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2 二、工程地质条件…………………………………………………………………..2 三、设计参数………………………………………………………………………..2 四、施工工期计划…………………………………………………………………...3 五、施工组织机构与人员配备……………………………………………………...3 六、施工方法…………………………………………………………………………4 (一)施工工艺…………………………………………………………………...4 (二)施工质量控制………………………………………………………………5 七、质量检验………………………………………………………………………….7 (一)施工期质量检验……………………………………………………………7 (二)工程竣工后的质量检验……………………………………………………7 八、质量保证措施…………………………………………………………………....9 (一)确保质量措施……………………………………………………………....9 (二)雨季施工措施……………………………………………………………....9 (三)质量管理标准……………………………………………………………...10 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11 (一)安全生产…………………………………………………………………...11 (二)现场文明施工……………………………………………………………...12
1
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
一、 工程概况
第五合同段东深立交隧道位于S120主线与东深公路交叉口处,场地开阔,局部为山区丘陵。
东深立交隧道下穿东深公路,起于K24+177,止于K24+946,全长769m。
东深立交隧道K24+563~K24+600左右两侧辅道地基存在淤泥质土及松散砂层,地基承载力不足,原设计为采取换填法进行处理,后据2010年11月30日工地会议纪要精神决定,对该段地基取消换填法,变更为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呈正三角形布置、间距1.3m)。
二、工程地质条件
基坑地质:填筑土、淤泥质土、粉质粘性土、砂质粘性及深16m左右为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花岗混合岩。详见钻孔柱状图。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三、设计参数
根据广东省冶金建筑设计研究院于2010年10月11日下发的设计变更通知单(变更号为S120五标设字014号),水泥搅拌桩施工设计
2
参数如下:
搅拌桩直径为Ф50cm,呈正三角形布置,间距1.3m,处理平均深度9.5m,搅拌桩水泥含量每米不小于为60kg,水泥浆液的水灰比为0.5。
水泥土28天龄期的单轴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0Mpa,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10Kpa,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0mm,桩径偏差不得大于4%。
四、施工工期计划
本工程计划进1台搅拌桩机进场施工,计划有效工期为18天。自2011年1月10日至1月28日。
五、施工组织机构与人员配备
为保证工程进度与质量,本工程实行项目法施工管理,全面负责该工程的计划、指挥、管理工作,组织机构设置见组织机构设置图。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
工 材料员 技术员 施工员 质安员
桩机
3
劳动力计划见下表:
项目 岗位名称 项目负责人 技术负责 人员数量 1 1 2 1 1 1 2 6 1 1 1 职 责 范 围 工程全面负责人 技术全面负责人 工程生产技术、测量放线、资料整理 材料采购、保管 桩机生产、定位、质量安全管理 质量、安全检查、验收 开机及具体施工生产 桩机、喷粉机操作加料 电路安装、电路检查、维修 机修修理 负责材料搬运,协助施工工作 备 注 管理技术员 材料员 施工员 质安员 本工程计划投入的机械设备见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名 称 搅拌桩机 浆泵 搅拌器 浆管 焊机 喷浆钻头 规 格 PH-5B 1.6m3 0.4 m3 Ф500mm 数 量 1 2 3 900 2 12 功 率 2×37KW 5KW 2×4KW 2×18KWS 施工机长 生产工人 电工 后勤机修工 辅助工
六、施工方法
(一) 施工工艺 1、 钻机对位
根据桩位平面布置布桩并编号,搅拌钻机根据施工流程安排,对
4
准桩位。
2、 下钻
启动搅拌钻机,钻进0.5m后,开动浆泵并开始送水泥浆,以防钻进时堵塞喷浆口,同时可借助水泥浆液减少负载扭矩,使钻进顺利。
3、 钻进结束
钻至设计加固深度后停钻。 4、 提升并喷浆
钻至设计加固深度后,钻机原位反向旋转,继续启动浆泵并送水泥浆,再开始提升。为使土体和水泥浆进行充分拌合并满足设计喷浆量的要求,以确保水泥搅拌桩的质量,钻机提升速度和水泥发送装置的转递应严格按照工艺设计的要求。
5、 重复搅拌下沉和提升
待深层搅拌机提升到设计加固范围的顶面标高后,为使软土和水泥浆搅拌更加均匀,再次将搅拌钻机边旋转边沉入土中并同时喷浆,至设计加固深度后再将搅拌钻机边提升边喷浆直至地面。
(二) 施工质量控制
搅拌桩是一项隐蔽工程。搅拌桩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隧道基坑开挖的安全与使用。因此,每道工序、每个操作工人都得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格控制好加固材料本身的质量和喷入数量,保证搅拌均匀,严格按图施工。根据设计要求,采取下列措施:
