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供配电技术方案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1.1.1. 供配电系统

1.1.1.1. 工程界面

南方电网调度控制中心搬迁和升级改造等工程自动化机房配电施工部分包括包含3 个配电室和3 个蓄电池室,本期使用2 个配电室和2 个蓄电池室,配电室3 和蓄电池室3 作为远期扩容。同时在调控中心1F 布置1 个配电室和1 个蓄电池室提供非通信自动化电源室。本工程自动化机房共5 个主机房区包含控制区机房,非控制区机房,信息管理机房,镜像机房,托管1,2 机房以及配电室和蓄电池室提供供电。供配电系统包含设备负荷和动力市电负荷两类,主要对控制大区机房,非控制大区机房,信息管理机房,信息管理机房,镜像机房,托管1 区机房以及托管2 区机房的系统设备和动力设备提供供电。UPS 按照〈〈 南方电网调度生产供电电源配置技术规范>〉(Q/CSG11104001-2012)自动化机房供电负荷均按照一类负荷设计中特别重要负荷进行设计。 第一部分:UPS供电部分

2F自动化机房整体供电工程界面示意图

1F非通信自动化UPS整体供电工程界面示意图

UPS电源:按分区分期设计。本期配置3套UPS系统,分别为核心UPS,非核心UPS以及非通信自动化UPS,本工程包含具体建设范围如下:

1)核心UPS系统:A、UPS主机与UPS输入输出配电柜之间、UPS主机与蓄电池组开关箱之间以及UPS市电输入总配电柜与UPS输入配电柜之间的连接电缆的供货和实施在本工程建设范围.B、UPS主机与配电柜的承重支架。C、UPS主机与配电柜的电缆桥架。D、UPS输出配电柜至各主机房的输出主干密集母线槽。E、机柜端机柜供电母线槽。另外,UPS主机设备、蓄电池组及蓄电池组(蓄电池之间连接电缆)、UPS输入输出配电柜、UPS输出配电柜的输出至调度大厅的电缆不在本工程范围,但本工程应提供UPS主机及配电柜的安装配合。见图

核心UPS系统建设范围示意图

2)非核心UPS系统:A、UPS主机与UPS输入输出配电柜之间、UPS主机与蓄电池组开关箱之间、UPS市电输入总配电柜与UPS输入配电柜之间以

及UPS输出配电柜与应急配电箱AL5之间的连接电缆的供货和实施在本工程建设范围.B、UPS主机与配电柜的承重支架。C、UPS主机与配电柜的电缆桥架。D、UPS输出配电柜至各主机房的输出主干密集母线槽。E、机柜端机柜供电母线槽。另外,UPS主机设备、蓄电池组及蓄电池组(蓄电池之间连接电缆)、UPS输入输出配电柜、UPS输出配电柜的输出至调度大厅的电缆不在本工程范围,但本工程应提供UPS主机及配电柜的 安装配合.

1.2.1。5.1—4 非核心UPS系统建设范围示意图

3)非通信自动化UPS系统:A、UPS主机与UPS输入输出配电柜之间、UPS主机与蓄电池组开关箱之间以及UPS市电输入总配电柜与UPS输入配电柜之间的连接电缆的供货和实施在本工程建设范围.B、UPS主机与配电柜的承重支架。C、UPS主机与配电柜的电缆桥架.D、UPS主机及配电柜的安装配合.其中,UPS主机设备、蓄电池组及蓄电池组(蓄电池之间连接电缆)、UPS输入输出配电柜、UPS输出柜至末端供电设备的电缆不在本工程范围.

