、触电安全事故等。 2. 针对其它危险源采取的相应措施 (1)基坑边坡稳定的安全防护措施

1) 本工程由于部分边坡采用土钉墙支护,因此采取下列措施: ① 聘请有资质的专业监测单位进行施工过程的监测; ② 监测单位必须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制定监测方案;

③ 在施工监测过程中监测单位与施工方要密切配合,及时总结分析监 测数据,以便指导、调整施工。将土体水平位移、沉降、地下水位、临边 建筑物的沉降等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确保支护结构安全。

2) 基坑开挖时,挖土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或逆坡挖 土。桩顶土钉墙施工需分层开挖,待上层土钉墙支护完毕达到设计强度后 才能开挖下一层,严禁一次性挖到顶标高。挖土方不得在贴近未加固的危 险建筑物的下面进行。基坑开挖应严格按要求放坡。操作时应随时注意土 壁的变动情况,如发现有裂纹或部分坍塌现象,应及时进行支撑或放坡, 并注意支撑的稳固和土壁的变化。

3) 由于本基坑重要性程序较高,设计要求严格,因此,在施工过程中, 应切实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尤其是要咨询安监站以及各方面的专家, 群策群力,确保本工程的安全。

4) 根据建设方提供的红线坐标点,按建筑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总平面 图,测量放样,经建设方和监理方验收认可后开始施工。如果与基坑设计 尺寸相差较大,

精品文档

应通知设计人员,做更正设计。

5) 基坑土方部分,分段分层,严禁超挖,在机械开挖出支护坡面后, 要求人工及时修整边坡,尽可能缩短边坡暴露时间。

6) 施工过程中如遇障碍物或其它困难达不到设计要求时,立即通知设 计单位调整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7) 用手推车运土,应先平整好道路。卸土回填,不得放手让车自动翻 转。用翻斗汽车运土,运输道路的坡度、转弯半径应符合有关安全规定。

(2)深基坑内主体结构施工安全措施

1. 深基坑支护施工仅是深基坑主体施工的前奏。故深基坑支护施工结 束,并不意味着深基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结束,而仅仅是深基坑施工安 全管理的开始。整个深基坑支护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必须一直持续到深基 坑回填土结束。

2. 为协调总包和基坑支护分包单位、监测单位的工作,特制定下列安 全管理措施:

① 深基坑支护工作结束后,分包单位要及时向总包单位办理移交,并 进行技术交底。要根据工程实际需要按总包单位的要求安排值班人员,在 现场进行基坑的维护或抢修。

② 总包单位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要求配备专职安全 管理监督人员,并按应急预案要求成立相关组织机构,配备相应的材料、 设备、器材。

③ 总包施工单位必须尽量减少深基坑的曝露时间,基坑土方结束后, 迅速浇筑找平层,并尽快浇筑主体结构的底板、墙板。底板、墙板分项工 序一旦结束,尽快组织回填土,以减少安全事故的概率。

3. 在基坑中的钢筋、模板、砼等分项施工过程中,总包单位必须协调 组织好

精品文档

对基坑支护的监测工作,及时监测、分析,进行信息化施工,消除 事故隐患。

4. 基坑四周设立围档,避免不相关人员进入现场,发生坠落事故。

5. 基坑边沿护壁的水平侧向位移及地下水位的变化要进行针对性的监 测,监测结果及时反馈以调整指导施工。如接近或超过预警值必须立即采 取相应措施。

(3) 机电设备使用的安全防护措施

1) 机械和动力机的机座必须稳固,转动的危险部位要安设防护装置 2) 施工机械和电气设备不得“带病”运转和超负荷作业,发现不正常 情况应停机检查,不得在运转中修理。

3) 必须安装超高、变幅限位器和力矩限位器,吊钩和卷扬机安装保险 装置。

施工机械应搭设防砸、防雨操作棚;所有机械设备应经常性清洁、润 滑、紧固、调整、不超负荷和带病工作;

机具接线严格采用一刀一闸,电工应经常检查,严禁施工人员违章随 意作业。防止短路,损坏机具。

(4) 施工用电的安全防护措施

1)要进行详细的施工用电组织设计,按照统一部署,统一施工,规范 使用的原则来实施

2) 加大安全用电设施的投入,漏电保护装置、电缆、闸箱等要做到数 量、质量均符合规定要求。

3) 要做到安全用电六个一,既“一机一闸一箱一锁一接地一保护”。 A、 施工用电容量计算详见《施工用电》。

B、 现场施工用电由变压器房用截面不小于 30mm的绝缘铝线(三相五线 制)牵出,不超过30米的距离设一电杆。

精品文档

C露天处用电采用玻璃钢配电箱;室内用电处采用九夹板钉制的配电 箱,且每一配电箱中均须设置漏电保护器,每一配电箱均应设锁,由电工 负责管理。

D现场使用的电动机具必须装有漏电保护装置,非机电人员不能随意 拆改机电设备,施工电梯等必须装设避雷线,安装及拆除机械时,必须有 安全防护措施等,所有机电设备必须安装地线。

E、配电箱每二层设置一个,楼层送电线路采用胶皮线,并经常检查有 无破损,用电后切断电源,所有电源箱、电焊机,应设置防护罩,防止漏 电、触电。

4) 大量钢筋的场内运输和摆放须有组织有计划, 且须专人管理、负责、 长钢筋的运输过程中须防搭电,碰撞伤人。钢筋的焊接须有持合格证的人 员操作,严格触电和烫伤,施工前必须要有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

精品文档

第四部分基坑支护设计计算书

设计项目:1-剖面 1

[设计简图]

[设计条件]

[基本参数]

所依据的规程或方法:《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2012

基坑深度: 9.500(m) 基坑内地下水深度: 13.000(m) 基坑外地下水深度: 13.000(m) 支护结构重要性系数: 1.000 土钉荷载分项系数: 1.250 土钉抗拔安全系数: 1.600 整体滑动稳定安全系数: 1.300 土钉墙底面支锚轴向拉力经验系数n b: 坡线段数5

0.000 [坡线参数]

精品文档

序号水平投影(m)竖向投影(m)倾角(° ) 1 0.938 3.500 75.0 2 1.000 0.000 0.0 3 1.500 3.000 63.4 4 1.000 0.000 0.0 5 1.500 3.000 63.4

[土层参数] 土层层数1

层号土类名称层厚 重度 浮重度粘聚力内摩擦角与锚固体摩阻力与土 钉摩阻力水土

(m) (kN/mA3) (kN/mA3) (kPa)( 度) (kPa) (kPa) 1

65.0

粘性土 14.250 19.0

合算

10.1 34.0 13.6

50.0

[超载参数] 超载数1

序号超载类型 形式长度(m) 1 局部均布 条形 [土钉参数] 土钉道数5

序号 水平间距(m)垂直间距(m)入射角度(度)钻孔直径(mm) 1 1.500 3.500 2 1.500 1.500 3 1.500 1.500 4 1.500 1.000 5 1.500 1.000 [花管参数]

基坑内侧花管排数0 基坑外侧花管排数0 [锚杆参数] 锚杆道数0

15.0 15.0 15.0 15.0 15.0

80 80 80 80 80

超载值(kN/m)作用深度(m)作用宽度(m)距坑边线距离(m) 45.000

0.000

10.000

0.562

精品文档

[坑内土不加固]

施工过程中抗拔承载力满足系数: 1.000 施工过程中整体稳定满足系数: 1.000

[整体稳定设计条件]

考虑地下水作用的计算方法:总应力法 圆弧滑动坡底截止深度(m): 0.000(m) 圆弧滑动坡底滑面步长(m):

1.000(m)

[设计结果]

[抗拔承载力设计工况开挖深度破裂角支锚号设计长度最大长度(工况)Nkj

(m) ( 度)

(m) (m) Nkj(kN) (kN1 4.000 38.5 0

)

2 5.500 38.5 1

土钉 1.219 1.219( 2) 0.5

0.8

3 7.000 44.3 1 土钉 0.916 1.219( 2)

0.5

0.8

2

土钉 0.902 0.902( 3)

6.9

11.0

4 8.000 44.3

1

土钉 1.530 1.530( 4) 0.5

0.8

2

土钉 0.890 0.902( 3)

0.5

0.8

3

土钉 2.326 2.326( 4)

14.3

22.9

5 9.000 44.3

1

土钉 2.145 2.145( 5) 0.5

0.8 2

土钉 1.504 1.504( 5)

0.5 0.8

3

土钉 2.071 2.326( 4) 5.5 8.7

4

土钉 9.320 9.320( 5)

85.7

137.2

6 9.500 44.3

1

土钉 2.452 2.452( 6) 0.5

0.8

2

土钉 1.812 1.812( 6)

0.5

结果拉力标准值]

t K

精品文档

0.8

3

土钉 2.379 2.379( 6)

5.5

精品文档

8.7

4

9.3

5

117.5

土钉 1.798 9.320( 5) 土钉 7.807 7.807( 6)