1、预搅
下钻时预搅,将软土在原位尽量切碎,以利于同水泥浆均匀搅拌。
5
根据实践经验,含水量愈低,则应降低钻进速度。
2、 严格控制水泥材料的质量
水泥加固土除与被加固土性质、状态、水泥掺入比以及龄期等因素有关以外,还与所用水泥材料本身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工程必须使用合格水泥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首要项目,每批水泥进场必须有合格产品检验单,水泥投入浆泵前须经过0.9 mm方孔筛网过筛,去除杂物和块状体。破包水泥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
3、确保加搅拌桩柱体强度和均匀性
(1) 施工时应有专人负责制桩记录,详细记录每根工程桩的位置、编号、喷浆量以及二次喷搅等。原始记录应详尽、完善,如实记录开及时汇总分析,发现问题应及时予以纠正或采取补救措施。
(2)当制桩发送水泥加固料时,不允许发生断灰现象。必须有专人监视发送设备,输浆管道不能发生堵塞。
(3)在保证施工用水泥材料符合要求的前题下,决定搅拌桩质量的关键是喷灰量和搅拌均匀的程度。因此,要严格按要求控制喷浆量和提升速度,以保证桩体内每一深度均得到充分的拌合。每根桩平均水泥喷入量满足设计参数要求。
(4)考虑到搅拌桩顶部与上部结构的基础或承台接触部分受力较大,因此,通常在桩顶2.5m范围内降低提升速度。这样就相应增加了制桩时间,增加了水泥喷入量。并按工艺设计的要求在桩顶部位原地重复搅拌1min,以提高其强度。
6
七、质量检验
(一)施工期质量检验
在施工期,每根桩均应有一份完整的质量检验单,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签名后作为施工档案。质量检验主要有以下几项:
1、桩位。通常定位偏差不应超出50mm施工前在桩中心插桩位标。 2、桩顶、桩底高程,均不应低于设计值。桩低一般应超深100~200mm,桩顶应超过0.5m。
3、桩身垂直度。每根桩施工均用水准尺或其他方法检查导向架和搅拌轴的垂直度,间接测定桩身垂直度。通常垂直度误差不超过1%。
4喷浆搅拌的均匀性。提升喷浆距地面0.5m处应减压或停止喷浆。 5、桩身水泥掺量。按设计要求检查每根的水泥用量,不允许每米桩长的水泥用量小于设计要求。
6、水泥标号、水泥品种按设计要求选用。对有质保书(非乡办企业)的水泥产品,可在搅拌施工时,进行抽查试验。
7、搅拌头上提喷浆的速度。一般均在上提时喷浆,提升速度不超过1.0m/min。当第二次喷浆时不允许出现搅拌钻头未到桩顶而浆己喷完的现象。
8、桩体的均匀性。喷浆搅拌时不允许出现输浆浆管道堵塞或爆裂的现象。
(二)工程竣工后质量检验
1、外观检查。施工结束后,对开挖出来的桩体,量测其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桩身应连续匀称、拌合均匀,用打击物冲击应有坚实感。
7
2、轻便动力触探试验。由于制桩钻头原因,喷浆桩的中心有50~100mm的软芯,含灰量较少,而桩周强度又普通较大,故其测点位置应设在桩径方向1/4处。
3、取芯检验。要求水泥龄期达28天后进行有钻孔方法连续取水泥土搅拌桩桩芯,可直观地检验桩体强度和搅拌的均匀性。取芯通常用φ106岩芯管,取出后可当场检查桩芯的连续性、均匀性和硬性,并用锯、刀切割成试块做无侧限压强度试验。但由于桩的不均匀性,在取样过程中水泥土很易产生破碎,取出试件做强度试验很难保证其真实性。使用本方法取桩芯时,应有良好的取芯设备和技术,确保桩芯的完整性和原状强度。进行无侧限强度试验时可视取样时对桩芯的损坏程度,将设计强度指标乘以0.7~0.9的折减系数。
4、静载荷试验。对承受竖直荷重的水泥土搅拌桩,静荷载试验是最可靠的质量检验方法。对于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荷载板的大小根据设计置换率来确定,即荷载板面积应为一根桩年承担的处理面积,否则,应予修正。试验标高应与基础底面设计标高相同。对单桩静荷载试验,在板顶上要做一个桩帽,以便受力均匀。荷载试验应在28d龄期后进行,检验点数每个场地不得少于3点。若试验值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增加检验点的数量;若用于桩基工程,其检验数量应不少于第一次的检验量。
5、开挖检验。可根据工程设计要求,选取一定数量的桩体进行开挖,检查加固柱体的外观质量、整体性等。
8
八、质量保证措施
(一)确保质量措施 质量目标为优良工程。
1、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精心组织,严格按图纸和国家有关规范要求施工,自觉遵守甲方、监理单位和质检部门的监督。
2、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提高全员质量意识,确保质量管理覆盖整个施工过程。坚持质量自检、互检、交接检“三检”制、样板制、岗位责任制。
3、 实行质量管理项目经理负责制,配置专职质检员,具体负责
质量管理工作。
4、加强技术管理,认真贯彻国家规定操作规程及各项管理制度,以确保岗位责任制,组织学习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和工艺卡,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5、加强原材料检验工作,严格执行各种材料的计量检验制度,水泥应有出厂证明和试验资料。
(二)雨季施工措施
1、进入雨季前,应根据施工进展状况,编制具体的雨季施工方案。 2、水泥要用雨布覆盖,以防雨淋。
3、现场中小型机械必须按规定加防雨罩或搭防雨棚,闸箱防水漏电接地保护装置应灵敏有效,且每星期检查一次线路绝缘情况。
(三)质量管理标准
9
