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输电线路覆冰及防范措施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2014年8月 Aug.2014 第42卷 第4期(总第233期) VoI.42 No。4(Ser.No.233) 输电线路覆冰及防范措施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Icing and its Prevention Measures 杨 旭 ,闫 磊。 (1.国网通化供电公司,吉林 通化 134000;2.华润电力有限公司,辽宁 盘锦 124010) 摘 要:介绍了输电线路冬季形成覆冰的原因及危害,对2008年我国华中、华东地区出现的重大覆冰灾害损失进 行统计,提出了规划设计阶段、运行阶段的防覆冰措施,并根据通化地区的气候条件,制定有针对性的防冰灾措施。 关键词:输电线路;覆冰;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9—5306(2014)04—0055—02 输电线路覆冰对电力系统的危害很大,容易引 a.重覆冰作用下在档距中间的某一处断线。 起严重事故。我国是易发生输电线路覆冰的国家,冰 b.在线夹处发生滑移引起断股、抽丝。 灾对输电线路的影响已经严重威胁电网的正常运 C.铁塔破坏引起倒塔、断线。 行。2008年初,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华中、华东 1.2。2覆冰对地线的危害 及所属l0个省级电网因出现长时间持续的大强度、 a.地线和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在重覆冰 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而遭受严重损害,其中湖 作用下断线破坏。 南、江西、浙江电网设施损毁严重,在当时造成了严 b.地线及OPGW在覆冰下弧垂过大。 重的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2012年3月,吉林省通 1.2.3覆冰对铁塔的危害 化市梅河口地区亦发生了一起由冰灾引起的输电线 a.覆冰灾害造成的倒塔事故体现在采用多分裂 路大面积停电事故。 导线的铁塔比采用单分裂导线的铁塔更易受损。 b.倒塌的铁塔中,大档距铁塔和相邻档距相差 1 线路覆冰的形成及危害 较大的铁塔占80 左右,微地形对铁塔承载力的影 响明显。 ‘ 1.1覆冰的形成 C.交流线路倒塔占91.3%、直流线路倒塔占 当气温下降到一3_C以下,风速达到10 m/s以 8.7%。 上时如再遇雨加雪天气,则将在输电线路上形成雨 d.单回路倒塔占75.1%,双回路倒塔占 凇。此时,若气温升高,则雨凇将发生融化现象,即在 24.9%。 导线表面形成了一层覆冰。若此时天气转晴,则覆冰 e.直线塔倒塔占89.5 ,转角塔倒塔占 就停止生长并可能融化;但当天气突然变冷时,黏结 10.5 。 度较高的雨凇表面将快速增长,形成第二层覆冰。这 f.倒塔的主要塔型为酒杯塔(占36.2 )、猫头 个过程如此反复,即会在输电线路上形成较厚的冰 塔(占21.9 )和鼓形塔(占24.9 )。 层。天气变暖时的短暂融化加强了冰的密度,而气温 g.杆塔所处海拔300 m以上高度的占53.1 , 骤然下降则会使覆冰快速生长。 设计冰厚15 mm及以下的倒塔占总数的97.8 。 1.2覆冰的危害 2 2008年覆冰灾害统计 1.2.1覆冰对导线的危害 由《国家电网公司2008年电网冰灾技术分析报 收稿日期:2014—06—18 作者简介:杨 旭(1976),男,工程师,从事电力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55・ 2014年8月 第42卷 第4期(总第233期) 吉 林 电 力 Jilin Electric Power Aug.2014 Vo1.42 No.4(Ser.NO.233) 告汇编》得知。2008年1月10日开始,我国华中、华 东地区出现长时间持续的大强度、大范围低温雨雪 冰冻天气。