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帮我找美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6课 抗日战争习题(1)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东进学校 陈思思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习题 一、单项选择

1.抗日战争期间,王明提出“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其错误实质是(A )

A.否认中共关于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B.重蹈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C.抹煞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阶级差别和原则分歧 D.过分相信国民党而轻视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 2.下列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D )

①淞沪会战结束 ②平型关大捷37.9 ③台儿庄战役38.3 ④南京陷落37.12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②①④③

3.从北伐战争到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所在地的迁移顺序依次是( A) A.广州 武汉 南京 重庆 B.广州 南京 武汉 重庆 C.广州 武汉 重庆 南京 D.广州 南京 重庆 南京

4.七七事变后,共产党的抗日通电和国民党的自卫宣言的相同之处是(B ) A.呼吁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抵抗日本侵略,保卫领土主权完整 C.号召全民族实行抗战 D.指责日本破坏了国际公约

5.以下是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作战方针:“国军一部集中华北持久抵抗,特别注意确保山西之天然堡垒;国军主力集中华东、攻击上海之敌,力保淞沪要地,巩固首都;另以最少兵力守备华南各港口。”对这一作战方针的评价不正确的是(D) A.体现了国民政府武装自卫的决心 B.体现了国民政府防御的特点

C.体现了国民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 D.体现了国民政府消极抵抗的态度

6.下列哪一项不是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意义、作用的正确表述( D) A.使中国的抗战变为全民族的抗战 B.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 C.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D.消除了国共两党之间的阶级矛盾 7.在抗战初期,体现国共合作抗日(B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8.抗战初期,国共两个战场的相同之处是(B ) A.采用了相同的抗战路线 B.进行了积极抵抗

C.积极动员组织民众抗战 D.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9.二战期间,亚洲战场形势转变的标志是( D)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硫磺岛战役 C.阿拉曼战役 D.中途岛海战

10. 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牺牲的最将领(C ) A.谢晋元、项英

B.蔡廷锴、项英 C.张自忠、左权 D.张自忠、吉鸿昌

11.卢沟桥事变发生的时间(B ) A.1936年8月 B.1937年7月 C.1937年5月 D.1945年1月

12.1941年.日军发动对太平洋战争 对日宣战的有(C ) A.英俄 B.意美 C.美英 D.德英

13 .1939年12月.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三大口号,不是三大口号的是( C) A.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 B.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 C.坚持抗战.奋斗到底 D.力求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

14.1941年5月,中共中央批准颁布的(C )全面体现了中国中产党的基本方针 A.《陕甘宁根据地》 B.《陕甘宁施政纲领》 C.《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D.《新民主主义论》

15.在那次会议上讲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D ) A.中共八大 B.六届七中全会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6.日军在中国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的进攻发动的是(B )

A.辽战役 B.豫湘桂战役 C.淮海战役 D.台儿庄战役

17.由于遭到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日军被迫停止对中国正面战场战略进攻.在坚持灭亡中国的总方针下.日本调整勤华证词实施(A ) A.以华制华.以战养战 B.速战速决.以华制华 C.以华制华.思想战 D.速战速决.粮食出荷

18.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队国民党政府采取的方针是( D) A.军事打击为主

B.军事打为主,政治诱降为辅 C.纯粹的政治诱降 D.政治诱降为主,军时打击为辅

19.(A )标志着中国人民看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A.一二九运动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卢沟桥事变

20.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确立全面抗战路线的是哪次会议 (D ) A.遵义会议35.1

B.瓦窑堡会议35.1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赣南会议 D.洛川会议37.8 二.多项择

1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内容(ABC) A.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 B.减租减息.发展生产

C.文化建设与干部教育

D.整风运 动 2.下列国民党正面战场没有取得胜利的战役是(BD ) A.台儿庄战役 38.3 B.枣宜会战 C.百团大战 40.8

D.豫湘桂战役44.4-45.1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ABC) A.发展进步势力 B.争取中间势力 C.孤立顽固势力 D.全民族抗战

5.正面战场连续溃败的主观原因(CD ) A.日军强大 B.我方力量薄弱

C.没有采取积极的防御方针

D.不敢放手发动群众 6.下列 哪些属于日本的侵华政策 (ABCD ) A.以战养战 B.以华制华 C.思想统治 D.三光政策

7.一二九运动的口号是(ABC ) A.反对华北自治 B.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8.1940年底建立的抗日根据地 ( ABCD) A.晋察冀