5.8 73.4

[整体稳定设计结果] 工况号安全系数圆心坐标x(m)圆心坐标y(m)半径(m)支锚号支锚长度 1 2

1.743 1.469

3.461 12.709 1.656 13.342

7.228 9.357 1 2.452

3

1.350

0.801 14.437

11.937 1 2.452

4

1.229 -0.568

2 1.812

14.396 12.933

1 2 3

2.952 3.000 3.000

5

1.229 -2.266

16.200 15.882

1 2.952 2 3.000

3 4

16.511

6

1.258 -3.311

3.000

9.320 16.839 1 2.952 2 3.000 3 3.000 4 9.320 5 7.807

[土钉选筋计算结果]

钢筋类型对应关系:

d-HPB300,D-HRB335,E-HRB400,F-RRB400,G-HRB500,P-HRBF335,Q-HRBF400,R-HRBF500

土钉号 土钉拉力(抗拉)土钉拉力(稳疋)计算钢筋面积

1.7 1E6 28.3 1 0.6 0.0

2 8.6 13.9 38.5 1E8 50.3 3 17.9 16.5 49.8 1E8 50.3

372.4 107.2 134.0 1E22 380.1

91.8 122.6 4 340.6 1E22 380.1 5

配筋

配筋面积

[喷射混凝土面层计算] [计算参数] 厚

度:

100(mm) 混凝土强度等C20 配筋计算: as: 15(mm) 水平配筋:

d8@200 竖向配筋: d8@200

配筋计算as: 15 荷载分项系数:

1.200

[计算结果] 编荷载值(kPa)轴向M号 深度范围 (kN.m) 1 0.00~ 3.50 0.0 x 0.011 200.0(

y 0.000 200.0(

2 3.50~ 5.00 0.0 x 0.000 200.0(

y 0.000 200.0(

3 5.00~ 6.50

1.2 x 0.096 200.0(

y 0.096 200.0( 4 6.50~ 7.50

0.0 x 0.000 200.0(

y 0.000 200.0( 5 7.50~ 8.50

20.0 x 0.563 200.0(

y 1.457 200.0(

6 8.50~ 9.50

68.4 x 1.923 200.0( y 4.974 225.1 251.3

As(mmA2)

构构)构)构)构)构)构)构)构)构)构)造)精品文档

实配 As(mmA2) 251.3 251.3 251.3 251.3 251.3 251.3 251.3 251.3 251.3 251.3 251.3

精品文档

设计项目:2-2剖面

[设计简图]

[设计条件]

[基本参数]

所依据的规程或方法:《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2012 基坑深度: 8.800(m) 基坑内地下水深度: 13.000(m) 基坑外地下水深度: 13.000(m) 支护结构重要性系数: 1.000 土钉荷载分项系数: 1.250 土钉抗拔安全系数: 1.600 整体滑动稳定安全系数: 1.300 土钉墙底面支锚轴向拉力经验系数n b: 0.000 [坡线参数]

精品文档

坡线段数5

序号水平投影(m)竖向投影(m)倾角(° ) 1 0.750 2.800 75.0 2 0.700 0.000 0.0 3 1.500 3.000 63.4 4 5

0.700

1.350

0.000 3.000

0.0 65.8

[土层参数] 土层层数1

层号土类名称层厚 重度 浮重度粘聚力内摩擦角与锚固体摩阻力与土 钉摩阻力水土

(m) (kN/mA3) (kN/mA3) (kPa)(

(kPa) 1 65.0

粘性土 13.200 19.0

合算

10.1 34.0 13.6

50.0 度) (kPa)

[超载参数] 超载数1

序号超载类型 形式长度(m) 1 局部均布 条形 [土钉参数] 土钉道数5

序号 水平间距(m)垂直间距(m)入射角度(度)钻孔直径(mm) 1 1.500 2 1.500 3 1.500

3.500 1.300 1.300

15.0 15.0 15.0 15.0 15.0

80 80 80 80 80

超载值(kN/m)作用深度(m)作用宽度(m)距坑边线距离(m) 45.000

0.000

10.000

1.500

4 1.500 1.000 5 1.500 1.000 [花管参数]

基坑内侧花管排数0 基坑外侧花管排数0 [锚杆参数] 锚杆道数0

精品文档

[坑内土不加固]

精品文档

施工过程中抗拔承载力满足系数: 施工过程中整体稳定满足系数: [整体稳定设计条件]

考虑地下水作用的计算方法:总应力法 圆弧滑动坡底截止深度(m): 圆弧滑动坡底滑面步长(m):

1.000 1.000

0.000(m)

1.000(m) [设计结果]

[抗拔承载力设工况开挖深度破裂角支锚号设计长度最大长度Nkj

(m) ( 度)

(m) (m) Nkj(kN) 1 4.000 38.5 0

)

2 5.300 38.5 1 土钉 1.055 1.055( 2)

0.0

3 6.600 44.3

1

土钉 0.866 1.055( 2)

0.0

2

土钉 2.616 2.616( 3)

37.6

4 7.600 44.3

1

土钉 1.480 1.480( 4)

0.0

2

土钉 1.000 2.616( 3)

1.2

3

土钉 4.403 4.403( 4)

56.9

5 8.600 44.3

1

土钉 2.095 2.095( 5)

0.0

2

土钉 1.615 2.616( 3)

1.2 3

土钉 3.462 4.403( 4)

31.5

4

土钉 9.263 9.263( 5)

136.3

6 8.800 44.3

1

土钉 2.218 2.218( 6)

0.0

2

土钉 1.738 2.616( 3)

1.2 3

土钉 3.585 4.403( 4)

31.5

计工况)(kN0.0

0.0 23.5

0.0 0.8 35.5

0.0 0.8 19.7

85.2 0.0 0.8 19.7

结果拉力标准值]

t ( K

精品文档

4

15.9

5

63.9

[整体稳定设计结果]

土钉 2.019 9.263( 5) 9.9 40.0

土钉 4.345 4.345( 6)

工况号安全系数圆心坐标x(m)圆心坐标y(m)半径(m)支锚号支锚长度 1 1.787 2.973 12.009 7.228 2 1.522 1.382 12.819 9.329

1 2.218

3 1.390 0.081 13.846 11.657

1 2.218 2 2.616

4 1.287 -1.000 14.873 13.736

1 3.000 2 3.000 3 4.403

5 1.270 -2.453 14.741 14.756

6

1.298 -3.246

1 3.000

2 3.000 3 4.403 4 9.263

15.332 15.672

1 3.000 2 3.000 3 4.403 4 9.263 5 4.345

[土钉选筋计算结果]

钢筋类型对应关系:

d-HPB300,D-HRB335,E-HRB400,F-RRB400,G-HRB500,P-HRBF335,Q-HRBF400,R-HRBF500

土钉号 土钉拉力(抗拉)土钉拉力(稳疋)计算钢筋面积

78.5 ( 1 0.0 0.0

29.4 14.5 81.7 1E12 113.1 2 3 44.4 29.1 123.4 1E14 153.9 4 106.5 135.7 377.1 1E22 380.1

50.0 62.7 174.2 1E16 201.1 5

配筋 配筋面积

构造)1E10 78.5

精品文档

[喷射混凝土面层计算]

[计算参数] 厚度:

1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 配筋计算as: 15(mm水平配筋: )

d8@200 竖向配筋: d8@200 配筋计算as: 15 荷载分项系数

1.200

[计算结果]

编号 深度范围 荷载值(kPa)轴向M1 0.00~ 3.50 0.0 x 0.000 200.0(

y 0.000 200.0(

2 3.50~ 4.80 0.0 x 0.000 200.0(

y 0.000 200.0(

3 4.80~ 6.10 5.2 x 0.312 200.0(

y 0.434 200.0(

4 6.10~ 7.10 0.0 x 0.000 200.0(

y 0.000 200.0(

5 7.10~ 8.10 24.8 x 0.698 200.0(

y 1.805 200.0(

6 8.10~ 8.80

58.3 x 0.000 200.0(

y 3.569 200.0(

As(mmA2)

构构)构)构)构)构)构)构)构)构)构)构))精品文档

实配 As(mmA2) 251.3 251.3 251.3 251.3 251.3 251.3 251.3 251.3 251.3 251.3 251.3 251.3

精品文档

设计项目:3-3剖面

[设计简图]

[设计条件]

[基本参数]

所依据的规程或方法:《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2012 基坑深度: 7.500(m) 基坑内地下水深度: 13.000(m) 基坑外地下水深度: 13.000(m) 支护结构重要性系数: 1.000 土钉荷载分项系数: 1.250 土钉抗拔安全系数: 1.600 整体滑动稳定安全系数: 1.300 土钉墙底面支锚轴向拉力经验系数n b:

0.000 [坡线参数]

精品文档

坡线段数5

序号水平投影(m)竖向投影(m)倾角(° ) 1 0.670 2.500 75.0 2 1.000 0.000 0.0 3 1.500 2.500 59.0 4 1.000 0.000 0.0 5 1.500 2.500 59.0