1、建立本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实行阶段(各工序)质量动态控制。
2、本工程实行项目经理领导,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质量保证工程师负责监督实施及各专业队(班、组)负责执行的组织机构,实行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保证工程师(责任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三级技术管理责任制。
3、坚持“以人为核心”、“以预防为主”,在工程施工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充分调动所有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开展QC小组活动,每个小组在本工程中要针对那些影响质量的关键环节选择课题进行攻关。严格执行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及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工序质量的检查、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
4、在施工过程中,要不断地对参与施工人员的质量、原材料的质量、所有机械设备的质量,采用施工方法、检验方法的质量、生产技术的环境、劳动环境、管理环境的质量进行动态追踪控制。
5、加强对质量阶段控制,明确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对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进行三控: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6、 严格认真做好如下审核工作: ① 审核有关文件、技术资料、报告; ② 审核有关技术资质证明文件; ③ 审核开工报告;
④ 审核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 ⑤ 审核反映工序质量动态的统计资料或控制图表;
10
⑥ 审核有关材料的质量检查报告;
⑦ 审核设计变更,修改图纸和技术核定书; ⑧ 审核有关质量问题的处理报告。 7、 严格认真的做好如下工作: ① 开工前检查; ② 工序交接检查; ③ 隐蔽工程检查; ④ 停工后复工前的检查;
⑤ 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应经检查认可签署验收记录后,才许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⑥ 成品保护检查;
⑦ 严格执行质量一票否决权,以奖惩结合指导施工,认真执行班组三检制度;
⑧ 加强计量工作,计量器具必须按规定进行校验,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在施工中不得使用;
⑨ 搞好文明施工,做到现场管理工厂化、制度化、材料管理规范化、机械管理标准化;
⑩ 该工程施工质量标准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进行。
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
(一)安全生产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的安全文明施工
11
领导小组,制订本工程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制度。
2、严格按照“综合考虑”七项要求进行定期考评,把安全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3、根据现场用电情况,进行施工用电计算,确保施工用电安全。 4、本工程设置专职安全员,督促各工种严格按照该工种的安全操作规范执行。施工中每一道工序都必须作好施工安全措施交底,明确安全施工重点,克服盲目施工。
5、作好防坠落、防坍塌措施。
6、机电设备必须由专职人员操作,按规定作好维修保养。 7、现场用火严格执行申请和着火手续,易燃物品与杂物应及时清理和妥善保管,加强消防工作管理。
8、 坚持特种工种持证上岗,严禁非操作人员代岗。
9、对各种机电设备,现场应设可靠的避雷装置,现场中各机械必须按规定加防雨罩或搭设防雨篷、闸箱防水、漏电接地保护装置应灵敏有效,每星期检查一次线路绝缘情况。
(二)现场文明施工
1、现场必须按照文明施工的标准和具体要求组织施工,采取分班组包干,责任到人的办法,使文明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形成天天有人抓,事事有人抓,一抓到底的文明机制。
2、施工现场周围要保持环境卫生,不准乱倒垃圾、渣土,不准扔废物,不准乱排污水,现场使用的施工材料,要随用随清,车辆进料要随进随清扫。
12
3、现场施工的人员必须下班坚持“五不走”,即设备不擦洗干净不走,余料不堆放整齐不走,工具不清点归位不走,原始记录不记录好不走,场面不打扫干净不走。
4、施工现场要贯彻全过程文明施工,随时清理现场垃圾,真正做到工完场清,搞好场容场貌。
5、施工现场办工、住宿、施工用房必须整齐干净,桌、凳、柜材料必须摆放整齐有序,图表挂列整齐。
6、加强食堂卫生管理,对食堂的废弃生食、熟食及污水排放有组织,及时清理现场沉积物,达到环境卫生要求。
7、施工现场的厕所要做到每天打扫,定期清洗干净,严禁现场到处乱拉大、小便的不文明卫生行为。
8、为不影响正常居民生活,施工现场应严格控制各种粉尘、废气。
13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