示意图

4)部分预留工程在本工程范围:A、配电室3至预留机房的供电主干母线槽。B、配电室3至蓄电池室3的连接电缆。

5)UPS输出配电柜输出主干母线槽插接箱与机房母线槽始端箱之间连接电缆的供货和实施. 第二部分:动力供电部分

1)动力配电柜(箱):各主机房、配电室、蓄电池室的动力配电柜(箱)供货和安装,动力市电总配电柜至动力照明配电柜(箱)之间连接电缆供

1。2。1.5。1—5 非通信自动化UPS系统建设范围

货及施工。动力市电输入总配电柜不在本工程范围。

2)动力配电柜(箱)至精密空调、新排风等动力设备之间连接电缆供货及施工。

3)各专业用房内动力照明建设内容应包含正常照明、应急照明以及电源插座的安装、所需电力线缆、电缆槽等设备材料的供货、仓储、安装调试;

4)各专业用房内弱电设备(综合监控系统范围内的设备材料)等插座、连接电缆供货及施工。

5)大楼动力供电主干接入及动力市电总配电柜由专项配套供电工程负责,不在本工程范围。

详细设计内容参照附图(自动化机房配电施工图分册)

1.1.1.2. 总体要求

1)配电室内UPS输入输出电缆及动力配电柜输入输出电缆均采用上走线方式。

2)蓄电池室至配电室的电池电缆桥架采用下走线方式.

3)机房内动力电缆桥架,走廊的动力电缆桥架采用上走线方式。 4)桥架的高度不宜大于150mm,线槽或桥架的安装位置应与建筑装饰,电气,空调,消防等专业协调一致;

5)敷设在隐蔽通风空间的低压配电线路,电缆应沿线槽,桥架或局部穿管敷设;当配电电缆线槽(桥架)与通信缆线线槽(桥架)并列或交叉敷设时,配电电缆线槽(桥架)应敷设在通信缆线线槽(桥架)的下方。活动地板下作为空调静压箱时,电缆线槽(桥架)的布置不应阻断气流通路;

6)导线的排列应横平竖直,布置合理,整齐美观,推荐采用行线槽的配线方式。导线捆扎应结实可靠,不能损伤绝缘导线外绝缘.绝缘导线束不允许直接紧贴金属结构件敷设,穿越金属构件时应有保护导线绝缘不受损伤的措施.绝缘导线不允许承受减少其正常使用寿命的外力.连接导线的中间不允许有接头;

7)电力电缆线路敷设应按照国标图集”94D101—5\"中的有关内容进行施工;电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其外经的15倍;

8)凡穿线管和在金属线槽内敷设的导线,在管内和线槽内不得有接头,电线管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其外径的6倍;金属管及金属线槽的连接处应加接地跨接线,管内导线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0.5兆欧;

9)凡在吊顶或架空活动地板内敷设的强电线路,一律采用封闭式金属线槽保护,不得穿塑料管保护;

10)所有电缆桥架,金属线槽安装路径,原则上按图示施工,安装高度由现场确定,若现场施工时与水管,风管等发生碰撞,则应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

11)所有电缆桥架,金属线槽及穿线钢管均应做好跨接线连接; 12)干线导线选用:a.动力设备及照明电缆采用铜芯电力电缆 WDZB-YJY—1kV;b.应急照明主干电缆采用铜芯电力电缆 WDZN—YJY-1kV; 13)支线导线采用:a.设备及照明电线采用铜芯WDZ-BYJ—0.4/0.75kV;b.应急照明电线采用铜芯WDZN—BYJ—0.4/0.75kV;

14)低压回路颜色 A。在交流回路中: 色; 中性线=淡蓝色;

+(正极)=红色; —(负极)=蓝色.

A相=黄色; B相=绿色; C相=红

B。在直流回路中:

1.1.1.3. 供配电安装工程

施工中电气专业人员随工程进度密切配合装饰工程做好预埋或预留孔洞,电箱的位置处,都应与装饰配合预留好,注意加强检查,绝不能有遗漏。

施工所用线管,为了便于配管穿线前应考虑导线的截面、根数和管径是否合适,一般要求管内导线的总截面积(包括绝缘层)不应超过管内径截面积的40%.