[土层参数] 土层层数1

层号土类名称层厚 重度 浮重度 粘聚力 内摩擦角 与锚固体摩阻力与土 钉摩阻力水土

(m) (kN/mA3) (kN/mA3) (kPa)( (kPa) 度)

(kPa)

19.0 -- -34.0 13.6 50.0 1 粘性十12.000

65.0 --- [超载参数]

超载数1

序号超载类型 形式长度(m) 1 局部均布 条形

[土钉参数] 土钉道数3

超载值(kN/m)作用深度(m)作用宽度(m)距坑边线距离(m) 45.000

0.000

10.000

0.830

序号 水平间距(m)垂直间距(m)入射角度(度)钻孔直径(mm) 1 1.500 3.500 2 1.500 2.000 3 1.500 1.300 [花管参数]

基坑内侧花管排数0 基坑外侧花管排数0 [锚杆参数] 锚杆道数0

15.0 15.0 15.0 80 80 80

[坑内土不加固]

施工过程中抗拔承载力满足系数

1.000

精品文档

施工过程中整体稳定满足系数

1.000

[整体稳定设计条件] 考虑地下水作用的计算方法:总应力法 圆弧滑动坡底截止深度(m): 0.000(m) 圆弧滑动坡底滑面步长(m): 1.000(m) [设计结果]

[抗拔承载力设计工况开挖深度破裂角支锚号设计长度最大长度(工况)Nkj

(m) (

度) (m) (m) Nkj(kN)

(kN1 4.000 36.3 2 6.000 44.3

0 )

1

土钉 0.320 0.320( 2)

0.0

0.0

3 7.300 44.3 1

土钉 1.119 1.119( 3)

0.0

0.0

2

土钉 1.722 1.722( 3)

6.3

10.

1 4 7.500 44.3 1

土钉 1.242 1.242( 4)

0.0

0.0

2

土钉 1.229 1.722( 3)

0.0

0.0

3

土钉 1.008 1.008( 4)

5.9

9.4 [

整体稳定设计结果] 工况号安全系数圆心坐标x(m)圆心坐标y(m)半径(m)支锚号支锚长度 1 1.848 3.587 10.867 2

1.542

1.286

7.483 11.360 9.899

1 1.24 3

1.340 -0.529

13.015 2

12.829

1 1.24

2 2 1.72

4

1.313 -0.697

12.839 2 12.857

1 1.24

2 2 1.72

3 2 1.008

结果拉力标准值]

t K

精品文档

[土钉选筋计算结果] 钢筋类型对应关系:

d-HPB300,D-HRB335,E-HRB400,F-RRB400,G-HRB500,P-HRBF335,Q-HRBF400,R-HRBF500 土钉号 1 土钉拉力(抗0.0 0.0 土钉拉力(稳计算钢筋面积

78.5 (

配筋 配筋面积

构造)1E10 78.5

2 7.9 0.0 21.8 1E6 3

7.4 7.9

21.8 1E6 [喷射混凝土面层计算] [计算参数] 厚

度:

1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 配筋计算as:

15(mm水平配筋: ) d8@200

竖向配筋: d8@200

配筋计算as:

15 荷载分项系数

: 1.200 [计算结果]

编 号 深度范围 荷载值(kPa)轴向M

1 0.00~ 3.50 (

0.0 x 0.000 kN.m) 200.0(

y 0.000 200.0(

2 3.50~ 5.50 0.0 x 0.000

200.0(

y 0.000 200.0(

3 5.50~ 6.80 0.0 x 0.000 200.0(

y 0.000 200.0(

4 6.80~ 7.50 9.0 x 0.000 200.0(

y 0.553 200.0(

28.3 28.3

As(mmA2)

构构)构)构)构)构)构)构))实配 As(mmA2) 251.3 251.3 251.3 251.3 251.3 251.3 251.3 251.3

精品文档

设计项目:4-4剖面

[设计简图]

[设计条件]

[基本参数]

所依据的规程或方法:《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2012 基坑深度: 6.000(m) 基坑内地下水深度: 13.000(m) 基坑外地下水深度: 13.000(m) 支护结构重要性系数: 1.000 土钉荷载分项系数: 1.250 土钉抗拔安全系数: 1.600 整体滑动稳定安全系数: 1.300 土钉墙底面支锚轴向拉力经验系数n b: 0.000 [坡线参数] 坡线段数1

序号水平投影(m)竖向投影(m)倾角(° )

精品文档

1 3.464

6.000 60.0

[土层参数] 土层层数1

层号土类名称层厚 重度 浮重度 粘聚力 内摩擦角 与锚固体摩阻力与土 钉摩阻力水土

(m) (kN/mA3) (kN/mA3) 度) (kPa)( (kPa)

(kPa) 1 粘性十12.000 19.0 -- -34.0 13.6 50.0 65.0 --- [超载参数]

超载数1

序号超载类型 形式长度(m) 1 局部均布 条形 [土钉参数] 土钉道数2

超载值(kN/m)作用深度(m)作用宽度(m)距坑边线距离(m) 45.000

0.000

10.000

3.036

序号 水平间距(m)垂直间距(m)入射角度(度)钻孔直径(mm) 1 1.500 3.000 15.0 80 2 1.500 2.000 15.0 80 [花管参数] 基坑内侧花管排数0 基坑外侧花管排数0 [锚杆参数] 锚杆道数0 [坑内土不加固]

施工过程中抗拔承载力满足系数: 施工过程中整体稳定满足系数: [整体稳定设计条件]

考虑地下水作用的计算方法:总应力法 圆弧滑动坡底截止深度(m): 圆弧滑动坡底滑面步长(m):

0.000(m) 1.000(m)

1.000 1.000

精品文档

[设计结果]

工况号安全系数 1 2

圆心坐标x(m)圆心坐标y(m)半径(m)支锚号

10.663 8.250 10.930 10.431

1 2.722

11.575 11.576

1 2.722

2

1.569

支锚长度

2.190 1.614

2.638 0.096

3

1.522 -0.145

[抗拔承载力设计结果]

工况开挖深度破裂角支锚号设计长度最大长度(工况)拉力标准值 Kt X Nkj

(m) (m) Nkj(kN) (kN(m) ( 度)

) 1 3.500 36.8 0

13.0 土钉 2.722 2.722( 2) 2 5.500 36.8 1

20.8

3 6.000 36.8 1 土钉 1.737 2.722( 2) 0.0 0.0

土钉 1.569 1.569( 3) 2 10.1

16.2

[整体稳定设计结果] [土钉选筋计算结果] 钢筋类型对应关系:

d-HPB300,D-HRB335,E-HRB400,F-RRB400,G-HRB500,P-HRBF335,Q-HRBF400,R-HRBF500

1 2

土钉号 土钉拉力(抗拉)土钉拉力(稳定)计算钢筋面积

16.3 12.1 45.2 1E8 50.3 12.6 16.1 44.8 1E8 50.3

配筋 配筋面积

[喷射混凝土面层计算] [计算参数]

厚度: 1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 配筋计算as:

C20 15(mm)

精品文档

水平配筋: 竖向配筋: 配筋计算as: 荷载分项系数

d8@200

d8@200 15

1.200

[计算结果]

编号 深度范围 荷载值(kPa)轴向M(kN.m) As(mmA2)

实配 As(mmA2) 1 0.00~ 3.00 2 3.00~ 5.00 3 5.00~ 6.00 0.0 x 0.000 200.0(

y 0.000 200.0(

0.7 x 0.100 200.0(

y 0.052 200.0(

13.4 x 0.378 200.0(

y 0.978

200.0(

构251.3 构) 251.3 构) 251.3 构) 251.3 构) 251.3 构)

251.3

精品文档

5-5剖面

[支护方案] 天然放坡支护

[基本信息] 规范与规程 支护结构安全等级 支护结构重要性系数丫 0 基坑深度H(m) 放坡级数 超载个数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2012 二级 1.00 5.500 2 1 [放坡信息] 坡号 1 2 台宽(m) 1.000 1.000 坡咼(m) 2.500 3.000 坡度系数 1.000 1.000

精品文档

[超载信息] 超载 类型 序号 超载值 (kPa,kN/m) 20.000 作用深度 作用宽度 (m) — (m) — 距坑边距 形式 (m) — — 长度 (m) — 1 [土层信息] 土层数 内侧降水最终深度(m) 1 13.000 坑内加固土 外侧水位深度(m) 否 13.000 [土层参数]

层 土类名 称 层厚 号 (m) 1 重度 (kN/m3 ) 19.0 浮重度 (kN/m3) 粘聚力 (kPa) 34.00 内摩擦 与锚固体 角 摩 擦阻力 (度) (kPa) 13.60 50.0 粘聚力 水下 (kPa) — 内摩擦 角 水下 (度) — 粘性土 12.0 0 — [设计结果]

[整体稳定验算]