B.苏北 C.皖南

D.晋绥

9.下列哪次战争 是发生在抗战防御阶段(ABD ) A.徐州会战 B.台儿庄战役 38.3 C.百团大战40.8 D.武汉会战

10.抗日战争开始后.西南联合大学是由哪几个大学组成(ACD ) A.北大 B.复旦 C.清华 D.南开

11.成立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主党派有(ABCD ) A.民盟 B.民革 C.民建 D.民进

12.下列哪些事件发生在1935年( ABC) A.一二九运动35.12.9 B.八一宣言的发表35.8

C.瓦窑堡会议35.1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西安事变

13.中共1942年开展的整风运动 内容有( ABD) A.反对主观主义 B.反对宗派主义 C.反对官僚主义

D.反对党八股 14.抗战相持阶段在面临团结抗战局面出现严重危机的情况下中共提出哪些口号

( ABC) A.坚持抗战反对妥协 B.坚持团结反对分裂 C.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D.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15.抗日战争分为哪三个阶段(ABD ) A.防御阶段 B.相持阶段 C.决战阶段 D.反攻阶段 三、填空题

1.卢沟桥事变发生在_1937___年_7__月__7__日。1944-1945年1月日本发动大同大陆交通线的_豫湘桂_____战役.

2.__九一八_____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兴起。

3.1936年12月发生的__西安事变_____中__杨虎城_____、___张学良____对蒋介石实行"兵谏"

4.国民党领导的抗日正面战场中取得了__台儿庄战役_____的胜利.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立了_溶共 防共______的反动方针 5.毛泽东认为抗日战争应采取___持久战____地战略方针

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___国共合作____基础,统一战线以____独立自主___为基本原则

7.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有三项内容___三三制原则____、__减租减息,发展生产_____ 、__文化建设与干部教育_____。

8.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发表____波茨坦公告___,敦促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投降

9.中国的抗日张正属于世界____反法西斯___战争。

10.二战初期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曾对法西斯国家采取纵容的___绥靖____政策。 四、论述题

1.试述抗战时期两条不同抗战路线的比较

2.说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意义,实事求是地评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3.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五、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1937年8月14日)

材料二 1933年美国国务院负责远东事务的官员项白克说:“美国十分同情中国的遭遇,反对日本的军事扩张,但美国援助中国和在亚洲扮演圣诞老人是没有好处的……维护同各国的友好关系,是美国的一贯政策。” 请回答:

上述材料表明中国政府与美国政府在对待日寇侵华的态度上有何不同?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A 2.D 3. A 4.B 5.D 6. D 7.B 二、多项选择

三、填空题

1.1937 7 7 豫湘桂 2.九一八 3.西安事变 张学良 杨虎城 4.台儿庄战役 溶共、防共 5.持久战 6.国共合作 独立自主 7.三三制原则、大生产运动、文化教育事业8.波茨坦公告9.反法西斯10.绥靖 四、论述题 答案要点:

1.(1)依靠的力量不同:片面抗战路线是由国民政府和军队包办抗战,依靠英美等国的“外援”,不给人民以抗日所必需的民主自由权利。全面抗战路线依靠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并争取和团结一切抗日力量。为此,共产党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给人民以充分的抗日民主权利,充分动员、组织和武装民众抗战,使抗日战争成为真正的人民战争。洛川会议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就是全面抗战路线的具体体现。总之,两条抗战路线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抗战。

(2)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片面抗战路线是由国民政府的阶级本质决定的,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与广大工农群众处于阶级对立状态,因此不愿意让人民的力量在抗战中发展壮大,从而威胁其目后的统治。全面抗战路线是由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领导的,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使抗日战争变成了真正的民族解放战争。

(3)抗战的结果不同:片面抗战路线挫伤和打击了人民群众的抗日积极性,影响到国民党前线官兵的士气和战斗力,导致了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的节节败退,丧失了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八路军、新四军执行全面抗战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使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日益壮大和发展,严重威胁日军后方,成为抗战后期对敌作战的主要力量。

2.第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成为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发动的枢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坚持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极其重要的条件。

第二,在全国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抗日派是抗日的重要力量。其地位与作用在不同阶段有所不同。

在战略防御阶段,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当时,国民党对于抗战是积极的,其爱国将士表现出了空前的民族义愤和抗战热情。不过,国民党正面战场除了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外,其他战役几乎都是以退却、失败而结束的。其原因,客观上由于在敌我力量对比上日军占很大优势;主观上是由于蒋介石实行片面抗战路线,不敢放手发动民众、武装群众。 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在重申坚持持久抗战的同时,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