在下列情况下,须设接线盒或选用大一级直径的线管 无弯头时,管子全长在30m。 用一个弯头时,管子全长在20m处。 用两个弯头。

为了便于穿线,明配合时管子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子直径的6倍。管子的弯曲部位不应有皱扁和裂缝现象,扁曲程度不应大于管子外径的0。1倍.钢管煨弯可采用手动和液压顶管机进行.如果管径较大的,要采用热煨法。

线管辐射按设计进行配管,一般从由设备处向配电箱处;管槽槽与配电箱本体、电器具箱盒连为一体采用丝扣连接、锁母固定

线路管的固定方法:固定钢管用吊筋固定。吊顶内敷设金属软管时,长度不得超过5m。

1.1.1.3.1.1. 电缆敷设

机房敷设前应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根电缆、减少电缆接头应采用四芯电力电缆,不应采用三芯电缆加一根单芯电缆或以导线、电缆金属护套线做中性线;

机房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宜留有备用长度; 管内穿线满足下列条件: 电线管内不得有积水及潮气侵入。

导线的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

当管路较长或转弯较多时,要在穿线的同时往管内吹入适量的滑石粉。 两人穿线时,应配合协调、一拉、一送。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穿于同一管内,不同回路,不同电压和交流与直流的导线不得穿入同一管内。

管内敷设的绝缘导线,其额定电压不应低于500v,导线在变形缝处,补偿装置应活动自如,导线应留有一定的余度。导线在管内不应有接头和扭结,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管内导线的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管子内空截面积的40%。

管内穿线时的导线的颜色应加以区分,线管管口至配电箱盘总开关,一般干线回路及支路应按要求分色,A相黄色,B箱绿色,C相红色,N(中性线)为淡

蓝色,PE(保护线)为黄绿双色,开关内控制线为白色.

穿线前清理管路,穿上引线,将布条的两端牢固绑扎在带线上,两人来回拉动带线,将管内杂物清净。断线应留长度为15cm。配电箱内导线的预留长度应为配电箱体周长的1/2;导线与带线的绑扎首先将导线前端绝缘层削去,然后将导线的线芯直接插入带线的圈内,并折回压实绑扎牢固,并且带上护口。

导线连接时导线的接头不能增加电阻值,受力导线不能降低原机械强度.不能降低原绝缘强度.导线在管内严禁有接头,导线的绝缘电阻值应大于0.5∏。 1.1.1.3.1.2. 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工程

操作工艺流程:

摇测电缆绝缘→剥电缆、打卡子、焊地线→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压电缆芯线接线鼻子→与设备连接。

1.摇测电缆绝缘

a。 选用500V摇表,对电缆进行摇测,绝缘电阻应在10MΩ以上。 b. 电缆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 2.剥电缆、打卡子

a。 根据电缆与设备连接的具体尺寸,量电缆并做好标记,锯掉多余电缆,根据电缆终端头套型号尺寸要求,剥除外护套。

b. 将地线的焊接部位用钢锉处理,以备焊接。

c. 在打钢带卡子的同时,将10平方毫米股铜线排列整齐后卡在卡子里. d. 可利用电缆本身钢带宽的二分之一做卡子,采用咬口的方法将卡子打牢,打两道,防止钢带松开,两道卡子的间距为15mm.

e。 剥电缆铠甲,用钢锯在第一道卡子向上3~5mm处,锯一环形深痕,深度为钢带厚度的2/3,不得锯透。

f。 用螺丝刀在锯痕处将钢带挑起,用钳子将钢带撕掉,随后将钢带锯口处用钢锉修理钢带毛刺,使其光滑.

3.焊地线:

地线采用焊锡焊焊接于电缆上,焊接应牢固,不应有虚焊现象,应注意不要将电缆烫伤.