天然放坡计算条件

计算方法:瑞典条分法 应力状态:有效应力法

基坑底面以下的截止计算深度:0.00m 基坑底面以下滑裂面搜索步长:5.00m 条分法中的土条宽度:0.40m 天然放坡计算结果

精品文档

道号 1 2 整体稳定 安全系数 半径 R(m) 3.045 2.097 4.880 9.317 圆心坐标 Xc(m) 5.711 3.370 圆心坐标 Yc(m) 7.828 9.011

精品文档

7-7剖面

[支护方案] 天然放坡支护

[基本信息] 规范与规程 支护结构安全等级 支护结构重要性系数丫 0 基坑深度H(m) 放坡级数 超载个数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2012 二级 1.00 4.500 1 1 [放坡信息] 坡号 台宽(m) 1.000 坡咼(m) 4.500 坡度系数 1.000 1

精品文档

[超载信息] 超载 类型 序号 超载值 (kPa,kN/m) 20.000 作用深度 作用宽度 (m) — (m) — 距坑边距 形式 (m) — — 长度 (m) — 1 [土层信息] 土层数 内侧降水最终深度(m) 1 13.000 坑内加固土 外侧水位深度(m) 否 13.000 [土层参数]

层 土类名 称 层厚 号 (m) 1 重度 (kN/m ) 19.0 3 浮重度 (kN/m) — 3 粘聚力 (kPa) 34.00 粘性土 12.0 0 内摩擦 角 与锚固体 摩 擦阻力 (度) (kPa) 13.60 50.0 粘聚力 水下 (kPa) — 内摩擦 角 水下 (度) — [设计结果]

[整体稳定验算]

精品文档

天然放坡计算条件: 计算方法:瑞典条分法 应力状态:有效应力法

基坑底面以下的截止计算深度:0.00m 基坑底面以下滑裂面搜索步长:5.00m 条分法中的土条宽度:0.40m 天然放坡计算结果 道号 1 整体稳定 安全系数 半径 2.209 R(m) 7.554 圆心坐标 Xc(m) 2.058 圆心坐标 Yc(m) 7.479

精品文档

第五部分主要施工方法及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一、 施工程序 可采取如下施工程序:

土方开挖及分层分级土钉墙支护施工T排水沟、集水井施工T地下室 基础工程施工T地下室结构施工T地下室土方回填

二、 施工准备

1. 由于本基坑重要性程度高,设计要求严格,施工程序复杂,因此, 在施工过程中,应切实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尤其是应咨询省、市安监 站以及各方面的专家,群策群力,确保本工程的安全。

2. 施工队伍必须制定规范的施工组织设计,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应有 监测资质的单位进行监测方案的设计监测工作。

3. 根据建设方提供的红线坐标点,按建筑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总平面 图,测量放样,经建设方和监理方验收认可开始施工。如果与基坑设计尺 在进行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认真对施工现场情况和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4. 要求基坑开挖与支护按信息化原则组织实施。

1) 施工现场情况调查:包括有关机械进场条件调查,给排水、供电条 件的调查,现有建(构)筑物的调查以及地下障碍物与施工对周围影响的 调杳。

2) 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调查:为使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施工合理和完 工后使用性能良好,必须事先对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做全面、正确的勘探。

3)制订施工方案。

三、土钉墙施工技术要求

精品文档

1、 施工工艺流程:人工修坡f测量放样f钻孔、排水孔f土钉、 排水管安装

f注浆挂网f喷砼(自上而下分层依次进行)

2、 施工准备:施工前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坡面修整应清除浮 土,坡面的允许偏差为 50mm坡顶距基坑1.2m外修建排水沟。

3、 钻孔:采用洛阳铲或者钻机造孔,土钉孔径为© 15 °,孔深略大于土钉有效长度,并保持孔内干净,钻孔

完成后用编织物将孔口堵好等待下一工序;排水孔钻孔孔径为 80mm孔深1.50m,仰角15°,排水孔和钻孔应在同一工作面从 上至下施工,钻孔孔深允许偏差土 50mm孔位允许偏差土 100mm 成孔倾角偏差 5% (钻孔长度)。

4、 土钉及排水管安装:需搭接的土钉焊接长度不小于 伸试验,土钉安装应设定位支架,灌浆管与土钉同时进 入钻孔离孔底 0.30〜0.50m处;排水管埋设端梅花型布设 水孔,花管长 50mm外包纱布,墙内进水部位回填厚 反滤层,孔口用砂浆固定。

5、 土钉注浆锚固:注浆前应将孔内残留或松动的杂土清除干 净;注浆时注浆管应插至距孔底

250~500m m处。孔口部位宜设置

①20渗 500~1000mm

150mm 并进行拉48钢管, 入角为

止浆塞及排气管;注浆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注浆,注浆压力 0.06〜0.1MPa,待第一次注浆浆液基本凝固后进行第二次注浆。注 浆开始或中途停止超过 30分钟时,应用水或稀水泥浆润滑注浆泵 及其管路。

6、 挂钢筋网:在坑顶距基坑 1m处,每隔2m打入1m长的压 顶锚杆,钢筋

精品文档

网应在喷射一层混凝土后铺设,钢筋保护层厚度不 宜小于20mm钢筋网与锚杆应连接牢固。

7、 喷射混凝土:喷射作业就分段进行,同一分段内喷射顺序 应自下而上,一次喷射厚度不宜小于

40mm最终厚度为 80mm喷

0.6〜1.0m。喷

射混凝土时,喷头与受喷面应保持垂直,距离宜为

射混凝土终凝 2小时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根据气温确定, 宜为3〜7天。

8、 变形观测点埋设:变形观测点可利用压顶锚杆,作为变形 观测点的村顶锚杆在打入时预留高出混凝土 板锂平用钢锯锯一个十字架作为观测标志。

9、 施工单位需制定规范、合格的施工组织设计,并严格按其 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由具有监测资质的单位进行监测。

10、 根据建设方提供的红线坐标点,按建筑设计单位提供的 建筑总平面图,测量放样,经建设方和监理方验收认可后开始施 工。

11、 土方开挖期间,应注意不得损坏支护结构。基坑四周堆 土或堆载不得超过 20kpa。2米之内不得堆载。

12、 基坑土钉墙部分,分段分层,边挖边施工土钉并喷混凝

土,严禁超挖,在机械开挖出支护坡面后,要求人工及时修整边 坡,尽可能缩短暴露时间。土钉成孔后完成钢筋网的布设工作, 土钉注浆后及时布设加强筋。

13、土钉施工过程中,如遇障碍物或其他困难达不到设计要 求,应立即通知设计单位调整设计或采取相应措施。

14、设计未说明之处,均严格按现行有关规范规程要求进行。

四、土方开挖施工措施

50mm的长度,并将顶

精品文档

(1)开挖原则

1、 土方开挖前,施工单位应编制详细的土方开挖施工组织设

计,并取得相关单位或部门认可后方可实施。该方案应包括:土 方开挖、运输设备配置;土方运输、车辆行走路线;施工通道的 设置;排水沟、集水坑的设置;土方开挖分层、分段施工措施; 对支护结构的保护措施;土方开挖的应急预案等。

2、 开挖前应核验基坑位置及开挖尺寸线,施工工程中应该经

常检查平面位置、坑底标高、坑壁坡度、排水及降水系统,并应 随时观测周围的环境变化。

3、 施工顺序应遵循计算工况,基坑开挖需遵循先撑后挖的原 则,垫层随挖随浇,即垫层必须在见底后 垫层暴露面积不宜大于

24小时内浇筑完成;无

200m,减少土体蠕变引起的变形。

4、 土方开挖必须遵循自上而下的开挖顺序,分层、分段按设

计要求进行,严禁超挖;土方开挖要求分块、分层、分段,分层 厚度一般为1-2m,分段长度宜小于 20m,且宜预留土墩,将基坑 开挖造成的周围设施的变形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精品文档

5、 机械开挖时,对坡体土层应预留 10-20cm,由人工予以清 除,修坡与

检查工作应随时跟进,确保坑壁无超挖,坡面无虚土, 坑壁坡度及坡面平整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6、 开挖作业面后,应立即进行土钉墙支护或硬化处理,减少 边坡暴露时间。 7、 当支护结构构件强度达到开挖阶段的设计强度(达到设计

值80%)时,方可向下开挖。 当基坑开挖面上方的土钉未达到设计 要求时,严禁向下超挖土方。 对于土钉墙,应在土钉、喷射混凝 土面层的养护时间大于 2天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

8、 开挖时,挖土机械不得碰撞或损害土钉墙墙面等支护构件, 不得损害已施工的基础桩。

9、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边坡

土及动态土坡的稳定性;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土方开挖的施工组 织设计进行,基坑内部临时坡体应不大于 过程中挖土高度不大于

1 : 1.5,且在土方开挖

3米;慎防土体的局部坍塌造成主体工程

桩移位破坏、现场人员损伤和机械的损坏等工程事故。

10、 当开挖揭露的实际土层性状或地下水情况与设计依据的 勘察资料明显不符,或出现异常现象、不明物体时,应停止挖土, 在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后方可继续挖土。