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内共有37个地市的 545个县(区)、2706万用户受到影响,直接经济损失 高达104.5亿元。公司所属电网共有17.2万基高压 杆塔倒塌,1.2万基受损,高压线路断线12.9‘万处; 低压线路倒断杆51.9万基,低压线路受损15.3万 条,变电站停运884座;公司系统通信光缆受损约 2 860 km。其中:湖南电网14条500 kV、44条220 kV和121条llokV线路受损停运;江西电网17条 500 kV、57条220 kV和168条110 kV线路受损停 运;浙江电网23条500 kV、21条220 kV和14条 110 kV线路受损停运;“三峡送出”大通道江城、宜 华500千伏直流线路损坏严重。湖北、安徽、河南、福 建、重庆、四川、江苏等地的电网也受到不同程度的 冲击和破坏。国家电网公司系统输电线路受损情况 统计见表1。 表1 国家电网公司系统输电线路受损情况统计 电压等级/kV 倒杆塔/基 受损杆塔/基 断线/处 5OO l42 220 239 ● 110 421 35 1 041 10 10 503 3输电线路覆冰防范措施 3.1规划设计阶段 在规划阶段,尽可能降低线路的平均海拔,避开 重冰区;根据电网的负荷分布和环境因素,规划建设 加强型战略性输电通道,在其他线路灾害失效时能 够保证电网的基本运行。 在设计阶段,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线路路 径选择不尽合理。新建线路大多位于海拔相对较高 的地区或穿越高山、大岭,不仅容易形成大高差、大 档距、不均匀覆(脱)冰等覆冰倒塔的客观诱发条件, 也使得灾害后的抢修恢复异常艰难,因此,应加强前 期勘察,选择适当路径避开重冰区;提高线路抵抗覆 冰荷载的机械强度;开展与气象服务部门的沟通,提 高对气象数据的解读、分析能力,提高覆冰设计取值 的准确性;提高设防水平,对同一走廊内的不同线 路、同一线路的不同区段,采取差异化设计;杆塔设 ・56・ 计中加大纵向不平衡张力取值;增加铁塔抗串倒的 能力;增强地线抗冰能力;提高大档距、大高差区段 的抗冰设计标准。 3.2运行阶段 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建立相应的气象预警 ∞ 机制,具有完备的应急预案、应急系统和完善的除冰 6 1 鸺 ∞ 8 5 1 措施。 加强抢险救灾的物质资源和其他相关资源的准 备,形成必要的贮备机制,研究出尽量减少杆塔受 损、尽快恢复电网运行的技术措施。 4通化地区冰灾的防范措施 0 9 O∞  6 3 O ∞ 通化地区根据近几年的输电线路覆冰统计情 况,在新建输电线路及通化二道江地区和通化下四 平地区等已有的输电线路上分别采取了如下具体防 范措施。 a.通化地处山区,在气候条件符合的情况下比 较适于冷空气的对流凝结,如在地势较高或较低的 山区建设杆塔就为覆冰的产生创造了机会。因此在 线路规划、设计阶段,要求设计部门加强与气象部 门、运维部门取得良好沟通,尽量避开地势相对较高 或地势相对较低的地区建设线路。 b.新建杆塔如不能避开易发生覆冰的地区,应 提前做好杆塔的荷载计算,加大塔材的厚度,增加导 线的承载力及强度。 C.在防覆冰措施中有一项是密切关注“气温回 升、冬春之交”等特殊时期的气象情况。结合东北地 区以往发生冰灾的时期,即在春节前后,尤其是天气 转暖期间,要密切关注通化地区的天气情况,设立气 象预警部门并开展预警机制,在大雪,雨夹雪来临之 前开展对线路的特殊巡视工作,在重要地段开展无 间断的实时监测,防止在温度达到覆冰临界点时不 能开展及时的处理措施。 d.开展相应人员防冰灾巡视及除冰技能的培 训,提高工作能力和自身防护水平。 正确认识覆冰灾害的严重性,对覆冰的性质和 特点进行研究,在可能出现覆冰季节前制定相关的 预防措施,消除潜在的隐患,有助于促进我国电网建 设,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小覆冰灾害造成的损失。 (编辑郝竹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