4.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

a. 剥去电缆统包绝缘层,将电缆头套下部先套下电缆.

b. 根据电缆头的型号尺寸,按照电缆头套长度和内径,用塑料带采用半叠法包缠电缆。塑料带包缠应紧密,形状呈枣核状。

c. 将电缆头套上部套上,与下部对接套严。

d。 加热收缩温度为110~120℃。因此,调节喷灯火焰呈黄色柔和火焰,谨放蓝色高温火焰,以免烧伤热收缩材料。

e. 开始加热材料时,火焰要慢慢接近材料,在材料周围移动,均匀加热,并保持火焰朝着前进(收缩)方向预热材料。

f. 火焰应螺旋将前进,保证绝缘管沿周围方向充分均匀收缩。 5.压电缆芯线接线鼻子与设备连接:

a. 从芯线端头量出长度为鼻子的深度,另加5mm,剥去电缆芯线绝缘层。 b. 将芯线插入接线鼻子内,用压线钳压紧接线鼻子,压接应在两道以上,并进行搪锡处理。

c. 根据接线端子的型号,选用螺栓将电缆接线鼻子压接在 设备接线端子上,与设备连接。注意应使螺栓由上向下或由内向外穿,垫片和弹簧应安装齐全. 1.1.1.3.1.3. 电源箱安装

电源盒应牢固的固定在机柜上。

箱内开关明显的标示注明用处.现场用电线路做到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严格分开,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和保护零线连接,工作零线仅用于负载用电设备。其中保护零线与其他各导线颜色应区别,严禁双色线做负载使用。 1.1.1.3.1.4. 开关、插座、灯具安装

在安装前应对灯位盒、开关盒、插座盒等,预先进行处理,(如调正、调平、清扫等)安装时应先检查位置高度与设计要求有无偏差,导线数量是否符合,然后再安装。

开关插座安装牢固,位置准确, 所安装开关插座在任何房间都不应装到门后。开关位置与灯位相对应,同单位工程其跷板式开关的方向一致。

同一房间,同一平面高度的插面板应水平。一般距地面高30cm左右. 灯具安装距地低于2.4m时,灯具其金属外壳进行接地,接地顶棚内的灯具安装时,灯具的灯头引线应用金属软管保护,其保护软管长度不超过一半,调整

灯具的边框与顶棚装修直线应平行。

所有灯具的支架、吊架、固定点位置的确定符合牢固安全、整齐美观的原则,为此,所有支架、吊架、固定点的制作、选定、位置及安装方式,应依据图纸和现场具体情况会同装饰技术部门协商提出明确方案,报业主监理批准后执行。

灯具、插座安装牢固端正,位置美观正确,所有吊顶上灯具应排列规律,依据装饰专业图与消防、风口等保持间距,整齐划一,保证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开关、插座的面板应端正、严密并与墙面平,同一室内安装的开关、插座安装高度应一致同一房间内开关方向应一致.

各种插座、开关等安装牢固,位置准确,接线牢固,标高符合,然后再安装. 零线不得进入开关,开关控制应灵活。安装板把开关时,其开关方向应一致,向上为合,向下为关。

插座的接线严格按照左零右火接线方式连接,不得接错。并排排列的强弱电插座间距不得小于500mm。 1.1.1.3.1.5. 配电柜的安装

电柜及动力开关柜到场后,首先检查型号、规格、内部器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内部接线是否整齐美观,柜壳体有无损坏掉漆现象。

固定牢固,接地可靠,垂直度、平整度符合要求。 盘面标志牌、标志齐全,正确并清晰。

触头接触紧密,二次回路的切换和机械、电气联锁装置的动作正确可靠。 器件固定牢固,操作部分动作灵活准确。

两个以上的配电柜,母线的相许排列一致;相对排列的配电柜,母线的相序排列对称,母线色标正确。

导线与电器或端子排的连接紧密,标志清晰、齐全。

二次接连排列整齐,回路编号清晰齐全,每个端子回路上接线不超过两根。 配电柜接地接地线截面选用正确,需防腐的部分涂漆均匀无遗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