11、 挖至坑底时,应避免扰动基底持力土层的原状结构,应 立即对坑底进行封闭,即及时进行混凝土垫层,防止基坑底土体 暴露时间过长。

精品文档

12、基坑内所有的局部深坑开挖必须待普遍开挖深度的垫层 形成并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方可进行深坑的开挖。

13、 邻近基础边缘的承台超深部分土方开挖时,应严格执行 间隔开挖,并立即做好坑壁地胎模支撑结构。

14、 地面及坑内应设排水措施,将渗流进基坑的水及雨水及

时抽排出基坑;坑内排水严禁在坑边挖沟;在基坑顶四周也应设 置排水沟,防止四周雨水流入基坑;雨季施工应加强排水工作。

15、 一般地面超载控制在 20KN/m以内。基坑周边施工材料、 设施或车辆荷载严禁超过设计要求的地面荷载限值。

16、 在距离坑顶边线 2.0m的范围内及坡面上,严禁堆放弃土 及建筑材料等;在2.0m以外临时堆土时,堆置高度不应大于

1.5m ;

2

重型机械在坑边作业宜设置专门平台或深基础;土方运输车辆应 在设计安全防护距离范围外行驶。

17、 挖土运土机械严禁直接压过支撑杆件,必须跨越支撑时 应用走道板架空。 18、 机械进出口通道应铺设路基箱扩散压力,或局部加固路 基。

19、 应明确基坑开挖后土方运输路线、运输出入口位置,基 坑坡顶应考虑运输车辆的附加荷载。

20、 基坑支护设计及基坑施工开挖应结合土建施工组织设计, 考虑施工塔吊的安装位置及附加荷载的影响。

(2)开挖产生的变形控制

基坑开挖阶段,当支护结构或周边环境出现以下征兆时,应 立即停止开挖,采

精品文档

取控制或加固措施,危险消除后,方可继续开 挖。

1、 支护结构位移达到设计规定的位移限制; 2、 支护结构位移速率增长且不收敛; 3、 支护结构构件的内力超过其设计值;

4、 基坑周边的道路、地面的沉降达到设计规定的沉降;基坑 周边道路、地面开裂;

5、 支护结构构件出现影响整体结构安全性的损坏; 6、 基坑出现局部坍塌; 7、 开挖面出现隆起现象。 (3)开挖保护措施 基坑安全防护措施:

1、 为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在基坑坡顶设置钢管护栏;

2、 沿基坑施工范围采用安全防护措施并挂警示牌,同时有专免非施工人员误入;

3、 施工作业人员上下必须从设置的专用通道上下,不准攀爬确保施工安全。

环境保护措施:

1、在工地挖掘作业、工地内裸露地面、渣土、泥土等,必须 使用洒水降尘设备,以保证作业期间地面或物料时刻保持湿润

人负责安全,以模板、脚手架,

精品文档

2、运土车辆,则必须严格控制余泥渣土装车高度,装车高度 一律不得高出车厢挡板,顶面须被覆盖。

3、工地中必须配备冲洗平台,安排专人落实车辆冲洗措施, 确保车身、车轮不带泥土进出。

五、基坑回填技术要求

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及侧壁防水层施工完成,经验收 合格后,结构外墙与基坑侧壁之间应及时回填。

1、 土料要求:基坑回填土要求优先采用基坑中挖出的黏土、 粉质黏土或塑性指数大于

7的黏质粉土,不得含有石块、碎砖、

灰碴、有机杂物,严禁采用冻土、膨胀土、盐渍土,其颗粒粒径 不大于15mm含水量控制在(%重量比)19~23,最大干密度为 1.58-1.7(T/m3) 。

2、 填土方法:采用机械挖填土配合人工进行回填,并用汽油 夯机夯实。填土施工应对称、均匀、分层进行,从坑内最低部位 开始,由一端向另一端自上至下分层回填, 压实系数》0.94。

3、 压实方法:采用机械夯实,打夯次数不少于 后,打夯要按一定方向四周对称进行,一夯半夯,夯夯

连接,行行相通。已填好的土如遭水浸,应把稀泥铲除后,方能 进行下一道工序。

4、 质量控制与检验:在夯实或压实后,要对每层回填土的质 量进行检验,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上层土方回填。填土压实 后的干密度应有 90%以上符合要求,其余

10%的最低值与设计值之

3遍,将填土 初步整平

每层厚度不大于 200mm

精品文档

差不得大于 0.08T/M3,且不应集中。

5、需回填的基坑应及时排水。若无法排除基坑积水时,贝V 应采用砂粒材料回填。并在水中分薄层铺筑,直到回填进展到该 处的水全部被回填的砂粒材料所掩盖并达到能充分压实的程度时 再进行充分夯实。

六、深基坑内主体结构施工安全措施

1. 深基坑支护施工仅是深基坑主体施工的前奏。故深基坑支护施工结 束,并不意味着深基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结束,而仅仅是深基坑施工安 全管理的开始。整个深基坑支护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必须一直持续到深基 坑回填土结束。

2. 为协调总包和基坑支护分包单位、监测单位的工作,特制定下列安 全管理措施: ① 深基坑支护工作结束后,分包单位要及时向总包单位办理移交,并 进行技术交底。要根据工程实际需要按总包单位的要求安排值班人员,在 现场进行基坑的维护或抢修。

② 总包单位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要求配备专职安全 管理监督人员,并按应急预案要求成立相关组织机构,配备相应的材料、 设备、器材。

③ 总包施工单位必须尽量减少深基坑的曝露时间,基坑土方结束后, 迅速浇筑找平层,并尽快浇筑主体结构的底板、墙板。底板、墙板分项工 序一旦结束,尽快组织回填土,以减少安全事故的概率。

3. 在基坑中的钢筋、模板、砼等分项施工过程中,总包单位必须协调 组织好对基坑支护的监测工作,及时监测、分析,进行信息化施工,消除 事故隐患。

4. 基坑四周设立围档,避免不相关人员进入现场,发生坠落事故。 七、施工注意事项

1、 由于本基坑重要性程度较高,设计要求严格,施工程序相对复杂,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切实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群策群力,确保本 工程的安全。

精品文档

2、 施工单位必须制定规范的基坑开挖与支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3、 工程开工前,应由具有监测资质的单位编制基坑监测专项方案,并 预先埋设好监测点,测取初始数据,其它监测测试工作随基坑围护工程进 展同步进行。

4、 支护桩放样定位时,应注意桩排转折处桩位的适当调整,以保证围 护桩的间距符合设计要求。桩孔位置须经建设方和监理方验收确认后方可 开始施工,实际位置如果与设计相差较大,应通知设计单位变更施工图设 计。支护桩宜采取间隔成桩的施工顺序,应在混凝土终凝后,再进行相邻 桩的成孔施工。

5、 基坑开挖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支护结构构件强度达到开挖阶 段的设计强度时,方可向下开挖。对土钉墙,应在土钉、喷射混凝土面层

的养护时间大于2d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2)应按支护结构设计规定的 施工顺序和开挖深度分层开挖;(3)开挖至土钉施工作业面时,开挖面与 土钉的高差不宜大于500mrp(4)开挖时,挖土机械不得碰撞或损害土钉

墙墙面、支护桩及其连接件等构件,不得损害已施工的基础桩;(

5)当开

挖揭露的实际土层性状或地下水情况与设计依据的勘察资料明显不符,或 出现异常现象、不明物体时,应停止挖土,在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后方可继 续挖土;( 6)挖至坑底时,应避免扰动基底持力土层的原状结构。

6、 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使用期内,应按下列要求对基坑进行维护:(1) 雨期施工时,应在坑顶、坑底米取有效的截排水措施;排水沟、集水井应 采取防渗措施;(2)基坑周边地面宜作硬化或防渗处理;(3)基坑周边 的施工用水应有排放系统,不得渗入土体内;(4)当坑体渗水、积水或有 渗流时,应及时进行疏导、排泄、截断水源;(5)开挖至坑底后,应及时 进行混凝土垫层和主体地下结构施工;(6)主体地下结构施工时,结构外 墙与基坑侧壁之间应及时回填。

精品文档

7、 支护结构或基坑周边环境出现险情时,应立即停止开挖,并应根据 危险产生的原因和可能进一步发展的破坏形式,采取控制或加固措施。危 险消除后,方可继续开挖。必要时,应对危险部位采取基坑回填、地面卸 土、临时支撑等应急措施。当危险由地下水管道渗漏、坑体渗水造成时,

尚应及时米取截断渗漏水水源、疏排渗水等措施。

8 土钉墙支护的施工现场应合理布局,渣浆排放应符合有关市政规定, 做到文明施工。 9、 支护结构施工分工序、工种交叉进行,同时必顺确保各工序的合理 按排与各工种之间的有序衔接。各工序、工种施工按相关规范要求执行。