消极抗战。它的重点逐步由对外作战转向对内限共、溶共、反共。教材指出,这种路线是无法坚持抗战和争取胜利的。教材同时也讲到,这时的国民党政府还是在抗日营垒之内。它大体上保住了西南、西北大后方地区,其军队也还进行过几次较大的战役。如1942年元旦发起的第三次长沙会战,就曾给日军以有力的打击。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展的有利条件下,中国正面战场由于国民党坚持消极抗日、避战观战的政策,由于它统治的黑暗、腐败,其军队的战斗力日益下降,在1944年4月至1945年1月的豫湘桂战役中,遭到大溃败。大后方人民对蒋介石集团严重不满,国民党政府在军事、政治、经济各个方面陷入深刻的危机。 第三,以上情况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同国民党实行抗日合作的方针,同时又不单纯依靠国民党,而是把工作重点放在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努力扩大人民军队和解放区上面,并对国民党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是必要的、正确的。

3.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赢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这是因为,这时的中国已经具有了以往不具备的进步因素,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国共产党成了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率先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制定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即人民战争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为坚持抗战、争取胜利指明了方向。

第二,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开辟和巩固、扩大抗日根据地,对坚持抗战、争取胜利发挥了伟大的战略作用。

游击战,在通常的情况下只是一种辅助性的作战形式,在战役、战斗中对于正规战起配合的作用。在抗日战争的初期和中期,游击战被提到了战略的地位,即具有了全局性的意义。

在战略防御阶段,从全局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正规战是主要的,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的。但是,游击战在敌后的广泛开展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却使得敌人不能保持其对占领区的牢固控制。这样,就迫使敌人不得不把用于进攻的兵力抽调回来保守其占领区,从而对于停止敌人的进攻、使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起到了重大的战略作用。

在战略相持阶段,日军逐步将主要兵力用于打击敌后战场的人民军队,以保持和

巩固其占领地。在这个阶段,人民军队也进行过运动战。如1940年8—11月进行的百团大战。但是,它在大部分时间里所进行的,主要是游击战。削弱敌人、壮大自己,逐步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为实行战略反攻准备条件,这个任务主要是由人民军队进行的游击战来完成的。到1944年春季,敌后战场人民军队已经抗击着全部侵华日军的64%。在全民族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了抗日的主战场,对于坚持抗战、削弱敌人、准备反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游击战还为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在1945年8月反攻阶段到来时,人民军队己经发展到了120万人、民兵220万人,抗日根据地达到了19块,约1亿人口。敌后军民的大反攻,就是在此基础上胜利展开的。

第三,组织和推动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这对于激发大后方人民的爱国热情、坚持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和支援抗战前线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四,采取正确的方针,坚持、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坚持抗战、争取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基础。

正因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空前壮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了党的身上。周恩来当时就说:“1944年,不仅小资产阶级,连民族资产阶级也靠拢了我们。”美国驻华使馆的戴维斯、谢伟思在当时写给美国国务院的报告也公正地指出: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了自私的目的而在牺牲着中国的利益”;而“共产党的政府和军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受到有积极的广大人民支持的政府和军队”。据此,他们断言:“中国之命运不属于蒋而属于他们”。“未来的中国,共产党将占有确定的和重要的地位”。

抗日战争的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的最坚决的代表者和捍卫者。广大的中国人民由于在实践中逐步看清了这一点,而进一步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在抗战时期得到大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也为党在抗战胜利后夺取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 五、材料分析题 答案要点:

(l)中国政府表示要抵抗日本侵略,保卫领土完整。美国表面上同情中国,实际是为美国采取不干涉政策加以粉饰。

(2)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矛头直指国民政府。国民政府原想通过一些国际条约来抑制日本的侵略,现在不起作用了,唯有奋起抵抗才能生存。美日虽在中国有利益上的冲突,但在七七事变前,美国一方面继续推行“门户开放”政策,放弃在中国东北、华北的一些局部利益,继续其经济侵略,另一方面向交战各国做生意,大发战争财,推行中立政策从暂时来看对美国有利。

【素材积累】

1、人生只有创造才能前进;只有适应才能生存。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不知道将来会去何处但我知道我已经摘路上。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摘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 2、为了做有效的生命潜能管理,从消极变为积极,你必须了解人生的最终目的。你到底想要什么?一生中哪些对你而言是最重要的?什么是你一生当中最想完成的事?或许,你从来没有认真思量过生命潜能管理旧是以有系统的方法管理自我及周边资源,达成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