10、 严格按设计要求选、配材料,各类材料的性能均应按有关要求进 行相应项目的检测。

11、 正式施工前应进行土钉的抗拔试验,以验证其可行性及在本场地 的适应性。试验方法参照规范执行。

12、 基坑周边既有设施众多,多数地段邻近既有多层建筑物。基坑开 挖前应对周边既有设施的现状做好详细调查工作,如对既有建筑物的已有 的裂缝情况做好详细记录、标示及影像资料。同时施工中应加强对地下管 线及周边既有设施的监测工作。

13、 基坑开挖中,应加强验槽工作,如发现地质条件与勘察资料出入 较大时,应及时通知设计部门,以调整支护方案,确保工程安全。

14、 基坑开挖与支护必须按信息化原则组织实施,确保工程质量和基 坑安全。 15、 根据本区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及建设场地勘察成果资料,丰水期期 间场地地下水位将较高,为承压水。因此,如非枯水期施工时,必须考虑 地下水对基坑开挖的影响,应采取降水或止水措施,确保基坑施工及周边 环境的安全。

精品文档

第六部分验收要求

一、验收组人员 组长:杨毓建

(必须是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

参与人员:曹鹏、朱予章、裘宗英、龙小青等

(安全员、施工员、作业班组长、施工人员、公司安全科负责人、方案编织

廊砥尹交底(盘工

对頂目亂工杞吏鮭綁工

记录

者、专业监理工程师等)

验收程序:

技术交底。要求三级交底:项目经理对项目部,施工员对班组长,班组 长对工人

精品文档

基坑施工单位和个人必须是具备相关资质和资格的专业队伍。

班组自检、安全员监督检查、项目部负责人抽检、专业监理工程师旁站 监督关键部位监控。

三、验收项目

验收项目:土钉直径、数量、间距、长度、倾角、灌浆压力及强度等均 必须严格按设计及规范施工,并履行验收手续,未验收不得进入下道工序。

对于基坑支护工程,应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验收,办理竣工交付手续。 对于支护结构应委托相关检测单位对其实体质量进行检测。

编制相邻道路、基坑支护系统的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制定观测方案, 布置观测点,设置预警值。并明确观测频率,要求按定人、定时、定仪器 等做好沉降观测工作;具体详基坑支护设计说明。

四、验收标准

1、 本工程基坑的施工质量检验执行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

程》(JGJ 120-2012 ),不足部分参照执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11 )。

2、 土钉墙质量检测执行《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120-2012 ),还应满足

JGJ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

50086-2001 )的相关技术要求。

3、其它检验及验收要求:按国家有关规范及当地建设主管部 门有关规定执行,基坑支护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后续工序施工。

精品文档

第七部分监控方案

一、监测资质及监测原则

1、 应由具有测量资质的第三方承担,以使监测数据可靠而公正。测量 的技术依据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的 《城市测量规范》(GJJ 8)、《建 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2007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等。应 编制监控方案。

本工程必须由具备相关资质的专业监测单位编制详细的监测方案并予 以实施,监测数据成果必须按规范要求定期、及时、准确提交相关部门和 单位。

2、 监测原则

开展和加强监测工作,可以根据实时的变形数据,分析和预测基坑周 边环境及围护体系的变形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达到控制基坑变形, 保护周边环境及基坑围护体系的目的。从基坑安全和对周边环境保护目的 出发,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监测原则如下:

①监测内容和监测点的布设,满足本工程设计和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 同时能客观全面反映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周围环境和基坑围护体系的变形。

②采用的监测仪器满足精度要求且在有效的检校期限内,采用方法准 确、监测频率适当,符合设计和规范规程的要求,能及时准确提供数据, 满足施工的要求。

监测信息及时反馈工程各方,同时在日常的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各项监 测数据综合分析,找出产生原因并建议相应的对策,及时预测下道工序的 影响,优化施工,切实达到信息化施工的目的。

精品文档

二、本工程需聘请有资质的监测单位承担基坑支护结构的位移及沉降 监测工作,编制监控方案如下,监测方案主要内容应包括:

本基坑监测工作责任重大,工程中不得有任何意外,布设的监测内容 应该能及时、有效、准确地反映施工中围护体的变化。 (一) 监测内容与要求

1、 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监测; 2、 支护结构的沉降监测; 3、 基坑周边道路沉降监测; (二) 监测人员组成及采用仪器

1、 监测人员组成

(1) 、技术负责人:王乐之 (2) 、项目负责人:黄果 (3) 、测量人员:朱予章 2、 采用仪器 (1) 、水准仪:

采用苏一光DSZ2+FS自动安平精密水准仪和与之配套的变形测量专用要技术参数如下:

自动安平补偿安平精度 士 0.3 〃 测微器分划尺最小格值 0.1伽

往返测高差中误差 <士 0.5 mm/ km

(2) 、全站仪:

铟钢尺。水准仪主

精品文档

采用日本进口拓普康GTS-332全站仪,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测角精度 2

测距精度 2mm+2ppm x D (三) 实施监测工作流程

1、 阅读设计图纸及其说明,理解设计意图及其技术要求;对工地及其 周边道路、建筑物等进行现场勘察;与建设、监理单位协商,采纳各方合 理建议。

2、 布设基准点及监测点

(1) 、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基准点,沉降的基准点布设在距基坑深 度3倍以外不同的方位且稳定的地点,至少布设 2-3个基准点。

(2) 、布设监测点: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2007 )中 644.2条所述:“侧向位移观测点宜布置在冠梁上”的规定,结构为排桩 支护的沉降、水平位移监测点布设在冠梁上。本工程支护结构为土钉墙支

护,故沉降、水平位移监测点布设在坡顶上,位移监测点布设在墙体上, 分别在的拐角处,具体如下:

1) 沿支护结构顶面每隔15〜20m设置一个水平位移及沉降观测点; 2) 基坑周边道路每隔20〜30m设置一个沉降观测点。

(3) 、沉降、位移布点示意图说明:“WY为沉降监测基准点,“SM 为基坑支护结构沉降监测点及道路管线沉降监测点;“ WY为基坑支护结 构位移监测基准点,“ SC为基坑支护结构及建筑物位移监测点。各监测

点的准确布点数量及准确位置,待到施工现场正式布点时,将根据有关规 范和施工方案的要求以及现场的实际情况,布好点后与第一次监测成果资 料同时提交。 3、监测方法

精品文档

(1) 、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水平位移监测有视准线法、极坐标 法、测角交会法等多种方法,因本项目受场地限制,本项目适合使用建筑 变形测量规范中的极坐标法(个别点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实施监测。在 基坑开挖前,先对工作基点进行一级导线测量,确定工作基点坐标,然后 测定各监测点坐标,取得初始值,作为基坑开挖以后监测各点位移的起算 依据。后续监测,可用两个工作基点分别摆站定向,测定各监测点坐标, 通过坐标增量计算出各监测点的位移方向和位移量,并定期检测基点的稳 定性。一级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测角中误差士 5〃 测距相对中误差三1/30000 方位角闭合差(士 10V n)〃 相对闭合差三1/15000

(2) 、基坑支护结构及基坑周边邻边建筑物及道路管线的沉降变形监 测:基坑开挖前对水准基准点与监测点构成的水准路线进行闭合水准测量, 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施测,测量技术要求往返校差、附合或环 线闭合差为士 4VL或士 0.3 Vn,并经严密平差计算,得出各点高程,取得各 监测点的高程初始值,作为以后监测各点沉降的起算依据。基坑开挖后, 每周期对工作基点与监测点构成的水准路线进行闭合水准测量,方法与精 度要求同前,进而得出各监测点的沉降量,并定期检测基点的稳定性。

(3) 基坑土体水平位移监测方法

精品文档

z2 :

1 p c ■ f - 10 0! - _ ---------------- 标距2500 5 /I /3\\ 4 二 图 6-测斜仪 监测使用的仪器设备均需满足相关测量规范要求。

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监测通常采用测斜仪,测斜仪能测量仪器与铅 垂线之间夹角的变化量,进行测量围护结构或土层各点水平位移的仪器。 使用时必须先埋设测斜管。测斜管的埋设位置、深度视测试目的而定。测 试土层位移是在土层中预钻© 139孔,利用钻机向孔内逐节加长测斜管,

直至所需深度。然后,在管与孔壁间的空隙中回填水泥和膨润土拌合的灰 浆。测试支护结构的位移时,贝懦与围护墙紧贴固定。量测时,让测斜仪 在测斜管内一定位置上滑动,就能测得该位置处的倾角,沿深度各个位置 滑动,就能测得围护墙或土层各标高位置处与水平位移。本工程水平位移 的监测点详监测布置图。

(4) 临边道路沉降监测方法

临边道路沉降监测采用高精度水准仪,测点布置详平面图。 (四) 监测周期 (1)

基坑支护

结构的位移、沉降及建筑物的位移监测:基坑开挖初期 5天每2天观测一次;基坑开挖急聚下降阶段每1天观测一次;在地下室底板 施工阶段,基坑支护结构的位移、沉降及邻边建筑物的位移量较稳定时

2—

10天观测一次;遇位移及沉降量变化异常及暴雨等恶劣天气应加密观测频 率。

(2) 基坑周边邻边建筑物及道路的沉降位移观测根据基坑支护结构观 测数据的变化情况适时每天监测。如有异常及时反馈进行分析处理。

精品文档

为了确保基坑及施工安全,在建筑物基坑开挖施工的过程中,除监测 单位用测量仪器进行周期性的沉降与位移监测外,施工单位还应在每天施 工期间派专人适时进行现场宏观观察,查看坡上地表有无沉陷、裂隙、坡 体是否变形,喷射混凝土坡面有无裂隙、渗水现象,排水孔是否正常,建 筑物是否有开裂情况等等,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监测单位监测并及时采取安 全防范措施,同时务必保护好监测点位标志。 (五)位移与沉降监测安全指标表

监测项目及监测频率表

监测频率 序 监测项目 号 符号 目 < 5 5〜10 < 7 7〜14 14〜28 > 28 数 基坑开挖期间 底板浇注完成后(天) 支护结构位移沉 1 降观测点 WY 15 1次/2天 1次/2天 1次/2天 1次/3天 1次/5天 1次/10天 附注:1、本基坑监测按一级基坑控制,为确保基坑顺利的施工,做到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2、在基坑开挖及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对本基坑安装不同的监测点,对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

监测控制标准及报警指标表

对于基坑边坡支护结构的位移、测斜 位移、沉降、测斜 基坑等级 一级

控制标准 25mm 报警值 20 mm 变化速率 1mm/d 对于基坑周边建筑物的沉降

精品文档

控制标准 1、位移、沉降

报警值 变化速率 25m m(累积) 20m(累积) 1mm/d 当天位移或地面沉降达到下列报警值时,应及时通知有关部位,以便 分析原因,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处理:

1) 水平位移报警值:当天》2mm或连续3天》1mm/d或累计》20mm 2) 垂直沉降报警值:当天》2mm或连续3天》1mm/d或累计》20mm (六)提交监测成果资料

每次监测完毕及时整理成果资料提交委托单位。发现位移、沉降变化

异常或位移、沉降量已达上表所示指标及时向建设单位、质量技术监理部 门及时反映,以便优化安全措施。

提交成果资料如下:

(1) 、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成果记录表; (2) 、基坑支护结构沉降监测成果记录表;

(3) 、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沉降监测、周边道路管线沉降监测及 周边建筑物位移监测点位图;

(4) 、监测工期完工时应提交监测成果最终分析报告。 (七)监测资料的分析、反馈、预警

1)监测人员必须针对收集的全部监测数据进行记录、整理、分析、存 档。对各类应力、变形数据绘制成时间、应力曲线、时间、变形曲线。仔 细分析总结工程结构的应力、变形的变化规律及时提供各阶段性监督结果 报告,以利指导施工。监测人员一旦发现应力、变形数据有异常现象或接 近报警值必须及时报警,并积极配合项目部进行原因分析,采取相应措施。

精品文档

2) 基坑开挖监测须由专业的监测队伍进行,并及时将监测资料反馈给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

3) 应特别加强雨天和雨后的监测,以及时对各种危及支护安全的水害 来源进行仔细观测,严格坑外水流流入坑内。

4) 在施工过程中,基坑边坡顶部的侧向位移与当时开挖深度比超过

0.5 %时,应密切加强观测,并分析原因。若超过施,对支护结构进行加固处理。

%并不收敛时,应及时采取应急措 1

精品文档

第八部分

一、 应急领导小组

重大危险源的应急预案

危险性较大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前应成立专门的应急领导小组,来确保 发生意外事故时能有序的应急指挥。

明确应急领导小组由组长 黄果 、副组长 朱予章、裘宗英、曹鹏、龙小青等构成。

二、 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1) 领导各单位应急小组的培训和演习工作,提高其应变能力。

(2) 当施工现场发生突发事件时,负责救险的人员、器材、车辆、通 讯联络和

组织指挥协调。

(3) 负责配备好各种应急物资和消防器材、救生设备和其他应急设备。 (4) 发生事故要及时赶到现场组织指挥,控制事故的扩大和连续发生, 并迅速

向上级机构报告。

(5) 负责组织抢险、疏散、救助及通信联络。

(6) 组织应急检查,保证现场道路畅通,对危险性大的施工项目应与 当地医院

取得联系,做好救护准备。

三、 应急通信联络

遇到紧急情况要首先向项目部汇报。项目部利用电话或传真向上级部 门汇报并采取相应救援措施。各施工班组应制定详细的应急反应计划,列 明各营地及相关人员通讯联系方式,并在施工现场、营地的显要位置张贴, 以便紧急情况下使用。

四、应急事件技术处理措施 (1) 事故报告程序

王乐之 、成员

精品文档

事故发生后,作业人员、班组长、现场负责人、项目部安全主管领导 应逐级上报,并联络报警,组织急救。

(2) 事故报告

事故发生后应逐级上报:一般为现场事故知情人员、作业队、班组安 全员、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发生重大事故(包括人员死亡、重伤及财产 损失等严重事故)时,应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并在 24小时内向上级主管 部门作出书面报告。

(3) 基坑支护应急措施

1、 道路、管线和周边建筑物出现过大沉降及水平位移变形时, 固道路和管线地基的方法控制沉降及位移。

2、 坡顶地面出现裂缝应及时灌浆堵缝,防止地表水渗入土体。

3、 土方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出现变形过大或变形速率过大时应立即停 止相应范围的土方开挖工作,视情况调整土方开挖速度,坑外卸载、坑底 增加超前锚杆,坡面加密、加长土钉,打入排桩等措施,必要时用坑内回 填措施以控制围护体的变形发展。

4、 基坑支护的变形和内力出现超过设计值时, 如该现象持续发生,首 先在变形内力大的部位暂时停止挖土,有条件的区域在不影响基坑及周边 建筑物的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卸土,出现险情时可采用坑底堆土反压的措施 抢险。

5、 喷射砼护壁出现裂缝、渗漏、水土流失时,采取如下措施: 1)若渗漏点不大,可采用导管引流后采用高强快速砼封堵, 引流应防 止砂土随水流出。在导流管进水口应做好防止流土措施,做好反滤层。

2) 若喷射砼护壁出现较大裂缝,应先用木桩、麻绳等打入裂缝,并浇 筑速凝砼封堵。

3) 如坡后土体中水不能顺利流出,可在锚杆间距中心位置,凿开砼护 坡面层,

采取注 浆加

精品文档

在做好防止水土流失的条件下,引出水体。

(4)现场事故应急处理

当支护结构系统位移量过大时,应停工开挖施工。当出现边坡失稳或 坍塌现象时,应采取土包或其它材料反压加固坡脚,以防事态发展,并尽 可能在坡顶削坡减小荷载,必要时回填。

1. 在开挖过程中,在雨季时局部地段可能出现一定的渗水,产生预料 不及的情况渗水时,对基坑内的渗水采用明排方法进行排水。

2. 对坑壁可能出现的局部滑坍处理:如土层因渗水严重引起的局部滑 坍应首先查明原因,消除产生滑坍因素,同时进行修补加固,一般可在坍 方处口部打垂直锚管和焊接横向网筋,将边坡外积土石块回填充实,并及 时喷射混凝土面层,重新打入部分磨擦锚杆。

3. 防渗水技术措施。及时有效地处理渗水问题是支护的关键所在。针 对局部土层不均,孔隙率及渗透性具有一定的特点,则在开挖过程中,局 部地段可能由于桩间土封闭不严渗水量较大,产生预料不及的情况渗水时, 对基坑内的渗水采用明排的方法进行排水。

4. 雨水或其他地面水量较多时,如上、下水管破裂等,应首先查明水

源,进行修复、截断、改道或停用,同时在地面沿坑壁四周,距坑壁1.0-1.5 米处设置排水沟,将雨水或其它地面水引流至远离 处排水,在坑壁的顶部 地面喷射混泥土,防止坑边地面渗水。

5•当坑底渗水(或涌水)严重时,应在坑底距离坑壁适当位置设置排水 沟将水引流至集水坑中抽排至地面,以保证坑底干燥,以确保边坡稳定。

6•当坑壁含水量较高,并出现渗水或涌水现象时,可在坑壁或边坡处

精品文档

设置长度为1.5-2.0m的引流管,以减少坑壁水压和保持边坡干燥,以利于 施工。

7. 土方挖至设计标高时,为防止地下水和较弱土层上涌,应及时做混 泥土垫层,以便将坑底封死。

8. 局部坑壁位移过大,坑边出现裂隙。开挖前,应预先设立观察点, 对基坑变形进行监测。严格控制坑壁变形值在允许范围内,如变形超过允 许范围,应暂时停止开挖,可采用在相应位置适量设置预应力锚杆和外层 拽拉加固等技术措施。阻止变形扩大,确保边坡稳定和周围建筑物、道路 安全,对地面开裂等情况及时封闭,防止雨水渗入。

9. 做好应急措施准备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做好作业人员、机具和器 材等方面的应急准备,如发生坑壁失稳征兆或过量过大时,可立即实施补 强加固施工。

10. 如果坡顶出现裂缝,位移监测结果较大或超出警报值,则应立即停 止开挖土方,视情况采取坑外卸载,坑内反压,增加超前土钉等,情况紧 急还应回填土方。

11. 若由于暴雨等恶劣天气,坑内出现流砂险情况,应立即增加水泵抽 水,同时采用黏土球回填封堵,必要时采用压密注浆等措施。

12. 若雨季施工,喷射混凝土中需加入速凝剂加快混凝土凝固速度。

13. 若坑内水量较大,不能满足施工需要,应立即增设时明排设备进行 降水。 14. 现场应配备足够数量的砂包、钢管、水泥、水泵等抢险物资。

15. 基坑开挖至回填完成前,坡顶一位基坑深度范围内活荷载最高限值 为i5KPa严禁超载。

16. 为确保施工安全和开挖顺利,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包括土方和地下 室施工期)应进行全过程监测,实行信息化施工,通过现场监测,可及时 了解基坑开挖过程中

精品文档

支护结构及周围土体的受力和变形情况,掌握基坑开

挖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有效指导施工,及时调整施工方案,采取相对 应的措施。

五、安全事故的救援预案

本工程针对支护可能发生的倾斜、变形等情况采取应急准备和响应。

整个支护系统工程施工前,项目部需详细拟订一套针对现场特点的安 全预警方案,建立施工现场、公司、社会等三级连动的应急预案体系,落 实相关责任人和岗位职责。

1. 项目部成立以 黄果 为组长, 朱予章、裘宗英、曹鹏、龙小青 通讯组:裘宗英 救护组:朱予章 材料设备组:龙小青

2. 组长、副组长负责现场抢险总指挥、副指挥,抢险队长负责现场 具体实施。 建立安全应急预警小队,确定安全责任人,细部分工,责任到位。 安排专人24小时进行基坑、坑壁异常目测。

通讯组负责与上级主管部门,医疗救护等部门保持通讯畅通。 上级主管部门电话:0791-83980611 业主电话:0791-86855513 供电部门电话:95598 供水部门电话:96166 消防部门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

材料组负责筹集麻绳、编织袋、竹跳板等抢险材料,设备组负责准备 救灾器材。 3. 成立应急抢险专家库,一旦出现险情,紧急联系专家进行,紧急 处置。

王乐之 为副组长,

为组员的组织机构。

精品文档

1) 突发事件技术措施

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 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2) 突发事件的应急抢救措施

配备符合规定的急救人员、保健医药箱和急救器材。 定期组织抢险队进行培训、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当发生突发事件时,要立即调动吊车等各种设备,抢救伤员,同时专人 电话联系医院及相关部门救伤员时要注意不得强拉硬扯,按规定整体抬运, 防止骨折伤员在搬运程中产生伤害,如停止呼吸应及进行人工复苏术,及 时送往医院抢救。

项目部应准备应急抢险处置资金专款专用。 4. 机构的职责:

1)负责制定事故预防工作相关部门人员的应急救援工作职责。

2)负责突发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各类应急救援实施的准备工作,统一对

人员,材料物资等资源的调配。

3) 进行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应变演习,有计划区分任务,明确责任。

4) 当发生紧急情况时,立即报告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并及时采取救 援工作,尽快控制险情蔓延,必要时,报告当地部门,取得政府及相关部 门的帮助。

5. 应急救援工作程序

1) 当事故发生时小组成员立即向组长汇报,由组长立即上报公司,必 要时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以取得政府部门的帮助。

2) 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织项目部全体员工投入事故应急救援抢险 工作中去,尽快控制险情蔓延,并配合、协助事故的处理调查工作。

3) 事故发生时,组长或其他成同不在现场时,由在现场的其他组员作 为临时现场救援负责人负责现场的救援指挥安排。

4) 项目部指定 王乐之 负责事故的收集、统计、审核和上报工作, 并严格遵守事

精品文档

故报告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6. 人员伤亡应急处理 1) 向项目部汇报。

2) 应立即排除其他隐患,防止救援人员遭到伤害。 3) 积极进行伤员抢救。

4) 做好死亡者的善后工作,对其家属进行抚恤。 7. 应急培训和演练

应急反应组织和预案确定后,施工单位应急组长组织所有应急人员进 行应急培训。

组长按照有关预案进行分项演练,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

果进行完善

在确认险情和事故处置妥当后,应急反应小组应进行现场拍照、 绘图, 收集证据,保留物证。

经业主、监理单位同意后,清理现场恢复生产。

单位领导将应急情况向现场项目部报告组织事故的调查处理。

在事故处理后,将所有调查资料分别报送业主、监理单位和有关安全 管理部门。

基坑支护设计施工说明

| I -nH 0 l£i t ' Hi- m E“ L

碎 f、茸打方 t,

■ B ■* kef\"ffi

OF ■. At; A r . J - Iri M ■

su' f.Xi

Jr

-|i J5 ■ \" t 硏•— r 外 :i -i 11

I —H| ….--I . 1

i .

■* -

M・l> UK iLUftl II ”. ■左取亠」.•骨ilH Ek事,

Sti

l r s

Wii

JI. ill -ZUJ I -1^: .

・1l黑与利■纯・HhM上JEM电■曲 rFMEirQQ叶*和・ rB^5i 的-・J

ttA*占卅 1

J c < -

LH#2

III 嶄“妝,IfeMM 11, T4U#Mw 2> HHttatim上・UlUt也hlHIT.

, «tg

』…:■. s L 即、.trt.ij-.■ ■„ I TflJA-

rfBft.Uh S rt^tktr t 2i

tr^JtfF<4L.A|iV.」・疋・出舌.盘・$ i

J 1.1^|||*^

iimuw讥A i Mitri* -

zlKtihll. IdUlM) (\"MT

册肃■ ‘ 审mlff .上配 ftW. i!MHli.t1«P EkW導.-'* .'>■ iJIlti -th <

沁X 扫U Al*|*fr|l.

1 ■■ UM 嗣 I df-H. 4l场 IM. vto \"irlMR £ * Ihrr <,・內J! i ■■削 Hi MB i 粘 叭\"PMT屯

1

K-fc^r.

■ • 「”巴・ 1M.li f

上U*•需恺-胡甜料4:

< *■ w M •…审・

i:T <1 F< *n 8 -1 'i - *

; •: - \\ WH* .v a>r: ■ J-

*B i ■•■I HL C- ■- - -i -^-■ .: 4.・■「.*!!

- - i -i 円 “行 ,」

J! i ME * L.fw. u«a*t.M Cflrih-F-ryrri

4 i

!■_ K<-4

'^L~a : r d ■ \" - I NilURxMtt厭

I)craiUHiirttr(I: = ,

Q打」*;恥.申i

■\\ *

-二土•. | •...

-!.

!?a .M JE: 1 n r-1- ■,: t.t-r + -! K F

■■1--\":Ti,

«?. in. 4«WJteC-- !E1-H

H}4. NUk Iflr * ■点 r!.;,心:]JJG7M』I ,

9.< V*«MA iru* c miXM-TOi ■:

•;甘• W中打

?i iMtttJu^.UfeM±*.A-±i4rlJk4MnM.«dl.

I,」r ■-

■?

?. 1 f te|4 rH j,

W«:・X■畀

•■弟 g叫耐齐 卅咎廿 乂讣■榔\":尾殆M代霉 mi m

ti t F 4 r tf

s H ihfi'iii.c .1

XZ 嗦 H Ifrtl-*. A. i *lvi LJlJi

a

. £lMt. St£birt. —

. ■ t- cJLI IBUEL

f

j ? FI

■i: f-. ^.£

?■•时暫\"比气ILU・ IM n」

/ I

1

仆*\" . s > ir-rI .■ I. wts*>?>w s

'•: w 打・\".:z.厂..丰■一 u砒:眄 4坯让 jlJ- t 7:^ ft.

(nirrtis^n; a 硼牖㈣福右沖卞峠亂

IF; <»\"勺1已11:.鈕站

-,”比和 *“ 出世订耳” t >«ii^4 9 B*i^jr.. r.rwfrrfti H'SI-^.jl 1^* X«(Jji:|CM\"-

I I '」 :- I

图样大沟水排底坑 图样大沟水排顶坑 精品文档

■ — 二 一 iERErl

墨-KI

L b •

-

1

\"i - ■ g R r — -w 0 ■ -L «■ — 二 * ■酊 tr w BU 就 ■ Or JB -■ — £ — - - > rt _ 二 配 XT - -= £ - I-

■ »:■片卫豎薛删 J.l teFi ^£:<] MVw-i If 阿N 1 f | J J l«1 fI* M爺snB

蛟桥苑规划设计(B俎团)

LLUJ

㈣野

[4

- 1. Ji — -

LUJ

K

■lv尙牛*

-込■皆

r _

;=二三一一十-

■记

r*^~ ■»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